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写意《香蕉》.doc
- 格式:doc
- 大小:39.01 KB
- 文档页数:19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的外形特征,了解香蕉的颜色和质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香蕉的外形特征2. 香蕉的颜色和质感3. 绘画技巧:如何画出香蕉的弯曲度和立体感三、教学准备:1. 香蕉若干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教学课件或图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香蕉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如弯曲度、颜色等。
2. 讲解:讲解如何画出香蕉的弯曲度和立体感,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幼儿动手绘画香蕉,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将幼儿的画作贴在墙上,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画作的艺术效果,如香蕉的弯曲度、颜色和质感等。
3. 听取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1. 组织幼儿进行香蕉拼图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活动,共同创作香蕉主题的亲子画作。
3. 开展香蕉主题的创意手工活动,如制作香蕉纸偶、香蕉挂饰等。
七、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3.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关注。
八、教学评估:1. 定期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估,记录幼儿的进步和成长。
2. 通过家长会议或家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美术活动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 结合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九、教学资源:1. 收集各种香蕉的图片和画作,作为教学素材。
2. 制作教学课件和海报,丰富教学手段。
3. 订阅美术教育类书籍和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十、教学总结:1. 在本节课中,幼儿掌握了香蕉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美术教育教案《香蕉》标题:小班美术教育教案《香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香蕉的认识和了解。
2.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色彩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生观察和讨论香蕉的外观特点和颜色。
2. 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香蕉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3. 学生制作香蕉造型的手工作品。
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展示香蕉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绘画工具和颜料。
3. 准备适合年龄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香蕉的图片或实物给学生看,并让学生描述香蕉的外观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香蕉可能的质感和口感,比如光滑的皮肤、柔软的果肉等。
绘画活动:1. 给每个学生发放绘画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用颜料画出一个香蕉的形状。
2. 鼓励学生用手指或画笔进行涂抹,尝试表达香蕉的质感和色彩。
手工活动:1. 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彩纸和剪刀等手工材料。
2. 让学生用彩纸剪出香蕉的形状,并用胶水粘贴在纸上,可以加入一些细节,如叶子或香蕉皮。
总结活动: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并互相欣赏。
2.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香蕉的特点和魅力。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品尝香蕉,再次感受香蕉的味道和口感。
2. 让学生用其他材料,如粘土或泥土,制作香蕉的造型作品。
教学反思:1. 在此教案中,我们通过观察、绘画和手工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香蕉,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色彩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故事情节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香蕉的情感认知。
3.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与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香蕉》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习认识香蕉的形态和颜色,了解香蕉的产地、种类和营养成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教学内容1.香蕉的形态和颜色:通过观察真实的香蕉、图片等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形态和颜色。
2.香蕉的产地、种类和营养成分:通过图片和图示等让幼儿了解香蕉的产地、种类和营养成分。
3.制作香蕉手抓饼:让幼儿学习制作香蕉手抓饼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真实的香蕉,让幼儿观察、摸索,了解香蕉的形态和颜色。
2. 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图示等让幼儿了解香蕉的产地、种类和营养成分,引导幼儿对香蕉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3. 制作香蕉手抓饼(40分钟)•步骤1:让幼儿在面团中揉进香蕉泥,一边揉一边感受香蕉的质感和味道。
•步骤2:将麵團揉成條狀,稍稍滾圓。
•步骤3:取出一個面團,壓平成較薄的餅皮,約薄至1毫米。
•步骤4:用餅皮上傳的水滴,黏上糯米粉,然後再黏上花生粉或芝麻粉或其他喜歡的食材。
•步骤5:把餅皮捲起來成筒狀,繼續卷成圓柱狀並搓成不同的形狀。
•步骤6:用小火煎熟。
4. 展示及评价(5分钟)教师展示幼儿制作的香蕉手抓饼,引导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并评价幼儿的制作成果。
教学重点1.让幼儿学习认识香蕉的形态、颜色、产地、种类和营养成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让幼儿独立完成香蕉手抓饼的制作,需要配合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可以从色彩搭配、造型设计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更能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拓展1.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水果种类和营养成分,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进行深入学习。
2.设置农场角或果园角,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和产地。
以上是本次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香蕉》的全部内容,通过本次教学,相信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幼儿对水果产生更大兴趣和认识。
《香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的外形特征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香蕉的画法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绘画和制作过程中,表现出香蕉的特征和美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香蕉实物、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香蕉实物,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特征。
2. 讲解:教师讲解香蕉的画法和制作方法,步骤包括:画香蕉轮廓、填充颜色、添加细节等。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香蕉的画法和制作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4. 实践:幼儿动手绘画和制作香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鼓励创新。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针对幼儿的作品,从造型、颜色、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自我评价,提高幼儿的自信和自我认知。
六、教学拓展:1. 故事环节: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香蕉的故事,如《香蕉树的成长》,引导幼儿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歌曲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香蕉的歌曲,如《香蕉之歌》,增强幼儿对香蕉的喜爱。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香蕉绘画作品。
2. 制作一个香蕉手工制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如幼儿的参与度、操作能力等方面。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九、家长沟通:1. 教师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分享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和制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香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的外形特征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香蕉的画法,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难点:让幼儿用正确的颜色和线条表现香蕉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香蕉若干,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和颜色,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香蕉的画法,演示绘画过程,让幼儿了解绘画步骤。
3. 示范:教师示范画香蕉,讲解绘画技巧,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
4. 创作:幼儿自主绘画香蕉,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五、作业点评:1. 教师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 教师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
3.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绘画心得,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香蕉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意表现,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作品,分析幼儿的绘画技能进步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香蕉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开展香蕉故事会,让幼儿听香蕉主题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 带领幼儿进行香蕉种植观察活动,让幼儿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八、教学反馈:1. 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绘画表现。
2. 家长沟通: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绘画活动和兴趣培养情况。
《香蕉》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用蜡笔、水粉等材料进行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香蕉画作。
二、教学内容1. 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特点。
2. 绘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 创作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重点1. 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特点。
2. 学会使用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3. 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香蕉画作。
四、教学难点1. 香蕉纹理的描绘。
2. 创意画作的创作。
五、教学准备1. 香蕉若干。
2. 彩色蜡笔、水粉、画纸等绘画材料。
3. 画架、小板凳等绘画工具。
4. 教学课件或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香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特点。
2. 讲解:讲解香蕉的特点,示范绘画方法及步骤。
3. 实践: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选择一个进行绘画创作。
2. 下周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纹理特点掌握情况。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是否掌握了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创作出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意,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水果拼盘比赛,让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有趣的水果拼盘。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欣赏学生的作品,增进家校互动。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香蕉绘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3.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
六、教学步骤2. 讲解阶段:教师讲解香蕉的形态特征,示范如何用蜡笔或水粉在画纸上表现香蕉的形态。
讲解如何描绘香蕉的纹理,如线条、圆点等。
3. 实践阶段: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香蕉画作。
小班美术教育教案《香蕉》教学目标1.让小朋友认识香蕉的形态和颜色。
2.培养小朋友的创意思维和手工制作能力。
3.提高小朋友对环境事物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1.让小朋友了解香蕉的形态、颜色和特点。
2.让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香蕉。
3.培养小朋友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用大屏幕或者幻灯片向小朋友展示香蕉的图片,引导小朋友欣赏香蕉的外形和颜色。
2.学习: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分析和讨论香蕉的特点,例如蕉皮的黄色、香蕉带有弯曲的形状等等。
3.操作: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如何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画出香蕉的图案,然后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练习。
4.制作:老师引导小朋友用颜色不同的纸张、剪刀和胶水制作香蕉的模型。
首先,让小朋友们找到香蕉的样式和大小,然后把香蕉的外形用剪刀剪成相应的形状,并用胶水粘在一起,最后在香蕉身上用颜料或者彩纸粘贴上香蕉的特点,如蕉皮的黄色,散发出来的香味等等。
5.展示:老师让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制作好的香蕉。
同时,老师可以让小朋友们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
6.结束:老师总结本次活动,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保护环境,保护植物和动物,同时提醒小朋友们动手能力要持续训练和提高。
落实措施1.采用小班自由活动的形式,让小朋友们选择心仪的颜料制作香蕉的图案,加强个体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2.引导小朋友们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制作香蕉,提高小朋友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让小朋友们留下自己制作好的香蕉模型,增强小朋友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家长们欣赏小孩们的成果,并与小孩们一起分享他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小班的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香蕉的形态、颜色、特点等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创意思维和手工制作能力。
此外,还加强了小朋友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相信通过多次类似的活动,会进一步增强小朋友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对环境事物的认知能力。
小班美术写意《香蕉》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reehand brushwork bana na in small class小班美术写意《香蕉》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小班美术棉签画教案《香蕉》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香蕉并能通过棉签画的形式表现出它的形态和颜色;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每个学生一套棉签和足够数量的颜料;2.教师需要准备一些香蕉形态的图片供学生观看;3.小黑板或白板;4.纸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和学生打招呼并互相问候,然后教师拿出香蕉并向学生询问,看看他们是否可以认出它是什么。
教师会介绍香蕉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并询问学生有没有吃过香蕉或喜欢吃香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图片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香蕉的图片,并简单说明香蕉的一些形态特征和颜色。
鼓励学生看图片看的细致,并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香蕉的提问,以便让学生再次对香蕉有更多的了解。
3. 棉签画制作3.1 教师示范和指导教师会拿出纸张并向学生解释一些画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然后,制作棉签画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纸张上轻轻地画出香蕉的轮廓;2.用棉签蘸颜料,注意用颜色逐渐过渡的方法,让香蕉的色彩变化更加自然。
首先从香蕉的“肚子”处开始,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外涂抹;3.用棉签在香蕉的表面轻轻地描一些纹路,以表现出香蕉的细节和感觉;4.最后,给香蕉添加一些阴影,让它看起来更立体。
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示范每个步骤,并向学生解释,然后再宣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2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一次性做完一张棉签画。
在学生制作棉签画时,教师应该逐一检查每个学生的作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课堂展示和评价当所有的学生完成画画任务后,教师应邀请他们分享他们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画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反馈,以鼓励他们在下次的作画中更进一步。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们不仅能够认识香蕉并了解它的特点,而且能够通过棉签画的形式更好地表现它的形态和颜色,不断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的外形特征,了解香蕉的颜色和质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画出香蕉。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用画笔表现出香蕉的质感和颜色。
难点:如何让幼儿把握香蕉的弯曲度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香蕉若干,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和质地。
2. 讲解:讲解绘画香蕉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3. 示范:教师现场绘画香蕉,边画边讲解,引导幼儿掌握绘画步骤。
4. 练习:幼儿动手绘画香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作品的艺术效果,如线条、色彩、空间感等方面。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评价其审美情趣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和表现形式来创作香蕉作品,如剪纸、手工制作等。
2. 组织幼儿进行香蕉主题的创意活动,如编排一个小舞蹈、编写一个故事等。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家园共育:1.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创作香蕉作品。
2.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美术课的主题:《苹果》2.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过程、评价等环节的设计。
十、课后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选择一种水果进行绘画创作。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品,并在作品上签字,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在家表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小班教案小班美术写意《香蕉》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美术教学活动,让3-4岁的小朋友们:1.了解香蕉的形态特点;2.学会用色彩塑造香蕉形象;3.提高手工技能和艺术素养;4.培养对美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美术教具:彩笔、颜料、毛笔等;•色彩卡片:黄、深黄、棕、白、黑;•标本:新鲜原始的香蕉若干;•画纸:A3纸及其它规格的白纸;•对比教具:香蕉绘画作品图片。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课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观察香蕉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由此导入“写意香蕉”的主题,并向小朋友们介绍这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步:色彩卡片练习老师将所需的色彩卡片分配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看看卡片上的颜色,再用笔尖轻轻敲打卡片,发出声响,这样可以增强小朋友们对色彩的直觉认知和影响。
第三步:实物观察练习老师将新鲜的香蕉标本分发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仔细观察香蕉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纹理,以及香蕉上的特殊气味和光泽。
观察结束后,让小朋友们进行仿写练习。
第四步:绘画过程演示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如何绘制香蕉。
首先,将画纸朝左横置,然后用毛笔或彩笔轻轻勾勒香蕉的长度和形状轮廓,接着再用黄色画笔填充香蕉的整个造形。
接着,用深黄色、棕色和白色颜料书写香蕉上的褶皱和纹理,最后用黑色扫描线勾勒香蕉的光线和阴影。
第五步:小朋友们进行绘画在老师对绘画过程进行演示之后,现在轮到小朋友们开始动手进行绘画。
老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小朋友的绘画过程,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第六步:观摩作品当小朋友个个已经完成绘画之后,将所有的作品晾晒在教室内,让小朋友们互相观看、观摩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创造和感受。
教学评价本次美术活动的教学评价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小朋友们是否掌握了香蕉的基本形态;2.检查小朋友们是否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理论;3.检查小朋友们绘画技巧的提高;4.检查小朋友们的感受和感悟。
教学总结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应当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认真收集小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授课方式和方法。
小班美术教案《香蕉》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的外形特征,了解香蕉的颜色和质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香蕉的外观特征。
2. 学习用画笔和剪刀表现香蕉的形态。
3. 发挥创意,用彩泥制作香蕉。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香蕉、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2. 讲解:教师讲解绘画香蕉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绘画香蕉,展示绘画过程。
4. 创作: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用画笔和剪刀进行香蕉的创作。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香蕉绘画作品。
2. 尝试用彩泥制作香蕉模型。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发挥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 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教师要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幼儿的安全。
4. 适时给予幼儿反馈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其对香蕉特征的表现和创意发挥。
3.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幼儿对香蕉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香蕉主题的集体创作,如香蕉树、香蕉果实等。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香蕉制作活动,如香蕉蛋糕、香蕉冰淇淋等。
3. 进行香蕉知识小问答,增加幼儿对香蕉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九、安全须知:1. 使用剪刀时,教师要现场指导,确保幼儿的安全。
2. 保证绘画材料的质量,避免幼儿接触到有害物质。
3. 注意保持教室卫生,定期清理画具,防止细菌滋生。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美术课的主题:苹果2.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学会用画笔和剪刀表现苹果的形态。
小班美术教育教案《香蕉》 (2)小班美术教育教案《香蕉》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 《香蕉》教案主题: 小班美术教育教案时间: 1课时(约3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蕉的外形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事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1. 香蕉的图片或实物。
2. 白纸和彩色铅笔。
3. 艺术品图片或海报等,以示范不同的画风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主题,给学生展示香蕉的图片或实物。
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学生认识这是什么物品,它的特点是什么等。
2. 观察和描述(10分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香蕉的外形和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香蕉的颜色、形状、纹理等。
3. 创作表达(15分钟)给每位学生发放白纸和彩色铅笔,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幅描绘香蕉的画。
可以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眼中的香蕉。
4. 展示和分享(5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画展示给全班,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画香蕉时的感受和想法。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内容,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分享给全班,并就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察和描绘更多的水果,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形态。
2.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如水彩、粉笔等,创作更多元化的画作。
3. 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艺术品并学习欣赏。
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香蕉的特点和形态,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对香蕉的观察和感受。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这将为学生以后更深入的艺术学习打下基础。
小班美术教育教案《香蕉》 (2)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香蕉》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3. 学习使用不同颜色的绘画工具;4. 通过画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香蕉的照片或真实的香蕉;2. 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画笔、水彩颜料等。
《香蕉》小班美术教案精选13篇幼儿园《我的爸爸》教案1目标:1、通过听回答问题,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谈论爸爸的手,使幼儿了解爸爸做的事情很多,很辛苦,促使幼儿喜欢并敬爱自己的爸爸。
准备:《爸爸的手》、幼儿人手一份“爸爸调查表”重点:谈论爸爸的手难点:听,回答爸爸的手能干些什么事情。
过程:一、听,引起幼儿兴趣1、欣赏,要求幼儿认真听完整个。
——爸爸的手是不是很大呀?——那爸爸的手都能干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看看里爸爸的手都能干什么事呢。
2、听第二遍回答问题。
——想想,里爸爸的手都能干什么事呢?(如幼儿无法回答可分段再听遍)二、幼儿谈论自己爸爸的手1、——里爸爸的手能干很多的事情,那我们小朋友想想看,我们的爸爸是不是也有一双大手,也能干很多的事情呢?2、——请我们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爸爸的手都能干哪些事情呢?3、——我们的爸爸又要工作又要做那么多的事情,是不是很辛苦啊?那我们平时是不是应该要好好的听爸爸的话?除了要听爸爸的话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能让爸爸高兴的事情呢?三、延伸:爸爸调查表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爸爸调查表。
比一比谁的爸爸本领最大。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懂得不能乱扔垃圾,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生活中能尝试废物利用。
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学习对垃圾进行分类,知道变废为宝。
2、教学难点:懂得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处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生活垃圾图片和实物、模拟垃圾箱、废物利用的作品2、学生准备:(1)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家里或班级有哪些垃圾?一般是怎么处理的?(2)了解:和父母一起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3)收集或制作:收集一、两件生活中的废旧纸制品,或者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一件小物件。
香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在本节美术课中,我们将通过学习绘画香蕉的过程,让幼儿培养对香蕉的观察与形象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细致动手能力和对颜色的认知。
我们要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形态特点,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香蕉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准备•香蕉图片或实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彩色纸、彩色笔、铅笔•切割工具、胶水、剪刀•教师准备绘画示范样板三、教学流程1. 导入活动(5分钟)•老师通过引导问答的方式,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绘画香蕉,你们知道香蕉是什么样的吗?–幼儿:(回答)–老师:香蕉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它的颜色是怎样的?–幼儿:(回答)–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绘画香蕉,你们喜欢吗?2. 观察与形象想象(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形态特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老师:观察一下香蕉,它的形状是长长的还是圆圆的?–幼儿:(回答)–老师:香蕉的颜色是黄色的,还是其他颜色的?–幼儿:(回答)–老师:你们还能想到什么与香蕉相关的事物吗?–幼儿:(回答)3. 绘画示范与指导(15分钟)•老师展示绘画香蕉的示范样板,并指导幼儿如何绘画。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是如何绘画香蕉的。
•老师示范并注明要点,如选择合适的颜色、注意香蕉的曲线等。
4. 自由绘画时间(25分钟)•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绘画香蕉。
–老师:现在是自由绘画时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香蕉。
5. 交流展示(10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他们描述自己作品中的细节。
–老师:请大家来展示一下自己绘画的香蕉,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颜色、画面中有没有其它元素等。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绘画活动,幼儿们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参与绘画过程让他们对香蕉的形态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加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棉签画优质教案《香蕉》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棉签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搭配能力。
3.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了解香蕉的特征,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棉签进行绘画,掌握香蕉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教学难点:棉签的使用方法和香蕉细节的描绘。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棉签、水粉颜料、画纸、香蕉图片。
2.环境准备:宽敞的绘画区,便于幼儿自由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香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香蕉,引导幼儿讨论香蕉的食用方法和营养。
(二)示范与讲解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棉签进行绘画,讲解棉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讲解香蕉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细节部分。
(三)幼儿创作1.教师发放画纸和棉签,指导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香蕉。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2.教师引导幼儿评价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学会自我表达和欣赏。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导入部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示范与讲解环节清晰明了,让幼儿容易理解。
2.在创作环节,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指导,使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作品。
3.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棉签的使用方法和香蕉细节的描绘,教师应在课后继续关注幼儿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个别辅导。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今后,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发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棉签的使用和香蕉形状的掌握1.教师示范使用棉签:“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我们用棉签的圆圆的部分来沾颜料,轻轻的点在纸上,就像小蜜蜂在花上采蜜一样,你们也来试试看。
小班美术棉签画优质教案《香蕉》教案名称:小班美术棉签画《香蕉》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香蕉的形状和颜色。
2. 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香蕉的图片或实物。
2. 白色画纸。
3. 彩色棉签。
4. 桌布或报纸(用于保护桌面)。
5. 彩色纸、剪刀、胶水(用于制作香蕉的叶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一下他们平时吃过的水果,问他们是否吃过香蕉,并请他们描述香蕉的形状和颜色。
创作准备:2. 准备白色画纸、彩色棉签和桌布或报纸。
3. 将桌布或报纸铺在每个幼儿的桌子上,防止绘画时弄脏桌面。
操作说明:4. 首先,将一只香蕉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幼儿,并简单地介绍一下香蕉的特点。
5.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白色画纸和一些彩色棉签,让他们准备开始绘画。
6.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香蕉的形状和颜色,并鼓励他们使用彩色棉签绘制出香蕉的外形。
7. 提醒幼儿可以利用彩色棉签的贴心尖和柔软触感来创作香蕉的纹理。
结束活动:8. 当幼儿完成绘画后,可以请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表扬。
9. 老师可以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他们创作时的想法和感受。
延伸活动:1. 制作香蕉的叶子:准备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剪出香蕉的叶子形状,并粘贴在画纸上,让画作更加完整。
2. 制作展示墙:将幼儿的香蕉画作贴在一块大的背景画纸上,形成一个香蕉展示墙,让幼儿们的作品得到展示与欣赏。
安全提示:1. 确保幼儿使用的彩色棉签没有尖锐或损坏的部分。
2. 使用桌布或报纸铺在桌面上,以防止画纸上的彩色棉签弄脏桌面。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到香蕉的形状和颜色,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同时,幼儿还能锻炼细致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通过展示作品和交流分享,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延伸活动的设置,可以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更加自由发挥,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
小班美术写意《香蕉》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
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2017-04-03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
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2017-04-03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
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2017-04-03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
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2017-04-03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
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2017-04-03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
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
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
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2017-04-03活动目标: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 ppt香蕉的图片2、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二、出示ppt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三、介绍材料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作品)三、欣赏幼儿作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反思: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
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
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
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