浅谈路基填料的选用及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路基填料试验检测标准1.6.1技术指标包括:界限含水量、颗粒分析、CBR值1.6.2技术要求〔1〕土质路堤填料①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②淤泥、泥炭、冻土、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膨胀土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需承受技术措施进展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前方可使用。
③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需要使用时,必需承受技术措施进展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前方可使用。
④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局部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⑤湿黏土、红黏土和中、弱膨胀土作为填料时,液限在40%~70%之间且 CBR 值符合表 10 规定。
但不得用于路床区填料,碾压时填料稠度掌握在 1.1~1.3 之间。
⑥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堤时,烧失量宜小于 20%,粉煤灰的粒径宜在 0.001~1.18mm 之间,小于 0.075mm 颗粒含量宜大于45%。
填料应用部位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路床顶面以下部高速大路、二级及二级以粒径位〕〔m〕一级大路下大路〔mm〕上路床〔0~0.30〕下路床〔0.30~0.80填〕方上路堤路〔0.80~1.50基〕下路堤〔>1.50〕3.0 2.0 150* 零填及0~0.30 8.0 6.0 100 挖方路0.30~0.基5.0 1.0 100 80⑦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表 15 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158.0 6.0 1005.0 1.0 1001.0 3.0 150注:*不适应填石路堤(2)填石路堤填料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岩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利用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在施工前必需对红砂岩进展烘干岩块浸水崩解试验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以区分红砂岩类别,按设计要求使用。
道路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非洲一些国家在“一带一路”的常倡议下也加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高性能、高质量的道路系统。
一个好的道路系统,路基作为关键工序控制其填筑质量尤为重要,好的材料加上先进的施工工艺才能铸就精品工程,本文依托埃及新首都CBD(中央商务区)一期工程市政道路施工,通过土质试验,将大量可利用的房建基坑开挖土转化为用于市政路基填筑材料的案例。
对路基填筑材料选择进行分析。
关键词:路基回填土;砂性土;质量控制1.路基概念分析路基是一种土体结构,由土颗粒、水、空气组成的三相体,他们相互制约互相存在,由填筑和开挖组成的直接支撑结构。
路基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造的时候选择各有利于路基稳定的填筑材料。
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在其本身静力作用下地基不应发生过大沉陷;在车辆动力作用下不应发生过大不均匀变形;当路基发生这些问题时,就会造成路面的损坏和行车安全,所以在建设时重点考虑路基的稳定性。
2.路基填筑土的选择土可以分成很多类型,不同的土在物理、力学性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路基填筑中,土的选择首先是看项目所处地区,在工程施工附近是否有大量的能够满足工程需求的土,最好做到就近取材,循环利用。
对土的选择上,附近如果有大量的可利用的土,那么在选择土时,并不是所有的土都是适用的,通过土分类试验选择合格土壤进行填筑。
填料的最小强度CBR值和最大粒径都要满足规定。
本项目考虑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土地浪费、节约成本对CBD厂区房建基坑开挖土进行土样分类测试。
表1:12种CBD基坑开挖土样USCS(美标)分类通过对12种土样的分类定名,砂性土占90%以上。
砂性土内摩擦力小,无塑性、渗水性好,其含水量合理范围的空间大,由于砂性土既具有一定数量的粗粒组,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毛细作用小,水稳性好。
砂性土的天然密实程度是控制其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沉降量小。
路基填料概述一、填料组别填料的力学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变形与稳定,一些工程性质不稳定或者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土填入路基会引起路基的病害,导致路基失稳或产生超标的变形。
如:膨胀土填筑的路基容易受水的影响而产生膨胀或收缩,长期的胀缩变化会使土体发生松动、变形增加甚至失去稳定性;冻胀敏感性土填筑的路基会在冬季降温后产生冻胀,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
好的填料应该不受环境影响,具有可压实性、较强的抗剪强度、较小的压缩性、良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压实后能够尽快稳定,不产生变形。
所以路基填料的正确选择,是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指导路基填料的设计,《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对路基填料进行了分组,共分为A、B、C、D、E五组,其中A组为优质填料,B组为良好填料,C组为可用填料,D组为限制使用填料,E组有机土为禁止使用的填料。
A组:级配良好的碎石、含土碎石,级配良好的粗圆砾、粗角砾、细圆砾、细角砾,级配良好的含土粗圆砾、含土粗角砾、含土细圆砾、含土细角砾,级配良好的砾砂、粗砂、中砂、含土砾砂、含土粗砂、含土中砂、含土细砂。
B组:级配不好的碎石、含土碎石,细粒含量15%~30%的土质碎石,级配不好的粗圆砾、粗角砾、细圆砾、细角砾,级配不好的含土粗圆砾、含土粗角砾、含土细圆砾、含土细角砾,细粒含量15%~30%的土质粗圆砾、土质粗角砾、土质细圆砾、土质细角砾,级配良好的细砂,级配不好的砾砂、粗砂、中砂,细粒含量大于15%的含土砾砂、含土粗砂、含土中砂。
C组: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碎石,级配不好的细砂,含土细砂,粉砂,低液限粉土、粉质黏土、黏土。
D组:高液限粉土、粉质黏土、黏土。
E组:如有机土。
根据以上分析,判定路基填料的优劣问题实际上就转化为对路基填料组别的划分问题。
5.2.2 填料组别的判定填料组别的划分分为两个步骤(表5-1,表5-2)。
1.一级定名通过相关土工试验,按粒组范围将土分为3组,即粒径大于50mm为巨粒组,0.075~50mm为粗粒组,粒径小于0.075mm的为细粒组。
一、土方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一)、路基填料选择采用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能形成稳定的填方路基的材料,不准使用沼泽土、淤泥、冻土、有机土及泥炭,及液限〉50和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同时土中不应含有草皮、树根等易腐朽物质,受条件限制采用黄土、膨胀土作填料时,必须经过处理满足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二)、填土材料的填前试验用于填筑的路基土施工前一定要完成下列试验:(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3)含水量试验;(4)密度试验:(5)相对密度试验;(6)土的击实试验;(7)土的强度试验(CBR值),根据这些数据从理论上能够判定出土的种类,剔出不合格的土质。
通过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绘出填方用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以便确定各类型土的最大密度和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
(三)、试验段控制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达到规定的密度。
内容有:压实设备选择、压实工序、压实遍数、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以及确定填料的有效厚度。
在施工现场选择不低于200m的路线做为试验段.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界线、松方厚度和压实遍数、测量高程变化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四)、含水量的控制施工中首先做好路基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设施路堑施工土方含水量控制重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可开挖纵、横向渗水沟.含水区路堑碾压不宜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压,建议采用D75链轨与3Y15/18间隔稳压;必要时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以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土场内外挖纵、横渗水沟或采用无砂管降水,使土方含水量降低。
按粘土∶砂土=1∶3~1∶1∶5d的比例掺拌填筑路堤,可提高混合土方的最佳含水量。
在路基上用铧犁及旋耕犁拌和晾晒土方,在短期内可显著降低土方含水量.压实与填筑分段分层循环进行,穿插组合,可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土方含水量并可尽快提供道路基层作业段.测定土方水分散失系数,可指导洒水、确定碾压作业段长度,减少二次洒水所造成的损失.(五)、土质的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可以花费最少的压实功,得到最好的压实效果.但不同的土质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可以归类到粉质低液限砂士,最佳含水量12 %~16%。
浅谈现阶段我国天然砂砾石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与试验检测【摘要】路基填筑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好路基填筑已成为现阶段工程施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路基填筑中,天然砂砾石这一路基填料颇受青睐,其可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方便施工,同时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
本文就以路基填筑中天然砂砾石为例,从其试验检测以及路基砂砾石施工工艺两方面加以详细分析,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的建议。
标签路基填筑;天然砂砾石;施工工艺;试验检测1、天然砂砾石的级配天然砂砾石的级配应满足要求,天然砂砾石取土场位于河床上,以某工程为例,对河床内取不同位置的试样进行颗粒分析。
由分析资料可知,天然砂砾石材料级配较差,颗粒偏粗,细集料含量少,不同程度的都有超过53mm的颗粒存在,有的甚至达到卵石的标准,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对砂的需用量很大,砂被大量单独开采。
作为路基填料既要考虑其质量,还要考虑其经济合理性,同时根据以往道路大修改建工程中的施工经验,直接选用这种天然砂砾石作为路面底基层填筑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特别作为路基填筑材料,需求量很大,要完全达到级配要求很难实现。
施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强质量管理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2、施工工艺2.1 施工放样按照设计图纸放设道路控制线、道路中心线及边线,且每隔20米设一个桩,标明编号、里程、坐标及高程等。
2.2 基底清理(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和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300mm 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
(3)清理软弱土或淤泥层,若遇软土层深度过大时,采取卵石挤淤法提前处理。
2.2 路基天然砂砾石施工(1)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第一层50cm,其后每层按松铺系数 1.3—1.5控制虚铺厚度填筑,保证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
(2)路基填土宽度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放坡系数不小于1:1.5。
浅谈公路路基换填材料及排水措施作者:张建军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15期Replacement Materials of Road Subgrade and Drainage MeasuresZhang Jianjun(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铜川公路管理段,铜川 727007)(Tongchuan Highway Administration Sec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Tongchuan Highway Authority,Tongchuan 727007,China)摘要:在公路建设中,如果路基质量不能保证,其后续施工的部位再怎么牢固,也始终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
要想保证路基质量,首先保证路基材料的质量、排水畅通。
Abstrac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if we can not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foundation, no matter how solid the site of its follow-up construction, it still can not get basic protec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oadbed, we should first ensure the quality of roadbed material and drainage flow.关键词:公路路基材料排水措施Key words: road embankment;materials;drainage;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21-020引言一条新建道路,假如路基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充分保障,在质量方面存在潜在隐患,那么,其后续施工如路面工程、防护工程等部位再怎么牢固、坚硬,也始终无法保证公路的质量。
浅谈铁路路基K30检测法摘要:路基的压实质量关乎铁路的建设质量,因此如何检测好路基的质量至关重要。
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仅就最常用的K30检测法谈一谈。
关键词:路基质量K30 检测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五大运输工具公路、铁路、空运、航运、管道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靠、费用低等在货运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加快资源配置,发展我国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铁路运输的又快又稳,作为铁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路基(铁路路基石支承轨道和传递列车荷载的构筑物),对其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检测路基质量的方法很多,下面就常用的地基系数K30检测法谈谈粗浅的看法。
1、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性及K30的应用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控制,保持线路稳定与平顺,保证列车能安全、舒适、高速运行。
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地基系数K30,被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地基检测中。
其作为一种强度及变形指标,能够直观地表现路基刚度和承载能力。
地基系数K30值,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的检测控制指标,自我国大秦重载铁路修建开始采用。
目前,K30已在铁路路基施工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已成为现行新建铁路控制基床和路堤填料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2、地基系数K30的概念、性质地基系数K30是表示土体表面在平面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可压缩性大小。
K30试验仪器装有精密的压力表和百分表,可在现场通过试验,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并且操作简便。
K30试验原理是在地基土上用直径30cm的刚性荷载板垂直分级加荷,测得下沉量S与荷载强度P的关系曲线,取1.25mm下沉量S1.25对应的荷载强度P1.25,计算K30值,即地基系数。
试验采用的荷载板面积不尽相同,测得的地基系数也不同,一般以荷载板直径加注说明。
例如,载荷板直径分别为300mm,600mm,750mm的地基系数分别以K30,K60,K75表示。
路基填料试验检测标准1.6.1技术指标包括:界限含水量、颗粒分析、CBR值1.6.2技术要求(1)土质路堤填料①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②淤泥、泥炭、冻土、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膨胀土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③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④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⑤湿黏土、红黏土和中、弱膨胀土作为填料时,液限在40%~70%之间且CBR值符合表10规定。
但不得用于路床区填料,碾压时填料稠度控制在1.1~1.3之间。
⑥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堤时,烧失量宜小于20%,粉煤灰的粒径宜在0.001~1.18mm之间,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宜大于45%。
⑦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表15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15注:*不适应填石路堤(2)填石路堤填料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岩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利用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在施工前必须对红砂岩进行烘干岩块浸水崩解试验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以区分红砂岩类别,按设计要求使用。
③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路床地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④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3)土石路堤填料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为强风化岩石或软质石料时,其CBR 值应符合表12要求,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度。
路基填料要求及试验方法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
不同填料的压实厚度与碾压工艺应通过试验段工艺试验确定。
施工允许含水率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的性质、要求的压实标准和机械的压实能力综合确定。
压实含水率应由重型击实试验的最佳含水率和碾压工艺试验段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综合确定。
当含水率过高时,应采取疏干、松土、晾晒或其它措施;当含水率过低时,应加水润湿,加水量m w(kg)可按下式估算:m w=【m s/(1+w)】×(w opt-w)式中:m s——所取填料的湿重(kg);w、w opt——填料的天然含水率、最佳含水率。
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条件:1.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
2.使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
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面应设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3.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d85≤4(D15为颗粒较粗填料中颗粒含量占15%的粒径;d85为颗粒较细填料中,颗粒含量占85 %的粒径)(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间)的要求。
否则,两层之间应铺设隔离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或厚度不小于30cm的填层。
改良土施工拌和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严格控制填料含水率和掺合料的配合比。
场拌时,土料和各种掺合料应分堆存放;路拌时,应先摊铺土料、再均匀散布掺合料,充分拌合均匀后,方可进行碾压。
改良土施工设备和工艺应体现先进的原则,満足拌和施工质量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采用A、B、C组填料(有A、B组填料地段优先采用A、B组填料),压实标准如下:基床以下部位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但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
基床底层采用B组填料或水泥改良土(水泥的掺量为干土质量的5%)。
浅谈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选料及施工工艺——以西南地区成渝客专建设为例朱成发摘要:西南地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基床及以下部分填料选料与施工工艺关键词:路基填料选料,确定施工工艺与有关工艺参数,检验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确定过程质量控制方法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中铁十六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工程CYSG~2标一分部起讫里程为DK77+844.81~DK90+704.15,全长12.859km。
路基长度5.193km,设计标段内路基填方为40.4万方,采用AB组填料30.4万方(分布在18段区间路基段落和1个站场路基段落)。
其中最大路基段落填方27000方,最小路基段落填方1526方,工点分布零散、展线长。
1.2 地形地貌该段路基属丘陵地貌,丘槽相间,地形波状起伏,地面高程392~401m,局部较陡。
坡丘上覆土层较薄,基岩部分裸露,地表多被垦为旱地;沟槽等低洼地带覆土较厚,多被辟为水田,沿线路两侧民房零星分布,有乡道相通。
1.3 气候特征本标段地处四川省资阳市,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水多,晴天少。
年平均气温16.9℃~18.2℃,常年降水在918~1105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10月。
经资阳市气象局资料统计2010年、2011年、2012年资阳地区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68天,占全年46%,阴雨天气平均为234天,占全年64%;晴天及多云天气平均123天,占全年33%,日照年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
1.4地质特征地层岩性:地层上覆薄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松软土,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
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主要为塘水及坡面暂时性流水,流量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相对较小。
地下水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土层较厚,1含一定量孔隙水,基岩中泥岩裂隙水含量微弱。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路基工程试验检测制度一、路基材料试验路基材料的试验是确保路基质量的第一步。
所有用于路基施工的材料,包括土料、石料、填料等,都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这包括但不限于:- 颗粒组成分析:通过筛分试验确定材料的粒径分布情况。
- 密度测定:采用标准击实试验或现场密度检测方法,确保材料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 承载力测试:通过CR(加州承载比)试验等方法评估材料的承载能力。
- 膨胀性测试:对可能具有膨胀性的材料进行自由膨胀率测试,以预防路基膨胀问题。
二、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
监控内容包括:- 施工准备: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情况,包括施工机械、人员配置、安全防护措施等。
- 施工工艺: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是否按照规范执行,如压实度、层厚控制、排水设施安装等。
- 环境监测: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施工环境符合要求。
三、完工后的质量检测路基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 压实度检测:使用核密度仪、灌砂法等手段检测路基的压实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 平整度检测: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检测路基表面的平整度。
- 弯沉检测:通过弯沉测试评估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 渗水性能检测:检验路基的排水系统是否有效,确保雨水不会在路基表面积水。
四、不合格处理与整改对于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具体措施包括:- 详细记录:详细记录不合格项目的性质、位置和程度。
- 制定整改方案:针对不合格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 整改执行: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工作,并确保整改效果达标。
- 复检确认: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以确认整改效果。
五、档案管理与信息反馈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有试验检测数据进行归档保存。
同时,将检测和整改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法。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介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一、材料选择在路基施工中,选用合适的材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关键是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选择填料时,应优先选用表面粗糙、颗粒间间隙小、电阻率适中的材料,避免选择容易发生变形或产生渗流现象的材料。
同时,对于填料材料的筛分要求要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合理的搅拌和过筛,以提高材料的均匀性。
二、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路基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平整、压实和填筑等工作,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碎石加固、深层碾压等。
2.填料铺设填料铺设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工程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填料铺设过程中,应注意填料的厚度和均匀性,确保填料层与地基之间的紧密结合。
填料铺设完成后,应进行合理的压实工作,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横坡处理横坡处理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道路的排水性能和使用安全。
在横坡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横坡的坡度和均匀性。
同时,还应注意横坡边坡的防护,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边坡发生塌方和滑坡等事故。
三、质量检测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密度测定、颗粒分析、承载力试验等。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路基填筑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也适合施工交底)一、监理控制要点1、填筑前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
路堤填筑前要逐个计算横断面坡脚宽度与堤底宽值,保证填筑宽度。
要特别注意有无加宽是不是出于紧急停车带部位等。
(2) 要保证路基放样的准确,测量监理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复核。
包括中桩、边桩。
(3)现场监理人员要对清表情况进行检查。
复核要求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作业。
(4)检查填前碾压情况。
需要重新测量横断面的,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并按照要求对断面测量数据进行复核、上报。
(5)填筑材料要事先经过监理人员认可。
填料的标准试验以及填筑工艺试验已经完成,且经监理批准使用。
(6)路基填筑前,现场监理要确认软土处理(包括沉降观测系统)完成,且经现场监理验收,资料档案齐全完整。
2、试验路段(1)现场监理人员要全过程胖子路基试验段得施工,并现场检测各项数据,真正用来指导现场施工。
(2)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石方路基填筑时,路堤施工和路床施工前,应分别进行试验路段的施工。
(3)要先审批试验路段的开工报告,待试验路段施工完毕后,由项目部写出试验路段总结,监理人员审批合格后,再审批分项开工报告。
3、取土场(1)在进行取土前,监理人员要检查取土场的清表是否符合要求。
(2)在取土过程中,监理人员到随时检查土质是否均匀,如发现不均匀的情况时,要分层取土。
4、路堤填筑(1)填筑前应按自然地形划分填筑路段。
对填挖界线要作好标志。
做横向的填挖界限附近的填方侧均应挖地原地面,再在相邻的挖方侧挖出台阶。
要检查台阶是否符合要求。
(2)填方作业要求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
现场监理要保证划线符合要求,认真起到指导施工的租用。
(3)要保证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虚铺厚度进行上土工作。
现场监理要对每层的虚铺厚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4)要检查填料中是否有超过粒径要求的填料。
如有应要求施工单位派专人捡除。
最好的控制方法是保证运到路基上的调料合格,不提倡现场挑拣的方法进行控制。
路基填料要求一、路基填料的一般规定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优质的填料可以减少路基的后期沉降,且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能保证路基稳定。
高速铁路对路基下部填料的要求:①在列车和路基自重荷载及水、气温、地震的影响下,路基能保持长期稳定;②路基本身压缩沉降能很快完成;③路基应有一定的弹性。
国内外对高速铁路观测结果表明,采用级配良好的粗颗粒填料可大大减少路基的后期沉降,因此,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者都可以作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
我国最新设计技术条件下的无砟轨道路基要求,基床表层应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和沥青混凝土,基床表层和混凝土支承层的总厚度为0.7m,并要求级配碎石粒径满足表7-4,或级配砂砾石粒径满足表7-5。
沥青混凝土所用矿料质量、级配、粉尘含量、软弱颗粒含量,以及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级配等应符合高速铁路的有关规定。
表7-4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表表7-5 基床表层砂砾石粒径级配表铁路路基填料的分类主要依据土类和小于0.075mm细颗粒含量两个指标来划分,并考虑与压实要求相关性质和适用条件分成A、B、C、D、E 5个组。
其中D 组为高液限粉土、粉质黏土、黏土,很少用作填料;E组为有机土类,不能作为填料。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应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当碎石类作为基床底层填料时,应级配良好,其粒径应不大于10cm(表7-6)。
基床以下路基应选用A、B组填料和C组碎石类、砾石类填料,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填料性质进行改良;当选用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石时,应级配较好,块石类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
表7-6 我国铁路路基填料分类对于软质岩、强风化岩、土质路堑地段,基床表层应换填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对于弱风化或未风化硬质岩地段,若为非可溶岩时,基床表层及以下不换填,若为可溶岩时,基床表层应换填0.2m的C20混凝土,同时应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嵌补凹坑、溶沟、溶槽及溶蚀裂隙等;对处于基床底层范围内的土不满足基床土质及压实标准时,应进行换填处理,换填要求见表7-7。
浅谈路基填料的选用及检测
[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路基填料的选用以及路基填料的检测标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路基填料;检测标准;压实度;厚度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
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同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路基结构物的整体稳定性是指在各种不利因素和荷载作用下,路基不会产生破坏而导致交通阻塞和行车事故。
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可减轻路面的负担,改善路面使用情况。
路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当路基排水不畅、压实度不够、温度低就将会造成路面损坏。
1路基填料的选用
用于公路路基填料的理想材料是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压缩性小、施工方便以及运距段的岩石材料。
强度要求是由CBR值确定,它可通过取土试验来确定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实际施工中一般选择石质土,如碎石土,砂土质碎石及碎石砂(粉粒或黏土),粗粒土中的粗、细亚砂石,细粒土中的轻、重亚黏土等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作为路基填料。
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的填料。
从节省投资和少占耕地或良田的角度出发,可选择道路工程附近路堑或附属工程的弃方作为填料;若需外借可将取土坑设在沿线的荒山、高地或劣田上。
从山坡上取土是应考虑取土上处坡体的稳定性,不得因取土而造成水土流失,危及路基和附近的建筑物的安全。
不含有害物质的矿质材料,通常均可用作路基填料。
级配较好的粗粒土可优先选用。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砾类土、砂类土填筑。
砾类土、砂类土应优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
砂土由于没有塑性,受水流冲刷和风蚀易损坏,在使用时应渗入黏性大的土。
粉性土必须渗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作路基填料,且在高等级公路中,只能用于路堤下层(距路槽低0.8m以下)。
细粒土作为填料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晾晒或渗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冰冻地区上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浸水部分路堤填料不宜采用强风化岩石及浸水后容易崩解的岩石,应尽量选用水稳性好的填料。
煤渣、高炉渣矿、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经过处理满足要求(最小强度CRB、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等)后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体不得以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图、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2路基填料的监测标准
工程上以基底压实度作为路基填料的检测标准。
按照《路基施工规范》规定,路堤基底压实度应≥95%。
当基底含水量偏大难以压实时,宜加铺粒料垫层或掺灰处理。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桥台、涵身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为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检查频率为每层50㎡检查一点,每点都应合格,每一层实层厚度不宜超过20cm。
2.1土质路基压实度检测
土质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5m以下的路堤压实度标准为93%。
二级公路1.5米以下为92%,0.8~1.5m为94%。
0~0.8为95%。
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压实度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路堤压实度不小于85%。
2.2湿粘土路基的压实度检测
采用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等作为填料时,由于此类土的天然含水量接近塑限,大于最佳含水量,如将土块击碎、翻晒十分困难,还消耗大量的工期、成本。
当土达到重型压实的最大干密度时,土的饱和度一般小于80%~85%,当路基慢慢吸水后土体膨胀,压实度降低,易造成路基强度降低、不稳定,甚至达不到路基最小强度要求。
因此当采用重型压实标准的情况下,对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压实度标准比规定值降低1%~5%,但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来满足路基填料的压实度。
3分层碾压厚度
填石路堤不宜大于50cm;土方路堤不应超过30cm;桥涵及其它构筑物处的填筑小于20cm;当采取小型夯具时分层碾压厚度不宜大于15cm。
作者简介:(蔡惜鹏身份证号:440524************ ,广东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