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现象,给国民经济和社会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已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即使是物质积累雄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快速上升。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形象地说,如今每10人中有1个老年人,而40年后,每10人中老年人数量可能会达到4个。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这使建立伊始的社会保障体系难堪重负。以往我国的人口政策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然而,1998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人口老龄化给我国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相对其它国家更加巨大。而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1)老龄化必将引起瞻养比升、负担率高。老龄化带来赡养比率将迅速提升,据了解,1987年赡养比为13.5%;2010年将达到18.08%;2030年为34.79%;2040年为37.9%。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导致离退休费逐步攀升:1978年总费用17.3亿元,1984年突破1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1998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2001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从而使在业人员的负担变得沉重起来,导致社会保险费居高不下。

(2)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发生转换。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在养老金自身无法平衡运行时,就不得不求助于公共财政。这时政府的公共财政就面临很大的压力,必须承担日益加重的养老金负担,公共财政终将不堪重负。我国现在采取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因为费率比较稳定且比较低。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如不改变现收现付制模式,中国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到2030年时,将上升到48%,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因为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

基金筹集模式,把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一下代职工的身上,必将影响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也严生时影响社会稳定。

(3)老龄化同样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带来巨大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同样要经受巨大的压力。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显示,人均医疗费用和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组医疗费用的3一5倍。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关于《中国健康模式转轨和服务需求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报告提出,即便是按1998年的医疗实际费用支出计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量负担到2025年将增加47%,如果考虑到各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按GDP年增长率同比增长,我国医疗需求量费用到2025年将达到6万亿元以上,占当年GDP的12%左右。人口老龄化还直接带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失业保险。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必然要求劳动力的产业和技术结构相应进行调整,而老年职工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及优扶安置等等社会保障项目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都是对整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此外,老龄化必将造成在业人员创新、革新的和适应新技术的平均能力降低,从而使社会保险的筹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提高退休年龄的做法,法定退休年龄已经由60岁左右,计划逐渐延长到65岁或67岁。退休年龄的延长可以同时起到基金增收减支的功效,作用十分明显。据计算,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左右的人退休,如果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保险金收入增加和支出减少合在一起会超过200亿元,占养老保险金总数的6%左右。但延长退休年龄又有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就业问题的解决。

在提前退休方面,主要是通过病退、特殊工种、破产政策等各种方式来实现提前退休,1999年2002年4年里提前退休的总人数为163.8万人。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影响非常明显,提前退休将导

致多支付养老金,减少缴费收入。这样一增一减,一个职工提前5年退休对基金存量影响将达到3万元以上,如全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5年退休,对养老基金存量影响将达到340亿元。

(2)适度降低替代水平。就中国的情况看,长期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一直偏高,目前中国的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为当地平均工资的80%。在过去长时间内,由于工资的货币化程度较低,中国养老金的替代率比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要高。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货币工资大幅增长,依然维持很高的替代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政府的承诺过多,现有工作一代的负担过重。现收现付的养老金旨在是解决老年时可能产生的贫困,是一种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如果希望在退休后维持比较高的生活水准,则必须求助于其他形式的储蓄,如商业人寿保险、银行存款、股票等。因此,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替代率。

(3)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吸收年龄构成相对年轻的非国有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欢迎有较强缴费能力的自由职业者等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这样不仅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而且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有利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亦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的压力,同时也为制度转轨提供宝贵的缓冲期。(4)在家庭保障与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尽管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但家庭仍然是我国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主要承担者,家庭应承担第一位养老保障责任。农村建立以缴费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在发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税收优惠,提供补助,鼓励参保人员参加其它保险。如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个人储蓄。

(5)保持经济继续稳定和健康增长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无论是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制都不过是退休一代采用不同的方式索取当前的产出。个人积累制无非是明确个人帐户,将个人养老积累基金投资资于资本市场,通过未来一代人的资本装备的提高,来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从将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收益中获得养老金的增长。在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的若干年,养老金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下一代人(即独生子女)将来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而在现收现付制下,这种索取权表现为政府对退休一代的隐性债务,通过向当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