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3上数学】第3课时 倍的认识(3)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你能拍3个2下吗生拍(连续)师:你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生:中间停顿一会儿师:试一下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看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生:.......师:你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是3倍呢)(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生:重复一遍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聋校教材第五册第52页例4、例5,“做一做”以及54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主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与以前学过的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为有关“倍”的应用题教学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开始学习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难点,另外“倍”的概念又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因此课堂上加强实践操作有很大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A类: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能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B类:1、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倍”的概念,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C类: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1、课件;2、圆形纸片若干;3、挂图;4、蔬菜卡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1、乘法口诀的背诵。
【进一步巩固、熟练乘法口诀,为以后打好基础。
】2、口算:5×7= 6×5= 14÷7= 42÷6= 28÷4=【进一步熟练乘法口诀的应用】二、导入1、猜年龄:小华:“大家好!我叫小华,请大家猜一猜,我的妈妈年龄是多大?”妈妈:“小华今年7岁,我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
”【对于“5倍”是什么,学生不理解,此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倍的认识》,设疑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板书课题三、新授1、例1教学(1)、出示例题(2)、看图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
(3)、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个2根,我们就说: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2、例2教学(1)、出示例2(2)、学生用自己手里的摆一摆,数一数、圈一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第3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
2. “倍”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倍”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的数量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数量关系中有“倍”的概念。
二、新课1. 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的意义。
2. 讲解“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倍”。
3. 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解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倍”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2. “倍”的计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了“倍”的概念,掌握了“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倍”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在本教案中,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关系,从而自然地引出“倍”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说教材分析】“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
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
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说教学目标】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说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说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说教学准备】课件,实物。
【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入新课。
拍手游戏,有节奏的拍几个几,在游戏中感知蕴藏的数学知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1)看一看,摆一摆,数一数,渗透分类数学思想(ppt播放主题图)师:小兔听见我们的拍手声,也来到我们的课堂,请你找一找上面有关萝卜的数学信息?(学生混乱的找,师提示)师:刚才老师感觉你们在找数学信息时候眼睛都看花了,而且也花费了很长时间,那大家能不能整理一下呢?……师:我们将萝卜分分类,一一对应,就能很快的得到数学信息,老师现在请人上来摆一摆(生上台摆)师:现在大家再数一数,每种萝卜的数量各是多少?生回答(2)初步感知倍师:请同学们看看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预设1:红萝卜的数量比胡萝卜的数量多4根(师:你们真的太棒了,这个是我们以前学的比多比少的关系,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的知识都掌握的特别好,老师给你们点赞,那还有怎么样的关系预设2: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中感知“倍”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建立“倍”的概念。
从不变的2倍到用多元表征创造出心中的2“倍”,再到创造“几倍”,深化“倍”概念的理解,能理解什么是“倍”。
2.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构建模型思想、培养符号意识及会多元表征的方法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表达能力。
【说教学重点】感知“倍”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建立“倍”的概念。
会用多元表征表达的方法画出心中的“两倍”,“几倍”。
【说教学难点】感知“倍”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建立“倍”的概念。
2说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吗?接下来我们全班一起玩一个摆一摆的游戏。
请大家拿出我们学具盒一起来摆一摆。
好,请听清楚要求:第一行:摆出3个△。
第二行:摆○,○的数量比△多2个,摆好了吗?巧问质疑:这个2指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第二轮,第一行依然摆出3个△。
第二行:○的数量是△的2倍。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会摆吗?那就开始吧。
二、精讲点拨1.情况一:摆的○粘在一起。
他摆对了吗?题目要求,○的数量是△的2倍,看看图,这个2在哪呀?怎样调整一下,让我们一眼能看出这个2倍在哪?师:你能找到这个2倍了吗?师:2在这里,那1在哪里呢?谁上来指一指?师:明明是3个,为什么要说成1呢?师小结:没错,○和△在比较的时候,要把3个△看作一份,也就是我们的标准,○:这样的3个,是一份,3个又是一份,○数量有这样的两份,我们就说○和△在比较时,说○的数量是△数量的2倍。
巧问质疑:同样都是2,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在2倍的时候,我们要先找准?(一份数)为了把两者的关系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们把谁看成一份?○有这样的2份,○数量就是△的2倍。
2.情况二:那看看两幅作品。
师:这两幅作品都摆对了吗?看起来不太一样,你有什么想问的呢?师:你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开呢?师:这一分开可不简单,题目说○数量就是△的2倍,2在哪里呢?1呢?明明是3个为什么要说成1呢?师小结:没错,○和△在比较的时候,要把3个△看作一份,也就是我们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