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法治时代 第七课 神圣的宪法 第2框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更严格的制定与
- 格式:ppt
- 大小:5.46 MB
- 文档页数:20
宪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充分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神圣的《宪法》。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树立宪法观念。
二、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提示:可从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法律地位、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进行比较。
例如:宪法规定的内容: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国家标志?)✧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具备怎样的法制观念?2.自主探究合作。
3.引入学习:(1)每年12月4日是什么日子?(我国法制宣传日)(2)每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从每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上看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学间交流)(我们将宪法和普通法律从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三方面进行一个比较。
)4.了解我国现行宪法:(1)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布实施。
后来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2)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共138条。
---------------------------------------------------------------范文最新推荐------------------------------------------------------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公民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公民实现某种愿望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下面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1 / 8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1)人身权利: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分为:①生命健康权;②人身自由权;③人格尊严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2)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
(3)经济权利: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智力成果权,消费者合法权益。
(4)文化权利:受教育权。
2、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4)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6)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7)依法纳税的义务;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每个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公民享有权利必须以履行义务为条件,受义务制约;履行了义务,就享有相应的权利。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具体表现在:①合一性: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如:受教育。
②对等性: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是通过所尽的义务来决定的。
③制约性:公民所享的的权利,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受义务的制约。
4、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对公民的要求:(1)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法律意识的集中体现,每个人都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3)那种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5、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享有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益,不能在合法的权益之外谋求非法利益。
(2)公民应当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对于各种侵权行为依法打击,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而绝不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第二学时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书更严格制定与修改程序【教学分析】本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宪法权威和地位理解;树立公民意识。
【教学目的】懂得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结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书,用自己行动来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懂得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规定和因素。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复习铺垫、导入新知:提问:国内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主线问题重要有哪些?(切入基本权利)公民所具备权利是宪法赋予,任何人无权剥夺。
那么,作为公民,咱们拥有宪法赋予哪些权利呢?(布置通读教材P84-87页任务,4-6分钟,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生成能力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公民基本权利重要涉及:公民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受教诲权等方面。
2.权利和义务是统一。
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同步,还规定了公民必要履行基本义务。
3.宪法是每个公民维护其基本权利武器,每个公民都应当熟悉它,把它贯彻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因此,咱们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4.宪法是国家主线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5.宪法稳定是国家稳定基本。
因而,宪法制定与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合伙探究生成新知一、交流阅读、自学状况(学生举手发言)二、课堂探究互动环节(一)公民权利保障书(设立两个小环节)第一小环节:学法1.接续导入,教师依照教材中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作进一步简介与列举。
(目是让学生明白:公民所具备权利是宪法赋予,任何人无权剥夺。
)2.PPT出示:课本P84-P85页中“空格练习”。
(通过此题思考练习,使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有进一步理解及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书理解。
) 3.PPT出示:宪法还规定了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公民必要履行基本义务?结论:公民享有权利和要履行义务是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