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一)
- 格式:docx
- 大小:20.79 KB
- 文档页数:20
安全预评价需要的资料清单安全预评价(Safety Pre-Evaluation)是指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之前对潜在危险或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防范和减轻事故伤害。
下面是进行安全预评价所需要的资料清单:1.企业或组织的基本情况资料: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料、组织架构、人员分工、资产规模等。
3.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包括企业的环境审核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4.生产工艺和技术资料:包括企业的工艺流程图、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设备检测记录等。
5.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包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分工制度、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标准、安全培训记录等。
6.生产设备和设施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设备清单、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设施平面图等。
7.安全生产设施和消防系统的情况:包括企业的消防设施规划和构建情况、消防器材配备、安全出口设置等。
8.生产原辅材料和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包括原辅材料的供应商信息、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标识等。
9.员工健康监测资料:包括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工健康档案等。
10.事故和隐患排查处理记录:包括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隐患记录、相关的整改方案和处理结果。
11.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资料: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行业安全标准、最新的安全技术规范等。
12.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包括企业员工的培训记录、安全意识教育宣传材料等。
13.安全检查和审计报告:包括企业的安全检查、审计报告,以及对应的整改情况。
14.其他相关的资料:包括行业安全经验和案例、第三方安全评估报告等。
以上是进行安全预评价所需的一些基本资料清单,根据不同的企业或组织,可能还需要额外的补充材料。
了解和收集到这些资料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预评价,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预评价范本I. 引言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生产设施,其使用燃烧燃料通过锅炉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然而,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安全预评价。
本文将从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设备安全、安全管理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安全预评价。
II. 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的工艺流程包括燃料供给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等。
在燃料供给系统中,火力发电厂应具备可靠的燃料供应和储存设施,以及防止燃料泄漏的措施。
锅炉系统是火力发电厂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关注其炉膛的燃烧稳定性、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和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汽轮机系统的安全与运行稳定性密切相关,需要确保轴承、齿轮等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转。
辅助设备系统如给水泵、风机、输送带等也需具备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
III. 设备安全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安全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事故和故障的关键。
其中,锅炉和汽轮机是最为重要的设备。
在锅炉的安全方面,应关注其过热、过压和过冷等问题,设立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汽轮机的安全主要涉及轴承的温度、振动和润滑油的清洁度,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
IV. 安全管理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运营的关键。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安全交底。
其次,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另外,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最后,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整个火力发电行业的安全发展。
V. 环境影响火力发电厂在产生电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火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是安全预评价的一部分。
在燃烧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燃料和燃烧控制技术,减少烟尘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废气的处理应采用适当的气体净化装置,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要求与方法考情分析本章是新教材中内容变化最大的一章(真题答案以新教材为准)评价涉及的管理规定、评价文件的内容等为历年考核要点,建议分条分层梳理复习结合第3章建设方案研究中环境保护篇和安全内容复习主要考点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4.安全预评价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09年单(一)概念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至少两个特点:主体是人类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2、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1、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单行法: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相关法: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2、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或国务院批准有关主管部门3、政府部门规章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三)环境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环境标准体系(1)分类按类型分:五种发布权限:三种行业: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行业性排放标准执行性质:强制性和推荐性,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2)应用环境标准的原则(13年单)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补充和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应结合环境功能区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级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所属行业、环境功能区、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间确定。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略)【2009年真题】对下列各类评价,我国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是()。
精品文档AVL-Cruise计算分析整车性能的流程与规范1 模型的构建要求1.1 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分析参数的获取收集和整理关于该车的整车配置组件参数数据。
主要包括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参数;变速箱档位速比参数;后桥主减速比参数;轮胎参数;整车参数等。
具体参数项目见附录1。
1.2 各配置组件建模1.2.1 启动软件在桌面或程序中双击AVL-Cruise快捷图标,进入到AVL-Cruise用户界面,点击下图所示工具图标,进入模型创建窗口。
进入模型创建窗口1.2.2 建立整车参数模型进入模型创建窗口后,将鼠标选中Vehicle Model,鼠标左键点击整车图标,按住左键将图标拖曳到建模区,如下图所示:双击整车图标后打开整车参数输入界面,根据参数输入要求依次填写数据:Author :此处填写计算者,不能用中文,可以用汉语拼音和英文,该软件所有填写参数处均不能出现中文。
Comment :此处填写分析的车型号。
Notice1、Notice2、Notice3:此处填写分析者认为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特殊发动机型号等,没有可 以不填。
1.2.2.1 整车参数数据填写规则进入模型创建窗口后,将鼠标选中Engine Model ,鼠标左键点击发动机图标,按住左键将图标拖曳到建模区,如下图所示:作者名称、注解说明,可以不填注解说明,可以不填油箱容积 内外温差:0试验台架支点高度:100内外压差:0 牵引点到前轴距离轴距空载、半载、满载下整车重心到前轴中心距离、重心高度、鞍点高度、前轮充气压力、后轮充气压力整备质量 整车总重迎风面积风阻系数前轮举升系数后轮举升系数双击发动机图标后打开发动机参数输入界面,根据参数输入要求依次填写数据:1.2.3.1 发动机参数输入规则按照图示箭头位置单击按钮,弹出外特性输入窗口:此处根据厂家提供的发动机数据输入转速与扭矩关系发动机转速与扭矩的关系从外特性数据表中可以直接得到;填写时注意对应关系即可。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对于经判定需预测二次污染物的项目,预测范围应覆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 )的区域。
A、5%B、3%C、10%D、1%正确答案:D2、某规划项目需模拟二次PM2.5和O3,选用( )模型进行进一步预测。
A、CALPUFFB、AERMODC、AEDTD、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正确答案:D3、对评价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项目的( )变化的预测。
A、特征质量参数B、重要质量参数C、各种环境质量参数D、常规质量参数正确答案:C4、对于固定声源评价,一定要绘制等声级线图,是( )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和二级B、三级C、二级D、一级正确答案:A5、某工厂冷却塔外1m处,噪声级为100 dB(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dB(A),在不考虑屏障衰减的情况下,厂界与冷却塔的最小距离应为( )。
A、80mB、100mC、50mD、60m正确答案:B6、一般户外、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地面高度的共同要求是( )。
A、≥1.2mB、≥1.5mC、≥1m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7、某水样pH为6.5,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
A、0.93B、0.2C、1.08D、0.5正确答案:D8、我国现有的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为( )。
A、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噪声级B、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连续噪声级C、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级正确答案:C9、某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为2.8,且常年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7m,该项目敏感程度分级为( )。
A、不敏感B、敏感C、一般敏感D、较敏感正确答案:D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 )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安全预评价管理办法一、前言安全预评价是指在建设或改建项目之前,对项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遵守法律法规,降低事故风险,制定了安全预评价管理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管理办法的内容和实施要点。
二、管理范围安全预评价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类建设或改建项目,在项目计划初期和环境影响评价前,进行安全风险预估和控制。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业项目:包括工厂、厂房、生产线等;2. 建筑项目:包括住宅、商业综合体、公共设施等;3. 交通运输项目: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4. 环境治理项目:包括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
三、安全预评价程序1. 安全风险评估在项目计划初期,项目方需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项目背景和范围;(2)危险源辨识和评估;(3)风险分析和等级划定;(4)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2. 安全管理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项目方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在项目计划中明确落实。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安全:建筑、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2)组织管理: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培训计划和紧急预案;(3)监测和检查:建立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机制。
3. 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方应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风险控制和事故应对。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风险动态监测:及时了解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2)紧急预案:制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3)危险源管理:建立危险源台账和清单,定期检查。
四、督导和监管为了确保安全预评价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相关监管部门将对项目方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评估。
监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项目准备阶段的文件和资料完善性;2. 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 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4. 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备性。
五、违法和处罚对于未按照安全预评价管理办法进行预评价或者实施不力的项目方,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考研历年真题答案与解析:农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能使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水平是A.局部电位B.阈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2.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出胞作用D.入胞作用3.引起骨骼肌产生强直收缩的动作电位表现为A.可发生重叠B.不发生重叠C.可发生总和D.可发生融合4.血液中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的因素是A.CO2分压升高B.pH值升高C.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D.温度降低5.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D.成分为二磷酸磷脂酰肌醇6.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大脑皮层7.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肝脏B.脾脏C.肾脏D.肺脏8.损毁哺乳动物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后,其尿液会发生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尿稀释B.尿量增加,尿浓缩C.尿量增加,尿稀释D.尿量减少,尿浓缩9.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肾小球滤过率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10.关于肾小球滤过的描述,正确的是A.入球小动脉收缩,原尿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减少C.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增加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减少11.消化道平滑肌经常处于微弱且持续的收缩状态,这种现象产生的前提是A.交感神经的兴奋B.副交感神经的抑制C.慢波的存在D.壁内神经丛的抑制12.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A.胰高血糖素B.生长抑素C.胃泌素D.促胰液素13.调节摄食行为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下丘脑C.脑桥D.延髓14.下列选项中,属于睾丸支持细胞生理功能的是A.产生雄激素B.分泌促性腺激素C.产生精子D.形成血–睾屏障15.促进雌性动物初情期乳腺发育的主要激素是A.雌激素B.雄激素C.催乳素D.催产素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单选题(共20道题)收起1.(3.0分)演练的准备阶段第一项任务是___。
∙A、确定演练日期∙B、确定演练内容∙C、确定演练目标∙D、以上都是2.(3.0分)演练的整改项是在____过程中观察识别出来的。
∙A、演练∙B、评价∙C、总结∙D、检验3.(3.0分)参加预案演练的人员应承担_____个方面的任务。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4.(3.0分)综合性应急演练过程包括____阶段。
∙A、演练准备∙B、演练实施∙C、演练总结∙D、以上都是5.(3.0分)应急演练人员应包括_____类人员。
∙A、3∙B、4∙C、5∙D、66.(3.0分)演练的不足项是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____缺陷。
∙A、应急准备∙B、预案内容∙C、预案形式∙D、应急内容7.(3.0分)事态监测与评估作为应急响应的一项核心功能和任务,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
其目的是()。
∙A、动态监测风向和环境的变化∙B、动态监测事故发展势态及其影响∙C、动态估算经济损失的大小∙D、动态评估事故预防的有效性8.(3.0分)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制定()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A、危险物质泄漏控制∙B、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C、出入现场和紧急撤离∙D、应急信息的审核和批准9.(3.0分)全面演练指针对事故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_____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A、检查、评价∙B、检验、评价∙C、检验、评估∙D、验收、评价10.(3.0分)事故应急预案的控制人员应保障演练过程的_____。
∙A、按时完成∙B、按计划内容完成∙C、安全∙D、符合要求11.(3.0分)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急策划是一级要素,危险分析是二级要素。
下列不属于危险分析内容的是()。
∙A、危险识别∙B、脆弱性分析∙C、资源分析∙D、风险分析12.(3.0分)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市场管理总站暋暋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SieconsructonsafetymanagementspecfcatonDGJ08-903-2010J11761-2010 .................t t i2011暋上海ii i.................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SieconsructonsafetymanagementspecfcatonDGJ08-903-2010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011年3月1日.................2011暋上海t t iii i2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011]9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主编的《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903-2010,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灡0灡1 条、5灡1灡1 条、5灡4灡2 条、5灡5灡4 条、5灡6灡1 条、5灡8灡3 条、7灡0灡1 条为强制性条文。
原《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2 5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曫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前暋言本规范是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00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沪建交[008]70号),由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会同部分相关单位进行修编的。
高校实验室安全知识问答题一. 判断题(2分*10)1 学生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使用手术器械,注意手术器械使用安全,严禁用手术器械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正确)对错2.在动物实验结束以后,可以自行处理实验动物,未处死的动物可以随手丢弃。
(错误)对错3.使用离心机时,离心样品的平衡并不重要(错误)对错4.实验室应时常检测生物安全柜以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应保存检查记录和任何功能性测试结果,并在安全柜上标记查证明。
(正确)对错5.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必须饲养在相应级别的设施内。
(正确)对错6.如果动物实验室配备了各种优良的设施及设备,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方面可以放松一些。
(错误)对错7.污染的(感染的)锋利物品,如注射针头、解剖刀片和碎玻璃;应当放置到不容易被刺破的带盖的容器中,把它们当作传染性物质处理。
(正确)对错8.学生进入生化医药类实验室可以不穿统一的实验服(白大褂)。
(错误)对错9.生物学实验室内德煤气、酒精、汽油等是易燃易爆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必须妥善安置,正确使用。
(正确)对错10.在生物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易于取用。
可配备应急药品。
(正确)对错二.单项选择题(4分*15)1.使用液化气或煤气等可燃性气体,一定要养成__的习惯。
AA. 先点火、后开气B. 先开气、后点火C. 开气点火同时2.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__。
A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3.实验室标本的收集、运输以下哪点是错误的:(C)A.标本容器可以是玻璃的,但最好使用塑料制品。
B.标本容器应当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应无泄漏。
C.标本的要求或说明书卷在容器外面。
D.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
容器上应当正确地粘贴标签以便识别。
4.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个人责任:(D)A.可以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
实验14 电子束偏转、聚焦及电子荷质比的测定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运动是电学组成的基础。
带电粒子通常包括质子、离子、和自由电子等,其中电子具有极大的荷质比和极高的运动速度。
因此,在各种分支学科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众所周知,快速运动的电子会在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上留下运动的痕迹,可以利用观察此光迹的方法来研究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辅以聚焦、偏转和强度控制等系统,可以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清晰地成象。
电子束的聚焦和偏转可以通过电场和磁场对电子的作用来实现,前者称为电聚焦和电偏转,后者称为磁聚焦和磁偏转。
通过磁聚焦可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比,即验证电子带电荷量,并证明电子的质量m e 。
实习一 电子束的电偏转与电聚焦【实验目的】1. 了解示波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示波管中电子束电偏转和电聚焦的基本原理。
3. 掌握利用作图法求电偏转灵敏度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1. 示波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参见实验--示波器的使用)2. 电子束的电偏转电子在两偏转板之间穿过时,如果两板之间电位差为零,电子则笔直穿过偏转板打在荧光屏中央(假定电子枪瞄准荧光屏中心)形成一个小亮斑,如果在两块Y (或X )偏转板上加有电压,电子就会受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如图3-14-1所示,设两偏转板间距为d ,电压差为dy V ,可看做平行板电容器,则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dy y V E d=(3-14-1) 电子所受电场力为: dy y y eV F eE d==(3-14-2)在同一点的垂直速度: 1dyy y zeV la t md νν==⋅(3-14-3)偏离z 轴的距离: 221111()()22dy y zeV ly a t md ν==⋅ (3-14-4)电子离开板右端时不再受电场力的作用,作匀速直线运动,到达屏上的垂直位移:22dyy z zeV lL y t md ννν'==⋅⋅(3-14-5)图3-14-1电子在屏上的总位移 1222()2dy y z eV ll D y y t L md νν'=+==⋅+ (3-14-6) 令'2L lL +=,又因为电子在加速电压a V 的作用下,加速电场对电子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子的动能,则有 a z eV mv =221 (3-14-7)将L 代入(3-14-6)式,并利用(3-14-7)式消去z v 后得电子束的垂直位移:2y dy alLD V dV =⋅ (3-14-8) 上式表明,偏转板的电压dy V 越大,屏上的光点的位移也越大,两者之间是线性关系。
教学内容和要点第一章半导体物理基础第二节载流子的统计分布一、能带中的电子和空穴浓度二、本征半导体三、只有一种杂质的半导体四、杂质补偿半导体第三节简并半导体一、载流子浓度二、发生简并化的条件第四节载流子的散射一、格波与声子二、载流子散射三、平均自由时间与弛豫时间四、散射机构第五节载流子的输运一、漂移运动迁移率电导率二、扩散运动和扩散电流三、流密度和电流密度四、非均匀半导体中的自建场第六节非平衡载流子一、非平衡载流子的产生与复合二、准费米能级和修正欧姆定律三、复合机制四、半导体中的基本控制方程:连续性方程和泊松方程第二章PN结第一节热平衡PN结一、PN结的概念:同质结、异质结、同型结、异型结、金属-半导体结突变结、缓变结、线性缓变结二、硅PN结平面工艺流程(多媒体演示图2.1)三、空间电荷区、内建电场与电势四、采用费米能级和载流子漂移与扩散的观点解释PN结空间电荷区形成的过程五、利用热平衡时载流子浓度分布与自建电势的关系求中性区电势及PN结空间电荷区两侧的内建电势差六、解poisson’s Eq 求突变结空间电荷区内电场分布、电势分布、内建电势差和空间电荷区宽度(利用耗尽近似)第二节加偏压的NP 结一、画出热平衡和正、反偏压下PN结的能带图,定性说明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导出空间电荷区边界处少子的边界条件,解释PN结的正向注入和反向抽取现象第三节理想NP-结的直流电流-电压特性一、解扩散方程导出理想PN结稳态少子分布表达式,电流分布表达式,电流-电压关系二、说明理想PN结中反向电流产生的机制(扩散区内热产生载流子电流)第四节空间电荷区的复合电流和产生电流一、复合电流二、产生电流第五节隧道电流一、隧道电流产生的条件二、隧道二极管的基本性质(多媒体演示 Fig2.12)第六节VI-特性的温度依赖关系一、反向饱和电流和温度的关系二、VI-特性的温度依赖关系第七节耗尽层电容,求杂质分布和变容二极管一、PN结C-V特性二、过渡电容的概念及相关公式推导求杂质分布的程序(多媒体演示 Fig2.19)三、变容二极管第八节小讯号交流分析一、交流小信号条件下求解连续性方程,导出少子分布,电流分布和总电流公式二、扩散电容与交流导纳三、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第九节电荷贮存和反响瞬变一、反向瞬变及电荷贮存效应τ二、利用电荷控制方程求解s三、阶跃恢复二极管基本理论第十节P-N结击穿一、PN结击穿二、两种击穿机制,PN结雪崩击穿基本理论的推导三、计算机辅助计算例题2-3及相关习题第三章双极结型晶体管第一节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一、了解晶体管发展的历史过程二、BJT的基本结构和工艺过程(多媒体图3.1)概述第二节基本工作原理一、理想BJT的基本工作原理二、四种工作模式三、放大作用(多媒体Fig3.6)四、电流分量(多媒体Fig3.7)五、电流增益(多媒体Fig3.8 3.9)第三节理想双极结型晶体管中的电流传输一、理想BJT中的电流传输:解扩散方程求各区少子分布和电流分布二、正向有源模式三、电流增益~集电极电流关系第四节爱拜耳斯-莫尔(MollEbers-)方程一、四种工作模式下少子浓度边界条件及少子分布二、E-M模型等效电路三、E-M方程推导第五节缓变基区晶体管一、基区杂质浓度梯度引起的内建电场及对载流子的漂移作用二、少子浓度推导三、电流推导四、基区输运因子推导第六节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集聚一、基区扩展电阻二、电流集聚效应第七节基区宽度调变效应一、基区宽度调变效应(EARLY效应)二、hFE 和ICE0的改变第八节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一、基本概念:小信号共基极与共射极电流增益(α,h fe),共基极截止频率和共射极截止频率(Wɑ,Wß),增益-频率带宽或称为特征频率(WT),二、公式(3-36)、(3-65)和(3-66)的推导三、影响截止频率的四个主要因素:τB 、τE、τC、τD及相关推导四、Kirk效应第九节混接π型等效电路一、参数:gm 、gbe、CD的推导二、等效电路图(图3-23)三、证明公式(3-85)、(3-86)第十节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一、开关作用二、影响开关时间的四个主要因素:td 、tr、tf、ts三、解电荷控制方程求贮存时间ts 第十一节击穿电压一、两种击穿机制二、计算机辅助计算:习题阅读§3.12 、§3.13 、§3.14第四章金属—半导体结第一节肖特基势垒一、肖特基势垒的形成二、加偏压的肖特基势垒三、M-S结构的C-V特性及其应用第二节界面态对势垒高度的影响一、界面态二、被界面态钳制的费米能级第三节镜像力对势垒高度的影响一、镜像力二、肖特基势垒高度降低第四节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一、热电子发射二、理查德-杜师曼方程第五节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结构一、简单结构二、金属搭接结构三、保护环结构第六节金属-绝缘体-半导体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一、基本结构二、工作原理第七节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和PN结二极管之间的比较一、开启电压二、反向电流三、温度特性第八节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应用一、肖特基势垒检波器或混频器二、肖特基势垒钳位晶体管第九节欧姆接触一、欧姆接触的定义和应用二、形成欧姆接触的两种方法第五章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和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一节JF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一、两种N沟道JFET二、工作原理第二节理想JFET的I-V特性一、基本假设二、夹断电压三、I-V特性第三节静态特性一、线性区二、饱和区第四节小信号参数和等效电路一、参数:gl gmlgmCG二、JFET小信号等效电路图第五节JFET的截止频率一、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二、截止频率第六节夹断后的JFET性能一、沟道长度调制效应二、漏极电阻第七节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一、基本结构二、阈值电压和夹断电压三、I-V特性第八节JFET和MESFET的类型一、N—沟增强型 N—沟耗尽型二、P—沟增强型 P—沟耗尽型阅读§5.8 §5.9第六章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第一节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一、MOSFET的基本结构(多媒体演示Fig6-1)二、半导体表面空间电荷区的形成三、利用电磁场边界条件导出电场与电荷的关系公式(6-1)四、载流子的积累、耗尽和反型五、载流子浓度表达式六、三种情况下MOS结构能带图七、反型和强反型条件,MOSFET工作的物理基础第二节理想MOS电容器一、基本假设二、C~V特性:积累区,平带情况,耗尽区,反型区三、沟道电导与阈值电压:定义公式(6-53)和(6-55)的推导第三节沟道电导与阈值电压一、定义二、公式(6-53)和(6-55)的推导第四节实际MOS的电容—电压特性一、 M-S功函数差引起的能带弯曲以及相应的平带电压,考虑到M-S 功函数差,MOS结构的能带图的画法二、平带电压的概念三、界面电荷与氧化层内电荷引起的能带弯曲以及相应的平带电压四、四种电荷以及特性平带电压的计算五、实际MOS的阈值电压和C~V曲线第五节MOS场效应晶体管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二、静态特性第六节 等效电路和频率响应一、参数:g d g m r d 二、等效电路 三、截止频率第七节 亚阈值区一、亚阈值概念二、MOSFET 的亚阈值概念第九节 MOS 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一、 N —沟增强型 N —沟耗尽型 二、 P —沟增强型 P —沟耗尽型第十节 器件尺寸比例MOSFET 制造工艺 一、P 沟道工艺 二、N 沟道工艺 三、硅栅工艺 四、离子注入工艺第七章 太阳电池和光电二极管 第一节半导体中光吸收一、两种光吸收过程 二、吸收系数 三、吸收限第二节 PN 结的光生伏打效应一、利用能带分析光电转换的物理过程(多媒体演示)二、光生电动势,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光生电流(光电流)第三节 太阳电池的I-V 特性一、理想太阳电池的等效电路二、根据等效电路写出I-V 公式,I-V 曲线图(比较:根据电流分量写出I-V 公式)三、实际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四、根据实际电池的等效电路写出I-V 公式 五、R S 对I-V 特性的影响第四节 太阳电池的效率一、计算 V mp I mp P m二、效率的概念%100⨯=inLOC P I FFV η 第五节 光产生电流和收集效率一、“P 在N 上”结构,光照,x O L e G αα-Φ=少子满足的扩散方程 二、例1-1,求少子分布,电流分布 三、计算光子收集效率:On pt col G J J Φ=η讨论:波长长短对吸收系数的影响少子扩散长度和吸收系数对收集效率的影响 理解Fig7-9,Fig7-10所反映的物理意义第六节 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考虑一、光谱考虑 (多媒体演示) 二、最大功率考虑 三、串联电阻考虑 四、表面反射的影响 五、聚光作用第七节 肖特基势垒和MIS 太阳电池一、基本结构和能带图二、工作原理和特点 阅读 §7.8第九节 光电二极管一、基本工作原理 二、P-I-N 光电二极管 三、雪崩光电二极管四、金属-半导体光电二极管第十节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参数一、量子效率和响应度 二、响应速度三、噪声特性、信噪比、噪声等效功率(NEP ) 四、探测率(D )、比探测率(D *)第八章 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器 第一节辐射复合与非辐射复合一、辐射复合:带间辐射复合,浅施主和主带之间的复合,施主-受主对(D-A 对)复合,深能级复合,激子复合,等电子陷阱复合 二、非辐射复合:多声子跃迁,俄歇过程(多媒体演示),表面复合第二节 LED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一、基本结构二、工作原理(能带图)第三节 LED 的特性参数一、I-V 特性二:量子效率:注射效率γ、辐射效率r η、内量子效率i η ,逸出概率o η、外量子效率三、提高外量子效率的途径,光学窗口四、光谱分布 ,峰值半高宽 FWHM,峰值波长 ,主波长 ,亮度第四节 可见光LED一、GaP LED 二、GaAs 1-x P x LED 三、GaN LED第五节 红外 LED一 、性能特点二、 应用 光隔离器 阅读§8.6 , §8.7 , §8.8 , §8.9 , §8.10(不做作业和考试要求)第九章集成器件第十章电荷转移器件第一节电荷转移一、CCD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二、电荷转移第二节深耗尽状态和表面势阱一、深耗尽状态—非热平衡状态二、公式(10-8)的导出第三节MOS电容的瞬态特性深耗尽状态的能带图一、热弛豫时间二、信号电荷的影响第四节信息电荷的输运转换效率一、电荷转移的三个因素二、转移效率、填充速率和排空率第五节电极排列和CCD制造工艺一、三相CCD二、二相CCD第六节体内(埋入)沟道CCD一、表面态对转移损耗和噪声特性的影响二、体内(埋入)沟道CCD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七节电荷的注入、检测和再生一、电注入与光注入二、电荷检测电荷读出法三、电荷束的周期性再生或刷新第八节集成斗链器件一、BBD的基本结构二、工作原理三、性能第九节电荷耦合图象器件一、行图象器二、面图象器三、工作原理和应用主要参考书目孟庆巨、刘海波、孟庆辉编著《半导体器件物理》,科学出版社,2005第二次印刷。
2022年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1000字2022年安全预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在建设、使用及退役等全生命周期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旨在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项目建设概况在安全预评价中首先需要了解项目建设的概况,包括工程规模、地理位置、建设时间、造价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评价人员全面了解项目建设的整体情况,有助于确定评估范围、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等,从而更好地评估项目的安全风险。
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内容。
安全预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如源头污染物的产生、废水、废气的处理情况、噪声、振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建设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土地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
三、工程安全预评价工程安全预评价主要是评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此环节需要根据项目类型和特点,考虑在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结构安全、火灾爆炸、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
同时,还需要对各种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人员、环境、技术等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是指评估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
如道路交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生活噪声、文化遗产保护等。
评估中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在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背景,全面评估项目引起的社会稳定风险。
五、应急预案评价应急预案评价是安全预评价的重要环节,评估项目在应急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评估需要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源、技术性应对措施和组织管理的灵活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商,并对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出建议。
总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安全预评价的重要依据。
评估人员应该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中,全面考虑安全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
A.1967
B.1969
C.1979
D.1989
答案:C
2. 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______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D
3.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______的过程,它是根据一个地区的环境、社会、资源的综合能力,把人类活动不利于环境的影响限制到最小。
A.分析
B.预测
C.评估
D.综合分析
答案:D
4. 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______。
A.瑞典
B.美国
C.中国
D.日本
答案:B
5.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机构是______。
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
C.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
答案:D
6.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分为______等级。
A.甲
B.甲、乙两个
C.甲、乙、丙三个
D.甲、乙、丙、丁四个
答案:B
7.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评价范围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______个小类和环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