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鼾症病人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408.50 KB
- 文档页数:25
一、引言小儿鼾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手术治疗是治疗小儿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术后护理对促进患儿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鼾症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关爱患儿。
二、术后护理要点1. 术后观察(1)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2)术后6小时内,患儿应取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3)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将氧气管放入口腔或使用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4)术后6小时后,协助患儿取半卧位,以减轻头部充血及创口出血。
2.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1)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创面出血情况。
(2)术后将冰袋置于双侧颌下,冷敷3~6小时,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渗出,减轻疼痛。
(3)嘱患儿将口内分泌物轻轻吐入弯盘内,以免咽下引起胃部不适,便于观察出血情况。
3. 口腔护理、药物治疗与护理(1)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预防咽部伤口感染。
(2)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3)术后第1天给予0.5%呋麻滴鼻液和0.25%氯霉素滴眼液交替滴鼻,3次/日。
4. 饮食护理(1)术后4~6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恢复进食。
(2)若仅进行腺样体手术,术后应循序渐进的饮食由流质过渡到半流质,持续时间约1周。
(3)若同时进行腺样体与扁桃体手术,术后应进食3天流质饮食,而后为半流质饮食。
(4)术后均会出现正常的手术热,伴有咽痛或耳痛,可口服美林止痛退烧。
5. 睡眠护理(1)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避免仰卧增加打鼾次数。
(2)枕头不宜过低,以免下颚向上抬,造成一口呼吸。
(3)睡前避免服用镇静、安眠药物。
6. 健康教育(1)告知家长和患儿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2)教育家长如何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以便及时处理。
(3)鼓励家长关注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小儿鼾症手术治疗的护理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扁桃体反复感染和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小儿鼾症的主要原因。
可在睡眠中发生呼吸道气体交换受阻、血氧含量下降,致大脑低氧、心血管功能异常,同时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对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危害亟大[1]。
此外,这种患儿成年后,患上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本文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患儿睡眠均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有的还伴有智力下降。
本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平均住院天数7 d,其中扁桃体肥大22例,腺样体肥大14例,扁桃体肥大合并有腺样体肥大12例。
1.2 手术治疗效果以上病例均采取扁桃体摘除术和在内窥镜下采取腺样体刮除术,治愈48例(100%)。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注意事项详细的入院评估和疾病知识宣教重点向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做好各项检查前的解释和指导工作,消除家长的心理障碍,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检查,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
[2]睡前应保持鼻腔通畅,用0.5%麻黄素液滴鼻,嘱患儿尽量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睡眠,以减轻上呼吸道阻塞症状,保证良好睡眠。
做好术前宣教及手术准备,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向家属讲明禁食水的重要性,以免术中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而发生意外。
并督促其执行。
2.1.2 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清洁工作,如洗澡、理发,做好抗生素皮试。
根据医嘱准确用药,常规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苯巴比妥2~3 mg/kg,有助于稳定情绪及减少腺体分泌,使手术顺利进行。
[4]术后第1天,动员患儿多讲话,常伸舌,做吞咽动作,督促患儿进食,以防粘连而影响咽部运动功能。
2.2 术后护理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是在全麻下行腺样体刮除或扁桃体切除术。
患儿全麻未清醒前专人守护,,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内的唾液、血液,防止误吸或窒息。
小儿鼾症的护理、手术及心理干预探讨小儿鼾症的护理及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和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方法、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
通过对患儿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健康教育,使患儿顺利康复。
标签:小儿鼾症;护理;心理干预;低通气综合征;血氧饱和度小儿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 tive st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简称OSAHS)是儿童常见病,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1上气道的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1.1鼻腔及鼻咽部狭窄:包括慢性鼻炎(感染性、过敏性)、鼻中隔偏曲、鼻甲肿大、鼻息肉、后鼻孔闭锁及鼻腔肿物、腺样体肥大等。
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小儿最常见的阻塞性原因。
1.2口咽部狭窄:常见的如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咽侧壁肥厚,舌根肥厚,舌根后缩等均可引起该部位的狭窄。
1.3喉部:先天性喉软骨软化、喉蹼、气管闭锁等,但较为少见。
1.4先天性疾病及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颅-面畸形、舌根囊肿或异位甲状腺、鼻咽闭锁、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粘多糖病、颈椎畸形等,均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2上气道扩张肌及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壁肌肉及软腭肌肉张力异常。
其他如全身肌张力减低(唐氏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等。
3肥胖,应用镇静药物治疗,饮酒等,此外遗传因素可使小儿OSAHS的发生几率增加该病患儿在睡眠中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血氧饱和度小于90%,阻碍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大脑低氧、心血管功能异常,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甚至引起智力障碍,致生长发育停滞、神经损害、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主要原因[1]。
我科从2009.1-2011.12对50例鼾症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和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儿睡眠时均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有时还伴有智力下降,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17岁,平均9岁,住院天数4-24天,平均9.8天,其中扁桃体肥大24例、腺样体肥大11例,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