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38.50 KB
- 文档页数:5
肉类部商品收货质量检验标准基本要求一、鲜猪(牛、羊、免类同)肉感官检验标准1、色泽:具有其固有的正常颜色,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
2、外表:无泥污、无血污、放血状况良好,肉边整齐、无破碎肉、无粘液渗出或很干的表皮,无点状、事状等小颗粒灰白色寄生虫。
3、全味:具有其固有的正常气味(猪肉微腥、牛肉微膻、羊肉重膻)、无臭味、腊味等异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原状。
二、鲜猪(牛、羊)内脏、头蹄等标准1、心肝、腰子类: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异味、无病变、无凝血块、无血污、泥污、颜色正常。
2、肚: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疡面及其他病变现象、无内容物、无粘膜、无边油。
3、大肠、肥肠类:品质新鲜、无破损、无病变组织、无肠头细毛、无内容物、去净粘膜。
4、舌: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病变、无异物、无舌苔、附肉少、无血污、泥污。
5、耳: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烂、病斑、无破损。
6、蹄爪类:品质新鲜、去蹄壳、不带蹄筋、刮除粗毛、细毛及趾间黑垢、无松香残留。
7、蹄筋类:品质新鲜、无色透明、表面光亮、无油脂、无精肉、无充血现象、顺直、干燥。
三、鲜鸡(鸭、鹅)类感官检验标准1、眼球:无干缩凹陷或晶体状浑浊现象。
2、外表:具有其固有表皮颜色、肌肉切面有光泽、无绿、紫等异常颜色、无残羽(万其在脖、翅等处无较长细毛)、无破损、无残缺、新切面不发粘。
3、气味:具有其固有气味、无异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
四、鲜鸡类各部件感官检验标准1、鸡爪:品质新鲜、呈白色或灰白色、无黄皮趾壳、无血污、血水、无残缺、脚趾根上无黑斑、允许有少量红斑。
2、鸡翅:品质新鲜、无残羽、无黄衣、无伤斑及溃烂、无血水血污、允许有少数斑、允许剪修但最大范围不超转笆关节处。
3、鸡腿:无残羽、无血水、血污、品质新鲜、无残骨无伤斑及溃烂、炎症、允许有少数红斑、外形美观。
4、鸡胸肉:品质新鲜、无残羽、无血不、血污、无残骨、无伤斑、溃烂、炎症,允许有少数红斑。
禽、蛋、肉类鉴定标准1、禽肉肉质不易过老,应无异味,皮完整,无於血积于体内,无毛附于肉体上,肉体颜色应光洁。
肉体发黑不应验收。
1.1 老鸡:小腿小头,重约3斤,皮肤粗糙,皮色泛黄,毛孔排列有规律暴起,肉质肥厚,无异味,有黄色鸡油,鸡爪上有一骨爪长约1cm。
1.2 汤鸡:油多色黄,重约3.5斤,皮肤粗糙。
皮色金黄,毛孔排列有规律,肉质肥厚,无异味。
1.3 土公鸡:重3-3.5斤,头小冠大,皮肤粗糙,毛孔排列有规律暴起,肉质肥厚,无於血,无异味,手摸不粘手,有光泽,鸡爪上方有骨爪最长不能超过0.4cm。
1.4 肉鸡:以饲养为主,头小冠大腿粗短,体格肥大,肉白净皮肤细腻,毛孔排列不规则,无异味。
1.5 乳鸽:皮肤干净,无於血,无破皮,无异味,重量0.5-0.6斤,体格均匀。
1.6 白条鸭:皮肤洁白干净,重量约3斤以上,去净脏,皮肤细腻,有光泽,肉质洁白。
1.7 樟茶鸭:皮肤桔黄,净脏,重量约3斤,肉质鲜嫩。
1.8 卤鸭:皮肤褐黄色,重量约1.5斤左右,有中药香味。
2、蛋类,表皮略粗,有光泽,在光线下呈透明状。
2.1 洋鸡蛋:个大皮细,蛋清稀白,蛋黄完整,呈浅淡黄色,用手摇晃没有声音,放入水中下沉。
2.2 土鸡蛋:蛋壳纯白色,粗糙个小,壳薄。
蛋清较浓,蛋黄呈红黄色。
蛋黄完整,用手摇晃无声音,放入水中下沉。
2.3 松花蛋:又名皮蛋,蛋体碳灰包裹,无破损。
拨开蛋壳,蛋清透明,光亮,有少许白色,松花状,蛋黄清晰,无异味、无杂质,无腐烂。
3、肉类:表皮应盖有政府官税证明章,或有政府肉制品检查合格证。
肉质新鲜、无异味、无杂物、无残毛,所需的部位符合要求标准。
3.1 猪肉类:(病猪肉上有瘤子、斑点、异味)3.1.1视觉:色泽鲜艳,表皮干爽、白净、无斑点、无於血、有光泽、层次分明、毛孔清晰、无红白相间穿插性交织模糊不清状态、水分适中。
3.1.2嗅觉:无异味、有原始腥味。
3.1.3触觉:用手触摸光滑圆润,有一种轻微的油腻感,无粘手感(如有粘手感并伴有撕裂性声音、油腻性过重为隔日肉)。
肉类的检验标准要求肉类是人类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肉类作为一种食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标准要求,以确保其品质和卫生安全。
本文将介绍关于肉类的检验标准要求。
一、宰杀和宰后检验要求:1. 宰杀时,要求肉类生产企业必须选择合格的屠宰场进行宰杀操作。
屠宰场的生产设施、操作规范和卫生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 宰后检验,也称为肉类品质检验。
主要包括肉的质量、色泽、气味、口感、病程、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验。
这些指标的标准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肉类类型、产地、存放时间和消费目的等因素进行灵活的调整。
二、肉类加工和贮存要求:1. 肉类加工要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加工工艺要求。
具体包括:操作规范、设备清洗消毒、原材料检验、产品检验等规定内容。
2. 肉类贮存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
肉类产品的存放时间、温度、紧密度和卫生环境都需要严格控制。
如果发现肉类腐败、变质、有异味等问题,要及时报告,以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三、肉类交易和销售要求:1. 客户要求:肉类产品的销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不得出售过期、不新鲜、有病变、食品接触污染等不合格产品。
2. 经销商要求:肉类经销商要具备资格证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门店、市场、餐饮、超市等销售渠道进行进货,确保源头管控。
3. 生产企业要求:肉类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体系,从产品原料的选材、配比、生产和加工到销售全面实行质量控制。
四、结语:肉类产品属于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食品,需要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卫生安全标准以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各类肉类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检验标准要求。
生产企业、政府监管机构以及各级经销商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肉类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卫生。
家禽肉类验收标准家禽肉类验收标准1、健康畜肉与病死畜肉的区别:健康畜肉的放血刀口粗糙、切而外翻、刀口周围的血液浸润;病死畜肉的放血刀口切线平整、切面整齐、无血液浸润区。
健康畜肉放血良好,血管口一般不?留或很少?留血液,看不出血管走向与分布状况;病死畜肉因放血不全,血管内有较多的血液,呈紫红色,且血液中可见气泡。
健康畜肉的皮肤呈白色,淡黄色;病死畜肉的皮肤常见有出血,充血点和黄染等病理变化。
健康畜肉有弹性、有光泽。
呈棕红色或粉红色,无任何体液体流出,具人该种肉正常的气味;病肉无弹性,暗紫色,昏暗甚至粘软,平切面肌肉有淡黄色、粉红色或紫黑色液体流出,有异味。
健康畜肉的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病死畜肉的脂肪由于放血不全呈粉红色、黄色或绿色。
病猪肉的识别:在买猪肉时拔一根或数根猪毛仔细仔细看毛根发红,则是病猪;如毛根白净,则不是病猪。
新鲜猪肉有光泽,肌肉红色均匀,脂肪洁白,肉的表机微干或湿润,不粘手;内质有弱性,指压后的痕迹立即消失。
嗅之有鲜猪肉的正常气味,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表面,有香味。
而变擀的猪肉肌肉无光泽,脂肪发暗或发绿色;肉表面干燥或粘手,肉质弹性低指压后痕迹不能立即消失,嗅之有臭味;煮沸后的肉汤浑浊,有腐臭味。
正常猪肉的特征:视觉上:正常猪肉外表呈风干状,瘦肉组织紧密,颜色较淡。
触觉上:用手轻摸瘦肉上,正常的猪肉有粘手的感。
刀切:正常猪肉富有弹性,刀切面合拔时无明显痕迹。
纸试:把烟纸贴在瘦肉上,过一会儿揭下点燃,有明火,说明纸上有油,是正常猪肉。
4、灌水猪肉的特征:视觉上:灌水猪肉表面上看起来是水淋淋的发亮,瘦肉组织松弛,颜色较淡。
触觉上:灌水猪肉冲淡了体液,使其粘度减小,手摸起来没有粘性。
刀切:灌水猪肉的弹性差,刀切面有明显痕迹,如肿胀一般。
纸试:和上面检验方法一样,但灌水猪肉上的烟纸揭下来后点不着,因为猪肉含水多。
5、猪肉类净子排:子排上肉厚度不超过2公分左右,不带老骨、边角、脆骨等,肉色鲜艳、注意母猪肉。
肉类品质标准少,无注水,无异味,无寄生虫。
鸡脚应完整,无伤口,无黑斑,无异味,鸡肝应完整,颜色暗红,质地柔软,湿润有光泽,边缘薄。
鸡心应呈浅黄色,无黑斑,柔软,表面光滑湿润,无异物,无异味。
鲜鸭肉质细嫩、肉色鲜艳、无异味、无杂质,脂肪为乳白色或白色,无寄生虫,无注水。
鲜鹅肉质细嫩、肉色鲜艳、无异味、无杂质,脂肪为乳白色或白色,无寄生虫,无注水。
5]冻肉类品名质量验收标准鲜度标准:肉质有弹性,手指轻按、陷地方马上按复、脂肪为白色或乳白色、整体色泽光滑、切面红色、微微湿润但不粘手、无淤血、无注水、无寄虫。
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冻鸡肉、冻鸭肉、冻鹅肉的品质标准与鲜肉类相同。
改写:肉类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肉类品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鲜肉类的品质验收标准包括鲜度、肉质、颜色、湿度、无异味、无杂质、无淤血、无注水、无寄生虫等方面。
例如,鲜猪肉的分级标准包括一级猪、二级猪和三级猪,其中一级猪重量在60-65KG之间,后腿肌肉丰满,臀部弧线明显,成弓状,且体表无伤。
五花肉、猪扒、猪蹄、猪肝、猪心等肉类也都有相应的品质标准。
冻肉类的品质标准与鲜肉类相同,但要求更加严格,以确保肉类的品质和安全。
以下是经过格式修正、删除有问题段落和小幅度改写后的文章:冻品类、冻肉、冻副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如下:冻羊肉:肌肉色鲜艳、有光泽,脂肪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外表湿润,但不粘手,肌肉结构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外包装箱完好。
冻猪肉:肌肉有光泽,色红均匀,脂肪洁白,无霉点,肉质紧密,有坚实感,外表及切面微湿润,不粘手,无异味,外包装箱完好。
冻牛肉: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白色或微黄,肌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外表湿润,但不粘手,肌肉结构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外包装箱完好。
冻鸡肉:眼球饱满或平坦,皮肤有光泽,因品种不同而呈淡黄、淡红或灰白色等,肌肉切面有光泽,外表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恢复,且不能完全恢复,外包装箱完好。
食品原材料验收标准之肉类、果蔬一、肉类食品收货验收标准(一)肉、禽类质量验收标准:1、鲜猪肉质量验收标准①白条猪肥膘厚度以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平行至脊背皮内不超过1cm为测量标准,良杂一级猪不超过1.5cm。
②猪边体表无明显伤痕,无片状猪毛,后腿部盖有“良”或“特”字级别印章,并盖有“合格”椭圆开印章或宽长条肉检合格验讫印章。
③呈鲜红色,有光泽,脂肪洁白,肉的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新鲜猪肉的正常气味。
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精肉无多余脂肪。
2、鲜牛、羊、兔肉质量验收标准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羊、兔)或淡黄色(牛)。
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触摸不粘手。
弹性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具有鲜牛,羊,兔肉正常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无多余脂肪及血管。
3、冻畜肉质量验收标准外表颜色比冷却肉鲜明,在表面切开处为浅玫瑰色至灰色,用手或热刀触之,立刻显示鲜红色。
肉坚硬,像冰一样,敲击有响声。
化冻时,有肉的正常味,略潮,没有熟肉味。
脂肪猪、羊为白色,牛为淡黄色。
肌腱为白色,石灰色。
无杂质,无肌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斑、污血,过多冰衣,无白霜,按标准部位分割,外包装无破损,有生产日期。
4、鲜鸡肉质量验收验收标准眼球饱满,皮肤有光泽,淡黄或灰白色,肌肉切而发亮。
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弹性良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有正常气味。
无长毛及毛、毛根,口腔及宰刀口血污、杂质、无紫斑瘀血,净腔,禽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重量在0.85千克的鲜鸡最好当天杀当天送。
5、鲜鸭、鹅质量验收标准眼球平坦,皮肤有光泽,乳白或淡红色,肌肉切而有光泽。
外表写稍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鸭、鹅固有的正常气味。
无长毛及绒毛、毛根,口腔及宰刀口血污、杂质、无紫斑瘀血,净腔,禽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北京鸭1.5千克~1.7千克左右。
食材质量标准划分食材质量标准划分是指根据食材的品质、新鲜度、营养成分等指标,将食材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标准。
这些等级或标准通常根据食材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下面以几种常见的食材为例,详细介绍其质量标准划分。
一、肉类食材质量标准划分肉类食材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新鲜的肉类食材应该具有鲜艳的肉色,表面有光泽,无异味。
如果肉类表面有发黑、发黄或出现淤血等情况,说明肉类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2.口感:新鲜的肉类食材应该具有鲜嫩的口感,不柴不腻,无异味。
如果口感粗糙、发硬或者有酸味、氨味等异味,说明肉类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3.营养成分:肉类食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优质的肉类食材应该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且比例合理。
4.安全性:肉类食材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卫生状况、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方面。
符合安全标准的肉类食材应该经过检验检疫,确保不含有害物质。
根据以上标准,肉类食材的质量可以划分为以下等级:1.特级:品质最优,肉质鲜嫩多汁,口感极佳,营养成分含量高,安全性好。
2.一级:品质良好,肉质较鲜嫩,口感较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安全性符合标准。
3.二级:品质一般,肉质较粗糙,口感较差,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安全性基本符合标准。
4.三级:品质较差,肉质粗糙,口感差,营养成分含量低,安全性存在一定问题。
二、蔬菜类食材质量标准划分蔬菜类食材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新鲜的蔬菜类食材应该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良好的形态,表面无病虫害、无腐烂、无畸形。
如果蔬菜表面有枯萎、变色、发黄等情况,说明蔬菜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2.口感:新鲜的蔬菜类食材应该具有清脆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如果口感发硬、发涩或者营养成分含量低,说明蔬菜不新鲜或存在质量问题。
3.营养成分:蔬菜类食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优质的蔬菜类食材应该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且比例合理。
肉类验收标准完整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肉类验收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肉类产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对于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严格的验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二、肉类验收标准1. 外观和质地- 肉类应具有合适的外观,无任何异味或异常颜色。
- 肉类质地应均匀,无明显血迹或肉纤维断裂的痕迹。
2. 新鲜度- 肉类应具有明显的新鲜感,表面湿润但无过度湿润。
- 鲜肉应具有鲜亮的颜色,无任何黑色或暗色斑点。
3. 包装和标签- 肉类应有完整、清晰的包装,无破损或渗漏。
- 标签应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4. 温度控制- 肉类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和存储,以保持其新鲜和安全性。
- 温度记录应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进行检查。
5. 安全和卫生- 肉类应来自合法经营者,并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要求。
- 生产和处理过程应严格遵守卫生标准,避免任何交叉污染。
6. 质量检测- 肉类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包括微生物学和化学分析。
- 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三、验收程序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肉类产品的特点和验收标准。
2. 在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检查肉类产品的外观、新鲜度、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内容。
3. 如果肉类产品未能符合验收标准,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退货或要求供应商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四、总结严格的肉类验收标准对于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验收人员应始终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查,并及时采取行动处理不合格产品。
只有通过合理的检验和验收程序,才能确保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肉类验收标准的完整内容,供相关人员参考和执行。
请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肉类产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猪肉检测标准
猪肉检测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1. GB 鲜、冻片猪肉: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猪肉的新鲜度和冻存方式,以确保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2. GB/T 肉与肉制品脂肪酸测定:这个标准主要检测猪肉中的脂肪酸含量,以评估其营养价值和健康程度。
3. GB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这个标准主要检测猪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 GB/T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这个标准主要检测猪肉中的脂肪含量,以评估其健康程度和烹饪效果。
5. GB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猪肉的卫生和质量,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除了上述国家标准外,各地方和机构也可能有更详细的检测标准和规定。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猪肉的检测都应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公正性。
肉类的收验货的质量标准(一)一、新鲜猪、牛、羊酮体的质量标准1.新鲜类:外表表面有干膜;干膜的颜色呈浅粉红色或浅红色,切断面的表面微湿,但不黏,具有每种牲畜特有的颜色;在切断面上肉是致密有弹性的,手指压出的小窝可迅速恢复原状;具有该种牲畜特有的恰好的气味;脂肪没有腐败或油污气味,牛的脂肪呈白、黄或微黄色,并且是硬的,在受挤压时变为粉碎状。
猪的脂肪呈白色,有时呈淡红色,柔软且有弹性。
绵羊的脂肪呈白色,并且致密。
2.次质类酮体的表面或者是明显地发干,或者明显地发湿或发黏,并且表面常常有霉;表面灰色或绿色。
新切断面的表面明显地发黏和发湿。
切断面呈暗色、微绿色或灰色;在切断面上,肉是松弛的,被手指压出的小窝不能恢复原状;在较深的肉层内感觉出有显著的腐败气味;脂肪灰色,略带脏污色,并且有黏的表面。
具有酸败味或显著油污味在深度腐败时有微绿色,并且脏污,结构变为胶黏状。
二、鲜猪肉的质量标准1.新鲜类表皮白净、毛少或无毛;脂肪洁白有光泽,肉呈鲜红色或玫红色;弹性好,按之迅速恢复;表面不黏手;有正常的肉味。
2. 次质类有血块、污染、毛多、肉质瘫软;暗红色或灰褐色,脂肪呈黄白,绿色或黑色表示已经腐败;弹性差,按之恢复较慢或有明显的痕迹;干燥或黏手;有异味。
三、冷冻猪肉的质量标准(解冻后)1.优质色红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无霉点;肉质紧密、坚实;外表及切断面微湿润,不黏手;无异味。
2.次质色稍暗红、缺乏光泽、脂肪微黄、有少量霉点;肉质软化、松弛;外表湿润、不黏手,切断面有渗出液、不黏手;稍有氨味或酸味。
3.变质色暗红、无光泽、脂肪黄色或灰绿色、有霉点;肉质松弛;外表湿润、黏手,切面有渗出液、黏手;氨味或酸味、臭味。
四、活宰猪和死猪肉的鉴别1.活宰猪:放血良好,血液无渗入内层的现象;脂肪白色有光泽,肉呈鲜红色或玫红色;有正常肉味;弹性好。
2.死猪肉:放血不良,血液凝结并渗入内层;脂肪粉红色无光泽,肉呈黑红色;有异味;无弹性。
10482标准
10482标准,全称为《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一项重要的标准。
该标准旨在确保预制肉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原料、生产过程、存储和运输等方面。
通过制定这一标准,我国政府旨在提高预制肉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在制定10482标准时,政府充分考虑了国内外预制肉类食品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
该标准对预制肉类食品的原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包装标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10482标准的实施也促进了我国预制肉类食品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通过执行这一标准,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对于消费者而言,10482标准的实施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加放心地购买和食用预制肉类食品,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和权益。
总之,10482标准是我国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一项重要标准,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