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第三章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 格式:doc
- 大小:609.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三章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15世纪中~17世纪初)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15世纪中~17世纪初)西洋服装史的近世纪,指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路易王朝结束这一历史阶段,即从15世纪中到18世纪末这三个多世纪,从艺术风格又分为三个阶段,即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特点是把服装分成若干个部件,各部件独立构成,然后组装在一起形成明确的外形。
17世纪的巴罗克样式则把这些部件完整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而统一的基调,部件间的界线消失了,增强的整体感表现出强有力的跃动的外形特色。
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巴罗克那种男性的力度被女性的纤细和优美所取代,在富丽堂皇的、甜美的波旁王朝贵族趣味中,窄衣文化在服饰的人工美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近世纪服饰从外观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性别的极端分化,性差的夸张和强调,形成性别对立的格局。
男服通过雄大的上半身和紧贴肉体的下半身之对比,表现男子的性感特征;女服则通过上半身胸口的袒露和紧身胸衣的使用,与下半身膨大的裙子形成对比。
表现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子性感特征。
男服呈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形,富有力动感;女服呈上轻下重的正三角形,属于静态。
两性绝对的对立形态是自哥特式以来,西洋窄衣文化发展的重大成果,不仅与古代服饰截然分开,也与东方服饰造型相去甚远。
文化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发生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原意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复活,但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因为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打开了东西方的商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成了当时的贸易中心城市。
这里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增加财富,就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和提高效率,需要具有文化知识、熟悉经营管理、擅长交际、掌握生产技术、能读善算、通晓法律的各种人才,也需要建筑师、艺术家为其现实生活增添乐趣。
新兴的文化便产生、形成并发展起来。
第三章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15世纪中~17世纪初)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15世纪中~17世纪初)西洋服装史的近世纪,指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路易王朝结束这一历史阶段,即从15世纪中到18世纪末这三个多世纪,从艺术风格又分为三个阶段,即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特点是把服装分成若干个部件,各部件独立构成,然后组装在一起形成明确的外形。
17世纪的巴罗克样式则把这些部件完整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而统一的基调,部件间的界线消失了,增强的整体感表现出强有力的跃动的外形特色。
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巴罗克那种男性的力度被女性的纤细和优美所取代,在富丽堂皇的、甜美的波旁王朝贵族趣味中,窄衣文化在服饰的人工美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近世纪服饰从外观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性别的极端分化,性差的夸张和强调,形成性别对立的格局。
男服通过雄大的上半身和紧贴肉体的下半身之对比,表现男子的性感特征;女服则通过上半身胸口的袒露和紧身胸衣的使用,与下半身膨大的裙子形成对比。
表现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子性感特征。
男服呈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形,富有力动感;女服呈上轻下重的正三角形,属于静态。
两性绝对的对立形态是自哥特式以来,西洋窄衣文化发展的重大成果,不仅与古代服饰截然分开,也与东方服饰造型相去甚远。
文化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发生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原意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复活,但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因为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打开了东西方的商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成了当时的贸易中心城市。
这里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增加财富,就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和提高效率,需要具有文化知识、熟悉经营管理、擅长交际、掌握生产技术、能读善算、通晓法律的各种人才,也需要建筑师、艺术家为其现实生活增添乐趣。
新兴的文化便产生、形成并发展起来。
【图77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1.面料意大利服装的特色是从面料开始的。
由于十字军东侵的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米兰等城市都有高度发达的织物工场,大“天鹅绒、织锦缎及织进金银线的织金锦等华贵面料。
【图78 穿罗布的贵妇】2.男装1)普尔波万和肖斯:普尔波万衣长及臀底,系腰带,领子有圆领、鸡心领和立领,后受西班牙式影响,出现高立领;肖斯很紧身,有时穿半长靴。
【图79 大袍子(嘎翁)】2)修米兹:内衣变短,领子变高,并有褶饰。
3)大翻领嘎翁大袍子:外出时穿在普尔波万外的及臀或膝的大衣,常在伸胳膊的地方装饰有假袖子。
【图80 大袍子】3.女装1)罗布:是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袒胸、大领(方形、V形或一字形),高腰身,衣长及地,袖子有紧身筒袖,或用绳子一段一段扎起来的莲藕袖,在肘、上臂、前臂有许多裂口,从裂口处可看到里面雪白的修米兹。
【图81 露出内衣修米兹的罗布1】2)曼特:大领子、高腰拖裾、色彩明快,有华丽刺绣的外衣。
袖子只垂挂在身上作装饰,此袖系在曼特上,可以摘卸和更换。
【图82 可局部拆卸的罗布、曼特】3)乔品:底为木制,鞋面是皮革,做成拖鞋状。
鞋底高度20cm ~25cm ,最高达30cm 。
4)发型:头发向后梳或中分,颈后挽髻,露出宽额。
金色假发最流行,并时兴在额中以缎带装饰珍珠束之。
1.特征德意志风的主要特色是斯拉修装饰。
斯拉修是裂口、切口的意思。
指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的服装上的裂口装饰。
这种来自军服上的裂口装饰逐渐被一般人采用,首先在德国发展和流行,并很快传遍欧洲各国,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上很具时代特色的一种装饰。
【图83-1 16世纪的欧洲戎装】【图83-2 德国公爵像】【图83-3 切口戎装】【图83-4 切口士兵服】2.男装1)普尔波万:或“达布里特”,与哥特式时代基本相似,有普利兹褶,立领、内衣领子很高,有细小的褶饰,这是后来的大褶领的先兆。
【图84 男装】2)茄肯:带裙身的上衣,茄肯常取代达布里特直接穿在内衣外面。
【图85 有填充和切口装饰的夏普仑(曼特)、茄肯】3)曼特:即“夏吾贝”,衣长及膝或踝,衣身、袖子很宽松,有毛皮里子或毛皮边饰,大翻领;有假袖。
这是男子的主要外出服。
【图86 (内)茄肯外披夏吾贝(曼特)的英王亨利八世、王妃】4)布里齐兹:膨鼓的短裤,穿在紧身的肖斯外面。
中间用一块楔形布遮挡住裆部。
【图87 有鸵鸟羽毛和切口的帽子、碎褶的领饰、】3.女装1) 罗布:造型上小下大,高腰身,莲藕袖,方形低领。
【图88-1 切口罗布】【图88-2 有切口、羽毛的帽子】2)帽子:男女都戴宽檐大帽子,男子在大帽里再戴一软帽,女子大帽上绣有花纹,饰有珠宝或鸵鸟羽毛,帽边有斯拉修装饰。
【图89 帽子】3)鞋子:鞋头呈方形,正与哥特式时期相反,鞋头横宽比脚宽得多,上面也装饰有斯拉修。
【图90 鞋】16世纪是西班牙主宰的世纪,当时的欧洲从北意大利到奥地利及荷兰都属于西班牙领地。
西班牙服饰的外观特征是威严、正统、沉着的单色,特别是黑色中洋溢着宗教的神秘主义和禁欲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特征主要表现于第三阶级—填充时代。
【图91 查理九世及皇后】1.填充物的使用男服最大特点之一是大量使用填充物,男上衣的肩、胸和腹都塞进填充物使之膨起。
填充物还用于像南瓜外形似膨起的短裤布里齐兹上,男子的肖斯到16世纪被分成上下两截,上部称为半截裤,下部称作长统袜,填充物的表面装饰着斯拉修裂口。
【图92-1 德国绅士和女士】【图92-2 腹部填充成豆夹形的普尔波万】【图92-3 羊腿袖的英女王】2.拉夫的流行西班牙男女服饰是封闭形的,在高高的立领上装饰着白色的褶饰花边,这是独立于衣服外的领饰拉夫,流行于16、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图93-1 短裤、长统袜拉夫领的普尔波万和撑裙】【图93-2 法式撑裙和伊丽莎白领的王子和公主】【图93-3 拉夫领】【图93-4 英女王盛装】3.法勤盖尔的发明16世纪后半叶,西班牙贵族创造了裙撑“法勤盖尔”,呈吊钟形圆锥状,在亚麻布上缝进好几段鲸鱼须做的轮骨,有时也用藤条、棕榈或金属丝做轮骨。
【图94-1 德国贵族】【图94-2 法式撑裙和伊丽莎白领的王子和公主】【图94-3 玛格丽特公主】【图94-4 西班牙贵族男女】【图94-5 英式小公主】4.紧身胸衣与撑裙二部式构成1)西班牙风女装:下半身穿夸张的法勤盖尔,上半身传束腰的紧身胸衣。
塑造优美造型。
裙撑成了女子不可缺少的整形用内衣。
【图95-1 法勤盖尔裙撑】【图95-2 西班牙贵族】【图95-3 英女王盛装】2)女子的着装顺序:【图96-1 查理九世及皇后】【图96-2 短裤、长统袜拉夫领的普尔波万和撑裙后】A---贴身穿亚麻制的修米兹,习惯上不穿村裤。
B---在修米兹外穿上紧身胸衣苛尔·佩凯,下半身穿上法勤盖尔,用钩扣或细带在腰围线与苛尔·佩凯下边连接。
C---在这些内在整完形后再罩上精美的衬裙,衬裙外穿上罗布,完成着装。
3)袖子:此时的袖子与衣身分离,分别制作,穿用时用细带相连。
因此女服与男服一样,出现掩饰袖根接缝的肩饰。
【图97 西班牙公主】4)发型饰物:男子留短发、短须或剃须;女子烫卷发,梳圣母式的发型。
第二节巴罗克风格时期服饰( 17 世纪)第二节巴罗克风格时期服饰( 17 世纪)文化背景:17世纪的欧洲极为动荡;以德国为战场,几乎欧洲各国都参加的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正是这个时代的表征。
荷兰、英国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
在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环境下,皇宫贵族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追求豪华、讲究排场成了表现权势的社会性、政治性需求。
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游园会、宴会。
听音乐、现剧、赞助艺术创作。
在这个男性大显身手的时代,必然产生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巴罗克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服饰。
【图98 巴洛克时期的服饰】1. 男装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使便于活动的骑士服装成为一种时髦,促使男装先于女装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荷兰男子服中填充物被取消,缓解了束缚身体的部分,造型宽松。
1)普尔波万----变长盖住臀部,肩线斜度很大,车轮状的拉夫变成了大翻领或平领和披肩领,褶饰被丽丝取代。
【图100-1 穿甲胄的绅士和时尚绅士】【图100-2 荷兰贵族男子服饰】2)筒形长裤---1640年出现了长及腿肚子的筒形长裤,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出现的长裤,一般有边饰。
【图101 出席婚礼的荷兰风服饰】3)克尤罗特---裤长及膝的半截裤克尤罗特,在膝上用吊袜带或缎带扎口,装饰着蝴蝶结。
【图102-1 荷兰凤服饰的法国贵族、半截裤、披肩】【图102-2 英国伯爵】4)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口很大,装饰有丽丝边饰,向外翻或口朝上,很富有装饰性。
【图103 穿荷兰凤服饰的德国贵族】2. 女装女服与男服一样呈高腰身,去掉了紧身胸在和裙撑,脱离了西班牙风的僵硬感,线条变得平缓、柔和、浑圆。
除了与男服一样的披肩领外,还出现了大胆祖胸的样式。
1)裙子---此时女性除了外面的罗布外,还要穿三条颜色不同的裙子,而且内裙比外裙色彩明度高,外面的裙子为便于提起,多用薄地织物配以鲜艳的里子。
【图104-1 穿荷兰风服饰的德国军官和穿骑服的女子】【图104-2 法国女郎】【图104-3 荷兰平民女子】【图104-4 荷兰中产阶层的女子服饰】【图104-5 婚礼服饰】【图104-6 女装】【图104-7 坦领、长裤的荷兰凤服饰】2)袖子---仍是女服装饰的重点,使用了许多技巧,有的上半截很膨大,在肘部收紧;有的是宽松的短袖,露出里面内衣的袖子,等等。
3.发型男子留披肩长发,女子梳发辫或系发髻,髻上装饰缎带蝴蝶结。
【图105-1 平民儿童装】【图105-2 英国豪侠及女士】【图105-3 英国王室儿童】17世纪中叶,波旁王朝专制下兴盛起来的法国取代了荷兰作为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
尤其是路易十四(1661~1715)推行重商政策,鼓励对外贸易,积极发展工业,把丽丝、哥白林双面挂毯及其他织物产业作为国家企业加以保护和奖励,形成法国服装产业的基础;调整国家税收;改善交通;扩大殖民地等,使法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得到发展。
【图106-1 路易十四】【图106-2 路易十四及大臣】1. 法国风时代的男服1)普尔波万--- 17世纪中的上衣普尔波万极为短小,衣长只及腰际或更短,变成短袖或无袖,小立领,前开,门襟上密密一排扣子,右肩斜向下挂着绥带表示身份。
【图107 法国女王储的朝服和花花公子服】2)朗葛拉布---裙裤“朗葛拉布”在此时出现,长及膝,基本型是宽松的半截裤。
【图108 穿朗葛拉布裙裤的荷兰绅士和女子】3)肖斯---长统袜,肖斯的膝部和鞋上也有缎带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