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64.00 KB
- 文档页数:6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方法:对30例老年病人跌倒因素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表明:患有慢性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良的外界环境素及护理技术是跌倒的相关因素。
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致伤致残,探讨预防老年病人跌倒的有效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分析护理【中图分类号】r749.1-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107-02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的姿势,不由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地面上。
国外文献报道每年约有1/3的老年人发生过跌倒事件,且有20%—30%的跌倒会造成中等或严重的伤势,跌倒是老年人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是住院病人常发生的意外事件之一。
跌倒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安全的信任,还极易引起医疗纠纷。
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更易发生跌倒。
本文对我院30人次老年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我院老年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发生跌倒事件30例。
1.2 方法: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跌倒患者的一般情况,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跌倒的后果等。
2 结果2.1 一般情况:跌倒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占43.3%,女性17例,占56.6%;60-69岁11例,占36.6%,70-89岁19例,占63.3%;跌倒患者中原发病是精神分裂症的9例,占30%,阿尔茨海默病6例,占2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例,占16%,血管性痴呆4例,占13.3%,脑梗塞3例,占10%,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例,占6.6%,其他1例,占3.3%。
2.2 跌倒情况:白班发生9例,占30%,夜班发生21例,占60%。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对策,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住院老人,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跌倒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不能单一。
标签:跌倒;老年患者;预防管理措施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
老年人跌倒是指意识清楚的老年人非故意性地跌倒在地上。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老年患者增多,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原因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住院后环境改变,容易发生意外跌倒。
有文献报道,医院内>65岁的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达到30%,成为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跌倒不仅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跌倒后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后期寿命会减少10%~15%,而且生活质量也会显著下降,约25%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可在6个月内死亡。
中国医院协会2008 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就是”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1]。
因此,预防跌倒的发生,保证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是病房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老年病房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进行综述。
1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1.1生理因素据调查,跌倒病死率随年龄递增,>80岁几乎达50%,年龄越大,跌倒危险越高,发生跌倒的比例也越高[2-3]。
老年人视觉、听觉等功能减退,不容易看到或者听到有关跌倒的警告信号,老化过程中肌肉张力及强度减弱,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运动范围缩小,导致老年人肢体协调能力下降,身体姿势平衡控制能力降低,行动不灵活。
同时,老年人神经传导减慢,中枢反应时间延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规避危险,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老年神经病患者摔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与方法论文关键词:老年神经病摔倒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神经病患者摔倒的有效护理干与方法,以预防摔倒的发生率。
方式对102例老年神经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摔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忆性分析,针对摔倒缘故制定相应护理干与方法。
结果住院老年神经病患者摔倒发生率为14.7%(15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摔倒(20.0%),摔倒缘故自身和环境因素(33.3%),第二为药物不良反映(46.7%)。
结论对老年神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与,能够减少摔倒事件的发生。
精神疾病的医治是一个长期的进程。
由于各类缘故,许多患者在医院住院时刻,少那么数月,多那么几年,乃至数十年。
很多长期住院患者由于与外界环境接触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锁的环境里,机体功能状态明显衰退,另外,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所致副作用,专门是老年病人机体各器官功能慢慢消退,感觉迟缓,行动迟缓,反映慢,加倍容易发生摔倒,致使严峻的躯体损伤和自信心受挫。
因此,探讨老年神经病患者摔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男理干与方法,对幸免纠纷,提高老年神经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式1.1 一样资料 202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住我院的老年神经病患者102例。
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老年神经病诊断标准。
(2)年龄≥60 a。
共入组102例,其中15例发生过摔倒,发生率为14.7%。
1.2 方式对发生过摔倒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忆性分析,针对摔倒缘故制定护理干与方法。
2 结果2.1 摔倒患者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0a~76a,平均68a;疾病种类:阿尔茨海默3例(20.0%),精神割裂症6例(40.0%),器质性精神障碍1例(6.7%),心境障碍躁狂发作2例(13.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2例(13.3%),癫痫性神经病1例(6.7%);服用药物:氯丙嗪、氯硝西泮、喹硫平、利培酮。
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长期住院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在病情恶化、生活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跌倒,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跌倒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其家属的负担。
对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家属的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危险因素1. 药物因素: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这些药物往往具有镇静、嗜睡、视觉模糊等副作用,容易导致患者意识不清、动作迟缓,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2. 身体因素: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下降,骨骼肌肉的退化,视力、听力的减退,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下降,都是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重要因素。
3. 心理因素:长期患病的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情绪波动大,易出现自杀念头,这些都会增加患者跌倒的危险性。
4. 环境因素: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生活在医院的特殊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医疗设备、导管和器械,这些都是患者发生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
二、护理方法1. 评估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该对每位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药物的副作用、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等方面,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2. 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身体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
3. 药物管理:护理人员要做好药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管理,避免过量或者漏服药物,及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保证患者的安全。
4. 身体锻炼: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包括步行、体操、理疗等,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平衡感和协调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
5.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保证患者的安全。
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本院老年病科25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48例意外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意外跌倒的原因为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及其他因素,应从评估危险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及防跌倒安全教育、改善患者病区环境、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预防跌倒意识等方面进行护理。
结论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常是多种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各种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率,保障生命健康,减少患者痛苦。
标签:老年;意外跌倒;护理措施随着我国已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所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需要接受住院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时间也越来也多。
在住院过程中,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发生的意外伤害,由此并可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产生医疗纠纷[1]。
为降低老年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拟分析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7例患者均为本院老年病科2012年10月~2014年10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其中男162例,女95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为(70.2±10.4)岁;脑血管疾病92例,心脏疾病72例,胃肠道疾病55例,其他38例。
意外跌倒48例,跌倒率为18.68%(48/257)。
1.2意外跌倒的原因分析1.2.1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逐渐老化,肢体协调功能衰退。
80岁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大脑细胞减少25%,小脑细胞减少20%,表现为记忆力减低、反应迟钝、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动态平衡功能降低,容易发生跌倒。
另外,老年人视力功能减退、走路步态不稳、需要应用辅助器的行走、听力与理解能力的障碍都是直接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2]。
1.2.2疾病因素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脑卒中等均可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等而发生跌倒。
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作者:王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26期【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老年病院住院治疗的214例精神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跌倒分为跌倒组和未跌倒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跌倒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探讨护理措施。
结果:214例患者中共有18例发生跌倒,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精神病药物种类、血钠浓度、血钙浓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乏力、头晕、关节肿痛、步态不稳、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是否发生跌倒有关(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多、血红蛋白水平低、乏力、头晕、关节肿痛、步态不稳、治疗依从性差均为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多种因素均可以导致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跌倒,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才能够降低跌倒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住院; 精神疾病; 跌倒; 危险因素doi:10.14033/ki.cfmr.2019.26.0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6-00-03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Methods of Fal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spitalized Mental Illness/WANG 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26):-49【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methods of fal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spitalized mental illness.Method:A total of 214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Geriatric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falls occur,they were divided into fall group and non-fall group.Univariate analysis and logistic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lls and explore nursing interventions.Result:A total of 18 of the 214 patients falls.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ypes of antipsychotic drugs,serum sodium concentration,serum calcium concentration,serum albumin,hemoglobin,fatigue,dizziness,joint swelling and pain,gait instability,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were related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fall(P<0.05).Logistic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ultiple types of antipsychotic drugs,low hemoglobin level,fatigue,dizziness,joint swelling and pain,gait instability and poor treatment compliance were all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fal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spitalized mental illness(P<0.05).Conclusion:A variety of factors can lead to fal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spitalized mental illness,which requires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risk of falls.【Key words】 Hospitalization; Mental illness; Fall; Risk factorsFirst-author’s address:Beijing Daxing District Geriatric Hospital,Beijing 102600,China跌倒的醫学定义是不自主的、突然发生的、非故意性的一种体位改变,人体倒在地面或者更低的水平面上[1-2]。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老年人口中由于跌倒所造成的伤害已经成为人群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该种问题在精神疾病患者之中同样存在,而且更加严重。
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病房内跌倒,进而导致各类不良结局的出现[3]。
目前该种现象已经成为精神科领域中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老年人的体质下降,运动能力不足,长期的住院生活又使得患者的运动能力进一步降低,精神障碍的困扰还会导致跌倒的风险更高[4]。
跌倒不仅对身体造成损伤,也会使心理负担上升,使患者依赖性增加。
这会使患者的护理难度上升,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医疗费用的增加和社会负担的加重。
在我国目前精神疾病专科领域护理人员相对缺乏的前提下,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降低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就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鉴于此,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老年病院住院的21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老年病院住院治疗的214例精神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60周岁(以2015年1月1日为准);(2)已经在笔者所在医院病房内连续住院超过5年以上;(3)关于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完整。
排除标准:(1)患者腿部具有器质性病变,对行走或者站立姿势等具有明显影响;(2)因身体原因,长期卧床;(3)合并其他可能对研究结果构成的疾病。
1.2 方法进入医院的病案管理系统中,调取相应的数据,具体查阅跌倒不良事件的报告,包括发生的日期、人物、经过、原因分析、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等。
查阅相关文献,罗列可能的危险因素,对各类因素进行计算统计。
按照是否发生跌倒对全部患者分为跌倒组和未跌倒组,对发生跌倒患者的情况进行描述,对比两组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方式,筛选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独立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如果样本量大于40而且理论频数≥1且<5则采用连续校正字2检验,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者跌倒发生情况214例患者中196例未跌倒,18例发生跌倒,其中12例发生在夜班(66.67%),6例发生在白班(33.33%)。
跌倒地点分布:厕所6例(33.33%),病床边10例(55.56%),其他2例(11.11%)。
跌倒原因分布:上厕所7例(38.89%),更换体位6例(33.33%),其他5例(27.78%)。
跌倒时13例患者身边没有陪侍人员(72.22%)。
2.2 患者发生跌倒的单因素分析将患者是否出现跌倒作为因变量,对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血钠浓度、血钙浓度、血红蛋白、乏力、头晕、关节肿痛、步态不稳、治疗依从性可能与患者是否出现跌倒有关(P<0.05),见表1。
2.3 患者发生跌倒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将患者是否跌倒作为因变量,其中0=未跌倒,1=跌倒,对以上单因素分析中出现阳性结果的项目进行多因素分析,变量赋值结果如下:乏力(0=否,1=是),头晕(0=否,1=是),关节肿痛(0=否,1=是),步态不稳(0=否,1=是),治疗依从性(0=良好,1=差),变量纳入方法为“进入”,结果显示,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多,血红蛋白数值低,具有乏力、头晕、关节肿痛、步态不稳的症状,治疗依从性差,均成为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本研究中对多种导致长期住院精神疾病老年患者的因素进行探讨。
首先从各类生化指标的对比结果中可见,尽管钠离子浓度,钙离子浓度及血红蛋白3个项目在单因素比较时,结果均显示为阳性,但是在最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只有血红蛋白一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实作为长期住院患者较为常见的血常规检测,以上3个项目极为常见,而这3个指标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如果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变化,则通常预示着患者的身体状况不佳,有可能出现包括跌倒在内的诸多风险。
可能是本研究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因此只有血红蛋白一项在多因素分析中结果阳性。
血红蛋白的降低一般意味着患者的营养状态差,蛋白供应不足,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头部的眩晕等现象[5]。
提示在该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的主管医生密切配合,对周期性的例行检查结果进行仔细阅读与分析,特别要掌握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以求尽早消除跌倒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可见,出现跌倒的结局大多与患者的活动能力不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