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6.95 MB
- 文档页数:6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处于危急状态的患者的生命。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是指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普通人员可以进行的心肺复苏技术。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内容。
1. 意识评估。
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时,首先要进行意识评估。
可以用轻拍或者大声呼喊的方式来刺激患者,观察其有无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电话。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一定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及时的急救电话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等待急救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包括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部分。
按压的手法是用力按压患者的胸部,以维持血液循环。
按压的频率应该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深度应该是至少5厘米。
人工呼吸需要将患者头部向后仰,然后用嘴对嘴或者使用专用的呼吸面罩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应该控制在1秒左右,呼吸后要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抬起来,以确保呼吸有效。
4.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AED是一种可以自动分析心脏节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的设备。
AED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果有AED设备可用,应该立即使用。
5. 持续观察和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并且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急救人员到达后,要及时将患者交接给专业医护人员,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总之,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他人的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技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
医院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技术心跳、呼吸骤停者应执行复苏术。
复苏术是以心脏按压暂时维持人工循环,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血氧的发生和发展,促使脑功能的恢复。
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各种严重创伤、大出血、麻醉意外、食物中毒、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过敏等。
患者呼吸停止、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呼吸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
一、心脏复苏术(一)心搏骤停的先兆凡清醒的患者突然意识消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摸不到搏动;如已开始手术,则可见手术野不出血;在监护条件下,可观察到先兆症状,如意识障碍、发劣、心率变慢、血压明显下降、频繁多源或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频繁极快的室性心动过速、明显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呼吸变浅、呼吸节律失常等。
护理要点: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四肢颜色、意识状态情况,不可随意离开手术间,保证输液的通畅。
(二)心搏骤停的原因及护理要点1.患者方面(1)原有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护理要点为参加术前病例讨论,术前了解患者病情。
(2)水与电解质紊乱:护理要点为观察患者面容,维持输液通畅,观察并记录尿量。
(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护理要点为及时抽取血标本送检,追踪检查结果。
2.麻醉处理方面与麻醉失误和管理不当有关。
全麻药绝对或相对过量所致的心血管严重抑制;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时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而造成全脊髓麻醉;局麻药过量或误入血管而致局麻药中毒;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足未及时处理而致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护理要点:对于局麻手术的患者,巡回护士准备麻醉药时要注意浓度、剂量、时间,防止局麻药过量。
3.手术操作方面手术操作可直接引起心功能紊乱或通过反射途径而导致心搏骤停。
(1)直接在心脏上的操作,如心外探查、剥离粘连的心包、抬起心尖、分离二尖瓣交界等,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护理要点: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传递器械要及时,眼明手快,常规准备除颤器、起搏导丝等,配备常规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2%利多卡因、多巴胺等。
简述心肺复苏术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基本步骤如下:
1、评估和现场安全: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
2、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120),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
3、脉搏检查: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
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
4、胸外按压: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
5、开放气道: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及ECC指南中有一个重要改变是在通气前就要开始胸外按压。
6、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规程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助技术,用于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的规程:
1. 检查环境安全
- 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包括消除任何危险因素。
2. 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
- 轻轻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唤其姓名,观察是否有反应。
- 同时检查患者的呼吸,看胸部是否有规则的起伏。
3. 寻求帮助
-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和呼吸,立即呼叫紧急救援服务,请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4. 开始胸外按压
- 将患者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将一只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中线
下方。
- 使用另一只手的掌骨覆盖在第一只手上,交叠手指。
- 移动身体负重至上方,直起手臂,施力进行按压。
- 每次按压的深度应约为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5. 进行人工呼吸
- 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紧鼻子,用嘴对嘴或使用面罩进行呼吸。
- 每次呼吸的时间应持续1秒,观察胸廓升起。
6. 持续心肺复苏
- 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医疗专
业人员到达现场。
7. 持续监测患者
-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情况。
- 如果有任何改变,及时调整心肺复苏的步骤。
以上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的规程,希望对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有所帮助。
紧急情况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务必在呼叫医疗专业人员的同时,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循环功能的急救技术。
CPR技术是医护人员人人必需掌握的急救技术。
一、目的1、通过实施心肺复苏,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循环和意识。
2、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二、注意事项1、抢救时应动作敏捷,争分夺秒。
2、胸外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适宜,要保证足够的频率和深度(频率:至少100次/分,深度:胸骨下陷成人:至少5厘米)。
3、胸外按压时,操作者的肩、肘、腕应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保持垂直。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4、按压后,要使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人工呼吸时,清除口咽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通畅。
6、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常见并发症:1、肋骨骨折;2、损伤性血气胸;3、心脏创伤;4、胃、肝、脾破裂;5、栓塞。
预防:1、行胸外按压时,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不间断地进行,不要左右摆动,不能冲击式猛压,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以免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
2、根据病人的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
对于老年病人按压时酌情降低压力。
处理措施:1、肋骨骨折:(1)单处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固定和预防肺部感染。
(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处理,除了上述原则外,尤其注意消除反常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供氧、纠正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和防治休克。
2、损伤性血气胸:(1)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自行吸收。
(2)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
(3)血气胸若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的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3、心脏创伤:伤员需卧床休息,心电监护,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4、胃、肝、脾破裂:严密观察病情,胃破裂者行裂孔修补术或部分切除术;肝破裂的处理原则是彻底清创,确切止血、通畅引流。
名词解释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Basic Life Support,简称BLS)是指在急性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急救措施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功能,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并接管治疗的过程。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通过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手段,维持心脏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使用电击器对心脏进行除颤,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3. 呼吸道管理:包括清除呼吸道的阻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确保氧气的顺利进出。
4. 血液循环支持:通过按压胸部,维持血液循环,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5. 创伤处理:快速、有效地处理出血、骨折等创伤,以减轻伤者的伤害和疼痛。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目标是在没有专业医疗人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患者的生命功能,提供有限但至关重要的救援,以便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这是广泛应用于急救领域的一项技术,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和掌握的基本技能。
心肺复苏正确实施基本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急性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旨在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
正确实施基本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正确实施基本生命支持的步骤和要点。
一、背景心肺复苏是一项关于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的紧急救护技术。
它在急性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中,通过外力刺激和辅助呼吸,以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
因此,正确实施基本生命支持,即CPR的前期环节至关重要。
二、基本生命支持步骤基本生命支持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检查现场安全、刺激患者、求救、检查患者的意识、检查患者的呼吸、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 检查现场安全:在实施基本生命支持前,确保自身安全及现场安全,无险情存在。
2. 刺激患者:在确认现场安全后,尝试刺激患者,以确定患者是否有反应。
可轻轻摇晃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患者的姓名。
3. 求救:若患者没有反应,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护电话,向医护人员求助。
4. 检查患者的意识:在求救之后,先确定患者是否有意识。
可摇晃其肩膀,同时大声呼唤其姓名,并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应。
5. 检查患者的呼吸:若患者没有意识或仍然没有反应,需检查其呼吸情况。
在检查时,可以倾身而下,将脸靠近患者的口鼻部位,用耳朵和脸部感受患者的呼吸动静。
观察和感受10秒钟,如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歇性的呼吸,应立即进入下一步。
6. 实施胸外按压:在确认患者没有意识且没有正常呼吸的情况下,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按压时,将双手掌放在患者胸骨正中位置,使手指交叉并伸直。
然后用肩膀、上身力量将胸骨按下,使胸前下陷至5厘米深。
按压到胸前下陷后,用恒定的节奏,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按压时间大约为1/3。
7. 人工呼吸:在实施胸外按压同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即按住患者的鼻孔,打开患者的口腔,进行嘴对口或嘴对鼻的呼吸。
每次呼吸的时间应控制在1秒钟左右,以观察患者的胸廓上升和下降。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步骤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的急救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
失常等情况下维持血液循环。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步骤:
1. 确认意识和呼吸确认意识和呼吸
- 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轻拍患者的肩膀并询问是否没事。
- 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明显的呼吸运动。
2. 紧急报警紧急报警
- 如果患者无意识或没有呼吸,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护电话号码,请求专业医疗帮助。
3. 开始胸外按压开始胸外按压
-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
- 将一只手掌掌距中指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上(距离胸骨下缘
两指宽度处),另一只手放在上面交叉。
- 用身体重量,而不是使用手臂力量,向下压缩胸骨,压缩深
度应为至少5厘米。
- 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
4. 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 在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 将患者的头后仰,捏紧鼻孔。
- 口对口或口对鼻,给予两次慢而正常的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5. 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持续交替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的过程,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有明显的反应。
请记住,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技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职业培训和实践经验。
及时的心肺复苏能够挽救生命,但请尽快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一、操作目的: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评估患者:1、判断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2、判断呼吸:偏头侧身看胸廓起伏。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分),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三、实施要点:1、判断环境:环境安全,可以抢救。
(使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
睡硬板床或垫胸外按压板。
)2、判断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注意颈椎保护。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记时间。
3、判断呼吸:偏头侧身看胸廓起伏。
(5秒)4、呼救:请呼叫急救小组、携带急救车、除颤仪。
5、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10秒。
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30次)6、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A、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
B、另一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7、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压额之手的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子。
正常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密封患者口部,用力吹气,看见胸部上抬。
吹气时间为一秒。
吹毕,松开捏鼻翼的手,观察胸部上抬情况。
重复吹气一次。
(2个循环)8、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9、用简易呼吸器:(压、扣、提、捏、看)a. 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b. 病人头后仰,托起病人下颌。
c. 面罩紧扣口鼻部。
d. 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
e. 另一手有规律的挤压呼吸囊(每次送气400-600毫升,呼吸囊按压深度适宜)f. 挤压速度:10-12次/分。
g. 使气体通过吸气活瓣进入病人肺部,放松时,肺部气体随呼吸活瓣排出,观察胸部上抬情况。
h. 挤压呼吸气囊2次后,胸外心脏按压30次。
i. 重复上述循环3次。
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内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指在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简称BLS)是心肺复苏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提供至关重要的急救救助,以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包括:判断危险、创立通道、检查意识和呼吸、呼叫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
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需要判断现场是否安全,以确保施救者和患者的安全。
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
可以通过轻拍患者的肩膀来刺激他们,并观察他们是否有任何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需要立即呼叫急救,并创立通道,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
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关键是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施救者应该将双手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至少5厘米深,每分钟至少进行100-120次按压。
按压的力度和频率要均匀一致,以确保心脏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流动。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捏紧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患者的口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使患者的胸廓明显抬起。
每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需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并提供除颤的设备。
在使用AED之前,需要先将患者的胸部彻底干燥,然后将AED的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
随后,按照AED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包括分析心脏的电活动、自动除颤以及继续心肺复苏等。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施救。
在进行急救过程中,需要保持冷静,并与急救人员协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实验一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院内)【目的】1.通过实施CPR,促进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2.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3.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要求】1.掌握呼吸气囊各部件连接和具体使用方法;2.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并保证按压的中断时间不超过10S。
【患者评估】1.年龄、病情、体重、体位、意识状态等;2.呼吸状况(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等。
【准备】1.患者准备: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以便满足抢救的需要。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3.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加压面罩、脚踏板,必要时准备手电筒、纱布数块,胸外按压木板、屏风等。
4.环境准备:光线充足、安静,患者床单位周围宽敞,必要时用屏风遮挡,避免影响其他患者情绪。
【操作流程】【评分标准】【重难点提示】1.开放气道方法正确;面罩固定,挤压不漏气;2.挤压气囊频率、潮气量正确;3.胸外心脏按压姿势、手法、部位、深度、频率正确;4.按压-呼吸比值正确,中断时间不超过5~7秒。
【注意事项】1.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尽可能在15~30秒内进行;若在中途换人,不得使抢救中断时间超过5~7秒。
2.口腔有异物者清除口鼻腔异物和活动义齿,保证气道通畅。
3.按压部位、手法正确,按压时手指不可接触胸壁,抬手时不可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4.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应注意活瓣有无漏气,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应同步挤压呼吸囊。
5.遇有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心脏外伤等,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胸内心脏按压术。
【思考题】A1型题1.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A.心前区 B.胸骨上段1/3 C.胸骨上l/3与中1/3交界处D.胸骨中段1/3 E.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2.开放气道的内容不包括()A. 松开衣扣、腰带 B.清除口腔异物 C.取出假牙D. 钳出后坠的舌体 E.口对口呼吸3.心肺复苏时,判断及评价呼吸的时间不得超过()A.5秒 B.6秒 C.8秒 D.10秒 E.15秒4.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60次/分钟 B.70次/分 C.80次/分钟D.90次/分钟 E.100次/分钟5.胸外心脏按压错误的操作是()A.按压时肘关节伸直 B.手掌跟部按压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C.用腕部的力量垂直下压 D.放松时手掌根部不可离开胸壁E.按压至深部要稍做停顿6.成人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是()A.1:5 B.5:1 C.2:15 D.15:2 E.2:307. 使用简易呼吸器前,首要的步骤是()A.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B. 松开领口腰带C. 俯卧,人工呼吸D. 氧气吸入E. 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8.使用人工呼吸机的吸/呼比值是()A.1:1~2.0 B.1:1.5~2.O C.1:1.5~2.5D.1:1.5~3.0 E.1:2~3.OA2型题9.患者男性,36岁,跑步训练课上突然晕厥,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方法1. 呼叫急救:首先,立即呼叫紧急救援机构,如拨打急救电话号码(例如,在中国拨打120),仔细说明发生的紧急情况。
2. 评估安全:在进行CPR之前,确保你的周围环境安全,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3. 检查反应:尝试与患者交流并观察他们是否有任何反应。
轻轻摇动患者并问“你还好吗?”。
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假设患者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
4. 叫喊帮助: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反应或无法正常呼吸,尽快叫喊周围的人寻求帮助。
在等待帮助的时候继续进行急救。
5. 开启气道:仔细将患者的头后仰,以确保气道是畅通的。
将手指放在患者的下巴下方,轻轻提起下颚。
6. 呼吸检查:将你的耳朵和脸靠近患者的口鼻,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部起伏,并倾听呼吸声。
不超过10秒钟进行呼吸检查。
7. 实施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发出异常的呼吸声,应立即开始CPR。
在胸骨下缘的中部,交叉堆放你的手掌,然后将你的上半身重量施加到手掌上,以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
按压的速度应为每分钟100到120次,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8. 人工呼吸: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并封住其鼻子。
吸一口气并用嘴对着患者的口,进行约1秒钟的人工呼吸。
确保每次呼吸后胸部能够升起并下降。
9. 持续急救: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急救工作,或者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
请记住,以下内容中的指导仅供参考。
在实际进行心肺复苏时,请确保你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并参考当地的急救指南或接受专业的培训。
简述心肺复苏术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基本步骤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医学处理方法,用于恢复停止心跳或呼吸的患者的生命功能。
而基本生命支持是心肺复苏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心肺复苏术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基本步骤:
1. 呼叫急救电话。
在发现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检查患者的意识。
尝试唤醒患者,观察是否有意识反应。
3. 检查患者的呼吸。
确定患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如有则将患者放
置在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仰面躺下,将头后仰,握紧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患者口腔进行呼吸。
5. 检查患者的心跳。
将手指放在患者的颈动脉处,检查是否有脉搏。
如患者没有心跳,则需进行胸外按压。
6. 进行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面躺下,双手掌心压住患者胸骨下缘,
以约5厘米的深度进行按压,每分钟进行100-120次。
7.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后,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接手为止。
以上是心肺复苏术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基本步骤,需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正确地执行。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