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1—2

计量经济学1—2

计量经济学1—2
计量经济学1—2

第二章课后习题

2.1 (1)分别分析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 GDP 、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

系。

解:各国人均寿命(Y )与人均GDP (X i )之间的数量关系:

Dependent Variably Y Method : Least Squares Date: 09^25/15 Time: 19 37 Sample: 1 22

Included ooservations: 22

0&5已的1 Std. Error t-Statisiic Proc. C 56.G4794

1.960820 28.63992 0 0000 X1

0128360

0.027242

4.711834

Q.D001 R-squared

0 525082

Mean dependent var 62.5000 & Adjusted R.-squared 0 502386 SD dependent var 10.08089 S.L of regression

7.116&81

Aka ike info crite rion 6.B49324 Sum squarec resid 1013.000

Schwarz criterion 6.94851 & Log likelihood

-73.34257 Hannan-Quinn criter.

6.372589 F-ststistic

22 20138 Durbin-WatEon stat

0.629074

Prob(F-Etatistic)

0.000134

Y=56.64794+0.12836X 1

各国人均寿命(Y )与成人识字率(X 2)之间的数量关系: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25/15 Time : 19:45 Sample: 1 2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3 79424

3 532079 10.98340 0.0000 X2

Q 3319^1 N,

---------------

0.145&5&

7.115308

0.0000 R-squ-ared

^.716025 Fikan dependentvar

62.50000 Adjusted R.-squared

0.702566 S.D. dependent var 10,03689 S E of regression 5.50130 B Akaike into criterion 6.3S435B Sum squared resid

605.2S73 Schwarz criienon

6.433542 Log likelihood -6

7.67792 Han nmri-Ciuinn crite r. 6357721 F-statistic

50 62761 Durbin-Watson stat

1.946405

Pro b{F^ statistic)

0.000001

Y=38.79424+0.331971X 2

各国人均寿命(Y )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 3)之间的数量关系:

c31.79958 6.536434 4 864971 C 0001

0 2872760.060260 4 825285 0 0001

R-squared 0.537920Mean dependent war 62.50000

Adjusted R-squared 0.514825 S.D. dependent var 100SS89

S E. of regression 7 027364Akaite info crrterion 6.8240a&

Sum squared resid987.5770 Schwarz criterion 6 923194

Log liicelinaod -7S.06409 Hnrinan-Qumn criter. 0 847374

F-statistic23.2033S Durbin-Watson stat 0.9S2555

Pro b(F-st ati Stic) 0.000103

Y=31.79956+0.387276X 3

(2)对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近性检验(假设显著性水平a为0.05)。

解:各国人均寿命(Y)与人均GDP(X1 )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B 1=56.64794 , 3 2=0.12836,说明亚洲各国人均GDP每增加1美元,人均寿命将增加0.12836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 >拟合有度检验:可决系数R2=0.526082,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

解释变量“人均GDP ”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一半多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 o:3 2=0, H仁3 2工0,因为P=0.0001Va =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人均GDP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各国人均寿命(Y)与成人识字率(X2 )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3 1=38.79424 , 3 2=0.331971,说明亚洲各国成人识字率每

增加1%,人均寿命将增加0.331971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 >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0.716825,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

解释变量“成人识字率”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大部分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 O:3 2=0, H仁3 2工0,因为P=0.0000Va =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成人识字率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各国人均寿命(Y)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 )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3 1=31.79956 , 3 2=0.387276,说明亚洲各国一岁儿童疫苗

接种率每增加1%,人均寿命将增加0.387276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 >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0.537929,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

解释变量“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一半多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 O:3 2=0, H仁3 2工0,因为P=0.0001Va =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2.2 (1)建立浙江省财政预算收入与全省生产总值的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模型的参数,检验模型的显著性,用规范的形式写出估计检验结果,并解释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假设显著性水平为

0.05)。

解:

D&p&nde nt Variable ¥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25/15 Time: 20:4J

Sample: 1978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33

Variable Ccefficiert Std. Error t-StatisNc Pran.

C-154.3063 39.03196 -3 948274 0.0004

X0.176124 0.004072 43.Z5639 0.0000

R-squared 0.963702l.lean dependentvar 902.5146

Adjusted R-squared0.983177S.D. dependent var1351.009

S.E. of regression175.2325Aka ike info criterion13.22S80

Sum squared resid951899.7 Schwarz critenon13.31949

Log likelihood -216.2751Hannan-Quinn criter. 13.2593-1

F-statistic1871 11&Curb in-Wats on stat0 100021

Pro b(F-statistic) c.oooooo

计量经济模型:Y - 154.3063+0.176124X

估计模型的参数:B 1= - 154.3063,3 2=0.176124

统计检验:H O:3 2=0, H1:3 2工0,因为P=0.0000 Va =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全省生产总值对财政预算总收入具有显著影响。

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所估计的参数3 1 = - 154.3063,3 2=0.176124,说明全省生产总值

每增加1亿元,财政预算总收入将增加0.176124亿元。

(2)如果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

浙江省2011年的财政预算总收入做出点预测和区间预测。

解:由EViews软件得出Y f=5481.659,这是当X f=32000时浙江省财政预算总收入的点预测值。1>为了作区间预测,取a =0.05, Y f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根据下图的数据可以计算出:

当X f=32000时,将相关数据代入计算得到

即是说,当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000亿元时,浙江省财政预算总收入平均值置信度

95%的预测区间为(5256.972 , 5706.346)亿元。

2> Y f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

当X f=32000时,将相关数据代入计算得到

即是说,当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000亿元时,浙江省财政预算总收入个别值置信度

95%的预测区间为(5039.510, 5923.808)亿元。

X¥_| Mean€000441902 514S Median2689.280209.3900 M 33dm urn2772231 4995410 Minimum12lt3C02567000 Std. Dev7608JD211351009 Skewness1432519 1 663106 Kurtosis 40W&I54590432 \

Jarque-Bera12550631&.69063 Probability 0,0017550.000037 Sum19B014529782.99 Sum Sq. Dev. 1 85E*09 56407195

Q&servations 3333 J

(3)建立浙江省财政预算收入对数与全省生产总值对数的计量经济模型, 检验模型的显著性,并解释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

解:

Depends nt Variable: ILN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25/15 Time: 21 32

Sample (adjusted): iQvg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33 altar adjustments

vananie CoeHclent Std. Error (-Statistic Proc C-1.9102890.268213 -71521210.0000

LNX0.98027& 0.034296 23.5B2C30.0000

R-squared 0963442 Mean depenaentvar 5 573120 Adjusted Fi-squarea 0962263S.D. dependent war 1.6841189 S.E. of re^ressioni0.327172^kalke info criterion Q.6&202S Sum squared res id 3.3182S1Sctiwarz criterior0.752726 Log likelihood -892346S Haninan-Qijinn criter.&.69254S

F-statistic616.9699 Curb in-Wats on start 0.09&203 Pro b(F-statistic)

0.000000

计量经济模型:lnY= - 1.918289+0.980275InX

估计模型的参数:B 1= - 1.918289,3 2=0.980275 估计模型的参数,

C crt?r YF gar Y

富咪运卫巾电19~S2O11 七

检港S J

nra MH■駅』53 trw 16?麻轄KWiASKiLJ?-Error 1137030 U BBH J^I=^-^t Error 145^124 THen re&q屿coeneiM a?29?i BWPrcporWr

OZKOO D

VananeePrgofftiar O'XMiQS

统计检验:H O:3 2=0, H仁3 2工0,因为P=0.0000 Va =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全省生产总值对数对财政预算总收入对数具有显著影响。

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所估计的参数3 1 = - 1.918289,3 2=0.980275,说明全省生产总值

对数每增加1亿元,财政预算总收入对数将增加0.980275亿元。

2.3由12对观测值估计得消费消费函数C i=50+0.6Y,其中,C是消费支出,Y是可支配收入(元),已知Y=800, (Y i- Y) 2=8000, e =300, t o.025 (10) =2.23。当Y f=1000 时, 试计算:

(1)消费支出C的点预测值;

解:因为Y f=1000, C i=50+0.6Y,所以消费支出C的点预测值是650

(2)在95%的置信概率下消费支出C平均值的预测区间;

解:

即是说,当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元时,消费支出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536.155,

783.845)元。

(3)在95%的置信概率下消费支出C个别值的预测区间。解:

即是说,当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元时,消费支出个别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517.954, 782.046)元。

2.4 (1)建立建筑面积与建造单位成本的回归方程; 解:

DependentVariiatile: Y

Mottled; L^a-stSquares

Date:O0Z26H5 Time: 21:31

Sample: 1 12

Induded observations: 12

vanaBle Coeffici ent£tfl. Error t-Gtatistie Proc

C1345 47519 26446 95J95C3 0.0000

X-64.18400 4.809823 -13.34434 0.0000

R-squared 0946829Mean dependentvar 1619.333

Adjusted R-squared 0941512S.D dependent war 131.2552

S.E. of regressioni31.73600Akalke info criterion 5.S&37S2

Sum squared res id10071 74 Schwarz cntenor S 9S4&10

Log likelihood-5742275 Hannan-a Jinn criter.&.073971

F-statistic178.0715 Curb in-Wats on start 1 V2407

Pro b (Fatalistic)

0.000000

Y=1845.475 - 64.184X

(2)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 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学为方法,以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核心,对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四个要素:经济变量(x ,y )、参数(β)、误差项(u )及方程的形式f (·) 利用方差分解表计算F 统计量的过程 完全多重共线性如果存在某解释变量是其他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则称为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 近似(不完全)多重共线性若解释变量之间无准确的或完全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它们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性,称模型存在近似(不完全)多重共线性。 Y=X β+u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 表示:在其它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第j 个解释变量的单位变动对被解释变量平均值的影响。u 是随机误差项。 多重共线性的判断:“经典”判断法多重共线性的“经典”特征是R2较高,方程的F 检验高度显著但参数t 检验显著的不多,如果一个回归分析结果中存在这一特征,则应考虑其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方差扩大因子法(1-Rj 方)为自变量Xj 的容忍度(Tolerance ),其倒数称为方差扩大因子 经验表明,当VIFj ≥10时,自变量xj 与其它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就非常大了,以至于足以影响到OLSE 的稳定性(方差增大)。 双对数函数模型:βj 称为偏弹性系数。它度量了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被解释变量y 对于解释变量Xi 的弹性系数。 对样本回归方程解释如下:斜率系数0.3397表示产出对劳动投入的弹性,即表明在资本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 动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产出将增加0.3397个百分点。同样地,在劳动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产出将平均增加0.8419个百分点。两个弹性系数相加为规模报酬系数,其数值大于1,表明该市经济的特征很可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如果数值等于1,属于规模报酬不变;小于1,则属于规模报酬递减)。根据单边检验的结果,这两个系数各自均是统计显著的(这是用单边检验,即 ,因为我们预期劳动力和资本对产出影响都是正向的),模型的F 值也是高度显著的(因为prob=0.0000),因此能够拒绝零假设:劳动力与资本对产出无影响。R2值为0.995,表明劳动力和资本(对数)的变动解释了大约99.5%的产出(对数)的变动,说明了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 误差项一阶自相关的DW 检验DW 值越接近于2,ut 的自相关性越小;DW 值越接近于零, ut 正自相关程度越高;DW 值越接近于4, ut 负自相关程度越高 DW 检验的准则如下:⑴当DW

(4- dL)时,拒绝原假设 H0:ρ=0 ;接受备择假设H1:ρ≠0,ut 存在一阶负自相关。⑶当dU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2计量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 设计理论模型,包括模型中变量及模型形式的确定。收集样本数据。估计参数。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模型参数的检验,模型假定条件的检验等 3现实数据包括哪几种类型? 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集合数据 4回归分析的含义?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它基于观测数据建立变量间适当的依赖关系,以分析数据内在规律,并可用于预报、控制等问题。 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区别? 相关分析中两组变量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说一个是因,另外一个是果。或者他们只是跟另外第三个变量存在因果关系。而回归分析可以定量地得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可以看作是因,另一个看作是果。两者位置一般不能互换。 6线性回归和线性分析 8最小二乘法原则: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则是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这里的“二乘”指的是用平方来度量观测点与估计点的远近,“最小”指的是参数的估计值要保证各个观测点与估计点的距离的平方和达到最小. 9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1、模型对参数为线性2、重复抽样中X是固定的或非随机的3、干扰项的均值为零4、u的方差相等5、各个干扰项之间无自相关6、无多重共线性,即解释变量间没有完全线性关系7、u和X不相关8、X要有变异性9、模型设定正确 10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1.线性特性。 2.无偏性。 3.有效性 4.渐近无偏性 5.一致性 6.渐近有效性 17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对于多元性回归模型,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间出现相关性,则称为多重共线性 18多重共线性诊断方法? 1)对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采用简单相关系数法 求出X1和X2的简单相关系数r,若|r|接近1,则说明两变量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 线性。 (2)对多个解释变量的模型,采用综合统计检验法 若在OLS下,模型的与F值较大,但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较少,说明各解释变量对Y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但各解释变量间存在共线性而使得它们对Y的独立作用不能分辨,故t检验不显著。 20虚拟变量引入的原则是什么?虚拟变量的个数按以下原则确定:每一定性变量所需的虚拟变量个数要比该定性变量的类别少1,即如果有m个定性变量,只在模型中引入m-1个虚拟变量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2套)附答案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R 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1(122 B. 2R ≥2R C. 02>R D. 1 )1(122----=n k n R R 3、半对数模型i i LnX Y μββ++=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A. Y 关于X 的弹性 B. X 的绝对量变动,引起Y 的绝对量变动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动 D. X 的相对变动,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动 4、已知五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 =∑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 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σ 为( ) A. 33.33 B. 40 C. 38.09 D. 20 5、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i i i e X Y ++=21??ββ ,以下说法A 不正确的是( ) A .0=∑i e B .0),(≠i i e X COV C .Y Y =?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6、Goldfeld-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7、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DW ≤1 B.-1≤DW ≤1 C. -2≤DW ≤2 D.0≤DW ≤4 8、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 A.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C.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 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计量经济学1—

第二章课后习题 2.1(1)分别分析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系。 解:各国人均寿命(Y)与人均GDP(X1)之间的数量关系: Y=56.64794+0.12836X1 各国人均寿命(Y)与成人识字率(X2)之间的数量关系: Y=38.79424+0.331971X2 各国人均寿命(Y)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的数量关系:

Y=31.79956+0.387276X3 (2)对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近性检验(假设显著性水平α为0.05)。 解:各国人均寿命(Y)与人均GDP(X1)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56.64794,β2=0.12836,说明亚洲各国人均GDP每增加1美元,人均寿命将增加0.12836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拟合有度检验:可决系数R2=0.526082,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人均GDP”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一半多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0:β2=0,H1:β2≠0,因为P=0.0001<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人均GDP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各国人均寿命(Y)与成人识字率(X2)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38.79424,β2=0.331971,说明亚洲各国成人识字率每增加1%,人均寿命将增加0.331971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0.716825,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成人识字率”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大部分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0:β2=0,H1:β2≠0,因为P=0.0000<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成人识字率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各国人均寿命(Y)与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的回归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31.79956,β2=0.387276,说明亚洲各国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每增加1%,人均寿命将增加0.387276年,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0.537929,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对被解释变量“人均寿命”的一半多作出了解释。 3﹥统计检验:H0:β2=0,H1:β2≠0,因为P=0.0001<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亚洲各国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对人均寿命具有显著影响。 2.2(1)建立浙江省财政预算收入与全省生产总值的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模型的参数,检验模型的显著性,用规范的形式写出估计检验结果,并解释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假设显著性水平为0.05)。

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研究对象是() A.经济理论 B.经济数学方法 C.经济数学模型 D.社会经济系统 2.在双对数线性模型lnY i=lnβ0+β1lnX i+u i中,β1的含义是() A.Y关于X的增长量 B.Y关于X的发展速度 C.Y关于X的边际倾向 D.Y关于X的弹性 3.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表示() A.当X2不变、X1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 B.当X1不变、X2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 C.当X1和X2都保持不变时, Y的平均变动 D.当X1和X2都变动一个单位时, Y的平均变动 4.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C.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5.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6.如果X为随机解释变量,X i与随机误差项u i相关,即有Cov(X i, u i)≠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是() A.有偏的、一致的 B.有偏的、非一致的 C.无偏的、一致的 D.无偏的、非一致的 7.设某商品需求模型为Y t=β0+β1X t+ u t,其中Y是商品的需求量,X是商品价格,为了考虑全年4个季节变动的影响,假设模型中引入了4个虚拟变量,则会产生的问题为()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 D.完全的多重共线性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1、比较普通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异同。 答: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使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的拟合样本数据,反映在 图上就是是样本点偏离样本回归线的距离总体上最小,即残差平方和最小 ∑=n i i e 12min 。 只有在满足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古典假设时候,采用OLS 才能保证参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在不满足基本假设时,如出现异方差,就不能采用OLS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 模型加权,对较小残差平方和2i e 赋予较大的权重,对较大2i e 赋予较小的权重,消除异方差,然后在采用OLS 估计其参数。 在出现序列相关时,可以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这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小二乘 法。 最小二乘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特例,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广义 最小二乘法的特列。 6、虚拟变量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 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主要方式有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 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7、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结构式方程的结构参数为什么不能直接应用OLS 估计? 答: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结构方程解释变量中的内生解释变量是随机解释变 量,不能直接用OLS 来估计;第二,在估计联立方程系统中某一个随机方程参数时,需要考虑没有包含在该方程中的变量的数据信息,而单方程的OLS 估计做不到这一点;第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中每个随机方程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相关性,表现于不同方程随机干扰项之间,如果采用单方程方法估计某一个方程,是不可能考虑这种相关性的,造成信息的损失。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答:①结构分析,即是利用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研究,分析当其 他条件不变时,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②经济预测,即是利用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未来值做出预测估计或推算。③政策评价,对不同的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对比,从中做出选择的过程。④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模型可用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并揭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 6、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答:一般分为5个步骤:①根据经济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②样本数据的收集; ③估计参数;④模型的检验;⑤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7、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准则检验;③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④模型预测检 验。

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学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两个变量的数学模型:Yi=β?+β?Xi +μi ,Yi 为被解释变量。 Xi 为解释变量。μi 为随机误差项(随机扰动项或随机项、误差项)。β?,β?为回归系数(待 定系数、待定参数),这样的模型含有一个解释变量,而且变量之间的关系又是线性的,所 以上式称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1、解释变量X 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假设2、 随机误差项μi 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和不序列相关性:E(μi )=0 i=1,2, …,n 。 Var(μi )= δu2 i=1,2, …,n 。Cov(μi ,μj)=0,i≠j i,j= 1,2, …n,假设3、随机误差项μi 与解释变量X 之间不相关:Cov(Xi,μi)=0 i=1,2, …,n,假设4、μi 服从零均值、同方差、零协方差 的正态分布: μi -N(0,δu2)i=1,2, …,n 。注意:1、如果假设1、2满足,则假设3也满足;2、如 果假设4满足,则假设2也满足。 3、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为了研究总体回归模型中变量X 和Y 之间的线性关系,需要求 一条拟合直线,一条好的拟合直线应该是使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以此为准则,确定X 与Y 之间的线性关系。 4、回归系数:β?=1/n ﹙∑Yi -β?∑Xi ﹚,β?=n∑XiYi -∑Xi∑Yi /n∑Xi2-﹙∑Xi ﹚2 5、常用结果:1、∑ei=0即残差项ei 的均值为0,2、∑eiXi=0即残差项ei 与解释变量Xi 不 相关。3、样本回归方程可以写成Yi o-ˉYˉ=β?(Xi-ˉXˉ)即样本回归直线过点(ˉXˉ, ˉYˉ) 4、ˉYi oˉ=ˉYˉ即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平均值等于其估计值的平均值 6、样本可决系数:对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之间拟合程度的检验。样本观测值距回归 曲线越近,拟合优度越好,X 对Y 的解释程度越强。TSS=∑(Yi- ˉYˉ)2,RSS=∑(Yi o-ˉYˉ) 2,ESS=∑(Yi- Yi o)2其中TSS 为总离差平方和,RSS 为回归平方和(为样本回归线解释的 部分),ESS 为残差平方和(样本回归线不解释的部)R2=RSS /TSS=1-∑ei2/∑yi2=β?2∑xi2 /∑yi=(∑xiyi) 2/∑xi2∑yi2,可决系数的取值范围:[0,1],R2越接近1,说明实际观测点离 样本线越近,拟合优度越高。 7、样本相关系数:R=∑xiyi /(∑xi2∑yi2)? 检验相关系数的t 统计量t=R(n-2) ?/(1-R 2)?~ t(n-2) 8、置信区间:β?~N (β·, δu2∑Xi2/n∑xi 2), β?~﹙βo, δu2/∑xi2﹚令δu2=∑ei2/n-2,t=β?-βo /δβ?~t(n-2),==≥βo∈[β?-tα/2δβ?,β?+tα/2δβ?],β·∈[β?-tα/2δβ?,β?+tα/2δβ?] 9、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t=β?-βo/δβ?~t(n-2),提出假设H0:βo=0,H1: βo≠0 计算t=β2/δβ?,然后比较t 与tα/2(n-2)的大小 10、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测:(1)点预测。将X 的一个特定值 代入样本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的 就是 的点预测 (2)区间预测。是求出 的点预测值 之后在一定置信度下求 落在以 为中心的的一个区间,从而可以分析 与 的接近程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1)单个值的预测区间Var(e o)=se 2[1+1/n+( - ) 2/∑xi 2],t= - /δ(e o) ~t(n-2), ∈[ -t α/2δ(e o), + t α/2δ(e o) ](2)均值的预测区间Var(δ0)= se 2[1/n+( - )2/∑xi 2],,t=E( )- /δ0~t(n-2), E( ) ∈[ - t α/2δ0, + t α/2δ0] 11、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β?表示边际倾向,表示Xi 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Yi 便增加或 减少β?个单位,β?是样本回归线在y 轴的截距,表示Yi 不受Xi 影响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 行为。 1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1、E (ui )=0,即随机误差项是一个期望值或平均值为 零的随机变量。2、var(ui)=E(ui 2) =δ2即对于解释变量X1、X2、·····Xk 的所有观测值, 随机误差项有相同的方差3、cov(ui,uj)=E(uiuj)=0即随机误差项彼此之间不相关。4、 cov(Xij,uj)=0即解释变量X1、X2、····Xk 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彼 X 0 Y ?0Y 0Y 0Y ?0Y 0Y ?0Y ?0Y 0X 0X Y 0Y ?0Y 0Y ?0Y ?0X 0X Y 0Y ?0 Y 0Y ?0Y ?0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2)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分) 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2分)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2分)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1分)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2分)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1分)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1分)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1分)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1分)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1分)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2分)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2分)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1分)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2分)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1分)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分)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分)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3分)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3分)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2最新版本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二) 一、单选题 1、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如下:,其中C为消费,x为收入,虚拟变量,所有参数均检验显著,则城镇家庭 的消费函数为。 A、 B、 C、 D、 2、如果某个结构方程是恰好识别的,估计其参数可用。 A、最小二乘法 B、极大似然法 C、广义差分法 D、间接最小二乘法 3、某商品需求函数为,其中y为需求量,x为价格。为了考虑“地 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A、2 B、 4 C、5 D、6 4、消费函数模型,其中y为消费,x为收入, ,,,该模型中包含了几个质 的影响因素。 A、1 B、2 C、 3 D、4

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 据 C、修匀数据 D、平行数据 6、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准则。 A、经济计量准则 B、经济理论准则 C、统计准则 D、统计准则和经济理论准则 7、对于模型,为了考虑“地区”因素(北方、南方),引入2 个虚拟变量形成截距变动模型,则会产生。 A、序列的完全相关 B、序列的不完全相关 C、完全多重共线性 D、不完全多重共线性 8、简化式模型是用所有()作为每个内生变量的解释变量。 A、外生变量 B、先决变量 C、虚拟变量 D、滞后内生变量 9、联立方程模型中,如果某一个方程具有一组参数估计量,则该方程为. A、不可识别 B、恰好识别 C、过度识别 D、模型可识别 10、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个结构方程包含了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 A、恰好识别 B、不可识别 C、过度识别 D、不确定 11、对于联立方程模型,若在第1个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为,解释变量全部为先决变量;在第2个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为,解释变量中除了作为第

(可直接使用)计量经济学大作业(1).doc

2010-2011第二学期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大作业名称:2008年12月我国税收多因素分析 组长: 学号:00 姓名:专业:财政学 成员: 学号:00 姓名:专业:财政学 学号:00 姓名:专业:财政学 选课班级:A01 任课教师:徐晔成绩: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批阅日期:

计量经济大作业要求如下: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3.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进行计算和分析; 4.要求:word文档格式,内容四千字左右,并附数据。 内容: 1.确立问题: 选择一个经济预测问题或经济分析问题,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经验分析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或经济系统中某一经济变量与其它一些(至少二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建立模型: 初步建立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软件求解回归方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与经济计量检验,解决可能出现的违反基本假设的问题,最后确定回归方程。 3.提供图表: 给出说明该回归方程建立效果较好的必要的图表,如通过被解释变量的观察值曲线与拟合值曲线来比较其拟合效果。 4.实证分析: 利用回归方程的结果进行一定的经济预测或经济分析。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计量经济学课程组 2011/2/19

2008年12月 我国税收多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税收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及进出口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模型,将几者之间的关系量化。 一、研究背景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是我们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如居民消费水平、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财政支出总量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等。近年来,我国的税收增长远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通过对税收增长的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对我国的税收增长影响最大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目的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税收的课税权主体是国家,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税收活动的目的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这是所有国家爱税收的共性。 税收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可以是实物或货币,这反映出税收分配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发展演变的过程。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又是宏观调控的杠杆。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税收是集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于一身的重要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职能实现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分析税收收入,有助于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规律,有助于合理制定国家财政政策,从而起到维护国家、分配收入、配置资源、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进出口总额两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在得到我国税收收入与各主要因素间的线性关系后,针对此模型分别对违背基本假设的三种情况进行假设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并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我们建立税收收入模型的目的有以下三点: (1)结果分析,即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定性的分析; (2)预测未来,即预测未来税收收入的总量及规模; (3)政策评价,利用模型对各种政策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实际经济系统税收收入的实现过程中,税收收入受到经济增长、GDP总量及结构、进出口总额以及税收政策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由经济增长转换为税收的增长还要经过政策性和实施性两次漏出,如下图: GDP分解: GDP(C+V+M) →可征税GDP(V+M) →应税GDP →税收 ↓↓↓税收漏出:不可征税GDP(C)政策性漏出实施性漏出 ↓↓税收政策及制度:税制不完善税收征管不力税收经济生活受制于国家政策,国家政策会因税收经济现状而处于部分调整中,这种调整主要是指税收经济的动荡对整体宏观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会促使国家为稳定经济采取相应措施。

计量经济学习题 (2)

计量经济学 一、 单选题 1、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B )。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2、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i 01i i Y X u ββ+=+,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对1β的显着性作t 检验,则1β显着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其统计量t 大于( D )。 A t 0.05(30) B t 0.025(30) C t 0.05(28) D t 0.025(28) 3、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 4、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5、横截面数据是指( 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6、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7、参数β的估计量?β具备有效性是指( B )。 A .?var ()=0β B .?var ()β为最小 C .?()0ββ-= D .?()ββ-为最小 8、当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现象时,适宜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C )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 C 、广义差分法 D 、工具变量法 9、产量(X ,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 ,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356 1.5X -=,这说明( D )。 A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增加356元 B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元 C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356元 D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元 10、用OLS 估计经典线性模型i 01i i Y X u ββ+=+,则样本回归直线通过点( D )。 A .X Y (,) B . ?X Y (,) C .?X Y (,) D .X Y (,) 11、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r ≤-1 B .r ≥1 C .0≤r ≤1 D .-1≤r ≤1 12、当存在异方差现象时,估计模型参数的适当方法是 ( A )

计量经济学 作业1

Econometrics ASSIGNMENT 1 100 POINTS TOTAL DUE: Thursday, January 26, 3:20 p.m. **IMPORTANT REMINDER: LATE ASSIGNMENTS CANNOT BE ACCEPTED – NO EXCEPTIONS** Note : Questions 1~3 ar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Questions 4 & 5 are also simple, albeit long. Questions 7 & 8 are on hypothesis testing. 1. [5] Let X be the random variable distributed as Normal (5,4). Find the probabilities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i) P(X ≤ 6) (ii) P(X > 4) (iii) P(|X – 5| > 1) 2. [5] Let X denote the prison sentence, in years, for people convicted of auto theft in California. Suppose that the pdf of X is given by 219()(,0 3.=<

计量经济学试题2(2)知识讲解

计量经济学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解释变量X1和X2的观测值成比例,即有X1=kX2,其中k为非零常数,则该模型中存在() A.方差非齐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2.当质的因素引进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内生变量 D.虚拟变量 3.用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A.以理论分析作先导,包括的解释变量越多越好 B.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 C.模型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 D.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 4.下列各种数据中,以下不应该作为经济计量分析所用数据的是() A.时间序列数据 B.横截面数据 C.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数据 D.虚拟变量数据 5. 戈德菲尔德—匡特(G—Q)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6. 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7.回归分析的目的是() A.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 B.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 C.根据解释变量数值来估计或预测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均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在X于Y的相关分析中() A.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 B.Y是随机变量,X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9.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加入一个新的假定是( ) A.随机误差项期望值为零 B.不存在异方差 C.不存在自相关 D.无多重共线性 10.若计算的DW 统计量的值为0,则表明该模型( ) A.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B.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 C.存在一阶负序列相关 D.存在高阶序列相关 二、多选题 1.虚拟变量取值为0和1分别代表某种属性是否存在,其中( ) A. 0表示存在这种属性 B.0表示不存在这种属性 C.1表示存在这种属性 D.1表示不存在这种属性 E.0和1所代表的内容可以任意设定 2.异方差的常见类型有( ) A.递增型 B.递减型 C.复杂型 D.倒V 型 3.确定滞后期长度的方法有( ) A.相关系数 B.修正的可决系数 C.施瓦兹准则 D.经济理论或实际经验 4.如果模型中存在自相关现象,则会引起如下后果( ) A.参数估计量有偏 B.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不能正确确定 C.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D.预测精度降低 E.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 5.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i 10i X ??Y ? β+β=具有以下特点( ) A .必然通过点(Y ,X ) B .残差ei 的均值为常数 C .i Y ? 的平均值与Yi 的平均值相等 D .残差ei 与Xi 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E .可能通过点(Y ,X ) 6.经济计量学是下列哪些学科的统一?( ) A.经济学 B.统计学 C.计量学 D.数学 E.计算机科学 7.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下列哪些假定是正确的

计量经济学答案(2)教学内容

一、名词解释 1.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如果随机时间序列均值和方差均是与时间t无关的常数,协方差只与时间间隔k有关,则称该随机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2.虚拟变量:是指人们构造的反应定性因素变化、只取0和1的人工变量,并且习惯上用符号D来表示。 3.异方差性: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等于常数,则称模型出现了异方差性。 4.自相关性:如果随机误差项的各期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协方差不等于0,则称模型存在着自相关性。 5随机变量的协整关系:如果同阶单整序列线性组合后单整阶数降低,则称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6.给定一个信息集,At,它至少包含(Xt,Yt),在“现在和过去可以影响未来,而未来不能影响过去”城里下,如果利用Xt的过去比不利用它时可以更好地预测Yt,称Xt为Yt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亦然。 7.随机变量的协整性: 8. 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考虑m阶自回归模型AR(m) Yt=c+ρ1yt-1+ρ2yt-2+……+ρmyt-m+εt 其中εt为白噪声过程 随机误差项的平方(εt)2服从一个q阶自回归过程,即 (εt)2=α0+α1(εt-1)2+α2(εt-2)2+……+αq(εt-p)2+ηt (1) 其中ηt服从白噪声过程。对模型的一个约束条件是(1)的特征方程 1-α1z-α2z2-……-αq Z q=0 的所有根均落在单位圆外,即要求模型参数满足 其中α1+α2+……αq<1 此外,为保证εt2为正值,对模型的另一个约束条件为α0>0,αi≥0,1≤i≤q。上述模型即为条件方差模型。 9.误差修正模型ECM: 对于yi的(1,1)阶自回归滞后模型: εi Y t=α+β0x t+β1x t-1+β2y t-1+ ⊿y =β0⊿x t+γecm t-1+εt 。(1) 其中,ecm t-1=y t-1-α0-α1x t-1 ,γ=β2-1,α0=(α+ t β0)/﹙1-β2﹚,α1=β1/(1-β2) 称式(1)为误差修正模型ECM 10.多重共线性:多元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的性质 二、填空题 1.合理选择解释变量的关键:正确理解有关经济理论和把握所研究经济现象的行为规律。 2.计量经济模型的用途一般包括: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实证分析。 3.计量经济模型检验的内容一般包括:经济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检验、预测性能检验。 4.对于不可直接线性化的非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 对于可间接线性化的模型,可以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Logistic模型变换成标准的线性模型;对于不可线性化的模型,可以通过Toylor技术展开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来求得参数估计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