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有趣的语文知识竞赛(超给力课堂)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18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ppt课件新高考新教法2009-07-06 15495cc149a20100dwmy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具魅力趣味语文知识竞赛必答题一(每题10分)酸苦甜辣咸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B、古筝C、扬琴2、“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4、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1、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2、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4、“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新疆C、青海2、“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3、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4、“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1、"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2、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庐山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4、“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1、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2、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3、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4、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是A、阿普列尤斯B、契诃夫C、奥维德D、卡夫卡√√√√必答题二(每题20分)东中西北南1、下面这幅对联概括了哪位先人的一生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2024年语文趣味知识竞赛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年语文趣味知识竞赛教材第四章《成语典故与趣味故事》,具体内容包括: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趣味故事“对牛弹琴”以及相关语文知识点的拓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及其含义,能正确运用该成语。
2. 通过趣味故事“对牛弹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理解和运用;趣味故事“对牛弹琴”的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趣味故事“对牛弹琴”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杯弓蛇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解释其含义,举例说明如何正确运用。
3. 讲解趣味故事“对牛弹琴”,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语文知识点,介绍相关成语典故和趣味故事。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用成语“杯弓蛇影”造句,分享给其他同学。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成语运用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成语“杯弓蛇影”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语文趣味知识竞赛2. 内容:(1)成语“杯弓蛇影”(2)趣味故事“对牛弹琴”(3)相关语文知识点拓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成语“杯弓蛇影”造三个句子。
(2)阅读一篇趣味故事,写出故事梗概和心得体会。
答案:1. 造句示例:(1)他误会了朋友的意思,原来是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2)这件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杯弓蛇影罢了。
(3)他总是杯弓蛇影,疑神疑鬼,让人难以接近。
2. 趣味故事阅读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杯弓蛇影”的典故和趣味故事“对牛弹琴”,使学生掌握了相关语文知识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024年小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 拓展学生的文学常识,培养其文学素养;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语故事的理解、文学常识的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
教学重点:词语接龙、成语故事、名人名言、阅读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纸、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场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教学内容。
2. 字词乐园:讲解词语接龙的规则,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字词运用能力。
3. 成语故事:讲述成语故事,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引导他们正确运用成语。
4. 文学常识:介绍名人名言和文学小常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 阅读理解:选取一篇短文,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并解答问题,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6.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环节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字词乐园:列出词语接龙的例子,展示成语故事。
2. 文学常识:列出名人名言和文学小常识。
3. 阅读理解:列出短文和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成语接龙、文学常识填空、阅读理解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文学作品,参加各类语文知识竞赛,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7.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选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
在组织上,要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