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形意健身法 (下)
- 格式:pdf
- 大小:92.56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武术形意拳的内功怎么练形意拳顾名思义是结合了各种飞禽走兽的外形拳术,而形意拳更加注意练内功,熟练形意拳的内功后,再加以练习形,才能将形意拳更好的表现出来。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形意拳的内功训练方法,欢迎大家学习。
形意拳的内功锻炼技巧形意拳内功之站功,也叫桩功。
一般人常练的有“三体式”(又名三才式)和“浑元桩” (又名乾坤桩)两种;前者适用于青少年,后者适用于老年人。
练三体式,姿势如同定步劈拳。
开始时,两足跟相并,两足尖外开45度一60度左右,两腿微屈,膝盖与足尖上下相对,两手握拳,紧靠大腿外侧,拳眼向内。
然后右拳上提,边提小臂边外旋,紧贴着右肋由前向上钻出,吸气随之上升。
吸气尽时,拳高与鼻平,拳心向面部.呼气时,左拳上提,小臂外旋,由左肋旁擦身向前自右拳上劈出,右拳同时变阳掌下按置于右日月穴旁(右软肋下高与脐平)。
与此同时,左足向前迈出一步,与右足相距约两脚半之远。
前腿斜直,膝微弯,膝盖在足跟上与足尖对准。
后腿微屈,膝盖在足尖正上方。
尾骨与后足跟上下相对。
形式上要作到外三合。
全身重量分在两腿之上,前三后七。
随即自大椎开始,将脊椎骨逐节向下依次松开,尾骨向前向上兜翻,内中意,气,力三合,思想高度集中,将神凝聚于“天心”,目视前方,定若钟鼎。
拳经云:“目视鼎,弃视脐,处处行迟不可移,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
”即指此也。
(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共24节,道家叫24楼,也叫12对连环锁。
)站桩虽系静功,且不可呆滞。
要气势腾挪,伏如横弩,动若发机。
以意领气随自己的意志活动,吸上呼下。
欲上则上,欲下则下,呼吸阴阳,纯任自然,毫无阻滞不通之处。
吸气时犹如一人张弓,万夫拔河,浑身上下毛发皆开,气上升而内脏紧缩,呼气时气下降,内脏亦随之松弛。
这是初学者站立不动的练法,既可为形意拳筑基,又可祛病延年。
浑元桩是一种老幼咸宜的练法,形意拳家年老时多练此功。
拳谚“少练三体式,老来浑元桩”即指此而言。
形意拳各式桩功练法详述,⽩送的真东西,看不看在你噢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
传统武术⾥有形意拳、太极拳、⼋卦掌、⼼意拳等等,⼤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年打死⼈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的喜爱。
形意门也是能⼈辈出,最让⼈熟知的,便是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誉的郭云深了。
但同样是崩拳,不是说学会了这个动作就能跟郭云深⼀样可以打遍天下了。
这简单的招式后⾯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
⼀、形意拳概述形意拳是⼀种内功拳,其动作朴实⽆华,体⽤兼备,没有很多的辅助功法练习。
形意拳的功夫主要是通过“合⼀”的训练,通过六合的循序渐进的⽅法以到达周⾝整合协调合⼀的境界。
六合的训练贯穿于形意拳的始终。
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是:⼼与意合,意与⽓合,⽓与⼒合;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与⾜合。
六合训练的初步是⽆极式站桩和三体式,进⽽在五⾏拳和⼗⼆形拳中达到合⼀的境界。
形意拳来源于⼼意六合拳,两者皆以“六合”为功法。
⼼意六合拳的拳名含义是:⽤脑⼦思维整合六合的拳术。
形意拳的拳名含义是:形体和思维统⼀的拳术。
形意拳继承了⼼意六合拳的核⼼技术,形意拳形体动作均要遵循六合的法则,所以在⼭西也有称其为“六合意拳”。
据有关专家考证,六合理论与⽅法⾸先出现在形意拳体系中,然后被许多拳种吸纳采⽤,说明六合理论是切实可⾏的,这也是形意拳对中国武术的⼀⼤贡献。
为了达到六合,形意拳探究⼼意这⼀⼈类所特有的⾼级功能,⽤⼼意感悟⾃然,师法⾃然,以⾃然万物为师,⾸先循五⾏⾦⽊⽔⽕⼟之理,取其各⾏之特性与其之间的相互作⽤,使形意拳的劲⼒渐渐与五⾏的特性吻合。
所谓“天⼈合⼀”,如劈拳属⾦,⾦性坚刚,⽆坚不摧;⽊性曲直,可刚可柔;⽔性⽆形,随屈就伸;⽕性暴烈,⼀沾即发;⼟性敦厚,以⽣化变化。
形意拳的练功步骤一、身体外动身体外动的训练,主要包括:(一)抻筋拔骨;(二)肩胯开合;(三)脊椎抻直;(四)腰弓曲弹;(五)胸腹缩胀。
通过身体外动的训练,可以松活肌腱、滑利关节、激活气血、疏通经络,为下一步形意拳的站桩、打拳,打下必备的坚实基础而事半功倍——如果没有身体外动,上来就站桩打拳,往往会使动作僵硬、姿势别扭、气血凝滞、心情浮躁……身体外动的训练内容:1、弓步甩手、燕子抄水、槐虫动式、左右挂掌、三盘落地等多个热身动作。
2、形意拳的腿法:刮地风(趟踢)、扫地风(勾扫)、卷地风(截蹬)。
3、形意拳的部分步法:趟鸡步、剪子股。
二、调息练气运用“逆腹式呼吸”,通过外吸外呼、外吸内呼,逐步过渡到内吸内呼,即丹田内呼吸(胎息)。
同时练出吸气呼气之外的另一种气息:“丹田省气”——拳经云:“以上以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调息练内气,是丹田内功的根本。
调息练内气的训练内容:1、形意拳的桩功: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八法桩、三体式等。
2、踩鸡步、固本培元步(练丹田省气)。
三、内劲训练内劲是指通过丹田的起落缩胀、胸腰的吞吐反弓、肩胯松紧开合,“根节催中节、中节催稍节”所催发出来的身体整劲,又称为混元劲、六合劲。
期间,需进行两次的“换劲”——内劲是丹田内功的主要表现,而丹田内功又是形意拳的核心内容。
内劲,主要来自于拳法的习练:1、五行拳:把劲练整。
2、十二形:把劲练全。
3、套路:找劲、变劲。
4、器械:拳械一体、劲力合一。
四、技击实战1、单操——通过“前面无人似有人”的单操训练,提升发劲的最大化,同时提高攻防意识。
2、对练——通过对练套路的比划,提高攻防应变的战术。
3、喂招——分为有备、无备的两种训练方式。
4、试劲——可与喂招同时训练,靶子需戴护具。
5、实战对抗——是指“一对一”的实战技击。
6、七星乱穿花——是“一对多”的实战技击,要做到“前面有人似无人”,在“七星穿花步”进退闪展中,用手、肘、肩、脚、膝、胯、头(称为“七星”)随机进击、发劲打人。
形意拳十三式图解一、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足跟靠拢,向前进方向转体45?,转体时足跟做轴,左足与前进方向平行,右足与前进方向成45?角,左足跟与右足弓相贴(图1,图2)。
要点:身体自然直立,放松、沉肩、含胸、拔背、悬头竖项,精神贯注,呼吸自然(腹式呼吸)。
二、起式(三俸式):两手向外翻转,两臂外旋由两侧向上托起,肘部下沉微屈,当前臂举至高与肩平时(图3),随即屈肘收掌,前臂内旋,阳掌经面部、胸部下按(随落随变),停于小腹处突变阳拳。
两手下落时,随之屈膝半蹲(图4),目平视前方。
左转身45?,两脚不动,右拳经胸前及下颏,向前钻出,高与鼻平,拳心向上,前臂向外拧劲,小指向上翻转,肘下垂(图5);左足向前进一步,左拳同时向前穿出(沿前臂内上侧),待两拳近于平齐时,同时内旋变掌,左掌向前、向下劈出,高在肩胸之间,右掌撤回腹脐处,两手要有分挣之力(即三体式),目视左掌食指(图6)。
要点:两掌向上托起时,不要引肩上耸,臂不要挺直;两掌下落时,肘不动,待两掌经过面部、胸部后开始渐变成拳,落至腹前时,突变阳拳,两肘要抱肋,头要顶,气要沉,左脚上步与左拳前钻,双拳同时内旋变掌,左掌前劈右掌撤至腹脐要同步,要体现拧裹、挣力,掌到脚停。
三、纵步金鸡独立:左脚向前纵一大步,右掌贴近左掌上面穿出,高与胸齐,左掌撤至左腰腹侧,掌心均向下,同时身体下蹲;右脚提起,脚掌与地面平行,足弓贴于左足踝处,上体微向前俯,目视右手食指(图7)。
要点:左脚前纵,右足要用力蹬地,以达纵步之远;左脚跟步要稳、快,双膝靠拢,身体不要过于前俯,两掌穿出、撤回要与脚动作同步进行,两掌穿出撤回要快,要有挣力。
四、退步金鸡独立:右脚靠左脚蹬力,向后纵一大步,左脚随之快速撤回至右脚处。
左脚提起,脚掌与地面平行,足弓贴于右足踝处。
与脚动同时,左掌由右掌上面穿出,高与胸齐,右掌撤至右腰腹侧,掌心均向下,同时身体下蹲,上体微向前俯,目视左手食指(图8)。
要点:左脚蹬、右脚后纵,要退步远、快、稳;左掌穿出、右掌回撤要快,要有挣力,要与脚动同步;双膝靠拢,身体不要过于前俯,两掌要有挣力。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关注“老拳谱”公众号,海量经典老拳谱,免费为您推送;李存义形意拳二十四法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厚;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校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说明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必须取形意拳八字诀和象形拳八字诀,依依对照,方能议论的清楚,阐释的明白,以备习拳者参阅。
否则,偏于任何说法,都会论述的不全面了。
故只有一条一条的录其原文,方能较全面的议论清楚,阐释明白。
以八字诀为纲,二十四法为目,这样方能纲举目张。
照录之原文,首条用薜颠先生之八字诀,次条为姜容樵先生之八字诀,然后是我的议论之内容。
下面就依序阐释此中之精义。
顶字诀:薛: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故谓“三顶”。
姜:三顶者何?头(后脑骨)向上顶,有冲天之雄。
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人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顶字诀之顶字,有止于此之意,内气上升至百会上,谓之冲天之雄。
头为天才。
百会为头之最上顶端,内气至此谓之顶。
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顶也。
拳经云:“头若顶千钧,颈如搬树转”。
就是此“顶”字之诀也。
所谓“后脑骨向上顶”之顶字,乃向上竖起之意,还是百会穴放置头的最上端之意。
百会置头最上端则头正,头正领起则一身无懒骨,正所谓“头统健之体,乃全身之总领也。
老年人健身训练方法老年人健身训练方法老年人健身训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延缓衰老,并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训练方法。
1. 温和有氧运动:老年人应该首先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跳绳、骑自行车、游泳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增强心脏和肺部的活动力,增加氧气摄入量,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并逐步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2. 力量训练:老年人也可以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并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老年人可以选择使用器械、弹力带或自身重量进行力量训练。
开始时,要选择适当的重量和强度,并逐渐增加。
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受伤。
3. 平衡训练:老年人可以通过平衡训练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预防跌倒事故。
平衡训练的方法包括单腿站立、走直线、倒立,以及一些类似瑜伽的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平衡感。
4. 柔韧性训练:老年人需要进行柔韧性训练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
柔韧性训练可以包括拉伸运动、瑜伽、太极等。
老年人应该逐渐进行伸展,保持每个动作15-30秒,并重复2-4次。
5. 跳绳:跳绳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简单又有趣的运动方式。
跳绳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增强全身肌肉群的力量,提高爆发力和协调性。
老年人可以选择较粗的绳子,进行适量的跳绳。
6. 健身舞蹈:健身舞蹈是一种有趣的运动方式,适合老年人参与。
参加健身舞蹈课程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性和柔韧性。
同时,还可以享受音乐和社交的乐趣。
7. 水中运动:水中运动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选择。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降低受伤的风险。
老年人可以选择水中散步、游泳、水中有氧运动等方式进行锻炼。
总之,老年人健身训练应该注重温和与适度,以防止运动损伤。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形意拳十三式图解一、预备式:身体直立,两足跟靠拢,向前进方向转体45?,转体时足跟做轴,左足与前进方向平行,右足与前进方向成45?角,左足跟与右足弓相贴(图1,图2)。
要点:身体自然直立,放松、沉肩、含胸、拔背、悬头竖项,精神贯注,呼吸自然(腹式呼吸)。
二、起式(三俸式):两手向外翻转,两臂外旋由两侧向上托起,肘部下沉微屈,当前臂举至高与肩平时(图3),随即屈肘收掌,前臂内旋,阳掌经面部、胸部下按(随落随变),停于小腹处突变阳拳。
两手下落时,随之屈膝半蹲(图4),目平视前方。
左转身45?,两脚不动,右拳经胸前及下颏,向前钻出,高与鼻平,拳心向上,前臂向外拧劲,小指向上翻转,肘下垂(图5);左足向前进一步,左拳同时向前穿出(沿前臂内上侧),待两拳近于平齐时,同时内旋变掌,左掌向前、向下劈出,高在肩胸之间,右掌撤回腹脐处,两手要有分挣之力(即三体式),目视左掌食指(图6)。
要点:两掌向上托起时,不要引肩上耸,臂不要挺直;两掌下落时,肘不动,待两掌经过面部、胸部后开始渐变成拳,落至腹前时,突变阳拳,两肘要抱肋,头要顶,气要沉,左脚上步与左拳前钻,双拳同时内旋变掌,左掌前劈右掌撤至腹脐要同步,要体现拧裹、挣力,掌到脚停。
三、纵步金鸡独立:左脚向前纵一大步,右掌贴近左掌上面穿出,高与胸齐,左掌撤至左腰腹侧,掌心均向下,同时身体下蹲;右脚提起,脚掌与地面平行,足弓贴于左足踝处,上体微向前俯,目视右手食指(图7)。
要点:左脚前纵,右足要用力蹬地,以达纵步之远;左脚跟步要稳、快,双膝靠拢,身体不要过于前俯,两掌穿出、撤回要与脚动作同步进行,两掌穿出撤回要快,要有挣力。
四、退步金鸡独立:右脚靠左脚蹬力,向后纵一大步,左脚随之快速撤回至右脚处。
左脚提起,脚掌与地面平行,足弓贴于右足踝处。
与脚动同时,左掌由右掌上面穿出,高与胸齐,右掌撤至右腰腹侧,掌心均向下,同时身体下蹲,上体微向前俯,目视左手食指(图8)。
要点:左脚蹬、右脚后纵,要退步远、快、稳;左掌穿出、右掌回撤要快,要有挣力,要与脚动同步;双膝靠拢,身体不要过于前俯,两掌要有挣力。
形意拳五种健身桩练法X养生桩以站式为主,但亦有坐式、卧式、半伏式、行走式。
其基本原则为:平均站立,内浑厚而外圆合,全身关节都自然有微屈之意,成为钝形三角。
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右手不向身左去,左手不向身右来。
在这些原则下,可以变为很多姿势,但练习者不宜求多,求多则功力不深,欲速不达。
这里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基本姿势,对一般练功者已经足够选择采用。
1.站式叉腰式:在开始练功时要平心静气,两脚分开,宽度约与肩齐,两脚足尖均稍向外前方。
两目睁开向前平视,半开半闭或闭目均可,但两眼睁开时要神光内敛。
不可注意任何目标,须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
足掌和足根着他,足心向上吸,意如双足吸着地面,自腰以下,意如埋在土里。
胯部放松,臀部如坐,脊部挺拔,下颌微收,挺颈,头顶上提,意如有绳系吊在空中。
但顶心在意念中似向内收缩,紧背含胸,胸微向内收,小腹松圆。
两手放于身体的腰眼部,手心向后。
这种姿势既是锻炼又是休息。
可作其它桩的预备式,也可作练其它桩时中间的休息式。
2.坐式坐式虽然姿势繁多,但手部、臀部的姿势和站式的变化相同。
下肢的变化可分为三种:①坐于适当高度的椅上或床上,两腿分开比肩略宽,两脚平均着地,此种姿势对脚腿部的要求与站式相同。
②两腿分开比肩略宽,脚跟着地,脚尖向上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
③两腿悬空,脚尖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
这三种姿势对上半身的要求均与站式相同,两手的姿势可按照站式的姿势加以变化。
只是叉腰式应改为双手放在大腿根部,两肘撑开。
另外,凡坐式除病情严重不能直坐者外,背后均不可靠在椅背上。
3.卧式卧式可分为仰卧和侧卧两种:①仰卧式:仰卧后全身放松,意如在水上仰游。
两肘着床两臂抬起成抱球状,两膝弯曲,足跟着床,足尖回勾,足心内吸。
②侧卧式:以左半侧着床为例,左手放手枕上,手心扶头,右手放于右腿之上,或用右手轻轻按在床上亦可,使胸部空起。
左腿伸出,右腿蜷起放于右腿之上。
如向右侧卧可以类推。
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形意拳是一种武术,它以人体的基本动作为基础,通过特定的训
练方法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以下是形意拳基本功训
练方法:
1. 散手练习:散手是形意拳的基础,通过散手练习可以锻炼身
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练习时应注重技巧和姿势的正确性,以免伤害
身体。
2. 走步练习:走步是形意拳中常用的移动方式。
可以通过走步
练习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拳术的水平。
3. 基本功练习:基本功是形意拳的基础,包括站桩、踏步、挥臂、缩肩等。
通过基本功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
4. 动作练习:形意拳中有很多特定的动作,如抓、挂、顶、撞等。
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力量。
5. 徒手套路练习:形意拳中有很多徒手套路,如五行拳、八卦掌、大分式等。
通过练习徒手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拳术水平。
以上是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素
质和拳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