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友:敬畏自然
- 格式:ppt
- 大小:820.50 KB
- 文档页数:3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在高位的人),畏圣人(有道德的人)之言。
(孔子)②从天而硕之,孰与制天命(规律)而用之?(荀子)③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优虑).(王安石)④拥有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史怀哲)读了上述四则名言,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敬畏自然严春友的《敬畏自然》唤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绪和人应具有的本性。
文章前端的一句“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看此之后并没任何遐想和感触,但带着题目的好奇性一直读下去后,回想刚才的句子,忽地有一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我——“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滴”。
人类永远那么幼稚。
每个国家的人都在奋斗,都在拼搏,为了显国威而研制出一艘艘航天飞机,扔几个太空垃圾又算得了什么。
而在人类沾沾自喜的后面,隐藏着不可名状的灾难。
人类是聪明的,但聪明的不是人类。
一时的利己私欲便可以掩掩实实地遮住了人类所造成的后果的明亮眼睛,即使造成立无法挽救的后果,懊恼抽泣之后,还是有人故态复还。
“前车颠,后车鉴”,聪明的人们连这显而易见的道理也想不透么?人是聪明的,只是心被利益遮住了光明,失去了明辩能力。
人类作为蓝色星球上智力最高的动物,逐渐地成为了这漂泊在浩瀚宇宙中孤零零小岛上的主宰,掌握着任何其他物种的生杀大权。
人有时候比饕餮更加贪婪。
动物美丽的皮毛,人类用它裹着自己孱弱的身躯;动物强壮的身体,人类用它填满自己臃肿的肥肠。
人类更可以厚颜无耻的把有益于自己的昆虫称为益虫,而没有办法让人类榨取的昆虫便被划分到害虫的行列。
每年人类都会大刀阔斧地消灭这些所谓的害虫。
可是它们也是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一份子,它们也是这里的主人。
可事实却像旧社会的大地主强行强占了农民们的土地,还要受害者为他们干苦力。
敬畏自然作文人类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而在人类诞生之前,自然便悄然出现。
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就像当初恐龙想要主宰世界一样。
人类是多那么地不自量力,在自然面前,人类所当今所掌握的技术,只不过是凤毛麟角。
人类的下场,只会重演恐龙的悲剧——自生自灭。
人类企图征服自然的种种行为,最终只会被自然弄得不堪一击。
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本去与自然相对抗。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用一种谦虚的态度,去向大自然学习,才能使人类继续繁衍、发展下去。
人类今天所利用的自然资源来获得的经济增长,是在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挖下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填满的陷阱!我们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我们获得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而失去的资源却是永久的。
如果人类再不停止无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终有一天,人类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那么大自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或者说在自然面前人类有多渺小呢?人类所引以为豪的种种发明,如杂交水稻,航天飞船什么的,在自然面前只不过是一件极其简单的玩具。
大自然能创造像“一线天”等险象环生的美景,亦能让花朵绽放自己的芬芳;大自然能帮助人类灌溉庄稼,大自然也能让人类瞬间消失。
请问人类能如此潇洒地控制、改变这一切吗?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只能用“相形见绌”来形容。
人类必须要学会敬畏自然!事实胜于雄辩,一系列的事件都证明了一点:谁都不是宇宙的主宰者,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生命的存在,当年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证明了:人类离不开自然。
同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可谁又能在自然面前拍着胸口说要征服它呢?面对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人类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人类发明了汽车,使生活便利了,但同时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
同时,也使人类遇到未曾有过的灾难,谁能说这不是人类自己一手造成的呢?极地的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像马尔代夫这样美丽的岛屿随时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严春友《敬畏自然》原文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11 敬畏自然严春友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1、识记、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敬畏自然》。
你是怎么理解“自然”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母体,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她的庇护,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
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追问:自然的现状如何?然而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
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
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
你是怎样理解“敬畏”的?敬重,畏惧。
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自然的责任。
二、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弄清生字词鲲(kun1)鹏斥安鸟(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3)狼藉(ji2) 相形见绌(chu4) 美味佳肴(yao2。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每段关键句,概括每段内容。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敬畏自然作文作文一:敬畏自然自然,透露着深邃与奥秘,生机蓬勃的他赋予了我们如此之多.而如今,我们是否应当向他献上庄严的肃穆礼呢?土地:人是泥土的起源,从人类的繁衍开始,就与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勤勤恳恳地在土地上耕耘,摄取丰足的食物,在地土上搭建房屋才得栖息,且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如今,土地对人类的贡献就更多了,人们到地下挖取煤,矿产等资源.土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立下了伟大,不朽的功勋.同时,泥土还可以熏"叫花鸡",做"泥人儿",造"花碗"......他对人类的恩惠可谓是诉之不尽.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是送给你的.平凡,善良,坚强构成了你----小草.你因平凡而伟大,默默无闻地长在土地上,任凭风吹雨打也不怕.你不因一身的朴素而怨天尤人,一心只想为人类做贡献.坚韧不拔又是你的另一精神象征.自然中还有许多朴实无华的"自然",我们怎能不向他献上敬畏之情呢?作文二:敬畏自然如果达尔文生活在今天的话,他的工作可能集中于物种的讣告,而不是物种的起源。
人类作为蓝色星球上智力最高的动物,逐渐地成为了这漂泊在浩瀚宇宙中孤零零小岛上的主宰,掌握着任何其他物种的生杀大权。
人有时候比饕餮更加贪婪。
动物美丽的皮毛,人类用它裹着自己孱弱的身躯;动物强壮的身体,人类用它填满自己臃肿的肥肠。
人类更可以厚颜无耻的把有益于自己的昆虫称为益虫,而没有办法让人类榨取的昆虫便被划分到害虫的行列。
每年人类都会大刀阔斧地消灭这些所谓的害虫。
可是它们也是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一份子,它们也是这里的主人。
可事实却像旧社会的大地主强行强占了农民们的土地,还要受害者为他们干苦力。
稍稍造成点损失,农民便会遭到灭顶之灾。
人是霸道的强盗!明火执仗的行凶者!假如动物们穿你的皮,吃你的肉,不知道还会有人把生命视如草芥吗?你有多久没有听过蝉叫鸟鸣了呢?也许它们没日没夜的歌唱惹恼了没有心情的你。
语文课文《敬畏自然》赏析严春友毫无疑问,在本文中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所谓“敬畏”,即“敬重并畏惧”。
作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其目地在于让读者通过此句或阅读本文来校正人类已经习惯的错误观点和错误行为,让人类敬重自然,畏惧自然,并从而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力图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点和人生观,企图以此来引导整个人类的社会行为。
作者在本文中充分阐发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和“泛生命化”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智慧只是大自然智慧的一个小小的组成局部,而且人类智慧本身就是大自然智慧的杰作,是大自然创造了人类。
人类自身的诞生、成长、演化都是在大自然的掌控之中,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更何况,大自然在创造我们人类的同时,也已创造了更加智慧的生物,更何况,我们人类自身的智慧也有自己的历史阶段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枉自尊大,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才是缔造我们生命的母体,才是我们生命的根源,我们人类和万物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就是充满智慧之光的大自然,我们仅仅是大自然缔造的一根草,一种生命,是她机体上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假设说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也许我们仅仅是大自然的眼睛、嘴或耳朵,大自然靠我们的眼睛来观察自己的身体,靠我们的嘴来表达她的观点,用我们的耳朵来倾听大自然--母亲唱给我们的歌。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万物皆有生命;万物都有生存方式和方式,都有自己的智慧和个性;我们人类不要自视聪明,要敬重大自然创造的一切生命,安与他们和谐共处,因为组成我们生命的物质正是从他们中产生。
“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他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这句话有点预言性的警告,告诉我们人类,要平等善待宇宙智慧的创造物,就像我们的亲兄弟一样,要敬畏他们,就像敬畏我们自身一样。
要用博的思想和泛生命化的观点来对待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否那么,大自然将抛弃我们,就像当年抛弃恐龙家族一样。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敬畏自然》教案课文: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2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纲的要求,经过教学⽬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学习动⼒;情注⽂本,感受语⽂体温,则可以让语⽂学习成为⽣活需要。
下⾯是整理分享的初中⼋年级下册语⽂课件:《敬畏⾃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识记、理解本课⽣字词;品味⽂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提升驾驭语⾔的能⼒。
过程与⽅法:学⽣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与⾃然和谐统⼀的道理,增进对⾃然的认识,树⽴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揣摩理解本⽂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辨证认识⼈与⾃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
课时安排:⼀课时 教材分析及设想:本⽂是⼀篇议论性的散⽂,谈论的是⼈与⾃然的关系,通过对⼈类智慧与⼤⾃然智慧的⽐较,揭⽰⼈类应爱护⾃然、敬畏⾃然的道理。
⼋年级的学⽣,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动可感的⽂章。
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句、思想,是我们教师所要致⼒追求的。
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像化,整体把握课⽂时采⽤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时⼒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较法、讨论法等⽅法,引导学⽣结合现实⽣活来理解⽂本,巩固知识、培养能⼒,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提⾼认识⾃然、爱护⾃然的观念。
课前准备: 学⽣:①预习⽂章,⾃学字词,弄清⽂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然界与⼈类关系的图⽚或⽂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然、保护⾃然相关的图⽂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然的名⾔、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 ⼀、展⽰图⽚,激情导⼊ 多媒体展⽰三组图⽚: 1、认识⾃然 课件展⽰:⾃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成林,海滩似⽟,⽩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乐) 2、认识⼈类 课件展⽰:⼈类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发明,⼈类登⽉,神州六号发射场景…… 3、认识⼈类与⾃然 课件展⽰:登⼭,横渡,航天航空,空⽓污染,森林毁灭,⼟地沙化,动物暴减,⾮典,禽流感…… ⽣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然是我们⼈类的母亲,⼈类⼀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
八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词语解释】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词语解释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词语解释第十一课、敬畏自然(严春友) 蓬蒿pénghāo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咫尺zhǐchǐ ①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
谓接近或刚满一尺。
②形容距离近。
③形容地方狭小。
狼藉lángjí 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呐喊nàhǎn 大声呼喊;尤指士兵在战斗或追击时大声叫喊助威。
狂妄kuángwàng 放肆妄为;自以为是;妄自尊大。
卖弄màinòng 指夸示,炫耀。
深邃shēnsuì ①深的;幽深。
②深奥的,深透的。
混淆hùnxiáo ①混杂;错乱;界限模糊。
②使之混合在一起,造成难以区别的行为。
硕大无比shuòdàwúbǐ 形容极大,没有什么比得过。
同“硕大无朋”。
自不量力zìbùliànglì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
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相形见绌xiāngxíngjiànchù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
精巧绝伦jīngqiǎojuélún 精美巧妙到了极点。
精巧:精致巧妙;绝伦:无与伦比。
美味佳肴měiwèijiāyáo 上等的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喜形于色xǐxíngyúsè 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
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形:表现;色:脸色。
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 萧瑟xiāosè ①拟声词,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②形容词,形容景色凄凉3形容词,稀疏。
和煦héxù 和畅;温暖的干涸gānhé 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吞噬tūnshì 吞吃;吞咽;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