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讲文明的口语交际
在讲文明的口语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他人。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使用礼貌的语言,避
免使用侮辱性或攻击性的言语。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不要轻易质疑或批评他人。
二、要表达清晰。
在交流时,我们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的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意语速和
语调,确保对方能够理解我们的意思。
三、要倾听他人。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
和观点,不要打断或插话。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对方的
想法时,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四、要注意场合。
在不同的场合下,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语
言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正式场合下,我们应该使用正
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非正式场合下,我们可以使用
更加轻松和随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五、要避免使用负面语言。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
用负面语言,如抱怨、指责或攻击等。
这些语言不仅会破坏交流的效果,还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总之,讲文明的口语交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尊重他人、表达清晰、倾听他人、注意场合和避免使用负面语言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其中核心内容是什么?七至九年级的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有六条。
第一,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第二,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第三,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第四,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五,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第六,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简单的相加。
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与人交际的兴趣和欲望;注重“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注重口语交际中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2、具体分析本地本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状况,然后说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实施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我在农村中学教学语文近二十年,在教学过程中及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不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很欠缺。
他们普通话发音不准确、不流利;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礼貌用语差。
他们向老师说明情况、解释原因、交流思想、阐述问题等,远不能达到《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
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文艺活动中,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以舞蹈、唱歌居多,而相声、小品等需要口语表达的节目极少……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实施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兴趣,做好学生入门的向导。
“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夸美纽斯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言运用题复习指导之口语交际【考查内容】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景中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命题方向】以纸笔测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尽可能地创设接近真实的交际情境。
【考点链接】口语交际的知识与能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听话,二是说话。
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生活情景对话,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下说话的能力,这是考查的重点;二是论辨性质的口语,其实也是在一定的语境下的口语表达;三是观察漫画,或提供材料,让考生辨析正误,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演讲类口语交际题;也有部分省搞听力测试,通过听力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考点解析】对话题,题面设计为一种或几种对话情景,要求学生依据情景答题,可分为单一型对话题和复合型对话题。
单一对话:即题面设计某一种情景,要求考生以自己或以情景中的某个人物的身份或对某一件事、某个人说出简明、得体的话来。
常见的方式有:劝说式、辩论式、访谈式、推荐式等。
复合型对话:即试题要求考生面对同一情境中的不同对象或不同情境中同一个对象或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对象说出应说的话。
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③言之有“序”,即说明有合理的顺序;④言之有“节”,即简明。
解题的基本技巧:①读通情境,抓住中心;②领会意图,设身处地;③注意礼貌,语言得体。
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字数的限制;既要阐述清自己的观点,还要贴切到位。
一、口语交际题的常见类型1、名句活用题。
如:根据情境和提示,准确填写课文中学过的名句,体验学用之乐。
中秋节快到了,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请你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话作为短信的内容,发给他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生活交际题这类题目需以简洁、明了、得体的语言介绍事情和对象,和别人交流。
如: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
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
【解题策略】“口语交际”大多具有不定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
中考语文试卷出现的口语交际题大多比较切合初中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水平考生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实行交流”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题型,灵活的、有创意地实行解答。
这就需要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使用个性化的思维来独立思考,从很大水准上培养了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一)要准确解答“口语交际”题,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水平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的交际水平、文明水准、语言素养的平台。
要在文明和谐中实行人际交流,必须明确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其要求如下:(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实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持续提升应对水平。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感召力。
(8)能准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二)要准确解答“口语”题,其次必须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的方式和要求。
(1)听:①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能抓住中心和要点。
②听记叙性文章,能听清所写的人和事,听出条理和详略。
③听读说明性文章,能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④听读议论性文章,能明确作者的观点和道理。
⑤听课、听报告能抓要点作记录,做到重点不遗漏、难点不放过。
⑥参加讨论,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
⑦与人交谈,要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了解对方的意思,能听出弦外之音,话外之意。
(2)①当众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语音清晰、音量适中、神态自然、语句连贯、语意完整明白;注意场合、对象,用语文明、得体。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其中核心内容是什么?口语交际能基本要求有:第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而得体。
第二,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第三,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第四,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第五,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六,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第七,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知识、思维、性格、人文关怀、组织才干等方面,是智慧的反映。
口语交际涉及的诸方面问题,首先是尊重人、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问题,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密切注意。
口语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是“交际”,脱离“交际”的谈话充其量是一种自我表达。
2. 具体分析本地本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状况,然后说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实施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课中的师生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其重要的标志就是,交际者之间、不同发言者之间的语言有内在的联系。
遗憾的是,现在,这种内在的联系大都通过老师来实现。
如,在一些独白性的话题中,学生讲述完毕,老师就会提出:“有谁想向他提问题?”有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又会转回讲述者:“你怎么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把双边关系变成多边关系,一切交际的因素都要在老师这里进行中转。
事实上,这样的交际状态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实际的交际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尽量不要当“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
如,学生讲述以后,可以自己请同学提出问题,并选择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完全可以让这种交际模式成为惯例,成为班级交际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