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整理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第3课时: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经历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整理与归纳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理回顾长度单位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这是什么?(预设:尺子)在这把尺子上隐藏着一些数学知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预设:(1)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厘米有多长。
(2)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毫米有多长。
(3)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分米有多长。
(4)我能看到10毫米就是1厘米。
(5)我能看到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尺子中蕴含的这些知识都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也是我们第三单元学习过的内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2.合作整理,建构知识体系。
(1)出示整理提示:①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学过的长度单位吗?分别用哪些字母表示?② 1毫米、1分米、1千米分别有多长?你能试着说明一下吗?③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说明:从以上几个方面整理(也可以选取你感兴趣的知识点整理)。
(2)学生自主整理。
让学生独立看书第35—45页,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学生整理时,教师巡视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小组合作。
组内相互交流,组长负责做好记录。
3.展示学生整理方法。
预设:(1)整理方法一:①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用字母表示分别是:mm、cm、dm、m、km。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第3课时: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经历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整理与归纳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理回顾长度单位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这是什么?(预设:尺子)在这把尺子上隐藏着一些数学知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预设:(1)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厘米有多长。
(2)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毫米有多长。
(3)我能在尺子上看到1分米有多长。
(4)我能看到10毫米就是1厘米。
(5)我能看到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尺子中蕴含的这些知识都是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也是我们第三单元学习过的内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2.合作整理,建构知识体系。
(1)出示整理提示:①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学过的长度单位吗?分别用哪些字母表示?② 1毫米、1分米、1千米分别有多长?你能试着说明一下吗?③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说明:从以上几个方面整理(也可以选取你感兴趣的知识点整理)。
(2)学生自主整理。
让学生独立看书第35—45页,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学生整理时,教师巡视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小组合作。
组内相互交流,组长负责做好记录。
3.展示学生整理方法。
预设:(1)整理方法一:①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用字母表示分别是:mm、cm、dm、m、km。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一、认识长度单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一毫米有多长?-------一枚硬币厚度大约1毫米一分米有多长?-------粉笔盒的高度大约1分米一千米有多长?-------我们学校操场大约200米,5个这样的操场大约1千米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1千米(公里)=()米用手势比划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一、填空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公里(km)都是计量物体()的单位,叫做()单位。
1千米=()米6000米=()千米1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分米=()厘米9厘米=()毫米40分米=()米70厘米=()分米9米=()厘米15米=()分米100厘米=()米4分米=()毫米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蜡笔长6() 2.跳绳长2()3.课桌高7()4.粉笔长75()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7.一座楼高16()8.一枚硬币厚约2()9.青蛙跳一次约7()10.一棵大树高约20()11.铅笔盒长约18()12.小轿车每小时跑60()13..数学课本厚约6()14.冰箱的高度约17()15.小明12秒跑了100()三、在○里填上><或=8千米○6000米6毫米○4厘米4厘米○4分米32米+10米○50米6200米○6千米60厘米○6分米100分米○10米6分米○480毫米1米50厘米○1米5分米189厘米○18分米四﹑走进生活1.一块布料长90米,做了9套衣服,每套用布4米,还剩多少米?2.修路队要修一条6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4000米,还剩多少米没修?。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整理复习主备人:张丽红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意识。
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板书)2.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够学会整理已学过的相关联知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会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能熟练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吗?好,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能够积极发言,动脑思考,认真倾听。
二、相互交流形成网络1.昨天,同学们回家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理,现在,请把整理的方法和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比比谁整理的最好,挑选出最好的一份。
2.请xx同学来汇报展示你对本单元的整理。
(以下是学生整理的知识树)展示知识树后,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问题设计:(1)你知道1mm有多长吗?你能用手势比划1mm有多长吗?同学们请用手比划一下,同桌互相看看,比划的对吗?(2)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表示吗?(3)我们知道1毫米有多长了,你知道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吗?生:1厘米=10毫米(师板书)(4)你知道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吗?厘米呢?(师板书)小结:关于1毫米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补充或指正)好,下面我们来看“1分米有多长”3.1分米有多长呢?问题设计:(1)哪位同学知道1分米有多长呢?(直尺上10个大格的长度那么长,也就是10厘米)那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几厘米?1分米=10厘米(师板书)(2)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同学们请用手比划一下,同桌互相看看,比划的对吗?(适当进行表扬)(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来呢?教师简单总结。
第3讲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毫米的认识。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做单位。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 毫米,1厘米=10毫米。
2、分米的认识。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做单位。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5、千米的认识。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也叫公里)做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1000米。
6.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去掉米数的末尾的3个0。
【易错举例】易错点1:厘米与毫米概念混淆,进率理解错误。
生字本约厚4()【错误答案】毫米【错解分析】本题错在对毫米和厘米的意义认识不清晰。
本题考查学生的是长度单位的掌握。
要充分建立1厘米、毫米的表象,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了解常见物体的大约长度。
【正确解答】厘米易错点2:熟记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判断: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错误答案】正确【错解分析】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但是忽略了长度单位中的“千米”。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题中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解答】错误【易错题演练】一、选择题1.小明上课用的直尺大约厚1()。
A.分米B.厘米C.毫米D.米2.把一根4厘米长的铁丝,先剪去2厘米,再剪去2毫米,还剩()。
A.18毫米B.18厘米C.0厘米3.下列交通工具1小时的行程最接近60千米的是()。
A.自行车B.汽车C.飞机4.爸爸步行1小时,大约走了()。
A.500米B.5千米C.50千米5.一个游泳池泳道的长度是100米,游()个来回恰好是1千米。
三年级数学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手抄报一、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1厘米 = 10毫米,生活中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
例如,我们的粉笔长度大约是1分米。
2. 千米的认识。
-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1千米 = 1000米。
如果我们沿着400米的操场跑2圈半就是1千米。
- 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3. 吨的认识。
-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1吨 = 1000千克。
例如,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1吨。
- 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像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可能是几吨。
二、单位换算。
1. 长度单位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
例如:3米 = 3×10分米 = 30分米;5千米 = 5×1000米 = 5000米。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如:40厘米 = 40÷10分米 = 4分米;8000米 = 8000÷1000千米 = 8千米。
2. 质量单位换算。
- 同样,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
2吨 = 2×1000千克 = 2000千克。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6000千克 = 6000÷1000吨 = 6吨。
三、解决问题。
1. 路程问题。
- 路程 = 速度×时间。
例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60×3 = 180千米。
- 速度 = 路程÷时间。
如果一辆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那么它的速度就是100÷2 = 50千米/小时。
- 时间 = 路程÷速度。
比如要行驶150千米,速度是50千米/小时,那么所需时间就是150÷50 = 3小时。
2. 质量相关问题。
- 例如,有一堆货物重5吨,用一辆载重量为2吨的卡车来运,需要运几次?5÷2 = 2(次)……1(吨),余下的1吨还需要再运1次,所以一共需要运3次。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复习整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量感,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 实际生活中长度单位的运用。
【教学重点】1. 毫米、分米、千米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 实际生活中长度单位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长度为1米的纸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度单位。
2. 学生回答:厘米、分米、米。
3. 教师提问:除了这些长度单位,还有哪些长度单位?5.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复习毫米、分米、千米这三个长度单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长度为1米的纸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度单位。
2. 学生回答:厘米、分米、米。
3. 教师提问:除了这些长度单位,还有哪些长度单位?4. 学生回答:毫米、千米。
5.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复习毫米、分米、千米这三个长度单位。
6. 教师出示一张长度为1米的纸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度单位。
7. 学生回答:厘米、分米、米。
8. 教师提问:除了这些长度单位,还有哪些长度单位?9. 学生回答:毫米、千米。
10.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复习毫米、分米、千米这三个长度单位。
11. 教师出示一张长度为1米的纸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度单位。
12. 学生回答:厘米、分米、米。
13. 教师提问:除了这些长度单位,还有哪些长度单位?14. 学生回答:毫米、千米。
《分米和毫米》复习知识点归纳:1、要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
2、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
3、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错题分析:1、准确读出测量结果(1)箭头长()毫米错点:20毫米纠错:25毫米。
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时,准确的读出测量结果也有一定难度。
(2)用直尺量的一根铅芯长()毫米错点:7毫米;5毫米;70毫米;60毫米纠错:50毫米。
①学生没有看清题意,题目要求我们用毫米作单位,可把毫米圈一圈;②这根铅芯的左端并不是对准着0刻度,做这类题学生一定要看清是从哪个刻度开始测量。
方法一:数出刻度2至刻度7之间有5个1厘米,就是5厘米,即5个10毫米是50毫米;方法二:7-2=5厘米,5厘米=50毫米。
2、正确测量物体长度错点:小朋友量出来误差有点大纠错:①更换成刻度线清晰的、有0刻度线的最好是透明的直尺;②一般题目是在书本上,要把书本放平整;③测量时一般把尺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边的起点对齐;④直尺的有刻度线的一边与所量物体的边要贴紧对齐;⑤认真仔细读出长度。
3、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画相应长度线段的注意点:1、要用直尺画线段;2、线段两端点一般用短竖线表示;3、线段上方标好长度。
(1)先画一条25毫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30毫米的线段。
错点:小朋友只画了一条线段;小朋友是画了2条线段,但是第二条画成了30毫米。
纠错:审题不仔细,完整地读题,明确要画几条线段,发现要画两条;明确分别画多少长度的线段,发现是要分别画出25毫米和55毫米长得线段。
(2)画一条比80毫米短1厘米的线段。
错点:没有统一单位名称,画了一条79毫米的线段。
纠错:注意单位名称不一样,我们要先统一单位名称,80毫米=8厘米或者1厘米=10毫米,即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或者70毫米长的线段。
4、准确建立实际长度的表象(1)准确建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通过学习,学生基本都能用手来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了。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整理复习
主备人:张丽红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意识。
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板书)
2.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够学会整理已学过的相关联知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会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能熟练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吗?好,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能够积极发言,动脑思考,认真倾听。
二、相互交流形成网络
1.昨天,同学们回家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整理,现在,请把整理的方法和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比比谁整理的最好,挑选出最好的一份。
2.请xx同学来汇报展示你对本单元的整理。
(以下是学生整理的知识树)
展示知识树后,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
问题设计:
(1)你知道1mm有多长吗?你能用手势比划1mm有多长吗?同学们请用手比划一下,同桌互相看看,比划的对吗?
(2)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表示吗?
(3)我们知道1毫米有多长了,你知道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吗?生:1厘米=10毫米(师板书)
(4)你知道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吗?厘米呢?(师板书)
小结:关于1毫米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补充或指正)
好,下面我们来看“1分米有多长”
3.1分米有多长呢?
问题设计:
(1)哪位同学知道1分米有多长呢?(直尺上10个大格的长度那么长,也就是10厘米)那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几厘米?1分米=10厘米(师板书)
(2)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吗?同学们请用手比划一下,同桌互相看看,比划的对吗?(适当进行表扬)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来呢?教师简单总结。
(4)我们知道1分米有多长了,那么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分米吗?
1米=10分米(板书)
(5)分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呢?米呢?“dm”(板书)
关于“1分米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补充或指正)
好,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毫米、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4.毫米、分米、米的换算(板书)
问题设计:同学们,我举几个例子,你看看你会换算吗?并说出你是怎么换算的
如:9厘米=()毫米;80厘米=()分米;30分米=()米
教师简单评价和指正(如同学们真棒,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掌握的很熟练)。
5.下面,我们来看1千米有多长?(刚才,同学们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千米有多长吗?)问题设计:
(1)那么关于“1千米有多长”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千米就是1000米,1千米(公里)=1000米(板书)。
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即1Km=1000m。
生活中的“1千米”:在我们周围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有1千米呢?请看下一个内容: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我举两个例子来考考你,看看你会换算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换算的?
如:5千米=()米:9000米=()千米。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从大到小排列,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呢?
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真好,知识树整理的非常清晰、有条理,请用掌声来感谢这位同学精彩的讲解。
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这位同学整理的知识树,他是根据信息窗及每个信息窗中的红点、绿点来进行整理的。
下面是老师从不同角度整理的知识树,请看,老师把属于同一内容的知识归纳在一起,把属于“认识长度单位的大小”的归纳在一起,把属于“长度单位的换算”的归纳在一起,在“认识各个单位长度的大小”中,先认识1毫米有多长,再认识1厘米有多长,最后认识1千米有多长,这样有利于对相关联知识的理
解,便于长度单位大小的比较;在“长度单位的换算”中,先复习厘米与毫米间的换算,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后,下面可以以此类推,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换算。
同学们,这种把属于同一内容的知识归纳在一起的整理方法,你学会了吗?
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把“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
你对本单元的知识还有什么疑惑吗?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你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呢?在学习本单元知识的时候,老师关注到我的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下面我们针对这些类似的错例进行练习,看看通过刚才的复习,你们能否做对这些题目。
三、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1.在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高度约7()?你的身高约130()
你的床长约2()?镜片厚度约2()
2.填一填
7千米=()米50厘米=()分米
6厘米=()毫米90分米=()米
3.算一算、填一填
36毫米+54毫米=()毫米=()厘米
87厘米-47厘米=()厘米=()分米
9分米-80厘米=()厘米=()分米
9分米-47厘米=()分米=()厘米
师:以后做这类习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单位不相同时,要换算成统一的单位,再进行计算。
)
4.有两条丝带,一条长64cm,另一条长19cm,把这两条丝带连成一条,接头处用去40毫米,连接后的丝带长多少厘米?
四、总结
同学们,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要养成善于总结、概括、归纳的习
惯,整理时,我们要先看本单元中包含哪些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串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复习课
1厘米=10毫米如:9厘米=()毫米
1分米=10厘米80厘米=()分米
1米=10分米5千米=()米
1千米(公里)=1000米9000米=()千米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