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店中学赛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总铺中学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课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说课的定义和意义2. 说课的基本步骤3. 教学目标的设计4.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5. 教学方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课的基本步骤、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教学方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课的定义、意义、基本步骤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设计经验和心得。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自己设计说课稿,并进行模拟演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课的定义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课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工作、说课稿设计、说课演练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设计经验和心得。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自己设计说课稿,并进行模拟演练。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说课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说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实践演练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创造力。
但在评价和反馈环节,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说课设计存在过于自信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接受他人的建议。
改进措施:1. 在讲解环节,可以结合更多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说课技巧。
2. 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更多地分享经验和心得。
3. 在实践演练环节,可以设置更为复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店中学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______________ 时间(事迹)(保存)(音节助词)(它,代黄鹤楼)(高耸的楼宇)(雄伟、高大)(高耸的样子)翻译: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上倚(y i)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靠着)(银河)(靠近,)(两层屋檐)(飞檐)(门)(高大宽敞)(看,远眺)(城乡)翻译: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低头,俯身)(也)(山川胜迹)(的)(最好的事物)翻译: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2、根据课文写出下列字音及字形。
西南隅(y u)返憩(q i)四闼(t a)井邑(y i)巍峨(wci e)坐窥(ku 1)3、古江南二大名楼,古代诗人多有吟诵,请尝试完成下列诗句: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滕王阁: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黄鹤楼:(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找出文中描写黄鹤楼的夸张句和对偶句。
夸张句: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写楼的高大)。
对偶句:①耸构巍峨,高标 1 dngz ong (刻画楼的整体形象)②上倚河汉,下临江流③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具体写建筑结构)④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感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且多用对偶修辞,铺陈议论,使文章极具文采。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及文中加点字。
愚公移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课前热身(认真阅读《目标检测》第107页的“相关链接”,了解作者及作品)1、认识作者(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2、复习文体。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
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
3、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
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
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4、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加。
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
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
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
如“仞”可改为“丈”。
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
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
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
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
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5)省。
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
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总铺中学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教案第一章:说课的基本概念与要求1.1 说课的定义1.2 说课的主要内容1.3 说课的基本要求1.4 说课的评价标准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1 教学设计的原则2.2 教学设计的方法2.3 教学目标的设计2.4 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三章: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3.1 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3.2 课堂教学的管理策略3.3 课堂提问与回答技巧3.4 课堂纪律的维护与处理第四章: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4.1 教学评价的定义与作用4.2 教学评价的方法4.3 教学评价的技巧4.4 教学评价的反馈与改进第五章: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1 教学资源的定义与分类5.2 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5.3 教学资源的利用技巧5.4 教学资源的管理与维护第六章: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6.1 教学策略的定义与作用6.2 教学策略的选择原则6.3 教学策略的运用技巧6.4 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第七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7.2 信息技术的选择与整合7.3 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7.4 信息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第八章: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8.1 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8.2 学生学习困难的支持与干预8.3 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对策8.4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案例分析第九章: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路径9.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9.2 教师成长路径的规划与实施9.3 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与资源9.4 教师成长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章:教学创新与教学研究10.1 教学创新的内涵与重要性10.2 教学创新的方法与步骤10.3 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0.4 教学创新与教学研究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说课的基本概念与要求重点:说课的定义、说课的主要内容、说课的评价标准难点:如何准确把握说课的定义,如何充分准备说课的主要内容,如何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和提升。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重点: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方法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原则,如何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设计方法。
总铺中学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说课的基本技巧和步骤,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课的定义与意义2. 说课的基本技巧与步骤3. 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4. 教学评价与反思5. 优秀说课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课的基本技巧、步骤,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优秀说课案例的分析与借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课的定义、意义、基本技巧与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课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与借鉴。
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教学设计心得与经验。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自行设计说课教案,进行模拟演练,给予指导与评价。
五、教学进程1. 导课:介绍说课的定义与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学内容:讲解说课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 分析优秀说课案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优秀说课的魅力,从中学习与借鉴。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教学设计心得与经验。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自行设计说课教案,进行模拟演练,给予指导与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内容:学生对说课基本技巧与步骤的掌握,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3. 评估标准:能熟练掌握说课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教学设计符合教育原则与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说课教程、优秀说课案例集、教学设计手册。
2. 设施:投影仪、白板、教学PPT、模拟教室设施。
3. 网络资源:教育视频、教学设计论坛、在线教育平台。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说课的定义与意义、基本技巧与步骤讲解。
2. 第二周: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优秀说课案例分析。
3. 第三周:小组讨论交流、实践演练。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中学《创客教育》校本教材01蔡店中学校本教材蔡店中学教导处目录第1课初识Scratch (1)第2课机器人走迷宫 (6)第3课机器人认路 (9)第4课随机魅色——随机数、坐标和限次循环 (12)第1课初识Scratch【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Scratch软件,了解Scratch软件的界面和功能,掌握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认识Scratch软件的界面及功能,能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Scratch软件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学生初步尝试能搭建出自己构思的脚本。
【教学重点】了解Scratch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教学难点】脚本的搭建。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板书教具及相关软件。
生:在文件下面,有个保存师:这个文件在哪一块区域里?(手指黑板)生:在功能菜单里师:很好,请坐,文件,存档,选择桌面,然后将文件名改为我的脚本。
现在我们的文件名已经变成了1022~还有别的方法吗?生:快捷键,或者直接关闭。
师:很好,如果下节课要用到它,我们可以到文件打开中再去找到它。
四、小结回顾畅谈收获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Scratch,认识了他的界面,谁来说一说它的界面有哪些内容?生:……师:对,分成了六个功能不同的区域,那么你们还收获到了什么?生:……师:还体验了搭建脚本的过程……师:那同学们喜欢Scratch嘛?生:喜欢~五、实践拓展延伸师:这里还有一个拓展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一下。
(下课铃响)好,这个练习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探讨。
下课。
练习一探究按钮的作用1.将原有的小猫变大。
2.复制小猫,并将复制出的小猫拖动到右边。
3.将复制的小猫变小。
4.删除原有的小猫。
练习二保存文件将脚本保存到桌面上,并且把脚本的文件名改为“1022”。
现代文(散文)阅读指导
蔡店中学丁凤华
教学目标:把握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形成阅读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提升散文阅读及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阅读手中《生命赋》这篇文章,复习散文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1、指名朗读文章,学生初次感受文体,谈获取的文本信息。
教师总结散文知识点,出示幻灯片1。
2、学生再次散读文章,把握内容。
三、做《生命赋》阅读训练,根据练习总结答题方法。
考点一:要点概括。
考察形式:简要概括文本所选材料。
答题思路:出示幻灯片2、3。
考点二:词句理解。
考察形式:品析词句,说说它是怎样传达出某种感情或品评某一语段或词语的妙处所在。
答题思路:出示幻灯片4、5.
考点三:内容探究。
考察形式:文章拟题的目的,或作者倡导、希望什么。
答题要点:出示幻灯片6、7、8。
考点四:作品感受。
答题要点:出示幻灯片9。
四、实战演练、检查指导效果。
五、教师小结.出示幻灯片10。
卖白菜教案-中职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的教学活动——卖白菜教案。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考等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
本文将介绍教案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旨在为中职教师提供一个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卖白菜、教案、中职、学习能力、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引言: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考等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卖白菜教案是一种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卖白菜教案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以期为中职教师提供一个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工具。
一、设计原则:1. 实践性原则:教案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合作性原则:教案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创新性原则:教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提供让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二、实施步骤:1. 需求调研: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卖白菜活动的兴趣和需要。
2.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3. 组织实施: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考。
4. 总结评价:教师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提高。
三、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卖白菜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几何探究题复习
——线段的数量关系探究
黄陂区蔡店中学 乐秀玉
教学目标:1、应用全等、相似、等量代换、特殊角三角函数、等腰三角形比例线段等方
法求证线段的数量关系;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解决线段的数量关系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理解几何语言、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想—分析—证明”来解决探究性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
学生:作图工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引出课题
中考试卷第24题是几何探究题,在这一类型的题中,我们经常遇到线段的数量关系的求解与证明,你能谈一谈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何问题中的线段数量的求解与证明。
二、导学新例,探究问题
(一)出示课件1
例题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90°AD ∥BC,AB=BC,AD ⊥CE 于E 点,点F 为AB 上一点且BF=DE,连接AC,FC.
(1)如图1猜一猜线段CF 与C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连接FD 交EC 于P 点,O 点为FD 的中点连接OE,求证AF=2OE (3)当BF=1,AE=3时,直接写出PD 的长。
F
(2)
P
O C
B
A
E D
图(1)
F E
D
C
B
A
1、引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图1中可猜想为CF=CD(可通过测量得到)然后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到证明。
(2)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相似或三角形中位线证明结论。
(3)可过O 点作ON ⊥AD 然后应用勾股定理和比例线段求出PD 的长。
2展示板书(课件)
3归纳本题的(1)应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
(2)应用三角形相似或三角形中位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 (3)应用勾股定理和比例线段求线段的长
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O 是BD 中点,点P 为OD 上一点(不与O 、D 重合),直线PE ⊥PC 交直线AD 于E 点,交CD 于M 点.
(1)如图(1)求证PE =PC ; (2)如图(2)直线AP 交直线CD 于F 点,交CE 于G 点,当BD =AG 时,求AP/AB 的值;
(3)当正方形边长为4,P 为OD 中点时,直接写出PM 的长。
(2)M F
O
P D
G
E
C
B A
1、引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本题的基本已知条件是什么? (2)图(1)中有哪些基本图形?
(3)如何证明PE=PC?
(4)图(2)中BD=AG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你能表示∠DAG 与∠AGC 关系吗? (6)你能求出∠BAP 的度数吗? (7)相信在三角形ABP 中你一定会求AB
AP
.
(8)类似例题1(3)试一试。
2、展示板书(课件)
3、归纳本题(1)构造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
(2)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求线段的比值 (3)应用勾股定理和比例线段求线段的长
三、拓展练习,巩固探究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线段AB 上任意一点,DF ⊥DE 交直线BC 于F 点,直线EF,AC 交于点H,连接DH.
(1)求证:EH=HF
(2)探究线段AH,HC,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DC 平分∠HDF 时,直接写出AE 的长。
M
(1)
E
O
A
B
D C
P
E
H
D
F
C
B
A
四、探究小结:
解决线段的数量关系问题可应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比例线段等方法。
五、挑战自己,自主探究。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P 为对角线BD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CP,AP,过点P 作PE ⊥PC 交直线AD 于E 点交直线CD 于点M ,C M 交直线AP 于F 点 (1)PC=PE 成立吗?
(2)当FC=FP 时,求AP/BP ;
(3)当正方形边长为4,FC=FP 时,PM= 。
F
M
P
E
D
C
B
A
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P 为OB 上一点,连接CP,AP,过点P 作PE
⊥PC 交直线AD 于E 点交直线CD 于点M ,C M 交直线AP 于F 点 (1)PC=PE 成立吗?
(2)当FC=FP 时,求AP/BP ;
(3)当正方形边长为4,FC=FP 时,PM= 。
O
G
F
P M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