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88
第8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与卫生第八章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卫生第一节概述一、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的区别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需要经过毒理学检验,并有一定的ADI值,用量比较小。
食品配料:是公认安全的物质,无需进行毒理评价,用量比较大,一般在3%以上,如盐、糖、大豆蛋白、奶油、淀粉等。
二、食品添加剂物种⑴世界范围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达25000种,直接使用的有3000~4000种,其中常用的有600 ~1000种。
⑵美国2900种以上(FDA)⑶欧盟近1500种⑷日本1100多种⑸中国共1812种,其中添加剂290种,香料1528种,加工助剂149种,胶姆糖基础剂55种。
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一)按不同功能分①FAO/WHO分为40类;②欧盟分为9类;③美国FDA分35类;④日本分为9类;⑤中国分为22类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⑴酸度调节剂,⑵抗结剂,⑶消泡剂,⑷抗氧剂,⑸漂白剂,⑹蓬松剂,⑺胶姆糖基础剂,⑻着色剂⑼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看,(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
(二)根据制造方法分类1.化学合成的添加剂防腐剂中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漂白剂中的亚硫酸钠、焦硫酸钠;色素中的胭脂红、日落黄。
2.生物合成的添加剂调味用的味精;色素中的红曲米;酸度调节剂中的柠檬酸、乳酸等。
3.天然提取的添加剂色素中的栀子黄、辣椒红等;香料中天然香精油、薄荷等。
(三)按安全性划分CAC下设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把食品添加剂分为如下四大类:第一类为安全使用的添加剂可以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立ADI值:柠檬酸、乳酸。
第二类为A类A1类:经过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经制定出ADI值的添加剂。
第八章食品添加剂8.1 概述8.1.1 食品添加剂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很广:营养强化剂和食品加工助剂。
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加工助剂:为了使食品加工或原料处理能够顺利进行而加入的辅助物质,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
如提取溶剂或发酵用营养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具有下列6种作用中的全部或至少1种: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2、改善食品色、香、味、形态和质地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5、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6、满足糖尿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8.1.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要求:1、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鉴定,保证在规定使用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2、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3、进入人体后,能参与人体正常的代谢过程,或能经过正常的解毒过程排出体外或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4、用量少,功效大;5、使用安全方便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关键,主要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指标如下:日允许射入量(ADI,mg/kg体重):是指人一天连续摄入某种添加剂,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
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
半数致死量(LD):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50是判断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常用指标之一,半的投药剂量,以mg/kg表示。
LD50它表明了食品添加剂急性毒性的大小。
中毒阈量:动物中毒所需的最少被测物质的量,即能引起机体某种最轻微中毒现象的剂量。
以上毒性指标是通过动物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而获得的。
8.1.3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按来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获得的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教案(第8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八章被膜剂二、学习目标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食品被膜剂的概念及其应用原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国内使用的食品被膜剂的应用原理、种类及实际效果;了解国外使用的食品被膜剂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国内使用的食品被膜剂的应用原理和实际效果;了解国外使用的食品被膜剂应用。
难点:是掌握食品被膜剂的实际应用范围。
四、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常规教学讲授方法和手段2、辅导手段:多媒体教学等手段3、学时分配:2学时;4、教学内容:第八章被膜剂8.1概述在某些食品表面涂布一层薄膜,不仅增加食品外表的明亮、美观,而且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期。
这些涂抹于食品外表形成薄膜,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称为被膜剂。
水果表面涂一层薄膜,可以抑制水分蒸发,防止微生物侵入,并形成气调层,吸收和调节食物的呼吸作用,因而达到延长水果保鲜时间的目的。
有些糖果如巧克力等,表面涂膜后,不仅外观光亮、美观,而且还可以防止粘连,保持质量稳定。
在粮食的储藏过程中,被膜剂能有效隔离病菌和虫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被膜剂用于冷冻食品和固体粉状食品,可防止其表面吸潮而避免因此产生的产品质量下降。
在稻米加工中,被膜剂不仅能使米粒具有晶莹的光泽,而且可以向被膜剂中添加不同的营养成分,使稻香的营养得到强化,使食用品质、储藏品质明显提高,商品价值也随之明显上升。
如果在被膜剂中加入一些防腐剂、抗氧化剂和乳化剂等,还可以制成复合型的保鲜被膜剂。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被膜剂有紫胶、石蜡、白色油(液体石蜡)、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松香季戊四醇酯盐、二甲基聚硅氧烷、巴西棕榈蜡硬脂酸7种,主要应用于水果、蔬菜、软糖、鸡蛋等食品的保鲜,在粮油食品加工中应用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8.2国内外允许使用的食品被膜剂8.2.1紫胶(Shellac)紫胶又称虫胶,其主要成分为虫胶酸、油桐酸和虫胶蜡酸(40;40:20),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2.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第三节标签、说明书和广告第四节特殊食品第五章食品检验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食品的贮存和运输;(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
但是,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与卫生第8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与卫生第八章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卫生第一节概述一、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的区别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需要经过毒理学检验,并有一定的ADI值,用量比较小。
食品配料:是公认安全的物质,无需进行毒理评价,用量比较大,一般在3%以上,如盐、糖、大豆蛋白、奶油、淀粉等。
二、食品添加剂物种⑴世界范围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达25000种,直接使用的有3000~4000种,其中常用的有600 ~1000种。
⑵美国2900种以上(FDA)⑶欧盟近1500种⑷日本1100多种⑸中国共1812种,其中添加剂290种,香料1528种,加工助剂149种,胶姆糖基础剂55种。
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一)按不同功能分①FAO/WHO分为40类;②欧盟分为9类;③美国FDA分35类;④日本分为9类;⑤中国分为22类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⑴酸度调节剂,⑵抗结剂,⑶消泡剂,⑷抗氧剂,⑸漂白剂,⑹蓬松剂,⑺胶姆糖基础剂,⑻着色剂⑼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看,(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
(二)根据制造方法分类1.化学合成的添加剂防腐剂中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漂白剂中的亚硫酸钠、焦硫酸钠;色素中的胭脂红、日落黄。
2.生物合成的添加剂调味用的味精;色素中的红曲米;酸度调节剂中的柠檬酸、乳酸等。
3.天然提取的添加剂色素中的栀子黄、辣椒红等;香料中天然香精油、薄荷等。
(三)按安全性划分CAC下设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把食品添加剂分为如下四大类:第一类为安全使用的添加剂可以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立ADI值:柠檬酸、乳酸。
第二类为A类A1类:经过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经制定出ADI值的添加剂。
精细化学工艺学主讲教师:张心亚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二O二一年四月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不会做饭的化工人不是一个优秀的化工人!三聚氰胺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是食品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主要内容食品鲜味剂食品甜味剂食品酸味剂概述食品乳化剂食品抗氧化剂食品增稠剂食品防腐剂食品着色剂磷酸盐在食品中的应用§8.1概述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三、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与管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程香料:在周朝时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加工: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浆等的记载。
护色与防腐:在800年前的南宋时期亚硝酸盐被用于腊肉生产,并于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营养丰富,还要求其色、香、味、形俱佳,食用方便,这就迫使食品添加剂迅速发展,食品添加剂产业也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当今,世界各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愈来愈多,使用面越来越广。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2)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风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物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添加量有严格限制5一种或多种物质1不是食品原料固有的物质4一般不能单独作食品食用3添加量也很小2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功能: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模等。
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防腐剂、抗氧剂等。
增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强化剂,如矿物质、维生素等。
改善食品的风味品质:调整食品的色、香、味、质地等。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台湾省:在食品的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香、稳定品质、促进发酵、增加稠度、强化营养、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于食品或与食品接触的物质。
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教案第一章: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掌握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动物性食品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1.2 动物性食品的基本性质了解动物性食品的化学组成和营养成分。
掌握动物性食品的物理性质和感官特征。
1.3 动物性食品检验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常用的动物性食品检验方法,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掌握动物性食品检验的技术和操作步骤。
1.4 动物性食品检验的质量和准确度了解动物性食品检验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掌握动物性食品检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评估。
第二章:动物性食品的采样和制备2.1 采样方法学习动物性食品采样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采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2.2 样品制备学习动物性食品样品的制备方法和技巧。
掌握样品处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3 样品的前处理学习动物性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
掌握样品前处理的目的和影响因素。
2.4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学习动物性食品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方法。
掌握样品的保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检验3.1 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学习动物性食品中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如凯氏定氮法、酚试剂法等。
掌握蛋白质检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3.2 氨基酸的检验方法学习动物性食品中氨基酸的检验方法,如高压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掌握氨基酸检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3.3 蛋白质和氨基酸检验的应用学习蛋白质和氨基酸检验在动物性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章:脂肪和脂肪酸的检验4.1 脂肪的检验方法学习动物性食品中脂肪的检验方法,如索氏提取法、红外光谱法等。
掌握脂肪检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4.2 脂肪酸的检验方法学习动物性食品中脂肪酸的检验方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掌握脂肪酸检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
4.3 脂肪和脂肪酸检验的应用学习脂肪和脂肪酸检验在动物性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食品添加剂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物质A:天然B:有机C:无机D:合成答案:天然;合成2.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包括()A: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C:提高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D:便于食品加工答案: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提高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便于食品加工3.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包括()A: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B: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C: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D: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答案: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4.食品添加剂GB2760-2014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A: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C:食品添加剂的品种D:食品添加剂的制造方法答案: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食品添加剂的品种5.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为()A:油溶性食品添加剂B: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C:天然食品添加剂D:水溶性食品添加剂答案: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第一章测试1.亚硝酸盐的作用包括()。
A:使肉具有咸味;B:使肉具有鲜亮的颜色;C:抗菌作用;D:增强风味;答案:使肉具有鲜亮的颜色;;抗菌作用;;增强风味;2.着色剂按照来源和性质,可分为()A:食品合成着色剂B:水溶性着色剂C:食品天然着色剂D:脂溶性着色剂答案:食品合成着色剂;食品天然着色剂3.以下属于食品合成着色剂的是(()A:胭脂红B:苋菜红C:赤藓红D:柠檬黄答案: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柠檬黄4.着色剂色调的基本色是()A:黄色B:绿色C:红色D:蓝色答案:黄色;红色;蓝色5.在有亚硝酸盐存在时,腌肉制品生成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为()A:鲜红色B:黄色C:褐色D:绿色答案:鲜红色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成香料的有()A:辣椒油树脂B:柠檬油C:玫瑰醇D:香兰素答案:香兰素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液体香精()A:水溶性香精B:乳化香精C:油溶性香精D:吸附型香精答案:吸附型香精3.所谓仿香,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科学与艺术的方法,在“辨香”与“创香”的实践基础上,设计创拟出具有新颖的香气或香味(或香型)的香精,来满足某一特定的产品的加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