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患者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7
目录•鼾症概述•鼾症的护理评估•鼾症的护理措施•鼾症的并发症与预防•鼾症的康复与预后•鼾症护理查房总结与展望010102鼾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时发生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
根据病因和病理机制,鼾症可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
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01病因02病理机制鼾症的病因包括肥胖、呼吸道结构异常、上呼吸道炎症、饮酒和药物等。
鼾症的病理机制涉及呼吸道狭窄、呼吸道肌肉松弛和睡眠中呼吸中枢调节异常等方面。
病因与病理机制鼾症患者可能出现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气、白天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夜尿增多、晨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临床表现诊断鼾症需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如多导睡眠监测(PSG)等。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0201睡眠时长观察患者每晚的睡眠时长,判断是否充足。
02睡眠质量评估患者睡眠的深浅度、是否易醒等,判断睡眠质量。
03睡眠障碍了解患者是否有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判断是否存在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评估010203观察患者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判断是否正常。
呼吸频率评估患者呼吸的深浅度,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呼吸深度监测患者睡眠中的血氧饱和度,判断是否存在缺氧状况。
血氧饱和度呼吸状况评估观察患者的心率,判断是否正常。
心率监测患者的血压,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
血压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
心电图心血管系统评估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判断是否存在疲劳、乏力等症状。
活动能力精神状态饮食状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判断是否存在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
030201日常生活评估03针对鼾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如使用抗过敏药物、抗炎药物等,以缓解呼吸道肿胀和炎症,减少打鼾。
术后出血并发症,可能出血通过面罩等设备,向呼吸道持续提供一定压力的气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打鼾。
导致失过多和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参数,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鼾症病人的护理查房查房目的:学习鼾症病人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查房地点:耳鼻喉科病区查房时间:2013年9 月28日指导老师:罗瑞玲主持者:刘文乔参与者:吴秋帆,叶海婷,张婕,朱圆圆,钟莉珊查房前先学习:鼾症: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
一般指成人在夜间7h的睡眠中,经鼻或经口的呼吸气流发生周期性中断30次以上,每次气流中断的时间为成人10s以上,儿童20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大于5,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此外,还会有白天疲劳、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发生夜间猝死。
主持人引导查房开始:跟病人解释并取得病人的同意,开始查房。
1.首先测量生命体征2.汇报病情13床田旭男 27岁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因“睡眠憋气伴张口呼吸3年”于2013年9月19号15:35:00入院。
入院后查体见外鼻无畸形,双下鼻甲略肥大,咽红,双扁桃体II度重大,软腭下垂,舌根偏高,咽腔狭窄。
睡眠监测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执行二级护理B,无压疮风险,无跌倒风险。
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体重渐增。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其他药物过敏史,患者1岁时曾行小肠手术。
入院后行无创辅助通气,完善相关检查。
于2013年9月23日08:00在气管内插管下行腭咽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神志清,呼吸平稳,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轻微咽痛,唾液中无血丝。
3.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呼吸骤停切口出血与切口受到刺激或血压过高有关疼痛与手术切口有关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鼻腔反流4.护理措施(1)术后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出血:嘱病人卧床休息,清醒后取半坐卧位,手术日少说话,口腔分泌物轻轻吐出,不食辛辣,生硬过热食物,必要时予以冰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