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HIV围生期监护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11.00 KB
- 文档页数:15
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
HIV病毒是一种影响免疫系统的病毒,对孕产妇的健康和胎儿发育具
有严重的风险。
因此,针对HIV感染孕产妇应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
确保她们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1.HIV感染筛查:在孕妇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应当对所有孕妇进行
HIV感染的筛查,采用HIV抗体检测或病毒核酸检测。
及早发现HIV感染,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于已确诊的HIV感染孕妇,应积极
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
而降低HIV传播的风险。
ARV处方应科学合理,全程坚持用药,并定期监
测病毒载量和免疫指标。
3.孕期病毒载量监测:孕期间,应密切监测HIV感染孕妇的病毒载量。
定期检测病毒载量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孕妇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4.计划剖宫产:对于病毒载量高(如超过1000个拷贝/毫升)的孕妇,建议进行计划剖宫产。
剖宫产可以减少胎儿通过产道感染HIV的风险,进
一步保护胎儿的健康。
6.新生儿防治:出生后,新生儿应立即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这可
以降低新生儿感染HIV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长期的监护和随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总之,针对HIV感染孕产妇的干预措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疗
团队的全面配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及时的筛查、积极的抗病毒治
疗、规范的分娩方式以及综合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HIV感染孕产妇及其胎儿的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护理的心得体会。
方法:分析6例HIV感染孕妇在分娩期的治疗,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后专科护理。
结果:6例HIV感染的孕妇,在分娩期间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在此期间采用护理后,增加孕妇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安全的,顺利的度过分娩期。
结论:HIV携带者孕妇分娩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孕妇分娩期剖宫产护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母亲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把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导致婴幼儿早亡。
因此围生期母婴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术前应用药物做好第1次母婴病毒阻断,术中医务人员注意自我保护,术后采取母婴隔离。
采用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短期治疗方案,使用奈韦拉平片可有效阻断病毒在母间的传播。
虽然药物的作用较为显著,但由于社会预防机制的不健全,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正日益增多。
我院是临沧市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点医院。
因此,我科从2009~2010年接诊6例HIV携带者孕妇,在为其终止妊娠的治疗过程中总结护理程序及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孕晚期在产检中发现为HIV携带者,均强烈要求生育。
孕38周入院,给予完善相关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B超、心电图均正常后,予服用奈韦拉平片200mg,24小时后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婴儿娩出后1小时内服用奈韦拉平片2mg/kg,并与母亲隔离。
护理术前护理:HIV患者及携带者术后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导致继发感染,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保持空气流通,加强空气消毒。
病人的排泄物及分泌物用2%戊二醛清泡1小时后再清洗,门窗、桌椅、地面等用0.5%戊二醛擦拭和喷洒。
限制探视,呼吸道感染者不能进入。
由于HIV的传染性和危害性,给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孕妇或家属常表现出焦虑、忧郁、警惕、孤独、恐惧。
妊娠合并HIV感染31例的护理关键词妊娠合并HIV 感染分娩期护理近年来,由于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的增多,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也迅速传播,育龄妇女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数目正在增加,妊娠合并HIV的孕妇也随之增加。
我们对3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分娩护理进行总结,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5~2009年查出HIV感染者31例,其中早期妊娠2例,中期妊娠2例,晚期妊娠27例。
年龄21~31岁,均无固定职业并且文化程度都较低。
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四肢皮肤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
经产妇2例,初产妇29例,均无定期产检。
2例早期妊娠进行人工流产,2例中期妊娠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处理,8例剖宫产,19例自然分娩。
方法:①心理护理:由于妊娠合并HIV感染者大多对HIV感染缺乏正确认识,一旦确诊,就从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跌落到悲观绝望的境地,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医护人员不应该持恐惧或偏见态度歧视之妊娠合并HIV感染者大多,而应主动与之沟通,同情关心陪伴之,与之建立互信,在生活上多关心,应该主动与妊娠合并HIV感染者沟通,在病情上多解释,为其讲解HIV的传播途径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社会对她们的关心以及药物阻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耐心倾听其诉说,讲解分娩知识,解除思想顾虑,消除不良情绪,增加分娩信心,并对其隐私保密,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
②基础护理:安置于单人隔离病房,备专用体温表,血压计和其他医疗器具,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家属入院陪伴,鼓励饮水进食,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
临产时,安排在隔离产房分娩,专人护理助产,产后送回隔离病房,及时清理污物,更换清洁衣物被服。
③专科护理:加强产程观察,因孕妇过度紧张恐惧可致子宫不协调收缩和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
根据情况,可在医师指导下,应用宫缩剂,调整宫缩。
认真观察胎心变化,预防胎儿宫内窘迫发生。
進行必要检查时,给予解释检查目的,并把检查结果告知,予以信心。
产科普通病房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护理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HIV感染可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员关系也越加复杂,其中卖淫、吸毒、嫖娼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员感染上了HIV,在这期间,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妇也日见增多。
在2010-2015年间有1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的产妇到本科入院分娩,本科护理人员在其住院期间对病人采取了合适的护理措施及保密方法,使11例产妇及婴儿均安全出院,病区内其他病人未出现恐慌现象。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共收治妊娠合并HIV 感染患者11 例,年龄为20-32 岁,平均年龄26.5 岁。
经调查,11 例孕妇中10例为第一产,一例为第二产,有5例是第一次怀孕,其他6 人均有人流或是引产史。
11例孕妇中怀孕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9例,有1例是怀孕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有1例是住院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
11例孕妇中夫妻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有2例,其中有1例除了夫妻双方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外其他家属一律保密。
11 例产妇的分娩方式均选择剖腹产。
1.2 方法: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宫缩发动之前或胎膜早破之前选择剖宫产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与其他分娩方式比较,择期剖宫产可使母婴传播的风险减低50%[1],此11例孕妇均于妊娠37w±5d期间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新生儿出生体重在3250±370g,Apgar评分均在9-9分,均回母婴同室。
2护理2.1病房及环境的准备和要求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安排单人间,移出其他的床单位设施,病房安静舒适。
病房内备专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输液用品及利器盒等医疗用品,进门口备个人防护用品及快速手消毒剂。
孕娠合并艾滋病孕妇的围产期护理目的对孕娠合并艾滋病孕妇的围产期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住院分娩的孕娠合并艾滋病产妇32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临床防护等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胎儿存活率100%,感染率为12.5%。
对照组患者产妇胎儿存活率为68.8%,感染率为50.0%,两组经统计学护理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在孕娠合并艾滋病孕妇的围产期護理中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做好母婴阻断,对于提高胎儿存活率,降低胎儿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孕娠合并艾滋病;孕妇;围产期护理;护理效果为了对孕娠合并艾滋病孕妇的围产期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住院分娩的孕娠合并艾滋病产妇32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临床防护等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为孕娠合并艾滋病孕妇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具体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2例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住院分娩的孕娠合并艾滋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血液检查均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年龄21~31岁,平均年龄(28.1±0.9)岁,孕周36~41w,平均孕周(38.2±2.4)w;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8.7±1.0)岁,孕周37~42w,平均孕周(38.8±2.6)w。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妊娠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护理常规一、概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个器官出现机会性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后导致死亡。
妊娠合并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可能在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哺乳期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患者有无与HIV感染者性接触史,有无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使用不规范血及血制品史。
(二)身体状况评估患者有无艾滋病临床症状及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1、HIV抗体筛查2、HIV - RNA定量3、血清学检测血常规、凝血检查(四项)、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及CD4检查。
(四)社会-心理状况妊娠合并HIV感染者的心理状况一般表现为恐惧、抑郁、孤独无助,甚至出现报复、自杀等行为。
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恐惧:与该病预后差、担心自身安危及胎儿健康有关。
2、知识缺乏:与患者对HIV感染相关知识、护理新生儿注意事项情况不了解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与机体免疫缺陷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消毒隔离进行血液、体液和保护性隔离,让孕妇住隔离病房或单人病房,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及治疗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并注意手套的完整性,如有破损及时更换。
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患者所用器械物品做好标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产妇所有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垃圾的分类,分装后集中进行处理。
(二)一般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防治感染,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定期复查CD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给予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饮食。
(三)专科护理1、妊娠期的护理(1)注意休息,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加强营养,注意补充蛋白质、葡萄糖及维生素B、C、K等,多食优质蛋白、新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坚持按医嘱规范服用抗病毒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向孕妇及家属讲解服药的意义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HIV感染孕妇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策略目的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对HIV感染孕妇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住的HIV 感染孕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住的HIV感染孕妇,采用的传统管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管护前)44例患者,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住的HIV感染孕妇,采用细致化管理与细致化护理模式(管护后)48例患者,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管护前后孕妇及胎儿分娩结局。
结果管护后孕妇SAS、SDS评分显著低于管护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管护后孕妇生产后出血量少于管护前,胎儿体重Apgar评分显著高于管护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管护前与管护后参与工作的人员均为出现职业暴露,管护后胎儿出现HIV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少于管护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采用细致化管理护理策略可降低HIV感染孕妇负面情绪,减少胎儿的感染率。
标签:HIV感染;孕妇;管理;护理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nursing strategy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in hospital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s,and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Methods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7,92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and 44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received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5 were studied.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8,48 pregnant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were treated with meticulous management and meticulous nursing mode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depression,and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 and fetal deliver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SAS,SDS score of pregnant women after nursing ca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 care,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Apgar score of fetal weight of pregnant women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fetus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Adopting meticulous management and nursing strategy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fetal infection rate of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HIV.[KEYWORDS]HIV infection;pregnant women;management;nursing獲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也被称为艾滋病,主要是因HIV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1-2]。
HIV抗体阳性孕妇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强化护理措施对HIV抗体阳性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2011年1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HIV抗体阳性孕妇6例,均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围手术期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制定强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情况。
结果围手术期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紧张、焦虑、自卑、自责、言语减少明显缓解,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HIV抗体阳性并行剖宫产术孕妇围手术期行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HIV;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艾滋病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尚无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近几年艾滋病感染率迅速上升,感染HIV的孕妇也逐渐增加,并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给家庭和孕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孕妇承受对疾病的恐惧和对胎儿是否被感染的担忧,同时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不同程度有紧张、焦虑、自卑、情绪低落和消极等情绪[2]。
为研究围手术期强化护理措施对HIV抗体阳性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该院对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6例HIV抗体阳性孕妇在围手术期前后实行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对2 435例入院待产孕妇产前行艾滋病血清抗HIV抗体常规筛查,发现6例HIV抗体阳性孕妇,孕周为37~41周,年龄为21~29岁,平均年龄(25.3±2.7)岁。
孕妇有不规则宫缩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所有感染HIV孕妇均无其他内外科合并症,无妊娠并发症,无神经系统疾病史。
1.2 方法该院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制定一般护理和强化护理措施,由专职护士对同一孕妇行术前术后护理,对比研究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情况。
1.3 护理1.3.1 一般护理对确诊为HIV抗体阳性孕妇一视同仁,将感染HIV孕妇安排在单人病房,微笑地宣告入院须知,让孕妇很快适应周边环境。
妊娠合并艾滋病孕妇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的护理要点。
方法 2011年1月-12月在我科分娩的3例妊振合并艾滋病感染孕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
结果 3例艾滋病毒感染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及合理治疗后母婴恢复良好,出院。
结论对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时既要关注到孕妇分娩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安全,又要做好对HIV的防护工作,护理的关健在于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关键词】妊娠艾滋病护理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nun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的性传播疾病[1]。
目前中国HIV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正在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孕妇也在增加。
根据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每天有7000多人新感染HIV。
自 1981 年美国发现首例 AIDS患者以来[2],现已在世界广泛流行,其传播以性传播最具重要性,另外有母婴传播和注射途径传播。
母婴传播是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一般认为HIV母婴传播有三种方式:经胎盘宫内传播;分娩过程中由于接触受病毒感染的母体血液或其他体液而传播;经母乳传播[3]。
2011年我院共有3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行剖宫产,术后给予密切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 3例艾滋病合并妊娠患者、均是在产前检查时发现 HIV抗体阳性,系HIV病毒携带者,处于艾滋病潜伏期。
入院时孕36-39周,分娩方式均系剖宫产分娩,新生儿体重2800-3500g,Apgar评分9-10分,住院5-7d,3例产妇均未发生艾滋病任何临床症状,母婴未发生任何围产期并发症,平安出院。
感染HIV孕产妇在围产期的综合护理摘要:考察综合护理方式对感染HIV产妇围产期的效果评价。
通过选取本院在2014年3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感染HIV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产前护理及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考察发生母婴传播的情况及产妇并发症的出现。
结果表明,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在围产期发生并发症,也可以大大减少母婴传播的几率,同时也防止了医学性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HIV;孕产妇;围产期;综合护理;Abstract: Analysis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s on the perinatalperiod of HIV infected women. 19 HIV-infected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December 2019 that were selected for comprehensive care such as psychological care, prenatal care, and postpartum c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aternal complications during perinatal period, and greatly reduce the chance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infections.Keywords: HIV; pregnant women; perinatal period; comprehensive nursing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由于可以破坏人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类的免疫系统发生部分或完全的丧失,会导致微生物感染和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综合干预措施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面临许多健康风险,包括艾滋病母亲传播给婴儿的风险以及其他与HIV相关的并发症。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来提高妇女的保健水平、预防HIV传播,以及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良好的健康照顾。
以下是一些综合干预措施的介绍:2.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通过提供抗病毒药物、安全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选择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妊娠期、分娩和哺乳期的全程预防病毒传播。
3.密切监测和管理:HIV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以确保他们接收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监测包括血液检查、抗体检测、病毒载量测定等,以及确保HIV感染孕产妇和儿童获得所需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4.新生儿护理和追踪:HIV感染儿童需要在出生后立即接受HIV抗体检测,并在必要时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
他们还需要密切监测并接受其他必要的医学服务,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发育。
5.营养支持:HIV感染儿童常常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他们需要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
这包括提供均衡的饮食、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以及适量的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
6.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HIV感染孕产妇和儿童需要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疾病的影响和挑战。
这种支持可以包括提供关于艾滋病的信息、面对歧视和偏见的技巧以及改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心理治疗。
7.社区支持:提供支持和协助感染孕产妇和儿童的社区组织和支持网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些组织可以提供医疗和非医疗援助,帮助感染孕产妇和儿童融入社区并提供支持和倡导。
综上所述,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需要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来减少其面临的健康风险。
通过提供早期妊娠护理、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密切监测和管理、新生儿护理和追踪、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及社区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顾,降低感染风险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妊娠合并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护理和防护体会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黄巧400013〈摘要〉艾滋病是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害,以经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近几年,HIV病患呈上升趋势,特别是HIV感染孕产妇者,统计表示也在不断攀升。
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有11例HIV感染孕妇住院,分娩方式有自然分娩,也有剖腹产。
现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针对HIV感染孕产妇分娩的护理及防护措施,有效地消除护士及助产士的顾虑心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HIV 孕产妇护理防护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见表1,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有11例HIV感染孕妇住院。
其中自然分娩7例,剖腹产4例。
年龄在23—35岁,孕周26—39周。
最新结果表明,HIV 感染孕妇后首选的分娩方式是剖腹产,剖腹产可以比自然分娩减少新生儿感染HIV 的危险性。
[1]但我院11例孕妇中仍有7例由于各种原因(入院时宫口已开大,孕妇坚决不愿意剖腹产等)选择了自然分娩,而且有2例孕妇是在自然分娩后检测出感染HIV,所以加强孕期全面产前检查对孕妇及医务人员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表1时间例数发现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前分娩后自然分娩剖腹产2008年 5 4 1 3 2 2009年 6 5 1 4 2 合计11 9 2 7 41.2感染特征见表2病例年龄(岁)婚姻状况不良生活嗜好合并其他性病其他感染传播途径吸毒不洁性生活史1 23 已婚无有无乙肝大三阳不详2 28 已婚无无无无不详3 30 未婚有有梅毒无不洁性生活史4 35 已婚无无无乙肝大三阳不详5 29 已婚无无无无不详6 30 已婚有无无无不详7 32 已婚无有无丙肝不详8 31 已婚无无无无不详9 26 已婚无无无无不详10 26 已婚无有无乙肝小三阳不详11 24 已婚无无无无不详2、产房护理及防护措施2.1戴上双层手套:助产士在接触孕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上双层乳胶手套,研究证明,手套不能确保对病毒的保护,试验出现的1/3的病毒(像HIV和肝炎病毒大小的颗粒)可以通过,,而双层手套可使因穿孔而使皮肤污染率降低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