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通-远征海疆
- 格式:pdf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4
动中通卫星宽带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北京航天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24日第一章公司概况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创建于五十年代,是国家重点军工科研院所,下属二十五所创立于1965年10月,是我国专业从事精确制导通信设备研制的骨干研究所,二十五所在雷达技术、红外光学测量技术、遥测、遥控、遥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国内精确制导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无线电系统工程总体技术及红外光学系统工程总体技术、无线电接收与发射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馈系统与天线罩技术、通信工程技术、特种器件与微带组装技术等,是国家学位委员会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作为二十五所民用产业及横向军品任务的对外唯一窗口,1993年6月由二十五所发起创立了北京航天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道公司),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福道公司注册资本1700万元,其中二十五所及所职工持有99%的股份。
福道公司的成立与发展继承了航天四十多年的科技成果和经验,并以院所的强大技术后盾为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
多年来,在通信技术、电子产品、探测技术及系统集成方面不断创新,开发了系列高科技产品,并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工程,在公司成立的十四年里,公司先后为邮电部、中国联通、公安部建设了全国及省市级寻呼联网系统、短信增值系统,其中仅寻呼全国联网系统3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5%;另外还为所内各型号任务测试与批生产研制生产多批次配套调试与标定设备,如多频点多通道接收机、多种型号的导引头通信综合测试设备、接收应答机单元通信测试设备、目标仿真计算机测控台等;公司还多次中标并承建了海军基地光纤通信系统、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HD-255经纬仪改造项目、机动供靶系统指挥通信分系统等多个靶场建设项目;为总装提供了江河工程侦察车、河床断面测绘仪、便携式流速仪、布雷车布控装置等优质的装备产品,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公司的电装生产中心承担了所军品批生产任务的无线电装,同时还承接了大量民品生产任务。
隐藏▲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列表1996年前: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1996年 1996年后:1997年-1999年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未来任务序号 运载火箭名称有效载荷名称发射起飞时间 (UTC+8/UTC+9)预定星箭分离轨道 发射地点1.长征一号不明 1969年11月16日17时4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失败第级制统程配器中发故障飞6秒地2.长征一号无载荷试飞 1970年1月30日 亚轨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3. 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 科学实验卫星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 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4.长征一号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1971年3月3日 20时15分 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5020工位41°18′32″N100°18′59″E41.3088°N 100.3165°E成5.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1) 1973年9月18日20时12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 41°18′22″N100°18′48″E41.3061°N 100.3132°E失6. 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2)1974年7月12日 21时2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 41°18′22″N100°18′48″E41.3061°N 100.3132°E失7. 长征二号返回式遥感卫星 0–01974年11月5日17时4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败火陀控系中高导断裂导火飞姿失控制8. 风暴一号第1颗技术实验卫星31975年7月26日21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9. 长征二号甲第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11975年11月26日11时2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0. 风暴一号第2颗技术实验卫星41975年12月16日17时1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1. 风暴一号第3颗技术实验卫星51976年8月30日19时53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2. 风暴一号长空一号(技术实验卫星6)1976年11月10日08时1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失13. 长征二号甲第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21976年12月7日12时3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4. 长征二号甲第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31978年1月26日12时5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15. 风暴一号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7)实践二号甲气球卫星实践二号乙气球卫星1979年7月28日05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100°18′48″E41.3061°N100.3132°E失16. 风暴一号实践二号科学实验卫星(第4颗技术实验卫星8)1981年9月20日05时28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实践二号甲气球卫星实践二号乙气球卫星17. 长征二号丙第4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41982年9月9日15时1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18. 长征二号丙第5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51983年8月19日14时0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19.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1月29日20时25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部分失败第三级发机二次燃失败,卫注入大椭近地轨道20.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1. 长征第6颗返1984年9月12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成功二号丙回式遥感卫星0–6日13时44分100.3132°E22. 长征二号丙第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71985年10月21日13时04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3.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第1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1986年2月1日20时37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3°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4. 长征二号丙第8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81986年10月6日14时40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5. 长征二号丙第9颗返回式遥感卫星0–91987年8月5日15时3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6. 长征二号丙第10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11987年9月9日16时15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7.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二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一号)1988年3月7日20时41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87°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28. 长征二号丙第1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21988年8月5日16时29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29. 长征四号甲风云一号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A星)1988年9月7日05时30分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旧发射工位”38°50′56″N 111°36′30″E38.848824°N111.608214°E成功30.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二号)1988年12月22日20时4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10.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31. 长征东方红二1990年2月4日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成功三号号甲第二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三号)20时28分98°赤道上空102.0292°E32. 长征三号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香港)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5.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成功33. 长征二号捆巴达尔A科学实验卫星(巴基斯坦)澳普图斯模拟卫星(澳大利亚)1990年7月16日09时40分顺行近地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28°14′44″N 102°01′38″E28.2455°N102.0271°E成功,澳图斯模拟星入轨后号失踪34. 长征四号甲风云一号第二颗试验气象卫星(B星)1990年9月3日09时53分太阳同步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旧发射工位”38°50′56″N 111°36′30″E38.848824°N111.608214°E成功大气一号甲卫星大气一号乙卫星35. 长征二号丙第1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31990年10月5日14时14分近地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场区138工位41°18′22″N 100°18′48″E41.3061°N100.3132°E成功36. 长征三号东方红二号甲第三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中星四号)1991年12月28日20时00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定点于东经105.5°赤道上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28°14′51″N 102°01′45″E28.2474°N102.0292°E失败,第级发动机次燃烧提关机,卫注入大椭轨道。
抢答题1.地球上每天均有地震发生, 并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 其中能导致破坏约有一千多次, 普通状况下, ( 3 )级以上才干感觉到, 称为有感地震。
2.下列河流重要位于哪个国家塞纳河(法国),亚马孙河(巴西),加里普河(南非)印度河(巴基斯坦), 恒河(印度)。
3、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国家是(摩纳哥)4.下列知名地方,分别位于哪一都市瓦西里升天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莫斯科)冬宫(The Hermitage Palace)(圣彼得堡)泰姬陵(Taij Mahal)(新德里)金门大桥(The Goleden Gate Bridge)(旧金山)5.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北有(阿尔泰山脉), 中有(天山山脉), 南有(昆仑)山脉, 雄伟天山南北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6、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 南至(秦岭) , 北抵(长城)。
黄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7、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鲜卑山即为当今(大兴安岭山脉)8、哪个火山爆发毁灭了古罗马帝国庞贝城?(维苏威火山)9、猜都市:泉城——济南石头城——南京榕城——福州英雄城——南昌日光城——拉萨中原绿城——郑州汽车城、电影城——长春高原古城——西宁春城——昆明人间天堂——杭州青色城—呼和浩特羊城——广州蓉城——成都东方小巴黎——哈尔滨桥都——重庆小上海——无锡国泰民安——泰安草原钢城——包头红色之都——瑞金钢都——鞍山海上花园——厦门花园都市——大连吉泰平安——吉安中华人民共和国酒城——泸州黄河入海口——东营(此题可分作几场出)10、下列港口与所临海域相符合是: ( B )A.马赛~太平洋B.鹿特丹~北海C.汉堡~地中海D.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11.钱塘江潮是世界一大自然景观。
观潮风俗自汉唐就有了。
请问: 去钱塘江观潮最佳时间是在每年5月, 还是每年9月? (9月)12.西双版纳有着秀丽怡人热带风光。
某市应急移动通信指挥车建设方案目录1 方案设计总述 (2)1.1项目建设内容 (2)1.2系统定位 (2)1.3项目功能 (2)1.3.1 单兵前端作战能力 (2)1.3.2 现场指挥调度能力 (3)1.3.3 远程决策 (3)1.3.4 持续作战保障 (3)1.3.5 指挥车详细功能描述 (3)2 指挥车功能规划及功能设计 (5)2.1应急通信保障系统通信拓扑图 (5)2.2系统组成 (6)3 主要设备及系统 (7)3.1车载动中通卫星系统 (7)3.1.1 系统组成 (7)3.1.2 实现功能 (7)3.1.3 系统功能 (7)3.1.4 系统原理 (8)3.1.5 天线功能 (8)3.2卫星地面站 (8)3.2.1 主要功能 (8)3.2.2 产品标准规格 (9)3.3PDT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10)3.3.1 系统组成 (10)3.3.2 实现功能 (10)3.4手持三模智能终端(单兵) (14)3.4.1 功能及优点 (14)3.4.2 实现功能 (14)4 底盘及车改设计 (15)4.1底盘介绍 (15)4.2整车布置设计 (17)4.2.1 车体外侧布局 (17)4.2.2 车体内侧布局 (18)4.2.3 车顶布局 (19)4.2.4 车头/车尾布置图 (20)4.2.5 车内布置图 (21)4.2.6 车辆布局说明 (22)4.3整车负荷配重计算 (25)5 整车配置表 (28)1方案设计总述柯斯达指挥车将卫星通信系统、PDT专网语音通信系统、智能单兵系统、无人机系统、4G/5GVPN链路通信、光纤/音视频线缆等无线、有线通信方式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构成了多手段、多业务的移动通信网络,再辅以车载音视频系统、广播/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安全警示系统、电源系统等分系统组成了一个灵活机动、覆盖面广、集通信与指挥于一体的移动现场通信指挥中心。
1.1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一辆技术先进实用、机动性强、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保密性强、符合全天候工作的应急通信指挥车。
III型动中通卫星天线系统介绍航天科技集团七〇四所移动卫星通信项目部目录1 概述 (3)2 技术性能 (4)3 工作原理 (6)4 设备成套 (8)5 安装调试及使用维护 (8)1 概述1.1设备名称:Ku频段III型动中通卫星天线1.2设备型号:YW10-221.3设备用途:III型动中通卫星天线系统为用户实现车辆等卫星地面站载体在移动中进行不间断的卫星通信,系统工作于Ku频段使用同步轨道卫星(包括我国的军用和民用通信卫星)转发器资源,可与卫星地面站之间进行实的得到卫星通信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该天线系统性能上具有增益高、频带宽、外形轮廓低、抗临星干扰等优势,具有信息种类多、容量大、机动灵活、覆盖面广等特点;适合军用和民用通信中应急移动通信和突发事件现场的指挥通信,尤其对部队隐身、防御战役指挥和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4设备组成平面型单脉冲卫星天线系统天线控制器及配套电缆图1 天线外形2 技术性能2.1 天线电性能工作频段:发射14.0GHz~14.5GHz;接收12.25GHz~12.75GHz增益:发射35.8dBi接收35.2dBi极化方式:线极化(极化角±90°可调)驻波比: VSWR≤1.35:1交叉极化隔离度:≥35dB(轴向)收发端口隔离度:≥90dB(收发:含阻发滤波器)第一旁瓣:≤-16dB图2 天线微波暗室近场测试结果■-俯仰波束■- 方位波束2.2 伺服跟踪性能天线运动范围:方位 360°无极限俯仰 0°~+90°天线运动速度:方位速度≥150º/s,加速度≥200º/s2俯仰速度≥80º/s,加速度≥60º/s2汽车行驶速度:≤120km/h驱动方式:电动极化调整方式:自动极化跟踪天线高度(含天线罩): 280mm;占用车顶面积1300×1300mm2;跟踪方式:自动跟踪跟踪精度:优于1/8波束宽度天线开通时间:小于3分钟再捕获时间:小于5s(目标丢失20分钟内)重量:馈源、天线面及天线座架(含驱动部分)57kg 2.3 天线控制性能天线控制设备采用19英寸标准机箱,高度不超过2U;具有如下控制功能:a)自动采集载体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载体的方向,显示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b)能够存储5颗以上卫星的星位参数;c)定位采用北斗和GPS两种方式;d)够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控制天线对准卫星;e)具有两种跟踪卫星方式:实时自跟踪、手动跟踪;f)具有记忆功能,掉电保护功能;g)具有自检功能;h)能够接受站内监控的控制与管理,接口形式: LAN重量:馈源、天线面及天线座架(含驱动部分)65kg天线控制设备5.8kg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MTBF ≥2000hMTTR ≤0.5h2.4天线环境适应性指标风载荷:天线罩≤55m/s不破坏(相对风速)温度:工作温度 -15℃~+45℃(车内设备)-40℃~+55℃(车外设备)贮存温度 -50℃~+70℃相对湿度:工作湿度(95±3)%非工作湿度:100%电源: AC 170-255V;交流电频率:50Hz 3Hz伺服控制单元(ACU):支持直流供电,DC 24±5V3 工作原理III型动中通卫星天线满足用户“低轮廓、高增益、低成本”的使用需求,系统设计为平面型、单板收发共面、单脉冲自跟踪的形式。
动中通动中通是“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的简称。
通过动中通系统,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的载体在运动进程中可实时跟踪卫星等平台,不中断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可知足各类军民用应急通信和移动条件下的多媒体通信的需要。
动中通系统专门好地解决了各类车辆、轮船等移动载体在运动中通过地球同步卫星,实时不断地传递语音、数据、高清楚的动态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难关,是通信领域的一次重大的冲破,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进展迅速的应用领域,在军民两个领域都有极为普遍的进展前景。
“动中通”是由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两部份组成。
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卫星自动跟踪系统是用以保证卫星发射天线在车体运动时对卫星的准确指向。
其要紧设备有:(1)天线座,采纳卸载和储力方式减小天线传动时的负载惯量。
(2)伺服,采纳位置环或速度环操纵方式,利用模拟硬件提高电路响应速度,减小伺服跟踪系统的动态滞后误差。
(3)数据处置,利用专用的数学解算平台,对误差信号、载体的动态信号进行处置,解算出天线的操纵信号。
(4)载体测量,利用捷联惯导测量组合测量出载体的转变量,使其反映在天线跟踪上。
其中,激光陀螺是在光学干与原理基础上进展起来的新型导航仪器,成为新一代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理想的要紧部件,用于对所假想的物体精准定位。
石英挠性摆式加速度计是由熔融石英制成的灵敏元件,挠性摆式结构装有一个反馈放大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沿载体一个轴的线加速度。
光纤陀螺三轴惯测组合由三个光纤陀螺仪和三个石英挠性摆式加速度计组成,能够实时地输出载体的角速度、线加速度、线速度等数据,具有对准、导航和航向姿态参考基准等多种工作方式,用于移动载体的组合导航和定位,同时为随动天线的机械操控装置提供准确的数据。
要紧性能:加表精度1×10-4g;光纤陀螺精度(漂移稳固性)≤1°/h;标度固形线性度≤5×10-4。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作用是使电视信号上行传输到卫星,并由转发器下行传送到地面卫星接收装置。
远征海疆——星展测控天线产品出海记
在汉语中,对“机会”这个词的解释是“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
时间过去了,有利情况或许就此消失。
历史上有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成就了一番事业。
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斗争一线,如果企业所提供的装备能上得去、靠得住,那么用户部门和企业之间会建立起一种战友式的情谊,并且口口相传。
星展测控就抓住了这么一次机会,此后订单源源不绝。
数年之前,随着中国海洋主权局面的日益严峻,中国海监部门开始筹备前往黄岩岛的远海巡逻。
这里距离海南万宁市的直线距离将近900千米,距离有我军政部门驻扎的西沙永兴岛也有600多千米。
显然,想要通信,只能依靠卫星。
需要注意,我们这里探讨的是“通信”而不仅仅是“通话”。
如果只需要解决通话问题,只要在船上装备一些海事卫星终端就可以了。
海事终端早已是成熟产品,价格适中,通话质量有保证。
但海洋权益斗争的局面异常复杂,后方的指挥部不但要和前方通话,还需要看到现场的视频,这样才能及时、正确决策,使各有关部门协调一致。
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很明确了,我们需要卫星宽带通信服务。
图1 IP210C C波段船载动中通安装于中国海监19
海上船舶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船舶平台的运动特性非常复杂。
许多年前曾经有一首著名的歌《军港之夜》,歌中唱到“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
海风和海浪会让船舶不停地滚动、俯仰、偏航,还会有左右、前后、上下的平动。
当风轻浪浅的时候,这对游轮上的乘客来说可能是挺惬意的事儿,但对于“动中通”跟踪天线来说已经是很大的麻烦了。
而当海况恶劣、游轮归港的时候,执行任务的公务船还要顶着风浪奋勇向前。
跟踪天线要和风浪的摇摆逆向而动,保证天线面持续对准35800千米外的卫星。
如果跟踪天线采用一个透明的天线罩,我们会发现无论船体如何摇摆,天线似乎永远是静止不动的。
图2 IP120 Ku波段船载动中通随海监137巡航钓鱼岛海域
用脚后跟也可以想出来,这样的天线技术难度很大。
因此海监部门为此找遍了国内的大型卫星通信科研生产单位。
不过这些单位提供的产品并不适合海监。
几年以前,中国海监还没有大型公务船,只能靠一些数百吨级的海监船执行任务。
数百吨对于汽车来说已经是个巨无霸了,但放到风波摇曳的南海上,这么大的船真的只是一叶扁舟。
国内的产品多数体积比较大,不适合这么小的船。
于是海监部门被迫转向了国外企业,采购了某个大厂的动中通天线。
不过船一出海,信号就断了。
韩磊在为我们分析其中缘故的时候说,这里并不存在什么国外厂商坑害国内用户的问题。
船舶是一个系统工程,船载卫星通信天线作为这个系统的一份子,需要充分使用船舶本身的技术特点。
动中通天线的底座固定安装在船上,那么天线如果要想保持对星,就必须知道船身的实时摇摆参数。
而船舶上用于测量摇摆参数的设备,叫做平台罗经,是陀螺仪的一种。
当年的旧式海监船,航行性能和平台罗经性能都不是很出色,减摇机构在风浪中的作用有限,使动中通天线处于很不利的工作条件下。
进口动中通天线是按照国外高性能船舶的基本性能设计
的,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如此恶劣的摇摆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从高性能平台罗经获得精确的参数。
这样的天线装到中国海监的旧式船只上,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几经攻关,这个问题都没能解决。
机会之神开始降临。
在2010年冬天的一次展会上,按照计划出展的星展测控,遇到了寻找动中通解决方案的海监部门有关负责人,就这样在计划外相遇了。
图3 IP120 Ku波段船载动中通安装于海监111
很快,海监向星展测控购买了几十台动中通天线,准备装备到海监船上。
应该说,海监和星展测控在这第一次相遇的过程中,都没有立刻喜出望外。
海监当时并不敢完全相信,一家民营企业能够解决国内外大厂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星展测控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产品马上就要参与一次举国瞩目的海上行动。
海监对动中通产品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必须保证任务期间的不间断通信。
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必须全款退货。
说起来,星展测控的动中通天线能够被选中,有一个独特的原因:不需要平台罗经提供参数。
星展测控的天线全都自带GPS加陀螺仪组成的测量系统,只要把它装在船上用螺栓固定好,只要给它供电,就再也不需要其他的干预了。
按照系统工程的概念,这似乎是重复劳动,在整条船上多设置了一套姿态测量系统。
但在现实中,这种带有冗余色彩的设计正好契合了海监部门的需求。
图4 IP180C C波段船载动中通安装于中国海警3112
在黄岩岛海权斗争的日日夜夜中,初征海疆的星展测控动中通天线没有发生过任何通信中断,向后方指挥部传回了前方的大量视频和数据。
海监部门这时候才感到了喜出望外在上面的描述中,似乎星展测控完全是好运气,摆出样品就遇到了合适的客户。
其实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星展测控为了满足南海巡航的要求,在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
而且这些研发工作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的。
举例来说,南海地区高温、高湿,海水形成的盐雾还会严重腐蚀金属制品,不锈钢也不一定能在这种环境下坚持下来。
如果不能解决防腐蚀的问题,陀螺、马达、电路板等等器件会在几天之内报销。
星展测控为此拿出了有效的方案,只要按要求盖上天线罩、采取恰当的密封措施,整个天线机构就能工作在类似于机房内的环境中,几年都不需要维护。
随着国家开始整合海上执法部门,海上公务船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大批新型、大型执法船只不断下水,而星展测控也迎来了业务的高潮。
在钓鱼岛,在更多海上任务中,星展的产品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许将来,军政舰船只在星展的用户群中只是一小部分,但必定是最重要的用户之一,因为这代表着最高的标准和战友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