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46.7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新知探究】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_______。

物质性: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相互性:一个力总是联系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使物体发生_________。

3、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是矢量,两个力相等,必须是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

4、力的测量: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实验室中:弹簧秤)测量。(注意:杆秤、磅秤、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___ )。

5、力的单位:牛顿;符号: N

二、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示意图

(1)只在图中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2)只能粗略表示力(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

(1)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它的指向表示力的_________,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________。(2)能精确表示力(大小、方向、作用点)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是非接触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2、大小:测量: 挂在弹簧秤下端的物体________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计算: G = mg(g与物体所在位置的_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g=9.8m/s2;

粗略计算时:g=10m/s2)

3、方向:__________。地球不同地方重力方向______

4、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__________

1)、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注意:

(1)重心____(是,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而是重力的等效的作用点。

(2)物体的重心_____(可以, 不可以)不在物体上。

2)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________和物体的______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______

3)、重心的确定:

①几何法(作图法)--均匀规则物体

②实验法(悬挂法或支撑法)--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

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

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

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

4、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思考与探究】

1.“孤掌难鸣”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上进,但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学生通过预习与本课学习,可以快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知识点,知识目标达成度良好。

根据同学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出让学生愉快的课堂生活,并通过展现课件,提高了学习

积极性增加学生兴趣,从而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物体落向地面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例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跟踪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D.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例2: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跟踪练习2:小车在A点受到大小为200N、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的作用。试画出力F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