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1课时 数一数(一)
- 格式:doc
- 大小:734.00 KB
- 文档页数:4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案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数一数 1儿童乐园 2有几块积木 1动物聚会2题目数一数备课人邹艳华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难点: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教学准备图片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玩具图激发学生兴趣.1.师述:同学们都喜欢玩玩具吧,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玩具.(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1)这里共有多少个呢?谁能数得又快又准确.2.学生独立根据挂图数.3.指名说说自己数的方法(一个一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4.讨论哪种方法数的快.5.将学生数的方法用算式表达,并板书:5+5+5=15(个)3+3+3+3+3=15(个)同时回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活动二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2),提问:这是一些圆片,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数呢?2.学生独立数.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由组长带领组员,按着顺序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想法)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数的方法,并说出相应的算式,板书:6+6+6+6=24(个)4+4+4+4+4+4=24(个)5.让学生说一说数完后有什么感受.6.师说: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4行或每列有5个有这样的4列.学生用圆片摆出来,然后说算式.活动三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4)观察图片.2.学生独立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3.指名汇报.4.数有多少个苹果,提问:六盘呢?十盘呢?十五盘呢?算式应该怎样列?板书设计熊猫图圆片图方格图5+5+5=15 6+6+6+6=24 10+10+10=303+3+3+3+3=15 4+4+4+4+4+4=24 3+3+3+3+3+3+3+3+3+3=30修改及补充内容题目儿童乐园备课人卓敬敏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配)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桌子上有一些糖果,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块吗?要想知道准确的数量我们需要数一数,可以怎样数一数呢?请在纸上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糖果的数量。
说一说你是如何数的,你的算式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结果都可以写成连加算式,加数相同。
总数相同。
生活中到处都可以遇到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二、巩固提升,探索新知。
1.4+4是几个几相加?3+3+3+3是几个几相加?板书:2个4 4个3 学生估一估学生独立思考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学生展示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学生预设:20个110个24个5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复习数的方法体会“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生活中的连加算式。
能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1,2,2块15块12.数一数4.数一数有多少个圆?你能很多数出圆的个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6+6+6+6=24(个)或4+4+4+4+4+4=24(个)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突出每份一样多)你认为数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或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⑴数清一份是几,有几份,数时先圈出一份的数量。
(数学画批)⑵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数的方法会不同,列式要表达出数的过程。
三、巩固提升。
书上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面包?2.有多少个方格?3.小青蛙跳格子?4.圈一圈,数一数写一写说一说独立思考学生数一数学生说一说横着看:1份是6,有这样的4份。
竖着看:1份是4,有这样的6份。
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经验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同学们都希望玩游戏吗?今天咱们就去儿童乐园去看一看,有什么好玩的游戏?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二、探索新知。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提问:1.有多少人坐飞机?2.有多少人坐船?3.有多少人坐小火车?解决1:有多少人坐飞机?2+2+2+2=8(人)4个2相加得8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解决认识乘法算式各部位的名称:乘数乘号乘数积4 × 2 = 82 × 4 = 8生活中很多问题利用乘法解决很方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数一数与乘法9篇数一数与乘法 1教学目标:1、数一数等活动感知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景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重难点、关键:1、重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
2、难点: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
3、关键: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划分共5课时。
1、数一数。
课本第二页至第三页的内容一课时2、儿童乐园。
课本第四页至第五页的内容一课时3、有几块积木。
课本第六页至第七页的内容一课时4、动物聚会。
课本第八页至第九页的内容一课时5、整理和复习。
复习本单元学过的有关乘法初步认识的知识一课时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密切相关,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起。
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看图列式计算。
2、数数。
(1)2个2个地数,数到20。
(2)3个3个地数,数到18。
(3)5个5个地数,数到25。
(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熊猫玩具图”。
(1)老师问:一共有多少个熊猫玩具?请你先数一数,再列式计算。
想一想,看一看,怎样数较简便?(2)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随汇报电脑控制熊猫玩具闪动。
老师听汇报板书算式。
2、电脑出示“圆片图”。
(1)请学生独立填空。
横着看,每排()个,有()排。
竖着看,每列()个,有()列。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圆片,该怎样列式计算,写在纸上。
(3)汇报。
老师听汇报板书:6+6+6+6=24(个) 4+4+4+4+4+4=24(个)老师看算式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横着看,每排6个,有6排,就是4个6相加。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11课时)数数第1课时数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单元主题图、例1、例2、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2、3题。
【教学目标】1.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 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进一步培养数感,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学准备】教师教具:主题图、小棒、计数器、课件。
学生学具: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去旅游过吗?去过哪里?去旅游的时候你关注了旅途中的数学信息吗?2.观察:这是一些同学去三峡旅游时的情况图,他们了解了一些与三峡相关的信息,请自由阅读。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主题图,学生各自观察读阅读信息:三峡大坝长2309米。
第3期蓄水水位175米。
距重庆大约有600千米。
10000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3.反馈,揭示课题:这里出现了一些比100大的数,可见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100以内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我们需要学习比100大的数。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要认识这些数,我们先得会数这些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数数。
(板书课题:数数,齐读)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回顾旧知1.课件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0捆(100根)。
(1)观察,反馈:仔细观察各是多少根,并说说:1根小棒是几个一?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个一是一,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2)小结:“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同时圈出板书中的“一、十、百”这3个计数单位。
)2.激趣: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肯定就会有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想认识他们吗?(在“一”、“十”、“百”后面板书:()())(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认识计数单位“千”(1)猜一猜:谁能猜一猜比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板书计数单位:“千”)追问:那一千里面会有几个一百呢?(2)数一数①课件一百一百的出示到一千: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第1课时数一数(一)教学内容:P19~21数一数(一)
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
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
(二)探究新知1.(出示大正方体)
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
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
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
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
)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
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
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
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
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
的是正确的?
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
面的小正方体。
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
样数的。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
(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
),数到10个;
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
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 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
(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
①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②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
142个小木块。
③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④
(三)应用新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
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
你们每个小组都有
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
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
活动要求:老师为
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
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
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
小组汇报
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
组1:我们组有963个豆子。
有9个百,6个十,3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豆子。
有9个百,7个十,2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豆子。
有9个百,5个十,4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豆子。
有9个百,9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豆子。
有10个百,1个十,2个一。
组6:我们组有988个豆子。
有9个百,6个十,8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豆子。
有9个百,9个十,6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豆子。
有9个百,3个十,3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豆子。
有9个百,1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豆子。
有9个百,8个十,9个一。
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哪个组比一千少,差几个就到前面拿几个。
师: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组1:我们组有963个,还差37个,我们拿了3个十,7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还差28个,我们拿了2个十,8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还差46个,我们拿了4个十,6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还差10个,我们拿了1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多了12个,拿走1个十,2个一。
组6:我们组有988个,还差12个,我们拿了1个十,2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还差5个,我们拿了5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还差67个,我们拿了6个十,7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还差90个,我们拿了9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还差11个,我们拿了1个十,1个一。
师:老师这有几个数,请你看数摆豆子。
①一百二十三
②五百四十六
③八百七十
④九百零七
师:我们班一共有10个组,如果把10个组的塑料袋凑在一起
就是多少了?
生:一万
师:请组长带着你们组的豆子站到前面来。
师生惊叹:哇!一万粒豆子是这么多呀!
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数了。
生2:我会用好办法数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