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2.1
- 格式:ppt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96
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初步明白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应该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本节课知识内容丰富,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切实感受市场配置资源在我们身边的力量。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其手段。
(2)理解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3)了解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4)理解市场缺陷及其危害性。
2、培养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
3、树立竞争意识,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树立规则意识,培养诚信意识。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并体悟国家建设市场体系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感悟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的重大变化,逐步增强经济制度自信、经济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会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主要方面,弊端是次要方面。
【法治意识】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参与主体要遵守法律,树立诚信观念。
【公共参与】公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与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要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教学难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措施。
教学方法:小组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教学流程环节一:导入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经济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是我们第二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版⼈中化学必修⼈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选择题(单选题,共14个⼀题,每⼀题4分,共56分)1、⼀属钠是⼀种活泼⼀属,除了具有⼀属的⼀般性质外,还具有⼀⼀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属,熔点低,硬度⼀B.钠放置在空⼀中,会迅速被氧化⼀⼀成淡黄⼀的氧化钠C.在氧⼀中加热时,⼀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焰D.⼀属钠着⼀可以⼀泡沫灭⼀器或⼀⼀燥的沙⼀灭⼀解析A中,钠的硬度⼀,可⼀⼀⼀切割;B中,放置在空⼀中,钠被缓慢氧化⼀成⼀⼀Na2O;D中,钠着⼀时⼀成Na2O2,泡沫灭⼀器释放的泡沫中有CO2、H2O会与Na和Na2O2反应⼀成H2、O2,故不能⼀泡沫灭⼀器灭⼀。
答案C2、将⼀块银⼀⼀的⼀属钠放在空⼀中会发⼀⼀系列的变化:表⼀迅速变暗―→“出汗”―→变成⼀⼀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表⼀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中的氧⼀反应⼀成了过氧化钠B. “出汗”是因为⼀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中的H2O在表⼀形成了溶液C. 最后变成碳酸氢钠粉末D. 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钠露置在空⼀中表⼀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成了Na2O,A项错误;Na2O与⼀反应⼀成NaOH,NaOH⼀吸收空⼀中的H2O和CO2,⼀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最后变成Na2CO3粉末,B正确;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不稳定,D项错误。
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是淡黄⼀固体,久置于空⼀中变成⼀⼀氢氧化钠固体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例为1∶2 C.⼀过氧化钠漂⼀织物、麦秆等⼀久⼀逐渐变成黄⼀ D.Na2O与Na2O2都能和⼀反应⼀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过氧化钠久置于空⼀中变成⼀⼀碳酸钠固体,A错误;过氧化钠漂⼀是由于它的氧化性将有⼀物质永久漂⼀,C错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成盐和⼀,Na2O2与酸反应⼀成盐、⼀和氧⼀,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D错误。
2.1 城市空间结构【范例剖析】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解析】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只是要有便捷的交通2.下图为某城市简图。
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后回答下列要求。
【解析】(1)将该城市下列分区与相应字母配对,以示合理的区址选择。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2)将该城市下列厂区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配对,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械厂印刷厂(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3.以下地区中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是【分析】A.大江大河源地B.河流河运起点C.干支流交汇处D.河流人海口4.在城市用地中,所占面积和比重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是【分析】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D.市政用地5.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
【分析】(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图中OA、AB、BC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能力检测】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A.正方形B.圆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2.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B.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C.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B.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C.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趋势D.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4.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A.收入不同B.知名度不同’C.宗教团体占优势D.华人影响较大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据此回答以下四题。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末期D.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解析: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A项正确;由于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末期分开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形成2个子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C两项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而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D项错误。
答案:D2.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叙述,错误的是()A.配对发生于减数分裂Ⅰ过程中B.配对后的染色体将进行复制C.只有同源染色体能配对D.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解析:配对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前期,A项正确;染色体复制后,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才会发生配对,B项错误;只有同源染色体能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C项正确;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D项正确。
答案:B3.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是()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粒一分为二,2条染色单体分开C.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丝解析:染色体自我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A项错误;着丝粒一分为二,2条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属于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B 项正确;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项错误;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分裂Ⅱ末期,染色体会恢复成染色质丝,D项错误。
答案:B4.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初级精母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A.23对、23个、92条B.46对、23个、46条C.23对、0个、0条D.23对、0个、92条解析:依题意可知,人的精原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23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