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鸟画的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90.02 KB
- 文档页数:3
写意花鸟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及特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增强对美的感悟和独立独创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和技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写意花鸟画的相关书籍、图片和视频。
2.教学工具:水彩、画笔、画板、纸张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介绍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展示写意花鸟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
2.理论讲解(20分钟)
解说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及发展历史,介绍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和技法,如水墨、湿法、干法等。
并讲解主要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示范演示(30分钟)
老师进行写意花鸟画的示范演示,重点展示如何运用这些表现方法和技法画出写意花鸟画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实践操作(50分钟)
学生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实践操作,提供石榴、丁香等各种花鸟素材供学生选择绘制。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技法,挖掘个人独到的艺术特点。
5.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班级进行作品评价。
老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探索,同时指出学生可以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延伸。
写意花鸟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 学习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技法;3. 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表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画纸、毛笔、墨汁、颜料、水杯等绘画工具;2. 花鸟画的作品欣赏和范例;3. 鲜花、树叶和鸟类的照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解释花鸟画的重要性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观察(10分钟)分发鲜花、树叶和鸟类的照片或实物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细节和特点。
3. 讲解构图(10分钟)通过范例作品,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构图要素,如对称、平衡、形状和大小比例等。
引导学生理解构图在表现主题和气氛时的重要性。
4. 示范技法(15分钟)在白纸上示范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线条练习,向学生展示花鸟画描绘的基本技法。
同时,介绍如何运用水彩或颜料进行上色。
5. 实践练习(3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鲜花、树叶和鸟类的特点,进行绘画实践练习。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6. 作品分享(10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谈论各自的创意和感受。
7. 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法,激发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的兴趣。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继续练习花鸟画,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鸟类或花卉进行深入研究和创作。
2. 组织参观艺术展览或近距离观察自然中的花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鸟画。
评估方式:1. 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其对花鸟画构图和技法的掌握情况。
2.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观察和绘画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合作态度。
《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学会运用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特点。
2.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3.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写意花鸟画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兴趣。
Step 2:写意花鸟画的特点(20分钟)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特点:追求意境和表现的感觉,不拘泥于细节。
通过对比写实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魅力。
Step 3: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30分钟)教师示范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墨色运用、笔墨结合、水墨渲染等。
同时,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表现花鸟的形态和气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Step 4:学生实践(40分钟)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实践练习。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鸟主题进行创作,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Step 5:学生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意花鸟画水平。
Step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应该注重观察、把握整体和气质的表现等核心要点。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评价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运用教师的点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教学要点:1.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特点。
2.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3.运用写意花鸟画的技法进行实践创作。
教学延伸:1.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观赏更多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2.组织学生进行写意花鸟画比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竞争意识。
八年级下美术写意画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画鸟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写意画鸟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观察和研究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3. 创作一幅写意画鸟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写意画鸟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作品。
2. 难点:如何表现鸟类的神态、动态和质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写意画鸟课件、作品示例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鸟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讲解:教师讲解写意画鸟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画鸟的过程,讲解每一步骤的要点。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创作一幅写意画鸟作品。
5. 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意画鸟的技巧和创作方法。
7.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研究更多的鸟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示范画鸟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意画鸟的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鸟类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意画鸟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运用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关注学生对写意画鸟技法掌握的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关注学生对鸟类特征的表现和画面构图的合理性。
3. 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关注学生对鸟类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与他人的互动。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1、情感目标: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
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难点: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活动过程:一、导入:“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
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核心提示: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另外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最后应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如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人物夔凤图》等,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
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
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
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写意花鸟初中课程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笔墨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美感。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用笔、用墨、着色等。
2.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原则:疏密、虚实、对比等。
3. 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提炼主题、描绘细节、表达情感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技法和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写意花鸟画。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画纸、画笔、墨、颜料等绘画工具。
3. 范画或视频教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写意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对写意花鸟画有初步的了解。
2. 提问:写意花鸟画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技法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用笔、用墨、着色等。
2. 示范如何运用基本技法绘制写意花鸟画。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和表现方法,自行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写意花鸟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方法独立创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技法和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写意花鸟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写意花鸟画,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写意花鸟画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教学难点:1. 画面的构图和布局。
2. 笔墨运用和色彩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写意花鸟画作品,用于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汁、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简要介绍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如笔法、墨法、色法等。
2. 教师示范写意花鸟画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如构图、布局、笔墨运用等。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实践,绘制写意花鸟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的绘画表现。
2. 学生完成本次课程的书面总结,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练习写意花鸟画,深入探索和掌握更多的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绘画比赛或者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制写意花鸟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评价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了创作的心得和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较慢,需要教师更多的个别辅导和指导。
写意花鸟教案教案标题:写意花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4.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花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写意花鸟画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欣赏;3.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手法;4. 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写意花鸟画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写意花鸟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与写实花鸟画的区别;- 分析一些经典写意花鸟画作品,讲解其构图和表现手法。
3. 欣赏与分析(15分钟)- 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作品中使用的构图和表现手法。
4. 技法讲解(15分钟)- 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运用、墨色渲染、点染等; - 示范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
5. 创作实践(3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花鸟主题进行创作;-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写意花鸟画的艺术世界。
教学资源:1. 写意花鸟画作品图片;2. 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毛笔、宣纸、墨汁等。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 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水平;3. 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和变化;2. 鼓励学生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艺术形式,如诗歌、音乐等,与写意花鸟画相互融合,创作出更多形式的艺术作品。
写意花鸟教案初中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
2.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和用笔。
2. 表现花鸟的神态和韵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写意花鸟画的范画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写意花鸟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美感。
2. 引导学生探讨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和魅力。
二、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用笔、用墨、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写意花鸟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花鸟题材,进行创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神态表现方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深入学习,尝试表现花鸟的神态和韵味。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继续进行创作实践,力求提高自己的写意花鸟画水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神态表现方法和创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写意花鸟:培养学生写意花鸟画技巧与表现能力的美术教案第一部分:引言绘画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自由、意境和笔墨的简练为特点,成为了许多学生喜爱和学习的对象。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写意花鸟画技巧与表现能力,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在绘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学习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花鸟的独特感受,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5. 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包括宋代的南宋花鸟画和元代的四大家;- 分析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如自由流畅的笔墨、雅致的构图和精细的细节;- 展示经典的写意花鸟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和艺术价值。
2.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 教授学生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重心和层次感;- 强调线条在写意花鸟画中的作用,包括描绘形态、表现动感和衬托主题;- 指导学生学习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如明暗对比、色调搭配和色彩变化。
3. 培养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给学生提供各种花鸟的照片和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捕捉细节和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速写练习,通过快速、简洁的线条表达出花鸟的形态和动态;-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如用纯粹的线条描绘、大胆的色彩运用或者写意的构图。
4. 发现个性和表达情感- 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发现和感受花鸟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花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组织学生分享作品,并给予鼓励和反馈,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历史和特点,展示经典作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演绎;3. 学生进行速写练习,通过观察和练习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4.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5.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提供反馈和建议;6.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2.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2.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3.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2.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写意花鸟画。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幅写意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简介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2.知识讲解(1)介绍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①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等。
②用墨:浓墨、淡墨、焦墨、积墨等。
③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2)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步骤。
①确定主题:选取喜欢的花鸟形象。
②构图布局:确定画面的大小、位置、形状等。
③落笔绘画:运用笔墨技法进行绘画。
④加工完善:调整画面,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3.示范与练习(1)教师现场示范一幅写意花鸟画,边示范边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创作实践(1)学生自主选择题材,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花鸟,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
2.收集喜欢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分析其笔墨技法。
六、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笔墨技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个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构图和布局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指导。
3.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1.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写意画中笔锋的变化对画面有什么影响吗?”(2)教师现场示范中锋、侧锋、逆锋的笔法,并邀请学生上来尝试,同时提问:“你们能感受到不同笔锋带来的线条变化吗?”(3)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逐一指导:“你的线条已经很流畅了,但注意用笔要更有力一些,让线条更有骨感。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魅力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花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意义。
2. 展示一些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索:3. 分析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4. 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用墨、用水、用笔的技巧等。
5. 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如线条的运用、墨色的渲染等。
实践:6. 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观察自然界中的花鸟,让他们选择一种感兴趣的花鸟进行绘画。
7.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手法,创作一幅中国写意花鸟画。
8.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总结:9. 回顾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10.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写意花鸟画对于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
1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在中国写意花鸟画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评估:12.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图片。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墨汁、毛笔等。
3. 自然界花鸟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和现代创作。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创作中国写意花鸟画,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教案特色:1.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兴趣和理解。
2. 强调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魅力。
3. 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中国画教案(写意花鸟)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2. 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构图等,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潜能。
4.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3. 写意花鸟画的构图与布局4. 写意花鸟画的用笔与用墨5.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6. 写意花鸟画的欣赏与鉴赏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对中国写意花鸟画产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这一画种的独特魅力。
3. 实践:教授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构图等,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写意花鸟画作品。
5. 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交流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意花鸟画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写意花鸟画基本技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创作写意花鸟画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4. 学生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5.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1. 优秀的写意花鸟画作品集。
2. 写意花鸟画技法教程。
3. 写意花鸟画创作素材。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2. 是否有效地传授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3. 学生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5. 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七部分:教学策略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写意花鸟画作品,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写意花鸟画的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教案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 )第十一中学黄万辉
概要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 :翎毛画法 ;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
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
小,头、背、尾呈褐色 ,背有黑斑点 ,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 ,两侧一黑色颌斑。
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 ,头像枣。
以此为基形 ,再添上尾和爪 ,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
褐黑点头背 ,浓墨画眼嘴。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 :两翅张开 ,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 ,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
于世界 ,以极高的艺术价值 ,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 ,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 ,通过对中国画的
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 ,以及笔墨情趣
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 ,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 ,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 ,其画法是 ,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 , 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 ,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 ,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然后再从整体出发 ,自背部起笔 ,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 ,次写翼及尾 ,再写胸、腹 ,然后画出头、嘴、眼睛 ,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口诀的方法 ,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
的小口诀 ,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
的快慢 ,利用线的刚柔、曲直 ,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 ,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
奏韵律美 ,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 ,写上文字 ,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 ,要求达到什么效果 , 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 ,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 ,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 ,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 ,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 , 讲解 ,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
1.通过本课的训练 ,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
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
法与造型的关系 ,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