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Feb32(4)553・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李庆丰(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本院行分娩镇痛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
对照组产妇采取单一应用罗哌卡因的硬外膜麻醉,观察组产妇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
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生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新生儿岀生后lmin、5min的身体状况和产妇发生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镇痛生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偏短,镇痛持续时间及lmin、5min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较对照组的46.00%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的产妇中应用效果较好,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安全性高。
关键词: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4-0553-02分娩镇痛亦称无痛分娩,其是指通过各种方式缓解、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耐受力咱1]。
而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与提高,我国每年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故探寻镇痛效果良好、保证产妇术后正常的活动能力且对母婴无害的方式,是临床医疗人员一直以来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针对在生产活跃期的产妇常采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来进行分娩镇痛袁虽然镇痛效果良好袁但是部分产妇使用罗哌卡因后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胎儿的分娩及术后身体恢复有一定影响叫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分娩镇痛产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分娩镇痛产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
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效果分析作者:郭凤英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年第20期【摘要】目的:观察总结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分娩过程中不做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无痛分娩处理,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时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产妇中选择自然分娩者84例(84.0%)、剖宫产者7例(7.0%)、器械助产者9例(9.0%);对照组产妇中选择自然分娩者72例(72.0%)、剖宫产者22例(22.0%)、器械助产者6例(6.0%)。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舒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
【关键词】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in epidural painless labor. Methods: 200 parturie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deliv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ufentanil+epidural anesthesia. Results: The pain scores of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and the third stage of labo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ufentanil in epidural painless deliver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degree of parturient during delivery.[Key words]Sufentanil; Epidural anesthesia; Painless delivery无痛分娩是使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镇痛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
瑞芬太尼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足月妊娠的健康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PCIA组与PCEA组,每组产妇60例。
PCI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5 μ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PCE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在硬膜外腔注射10 mL的0.1%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镇痛后60 min(T2)及宫口开全时(T3)视觉模拟评分(V AS),并记录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产妇T0时V 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T1、T2、T3 V AS评分[(4.32±0.68)、(3.27±0.54)、(3.14±0.83)、(4.44±1.01)、(3.41±0.64)、(3.17±0.78)分]均较同组T0时[(8.31±1.07)、(8.29±1.48)分]明显改善(P 0.05)。
PCI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475.31±117.25)、(42.12±5.68)min]明显短于PCEA组[(529.68±133.45)、(58.73±5.14)min](P 0.05),PCI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PCEA组(28.33%)(χ2=4.09,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两组产妇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镇痛方法当产妇宫口张开≥3 cm时将产妇送至分娩室,予以心电监护,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开放静脉。
·药物与临床·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抑制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临床效果王贺东*(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1200)0 引言硬膜外自控镇痛为临床产科常用的镇痛手段。
在保证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既往研究表明,该镇痛方式可明显提高产妇的分娩镇痛作用,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1]。
然而,由于产妇在第一产程时宫缩程度逐渐加重,胎头逐渐下降,使得背景浓度的镇痛效果不佳,无法减轻产妇的宫缩疼痛程度,可能会引发爆发痛[2],影响正常的分娩过程。
因此,分析有效安全地减产妇轻爆发痛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分析两种硬膜外麻醉方案对产妇分娩时爆发痛的镇痛作用和安全性,本文随机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00例,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共100例,纳入标准:①属于足月初产妇、单胎妊娠;②麻醉分级为Ⅰ-Ⅱ级;③可适于硬膜外麻醉;④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2周内应用麻醉镇痛类药物;②伴有精神障碍,无法进行探讨评分者。
年龄为20-33岁,平均(27.63±5.29)岁;孕周(39.12±1.03)周。
将全部产妇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
两组一般情况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硬膜外镇痛,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复方乳酸钠,待产妇的宫口扩张到1-3 cm 可给予硬膜外穿刺并置管,待无异常后可输注10 mL 的0.4 μg/mL 舒芬太尼与0.125%的罗哌卡因。
然后连接镇痛泵,泵内加入浓度为0.4μg/mL 的舒芬太尼和浓度为0.08%的罗哌卡因,持续输注量为8 ml/h 。
对照组产妇发生爆发痛时镇痛泵输注体积为5 mL 的0.4μg/mL 舒芬太尼和0.08%罗哌卡因,研究组产妇发生爆发痛时给予体积为5 mL 的0.15%罗哌卡因,若20分钟后仍然疼痛剧烈可再次追加。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摘要】潜伏期分娩是分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镇痛对母婴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潜伏期分娩中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均能有效缓解分娩疼痛,但在镇痛效果上舒芬太尼稍优于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
而在副作用及安全性方面,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更少。
研究结果指出两种麻醉在潜伏期分娩中均可安全应用,但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生建议进行。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优化麻醉方案,以提高分娩镇痛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潜伏期分娩、镇痛、效果比较、副作用、安全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临床应用、未来展望。
1. 引言1.1 潜伏期分娩的特点潜伏期分娩是指产妇在宫缩开始后,尚未开宫口时的一段时间,一般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
潜伏期分娩的特点包括:宫缩规律,但产程进展缓慢,这使得产妇在此期间可能面临较长时间的疼痛和不适;产妇在潜伏期分娩中通常无法通过外在表现准确预测分娩进程,增加了临床分娩管理的难度;潜伏期分娩还常伴随着情绪波动、焦虑和疼痛感等不适症状,给产妇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
有效的镇痛方法对缓解潜伏期分娩中的疼痛与不适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与生产体验质量,也有助于减少产程延长、减少胎儿窘迫和提高分娩顺利程度。
在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潜伏期分娩的特点以及产妇的个体情况,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
1.2 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镇痛效果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中。
在潜伏期分娩过程中,舒芬太尼能够迅速渗透到脑血管系统,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的亲和作用而产生镇痛效果。
其作用迅速、剂量可控的特点使其成为分娩镇痛的首选药物之一。
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实现的。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产程的影响及其副作用。
方法第一产程潜伏期足月分娩初产妇150例,年龄20~28岁,体重55~80 Kg,ASA I级。
随机分为三组:S组:0.5 ug/mL 舒芬太尼+0.08%罗哌卡因;F:2 ug/mL芬太尼+0.08%罗哌卡因;C组: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方法。
观察硬膜外给药前及给药5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V AS评分,按PCEA泵的时间、宫口开大程度、宫缩频率、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等。
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F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P<0.05)。
S组和F组各时点V 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间产程时间、宫缩频率、宫缩持续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及运动神经的阻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芬太尼有使第一产程缩短的趋势。
宫口开大程度及V AS评分三组在所有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缩短活跃期产程,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标签:舒芬太尼;芬太尼;硬膜外PCEA;分娩镇痛分娩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持续性难以忍受的疼痛,不仅使产妇感到疼苦、烦躁或忧郁,应激反应最终对分娩过程和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舒芬太尼是作用于μ受体的强效镇痛药,镇痛强度大,作用时间长,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使分娩镇痛的效果更接近了理想的境界。
本文旨在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的比较,以及对宫缩频率、宫缩持续时间、产程、新生儿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50例,年龄20~28岁,体重55~80 Kg,足月、头位、单胎、ASA I级。
产妇均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无病理产科因素或药物过敏吏,无心、肺、肝、肾、神经系统疾病吏。
随机分为三组:镇痛组的100例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50例,另选50例条件相仿者作为对照组(C组)。
1.2方法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S组和F组均采用经硬膜外导管给药后产妇自控镇痛模式。
在产妇宫口开2~3 cm时取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头端置管3 cm,注入1.6%利多卡因3~5 mL为实验量,观察5 min确定导管在硬膜外腔。
S级组追加0.08%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共10~12 mL,F组追加0.08%罗哌卡因+2.0 μg芬太尼共10~12 mL,C组不用任何药物。
30 min 后镇痛组接PCA泵,PCA剂量为6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限量24 mL/h。
S 组PCA泵内药液为:0.08/%罗哌卡因十舒芬太尼0.4 ug/mL;F组PCA泵内药液为:0.08%罗哌卡因+芬太尼2 ug/mL。
整个分娩期间感觉平面控制在T8以下,期间如果镇痛效果不满意,追加5~10 mL同样的药液,宫口开全时停用PCA泵,待胎儿娩出后再次给药用于会阴侧切或裂口缝合,分娩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并按常规开放静脉,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 L/min。
当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低于基础值的75%时静注麻黄碱10 mg。
1.3观察指标进入活跃期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①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 AS),0为无痛,10为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观察硬膜外给药5 min、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 的V AS评分,首次加药时间(硬膜外给药后至患者V AS >3分时,接PCA泵的时间)。
②宫口开大程度、宫缩频率、宫缩持续时间、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
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标准测定:0分,双下肢活动自如;1分,双下肢活动自如,但有麻木感;2分,只能曲膝;3分,只能活动双脚;4分,双下肢不能活动。
④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时Apgar评分。
⑤副作用观察: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收缩压0.05),但舒芬太尼有使第一产程缩短的趋势,镇痛组的催产素使用量比对照组稍有增高的趋势,三组比较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见表2。
我们研究发现,胎心产力监护仪显示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宫缩间隔时间分娩镇痛后无明显变化时,产妇自述宫缩变短,间隔延长。
与C组比较,两组镇痛组在镇痛后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但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见表3。
与C组比较,镇痛组的恶心呕吐、痛痒等发生率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
它是子宫收缩、宫口的扩张和软产道下部及会阴部受挤压所致,其疼痛程度与产妇精神状态及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一项对100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认知度的调查表明,分娩镇痛前91%的产妇认为产痛难以忍受,88%的产妇迫切要求分娩镇痛,分娩镇痛后97%的产妇对镇痛效果满意,95%有产妇认为分娩镇痛是必要的[1]。
贺涛等[2]在对分娩镇痛的产妇进行调查时,发现90%~95%的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效果表示满意。
分娩镇痛的目的除了给产妇提供完善的镇痛效果外,还应最大限度减少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如何提高镇痛效果,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分娩期间保证母胎安全,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无痛苦地分娩,是麻醉科、產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经椎管内给药是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
其中公认以硬膜外镇痛最为有效,镇痛效果理想,副作用少。
硬膜外自控镇(PCEA)最大的优点是产妇处于主动地位,可根据自己的感受最大限度地调控用药量,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技术。
PCEA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对产程、剖宫产率和新生Apgar评分均无明显影响[1]。
毕国华[3]等研究表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无明显影响。
PCEA一般以局麻药配伍麻醉性镇痛药,既满足镇痛的要求,又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可消除对产程的影响。
舒芬太尼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为芬太尼的衍生物。
主要作用于μ受体,其特点为脂溶性高,其亲脂性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也较芬太尼强,因而起效更快、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
袁红梅等[4]研究表明,与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起效更快,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其用于硬膜外腔效果优于芬太尼。
舒芬太尼硬膜外常与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等混合使用,配伍方法各家报道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舒芬太尼可能导致蓄积而引起母体新生儿抑制,因此使用总量应限制在30 μg 以内。
董经纬等[5]研究表明,产妇应用总量达到50 μg,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亦未观察到新生儿兴奋,震颤,反射亢进,暴躁等不良反应。
分娩镇痛可缓解产妇由于疼痛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情绪。
本观察中,两镇痛组镇痛效果确切,V AS评分显著低于无镇痛组,S组5 min、10 min V AS明显低于F组。
各产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舒芬太尼有使第一产程缩短的趋势,镇痛组催产素的使用量比对照组稍有增高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显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催产素的支持下宫缩频和子宫血流无影响,不影响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不使分娩过程延长、停滞或导致产后出血,不抑制胎儿呼吸和循环[1]。
有报道显示,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可缩短活跃期产程时间,但可延长第二产程和增加器械助产率。
在我们的观察中不延长第二产程,也未见增加剖宫产率及器械助产率。
两镇痛组镇痛期间的心率,血压,呼吸,胎心,血氧饱和度与镇痛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娩过程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剧烈的疼痛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反应,而恰当的分娩镇痛则能消除疼痛,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胎儿血液供应,我们的观察显示,组镇痛后各时点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但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主要是因为椎管内麻醉时阻滞了交感节前纤维,引起动、静脉血管扩张所致,该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增加子宫血流,从而改善胎儿的血液供应。
有研究显示单纯硬膜外分娩镇痛使用舒芬太尼较芬太尼瘙痒发生率低,在我们的观察中,使用分娩镇痛的两组均未出现皮肤瘙痒,其他如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各组均未观察到。
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过程产妇始终清醒,无运动神经阻滞,均能起床活动,即”可行走分娩镇痛”。
PCEA可根据产妇对疼痛敏感程度自控给药,达到最小剂量,最有效镇痛效果。
徐世琴等[6]研究表明,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用于全程分娩,专人指导产妇配合宫缩使用腹压,可提高分娩镇痛产妇的顺产率,镇痛效果确切,产妇满意度高,并可缩短产程。
总之,硬膜外腔应用舒芬太尼进行自控分娩镇痛,具有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产妇舒适度高,用药量少,不影响宫口开大程度,宫缩频率及产程,不影响新生儿,副作用小的优点,是分娩镇痛较理想的选择之一。
缺点在于给药速度需要产妇理解和控制。
参考文献:[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04-2616.[2]贺涛,贺亮,袁向.平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分娩镇痛效果[J].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3):294-295.[3]畢国华,栾桂荣,张秀山,等.左旋布比卡因或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脐血血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4):386-387.[4]袁红梅,徐世琴,沈晓凤,等.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021.[5]董经纬,徐铭军,岳剑宁.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比较[J].中国妇产科网,2011.[6]徐世琴,沈晓凤,汪福洲,等.硬膜外联合导乐陪伴在全程分娩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5):4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