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戏剧

戏剧概况:

1)1937年7月15日,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

一、抗战初期的抗敌宣传剧

1、戏剧形式趋于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街头剧、活报剧、朗诵剧、灯剧等。其中“街头剧”最为流行。<战前以城市为中心,以市民、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要观众,以细腻的生活描摹、深邃的心理刻画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向实时化、大众化倾斜。>这些小型剧通俗活泼,富有战斗性,使话剧向群众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上海成立。戏剧家们在一个峥嵘岁月中支

撑起“艺术与政治”的平衡点,这一切都蕴含在现代剧、历史剧与喜剧创作之

中。戏剧活动转移向大后方的城市剧场,多幕剧产生。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

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

期。

代表作:《保卫芦沟桥》、《台儿庄》《百壮士》

40年代剧作家及作品概述

(一)现实题材的剧作

1、夏衍《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规避惊涛骇浪式的宏大场面,代之以平凡的生活画卷,以其沉潜隽永、朴素洗练的风格刻画出知识分子的人生心态,透过日常生活来体现时代精神。

2、田汉剧作表现了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主要剧本有《秋声赋》《丽人行》。

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全剧等戏剧手法,是田汉对话剧结构新的创新。

3、于伶(尤兢)的剧作大都以上海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夜上海》《长夜行》等。

5、张骏祥(袁俊):《万世师表》是其代表剧作。

6、陈白尘:戏剧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讽刺喜剧,著名的《升官图》。

另一类是“正剧”,《岁寒图》。

7、吴祖光:抗战期间创作代表作《风雪夜归人》

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时代标语,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于荒诞中鉴出真实。

8.宋之的:《武则天》《雾重庆》《群猴》

(二)历史剧

1.郭沫若:《屈原》(1924)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

杰出的浪漫主义剧作。

郭沫若将“这个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用讽喻现实的方法

揭露、抨击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

《棠棣之花》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在20年代诗剧《棠棣之花》和史剧《聂嫈》的基础上整理和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五幕历史剧。歌颂聂氏姐弟的爱国和自我牺牲精神。

《虎符》取材于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塑造如姬和信陵君形象,揭示出生命的崇高意义。标志着郭沫若历史剧的人文主义精神以新的内涵焕发时代色彩。《虎符》中反复

张扬着“把人当成人”这一”仁义”思想,如姬,也因具有这一思想被作者看做“时代之先驱者”

《高渐离》写荆轲好友高渐离忍辱含垢多年,等待时机以筑击杀秦王未遂身死的悲壮故事。剧中歌颂了对于专制暴虐统治者的坚毅勇敢、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显示其为争议而斗争

的惊人意志与杀生成仁的悲壮人生。

《孔雀胆》是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指出了导致爱情悲剧的妥协主义的危害。贯穿着诅咒邪恶、歌颂正义的精神。

《南冠草》写明朝末年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推戴鲁王,起兵复明,为汉奸所陷,被捕殉国

的故事。

2)、郭沫若历史剧特征

1.郭沫若对历史事件往往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看法,作为一名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历史剧创作也有自己处理历史题材与现实关系的独特方法。

2.取材于古代的人和事,但都面对现实说话,“借古抒怀以鉴今”融汇着风

雷激荡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战斗性。(借古讽今)

3.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关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人们从古代联想到现代,

引起深思,启发人们认识历史,面对现实。

4.“人的尊严”,“把人当做人”,由仁义观念而产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

精神和悲剧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

反侵略、反投降、反独裁、反分裂。表彰历代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

争,不怕流血牺牲的悲剧斗争精神,是历史剧的共同主题,郭沫若的悲剧精神是崇

高悲壮的。

5.具有浓烈的诗意与优美的抒情,他的戏剧也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有浪漫

主义色彩。将浪漫主义历史剧和席勒式的政治剧结合起来

2.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

3.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

4.阿英“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

5.清宫史杨村彬《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変政纪》《光绪归政纪》

成功的再现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封建专制统治下面临的巨大危机。

姚克《清宫怨》以其性格化、生活化、诗化的风格成为剧中的典范。

三、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

在戏剧创作中,讽刺喜剧尤其令人瞩目,这一时期,出现的喜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治批判性极其强烈的讽刺暴露喜剧,以宣泄情感为主,艺术上相对粗糙,有的近乎于闹剧。随着时代的发展,反动统治本身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腐朽,所以这一时期剧作家对他们的态度,只能是一种辛辣的嘲讽,而不可能再夹杂其他的审美情感。另外一种喜剧形式是世态喜剧,这种喜剧形式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这一时期暴露喜剧的代表作主要有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雾重庆》、《群猴》;老舍的《残雾》;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等。

杨绛的"喜剧双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虽都带有嘲讽,然而面对世事参差与愚谬,杨绛给予更多的是原宥和理解,取得是微笑的否定。

40年代散文

1)报告文学作为一种迅速反映时代面影的散文次文体,在抗战初期异常发达,甚至一跃而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

此类文学最初盛行在国统区,大多描写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和敌人的凶残横暴。

其主要任务:给战士们传递战斗经验和教训。

(二)、"野草"派

"野草"派是围绕着文学杂志《野草》形成的以聂绀弩、秦似、夏衍等人为代表的杂文作家群,活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和解放时期的香港,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野草》1940年创刊于桂林,出过"野草丛书"13种,坚持到1943年6月,遭当局勒令停刊后,1946年10月迁往香港改月刊为旬刊,郭沫若、茅盾等都为它写过文章,秦牧、周而复等青年作者则在此崭露头角。

野草作家在反抗日寇,反对投降,在批判周作人,战国策方便较为集中的发表了犀利的文章。

代表作家:

夏衍:擅长写政论,《论”晚娘”作风》

聂绀弩:《历史的奥秘》《蛇与塔》

常常将历史与现实相互错综,在开阔的视野中显示纵横恣肆、雄辩幽默的风格。

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这一时期新进的散文作者并不多,多是已成名的作家在写散文,运笔更加圆熟,有更多样的风致,如靳以的《红烛》;缪崇群的《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何其芳的《星火集》、《星火集续编》;巴金《梦与醉》、《龙.虎.狗》;李广田的《灌木集》;冯至的《山水》;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沈从文的《湘西》;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王了一(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张爱玲的《流言》;丰子恺的《率真集》;叶圣陶的《未厌居习作》等,各有其独特风格和阅读魅力。

1)巴金、茅盾、李广田、冯至、梁实秋等风格不同的叙事、抒情散文真实的描画了动荡时世的面影,忠实的抒写了自己的现实感兴。

2)在沦陷区,以张爱玲、苏青为代表的新进青年作家,则大多以日常人生为题材写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并在散文艺术上作些打磨。

3)在中共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现了像孙犁、吴伯箫这样的比较注重艺术锤炼的叙事、抒情散文作家。

20年代散文流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20年代散文流派 篇一: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主要是杂文创作)—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对于文化痼疾,社会时弊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到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 (二)语丝文体(语丝派)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 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 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

20-40年代戏剧

20年代戏剧 (填空)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 1907.6《黑奴吁天录》,中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近代话剧演出。 新文化运动:1918年出版《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开端。 最早的专门性戏剧性杂志《戏剧》月刊。 郭沫若,是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 “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 “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历史翻案剧 欧阳予倩《潘金莲》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国剧运动” 熊佛西《洋状元》 余上沅《兵变》 丁西林《压迫》 田汉 创作成绩最丰厚,原名田寿昌,1911改为田汉。 1920年《梵峨璘与蔷薇》处女作。 自署“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灵光》第一个正式公演的剧本,领导南国戏剧运动。 早期代表作,《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特点: 一、内容上,感应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揭露当时社会传统势力剥夺人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另一方面表现人们面对黑暗所产生的苦闷思索,和对光明表现出来的追求。 二、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抒情性和戏剧性相融合,表现技巧成熟。 30年代创作类型,一工人运动《梅雨》②抗日爱过《回春之曲》 40年代《秋声赋》,《丽人行》是现代文学期间田汉的创作高峰 30年代戏剧 上海戏剧协社 1927年以后,介绍和排演西洋古典名剧。 辛酉剧社,“难剧运动” 复旦剧社,西洋名剧 南国社,青年学生为观众 上海艺术剧社,“左翼”剧座谈,“无产阶级戏剧”首次提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代表作冯乃超和龚冰庐《阿珍》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0.8 以上海艺术剧为核心,联合了辛酉。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20年代诗体诗风流变 1、风行一时的小诗创作 1923年1月,冰心《繁星》由商务社出版;5月,《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1923年12月,宗白华《流云》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1925年3月,梁宗岱《晚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20年代中期起出现的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 3、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渐次兴盛及其对早期新诗的影响。 光慈《新梦》,1925年1月书店 掌握早期白话诗、郭沫若《女神》、湖畔诗派、、小诗体、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的特点及代表性诗人与诗作 学习现代诗歌作品鉴赏方法 一、新诗的诞生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三、浪漫主义诗歌 四、湖畔诗派 五、小诗 六、诗的“规化”———新月派 七、纯诗概念的提出——早期象征诗派 一、早期白话诗 1、胡适与《尝试集》 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现代白话诗最早的一批婴儿。 诗歌理论:说话要明白清楚,材料要剪裁、意境要平实、最扼要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 评价: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 理论主: 作诗如作文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音节 白话诗歌 2、其他白话诗人半农、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大白等。 早期白话新诗的艺术特点: 重实感,少想象,偏于理; 大多不用韵,表现出随感情起伏自然变换节奏和句式的散文化倾向。 二、浪漫主义新诗 创造社——浪漫诗派 1、问题意识: 针对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想象、激情等展开批判,开始构建新诗。 2、理论主: 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诗=(直觉+想象+情调)+(适当的文字) 3、郭沫若与《女神》(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曾用笔名沫若等,县沙湾镇人。

【VIP专享】40年代戏剧、散文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40年代戏剧概述 戏剧组织 一、中国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15日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活动: 1、创作《保卫卢沟桥》,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2、淞沪会战爆发后,与上海剧团联谊社联合发起组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了十三支救亡演剧队伍,投入抗敌宣传。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里没有剧种流派之分,也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抗战洪流把他们挟裹在一起,只是为着同一个信念。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响应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新兴的中国话剧艺术“从锦绣丛中走向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 作品:《好一计鞭子》《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八百壮士》《咋们要反攻》《打鬼子去》等。 随着抗日运动的深入,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和发展,创作内容不断丰富。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抗日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初期各种短剧流行,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

观众之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剧作家 1、阳翰笙(1902——1993)四川高县人 抗战时期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还有《草莽英雄》等。 2、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 1、上海孤岛时期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轰动孤岛文坛 2、《洪宣娇》试图以太平天国革命“成长与毁灭”的过程来隐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 3、还有现实题材剧《五姊妹》神话传说剧《牛郎织女》 三、杨村彬(1911——1989)北京人 代表作《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变政记》《光绪归政记》 四、姚克(1905——1991)福建厦门人 代表作《清宫怨》 这些剧作家从历史中选材,借古讽今。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加上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唤起人们对现实相似境遇的认知,帮助人们反思现实,明确前方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物呼吁抗日救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3、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擅长讽刺喜剧 1、“亭子间”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开始舍弃早年罗曼蒂克情调而逐步走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2、抗战期间的《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其中《乱世男女》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3、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升官图》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他将笑的艺术打磨地更加成熟、削刻得更为尖锐。

(完整版)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

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与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 2、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 学习重点: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导读】 目标一: 戏剧文学,是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剧本不仅可以供舞台演出使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供人们阅读。阅读剧本,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从培养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讲,阅读剧本比阅读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收益会更大。这是由戏剧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具体地谈一下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阅读与欣赏要点等问题。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 因为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所以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戏剧冲突 诗歌以其所抒之情感染人,散文以其蕴含的思想启迪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小说以其故事吸引人,戏剧以其矛盾冲突震撼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主宰,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戏剧冲突不是生活矛盾的简单照搬,也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能构成戏剧冲突的。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的结果,是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它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或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往往是由于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所说的“巧”,指的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戏剧家的创作,经常运用偶然性来形成戏剧冲突的集中和紧张,加强戏剧气氛,使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但是,戏剧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须入于情理之中。否则,不但不能使人相信,而且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所谓“出人意料之外”,就是通过一些观众事先预料不到的偶然性的戏剧因素,使剧情的发展让人始料不及。所谓“入于情理之中”,就是无论戏剧冲突多么奇巧,但都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是合于情理的。一出好的戏剧,偶然性的成功运用,往往可以省略许多枝节,推动剧情的发展,从情绪上紧紧地抓住观众,造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这里强调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并不是说一出戏从头至尾都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的心一直都是悬着,这是不符合艺术欣赏规律的。紧张与集中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舒缓,这样才显得波澜起伏,才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 总之,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阅读剧本时,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戏剧冲突,对培养和提高我们作文的构思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事件和场景的高度集中化 戏剧文学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集中、故事情节的集中、矛盾冲突

浅谈戏剧性散文与散文戏剧性

浅谈戏剧性散文与散文戏剧性 张瑞田,1963年生于吉林市。长于国际题材随笔写作,着有《在政治的浪尖上——我对首脑们说》《探险亚马逊》等书,同时发表数十篇文化随笔、散文。书法作品数度参加全国书法展览,并在书画专业媒体发表一百余篇书法评论。2007年至今,在《书法报》开设“瑞田观点”专栏,结集出版《“南斯北张”有关书法的问题》(与斯舜威合着)一书。供职于某文学杂志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二十一年前,余秋雨在《收获》杂志开设“文化苦旅”专栏,历时两年,一系列文章极大丰富了当代散文创作,催生出文化散文新说。文章发表的过程,余秋雨还不为更多的人所知,甚至一些读者以为余秋雨是一个文学新人。 我是随着一期期的《收获》,读完了余秋雨一篇篇的文章,转瞬二十一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读余秋雨时的愉快心情。当时,我致书友人,坦陈余秋雨的散文时代即将到来。 我对余秋雨有偏爱,原因很简单,我是学戏剧出身的,当一名曹禺、奥尼尔、易卜生、迪伦马特一样的剧作家,一直是我的远大理想。因此,我也读了具有“南余”之称的戏剧学学者余秋雨的着作,如《艺术创作工程》、《戏剧审美心理学》,尤其是后者,我读了三遍之多。 1990年代初,余秋雨《文化苦旅》单行本历尽波折得以出版,获台湾最佳读书人奖,余秋雨逐渐红起来,一直红到大火熊熊。 文学界与作家们对余秋雨的情感有点复杂,甚至不认为《文化苦旅》是严格意义的散文,对余秋雨本人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但,余秋雨是忽略不得的,靠文章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不是等闲之辈可为。于是,鲁迅文学奖降临到他的头上,文学界不能不以文学的眼光来审视余秋雨。只是这时候的余秋雨完全“做大”,对某些荣誉已熟视无睹了。 时间会澄清许多东西,与1987、1988年拉开一段距离,我们看问题的眼睛似乎会清晰一些、明亮一些。对余秋雨的评价不神化,也不妖魔化了。文学评论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在《日本学论坛》(2001年第1期)发表了《殖民主义冲动与二叶亭的中国之旅》一文,其中谈到了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这里真安静》。王中忱说:“……这里还应该提到余秋雨先生收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年3月) 中的《这里真安静》,这篇散文也写到了二叶亭四迷。作者过访新加坡,一位朋友带领他到一个墓地去参观,在那里和二叶亭相遇。二叶亭四迷的墓为什么建在了新加坡? 原来,1903 年离开北京回国后,二叶亭的求职、谋生并不顺遂,好不容易进入朝日新闻社,写作和工作也很不如意,所以,又萌动去海外的念头。1908 年6月,他作为朝日新闻的特派员奔赴俄罗斯,途径中国的大连、哈尔滨等地,曾小做停留。二叶亭的第二次中国之旅,算是旧地重游,但因为日俄战争后,日本已经在中国东北占据优势地位,他的心境也今非昔比了。走在大连街头,‘行人皆我同胞,店头招牌皆我日本方形文字,再也没有人用怀疑军事侦探的奇异目光看我,对谁都可以毫无顾忌的挥手致意,在宽阔的大道上阔步行进,我的喜悦之情无法按捺’。一个殖民地新主人的神态跃然活现于纸上。在俄罗斯,二叶亭工作到1909年2月,身体感到不适,随后病情不断加重,4 月,决定取道欧洲,经伦敦乘日本航船贺茂丸号回日本。5月10日,船在从哥伦坡到新加坡途中,二叶亭四迷病逝。13日,贺茂丸号停靠到新加坡,二叶亭的尸体在当地火化,他的墓也就留在了这里。不过,在日本本土,还有一座二叶亭四迷的墓,那是二叶亭的朋友和东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友1921年在东京丰岛区染井墓地给他修建的。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说,在新加坡的这片墓地,他先看到的是日本军人的墓,即二战时期担任日本南洋派遣军总司令的寺内寿一和他数万名战死的部下的墓,然后看到了日本女人的墓,从20 世纪初到二战结束期间到南洋谋生的日本妓女的墓,最后才看到日本文人二叶亭四迷的墓。虽然按照埋葬的年代,可能顺序正好相反,二叶亭是比较早地进入这块墓地的。

40年代的散文和戏剧

第三个十年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著名的报告文学: 丘东平的《第七连》、曹白的《呼吸》、亦门("七月派诗人"阿垅)的《第一击》、骆宾基的《大上海的一日》、曹聚仁的《大江南北》、范长江的《塞上行》、《西线风云》、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司马文森的《粤北散记》、沈起予的长篇报告《人性的恢复》、萧乾的《流民图》《血肉筑成的滇湎路》《南德的暮秋》等。 旅行通讯主要有郭沫若的《苏联纪行》、茅盾的《苏联见闻录》、褚安平的《英国采风录》、费孝通的《初访美国》等。 实写抗战中著名人物的纪实性散文(或称人物特写),如沙汀的《我所见之H将军》、周立波的《王震将军记》、陈荒煤的《陈赓将军印象记》等。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一)、"鲁迅风"派(1939-1941) "鲁迅风"派主要活跃在上海孤岛时期,代表作家主要有王任叔(巴人)、周木斋、唐弢、柯灵、许广平等。1938年9月,王任叔等六人合出了杂文合集《边鼓集》,又于第二年1月创办了《鲁迅风》杂志,该流派由此而得名,1941年解体。(二)、"野草"派 "野草"派是围绕着文学杂志《野草》形成的以聂绀弩、秦似、夏衍等人为代表的杂文作家群,活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和解放时期的香港,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野草》1940年创刊于桂林,出过"野草丛书"13种,坚持到1943年6月,遭当局勒令停刊后,1946年10月迁往香港改月刊为旬刊,郭沫若、茅盾等都为它写过文章,秦牧、周而复等青年作者则在此崭露头角。 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这一时期新进的散文作者并不多,多是已成名的作家在写散文,运笔更加圆熟,有更多样的风致,如靳以的《红烛》;缪崇群的

戏剧 散文 诗歌的特点

戏剧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 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剧本的分幕、分场,正是它的集中性的具体表现。所谓“一”,指的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指的是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 隔。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 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在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虚拟的、程式化的,在虚拟动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就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的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提示矛盾冲突的作用。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的吸引观众。发展是指矛盾冲突向前发展。情节发展往往是波澜起伏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掀起波,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并出现急剧转化的局面,主要人 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中心思想都得到充分的表现。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前还有序幕,结尾之后还有尾声。序幕用来介绍时代背景、人物来历和剧情发展的原因;尾声往往与序幕相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提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语言和动作。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而“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高尔基语)。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提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因此,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三是要求明朗动听,能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诗歌的基本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①这个定义性的说明,实际上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戏剧 戏剧概况: 1)1937年7月15日,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 一、抗战初期的抗敌宣传剧 1、戏剧形式趋于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街头剧、活报剧、朗诵剧、灯剧等。其中“街头剧”最为流行。<战前以城市为中心,以市民、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要观众,以细腻的生活描摹、深邃的心理刻画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向实时化、大众化倾斜。>这些小型剧通俗活泼,富有战斗性,使话剧向群众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上海成立。戏剧家们在一个峥嵘岁月中支 撑起“艺术与政治”的平衡点,这一切都蕴含在现代剧、历史剧与喜剧创作之 中。戏剧活动转移向大后方的城市剧场,多幕剧产生。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 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 期。 代表作:《保卫芦沟桥》、《台儿庄》《百壮士》 40年代剧作家及作品概述 (一)现实题材的剧作 1、夏衍《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规避惊涛骇浪式的宏大场面,代之以平凡的生活画卷,以其沉潜隽永、朴素洗练的风格刻画出知识分子的人生心态,透过日常生活来体现时代精神。 2、田汉剧作表现了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主要剧本有《秋声赋》《丽人行》。 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全剧等戏剧手法,是田汉对话剧结构新的创新。 3、于伶(尤兢)的剧作大都以上海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夜上海》《长夜行》等。 5、张骏祥(袁俊):《万世师表》是其代表剧作。 6、陈白尘:戏剧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讽刺喜剧,著名的《升官图》。 另一类是“正剧”,《岁寒图》。 7、吴祖光:抗战期间创作代表作《风雪夜归人》 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时代标语,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于荒诞中鉴出真实。 8.宋之的:《武则天》《雾重庆》《群猴》

中考必备:文体知识(诗歌、散文、小说、词、曲等)

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一、古代文体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契诃夫戏剧在20世纪的影响

契诃夫戏剧在20世纪的影响 董晓 2013-3-18 10:03:39 来源:《国外文学》(京)2010年2期第40~47页 【作者简介】董晓南京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契诃夫戏剧精神和艺术风格对20世纪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戏剧艺术风格方面体现为对淡化戏剧冲突和营造舞台抒情氛围的追求。契诃夫的静态戏剧包含了他独特而深刻的喜剧精神。对这种喜剧精神的理解决定了对契诃夫戏剧接受的程度。20世纪许多现代剧作家在各自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借鉴了契诃夫戏剧的艺术风格,并在充分领会契诃夫静态戏剧所包含的荒诞精神的基础上,汲取了他的喜剧精神。 【关键词】契诃夫/静态戏剧/荒诞性/喜剧精神 作为跨世纪剧作家,契诃夫对20世纪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将其尊为“艺术之父”;法国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等人从契诃夫戏剧中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夏衍等人受契诃夫的启发,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非戏剧化倾向”,曹禺更是因契诃夫而完成了自身艺术风格的转型。凡此种种,都是契诃夫之影响的明证。 一 自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多幕剧《伊凡诺夫》开始,契诃夫的戏剧便呈现出独特的静态性美学特征。在《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等

代表了契诃夫戏剧艺术最高境界的剧作中,这种静态性更加明显。可以说,在契诃夫戏剧创作历程中,静态性的获得是其戏剧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海鸥》首演的失败到后来被人们接受,表明了人们对契诃夫新的戏剧风格的接受,而契诃夫则正是欲以其静态的戏剧,改变俄国人固有的戏剧审美习惯,实现其戏剧艺术的创新。 契诃夫戏剧的静态性表现在人物行动的阻滞、对话交流的隔阂、言语的停顿以及人物行动之环境背景的抒情氛围的烘托等方面。 人物行动的阻滞是契诃夫戏剧呈静态状的最显在的因素。《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这几部代表剧作中,均鲜明地呈现出人物行动的阻滞性。在这几部作品中,剧作家没有提供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致使人们难以梳理出一个连贯统一的戏剧事件;人物的动作大都没有能够形成这个行动所指向的结果,如叶尔米洛夫所言,“契诃夫剧作不仅缺乏外部的变化,而且仿佛否定变化,有意强调出生活过程的不变性。”①《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的第一幕与第四幕仿佛构成了一个圆圈,第四幕重又回到了第一幕的场景,人物均显示出原先的心境,似乎其间什么也未曾发生过,苏联戏剧理论家津格尔曼认为:“圆圈式的模式乃是契诃夫喜欢运用的戏剧动作结构方式。”②这种圆圈式模式的戏剧动作结构,造成了人物行动的不断的被阻滞,从而向观众展示了人物动作的无结果性,如当代俄罗斯学者波洛茨卡娅所言,“契诃夫剧本中的冲突最后是以独特的方式解决的,即什么都没有真正解决,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他原先的样子。”③这凸显了整个舞台的静态性。 人物行动的阻滞在契诃夫戏剧中往往与人物之间语言交流的阻滞联系在一起。契诃夫戏剧中人物之间语言交流的阻滞加剧了人物行动的延缓与停滞,并相

诗歌散文朗诵

诗歌散文朗诵探讨 朗诵的概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表达手段,完善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 那么,朗诵作为一门艺术,自有它的一些创作的规律,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讨。 一,诗歌的朗诵 二,散文的朗诵 三,朗诵的配乐 ●诗歌的朗诵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用精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用比兴、夸张、拟人、反复等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创造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来概括反映现实生活。 中国的诗歌,诞生早,普及广、成就高,历史非常悠久,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体裁来讲,有律诗(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古体诗(如杜甫的《石壕吏》)、民歌(民间集体创作的《木兰辞》)、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也属于叙事诗),我们学中文的人都知道这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名篇佳作。 诗歌它不同于戏剧和小说,它不是靠内容和情节去表达作者的认识、感悟和体验,当然有的叙事诗也有情节展示,但他不是主要手段,而主要是靠个体情感的直接抒发,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构成了非常个性化的表现形态。 因此,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好它的写作特色和艺术风格。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不是用固定的腔调从头念到尾;要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对于具体的作品,要进入作者的心灵,弄清楚诗人的创作的动机,在初步理解之后,再融入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这样就会对作品产生接近感和亲近感,最终通过朗诵者真挚、准确和充满激情的表达,让诗歌从文字变为有声语言,进入到听众的心灵,和他们产生共鸣和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互动。 所以,我们在辅导学生进行具体作品的朗诵的时候,首先要像讲课文一样把作品拿来细细分析,讲清讲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从四个方面来讲) ●整体感受 ●激发情感 ●捕捉意境 ●品味音韵 整体感受 我们把每一首好的诗歌都可以看作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要鉴赏它,朗诵它,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感受它。怎么去感受呢?最好的方法是反复去阅读、吟诵。没有这个作为基础,你单单去看诗歌,是很难体会到诗意和诗情的。大家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对于一首诗的理解,难度要大于对一篇小说的理解,原因就在于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

2000年第6期 第37卷 (总202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 G UN IV ERSIT 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No.6,2000G eneral No.202Vol.37文学研究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李 简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 要:20世纪初期,随着新史学观的崛起,古典戏曲研究获得了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 写作方式。戏曲史学应运而生。戏曲起源研究、戏曲的兴衰变化及其原因得到深入的探讨。王国 维的《宋元戏曲史》在一个理论框架下,系统梳理宋元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标志着近代 意义的戏曲史学的形成,并由此把古典戏曲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关键词:20世纪初; 戏曲史学;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0)0620071210 收稿日期:2000207212 作者简介:李简(1963—  ),女,北京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①文明史学在西欧文明史学影响下产生,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由未开化、野蛮到文明的无限进步的历史过程。文明史学批判传统的封建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记述王朝的兴衰、统治者的家谱起居;以儒家的思想评判历史事件、劝善惩恶。主张历史有其发展规律,并以发现规律为根本目的;主张历史应该说明各个事件的因果关系;重视社会物质基础。代表人物为福泽谕吉、田口卯吉。梁启超亡命日本期间,对梁启超整体影响最大的明治思想家之一,即是福泽谕吉。[1](参见P181-182及附录一)。[2](P191-19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进化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借鉴日本近代的史学思想,尤其是文明史学的思路①,中国人的史学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史学视野大大拓展。在此基础上,现代意义的古典戏曲史学应运而生。 “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其1901年完成的《中国史叙论》、1902年完成的《新史学》中,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一是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其间发展的规律。历史不但要记载事实,而且要说明事实间的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这种历史因果是与历史进化的观念结合在一起的。二是历史不仅要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而且要写国民全部之经历,要写出国民史、文化史,及其相互关系。三是历史有公理公例。他说: 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3](P1)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4]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创作

第二十章40年代戏剧创作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40年代戏剧创作的倾向,主要作家及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街头剧”的兴起,郭沫若等人的历史剧的创作,陈白尘等人讽刺喜剧的创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战初期的抗敌宣传剧。 抗日战争的烽火一起,各地区话剧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了众多的救亡演剧队、抗敌宣传队以及孩子剧团,纷纷奔赴各战区和大后方的城镇与乡村。当时演出的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和多幕剧《保卫芦沟桥》、《台儿庄》、《百壮士》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第二节夏衍 抗战以来,夏衍的剧作为数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心防》、《法西斯细菌》和《芳草天涯》。 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第三节郭沫若等的历史剧和陈白尘等的喜剧。 1.历史剧创作潮和郭沫若的《屈原》等剧作。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尤其是皖南事变之后。其时“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全民族的每一个人面前,文化界由此出现了研究和探索民族历史文化的思潮,这对话剧工作者有很大的影响,加上国民党当局加强了思想和文化统制,于是,在话剧界以至于整个戏剧界,掀起了一个采用历史题材以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强烈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浓重的悲剧感,是本时期历史剧的主要特征。 郭沫若是国统区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早年就创作过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的郭沫若,本时期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多幕历史悲剧,收到了极其显著的政治和艺术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国统区进步戏剧运动。他的历史剧除具有本时期历史剧注重讽喻现实等共同特征外,还表现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个性——主观性和抒情性。他在总结自己历史剧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理论,标志着现代中国历史剧理论意识的成熟。 2.其他作家的历史剧。

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主要是杂文创作)—短小精悍的社 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对于文化痼疾,社会时弊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到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 (二)语丝文体(语丝派)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第二节.曹禺与《雷雨》《日出》等 ●曹禺的《雷雨》、《日出》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已经从诞生期进入了成熟期。 一、《雷雨》 ●四幕话剧《雷雨》1933年创作完成,1934年发表,这是一部通过血缘伦常纠缠与性爱的冲突,探索复杂人性的人生的悲剧。 ●周朴园 在此作品中周朴园处于情节结构的中心位置。他30年前爱上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但是又默认了家长安排取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周家人逼使侍萍投河自尽以后,他内疚忏悔的心情是必然的,真诚的。但当30年后活着的侍萍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出于维护既有的“健全家庭”的本能,他立即逼问“你来干什么?”这实际上暴露了人性的复杂性。周朴园这种维持家庭的固有秩序的贯穿性的行为也造成了对其家庭人精神意志的压抑。其中威迫蘩漪喝药的场面,就集中体现了他的封建家长的本质特征。最后,第四幕当侍萍的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经历了人世沧桑的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命令周萍去认这个生母,并且向侍萍忏悔。这又从心灵深处,进一步揭示了“人”的灵魂的复杂性。 ●蘩漪 在此剧本里,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蘩漪,她是在双重的悲剧冲突里走完她全部的心灵的历程的。周朴园的精神折磨和压抑,周萍的背叛爱

情的抛弃,这双重的打击和痛苦,使蘩漪成为了一个有着忧郁阴鸷性格的女性。当受尽了蹂躏的心灵中升起了不可抑制的力量时,她终于从屈从、顶撞,最后爆发成为反抗和报复。蘩漪精神上的主要对立面是周朴园,而和周萍的冲突实际上折射的也是和周朴园的冲突。《雷雨》构思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蘩漪和周萍的戏剧冲突作为结构全剧的主线。蘩漪不顾一切的追求周萍,不顾一切的反抗和暴露,它体现的正是她为摆脱周朴园残酷压迫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以及她对生活和爱情的热切渴望,所以这样一个悲剧形象深刻地传达出了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这种主题。 二、《日出》 ●《日出》发表在1936年,它主要揭示现代都市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并且进一步剖析人性的复杂和变异。作品里面把“鬼”一样的人们生活的天堂和“可怜的动物”生活的地域加以对照,揭示社会的畸形和不公平,剖析在这里面迷失的人性。 ●陈白露 陈白露的心灵悲剧是黑暗社会对人的精神的毁灭。陈白露怀着向往“日出”之心而死,反映了她内心对人的自身价值的憧憬。作品对陈白露的心灵悲剧的刻画,达到了人性剖析和社会揭露的深刻的一种结合。而在艺术上面《日出》不像《雷雨》那样从戏剧激变的中心单刀直入、高度集中,而是用“片段的方法”对“人生的零碎”进行接近自然主义的描写。 三、《原野》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导读:1、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1)乐府 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

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今体诗”一名是唐人为区别以前的诗体而采用的说法,为后人沿用,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 (5)四言诗 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四言诗在殷商时代形成,是我国古代诗歌总最早形成的诗体。四言诗(这里主要就《诗经》而言)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功绩。除了语言的准确精练而外,赋、比、兴的运用,开创了我国诗歌“形象思维”的先河。东汉以后,“文繁而意少”的四言诗逐渐衰微,为民间新兴的杂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戏剧

第六章 40年代戏剧 教学要点: 1、主要题材剧作 2、郭沫若的历史剧 第一节概述 一、抗战时期的演剧特点 呈现广场戏剧的特点: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 出现以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等战争时事为题材的剧作。《咱们要反攻》、《打回老家去》、《打鬼子去》等剧作鲜明表达了爱国情感,号召人民保家卫国。 二、剧场戏剧的繁荣 1、大后方和孤岛:重庆和上海是抗战时期中国的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1)历史剧创作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雄浑阔大的气势。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关注于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读者观众的精神感化作用。将旧戏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表现力丰富。 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嫰娘》)、《海国英雄》(《郑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 历史剧出现的原因、意义:重新认识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思潮,国统下失去公开抨击时弊的自由,因而借古讽今,有强烈的现实的政治功利性。因而剧作家们立足现实生活,选取与今人气质相通的历史人物,与今事精神相通的历史政治事件为题材。 (2)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对知识分子正面主人公历史地位的确认。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并不高大完美的正面人物。设置歧途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反衬。抗日背景下浓厚的时代气氛。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夏衍:《法西斯细菌》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悲剧的英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时代、民族的悲剧,文明暂时无力战胜“愚蠢和野蛮“的悲剧。 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 《芳草天涯》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心理学教授与其妻、学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反映国统区知识分子在相持阶段的痛苦。报国无门,压抑、焦躁、孤独、挣扎。 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讽刺喜剧创作 初期讽刺中夹杂愤激,喜剧内含着悲剧,后只剩下辛辣的嘲弄,出现纯粹的喜剧。 陈白尘:《魔窟》暴露沦陷区敌伪丑态。《乱世男女》嘲弄由南京逃难的“都市的渣滓”。《结婚进行曲》借妇女职业问题写国统区社会不合理现象。“悲喜剧”。《后方小喜剧》讽刺官僚机构的腐朽性。《升官图》纯粹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情节漫画化,追求痛快淋漓的戏剧效果。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情绪。 抗战胜利后创作的《升官图》是陈白尘讽刺喜剧的主要代表作。剧作通过两个流氓强盗的梦境,展开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场现形记”,最后让历史的真正主人——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登场,当众表演了“历史的审判”。剧作借鉴并揉合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中国传统戏曲中丑角戏的经验,在喜剧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胆而合理的夸张,荒诞而又真实的情节,使作品成为梦境与现实、荒诞与真实的统一,收到了“假中有真”、“情伪毕露”的艺术效果。 老舍:《残雾》嘲讽抗战官僚。 2、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繁荣 (1)职业性剧团涌现,1944“话剧年”。 (2)商业性演出 早期文明戏的影响,舞台演出成为戏剧的中心环节,也有商业化之负面后果。 (3)市民化倾向 ①追逐热点题材,市民伦理观的贯穿,体现传统市民理想。 反映宫廷政治为主的历史剧:姚克《清宫怨》、周贻白《天外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