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技术(新老七种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54
新老七种统计工具文献综述摘要: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是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产品质量实行统计质量控制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一些学者把质量管理中常用统计方法归纳为新老两类,本文介绍了统计工具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质量专家发明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的特点、应用、使用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一、前言王毓芳,郝凤.(2003)质量分析质量改进与统计技术中提出新老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老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老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质量管理研究会”根据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提出“质量管理新七种方法”,简称“新七种工具”。
质量控制(QC=Quality Control)是指控制制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最优良的状态。
老七种工具 QC 老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新七种工具 QC 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 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 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老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一)QC七大手法的作用1、协助我们作好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可在混沌不明的情况下,认清问题关键在于搜集数据,分析、归纳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老七种工具刘宏(2006)质量与管理中老七种工具的特点1、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2、通俗易懂,一线员工易于掌握,主要解决现场质量问题。
秦现生(2008)质量管理学这本书中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一)、层别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是整理质量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QC 新、老七种工具应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经常提到“方法应用”和“工具应用”二种说法,从本质上说二者没有原则的区别。
数理统计方法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是实践的科学,没有实际应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从这一点看又要求应用者有较高的素质。
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特别注意到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许多专家致力于对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简化的研究,先后提出了“质量管理七种工具”和“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此时,应用者只要根据规定的要求去应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工人的操作中使用扳手、郎头等工具一样方便。
因此称为数理统计工具。
1.新、老七种工具的主要区别1)老七种工具;包括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在老七种工具中,除因果图以外,都属于统计型方法。
其主要特点为:1/ 适用于现场质量管理活动中应用;2/ 研究对象大都是可定量化表达的;3./ 收集分析数据和进行统计计算的方法取得分析结果。
2) 新七种工具:包括系统图等七种在新七种工具中除矩阵数据解析法外,都属于情理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适用于管理层次的应用2/研究对象大都是定性的3/很少进行计算,主要以收集语言资料和用图表4/新七种工具是能提供思考方法,提供一系列科学思维方法的工具。
2.、排列图的应用2.1 定义: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使用的图。
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为项目发生的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累积百分数),一个横坐标(按列的项目数均等分),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直方柱(“其他”一项除外。
无论频数多大,“其它”这一项均应放在最后位置)和一条累积百分比折线甲 已 丙 丁 其他即帕累托折线)所组成的图2.2 排列图分析的程序频数累计%(1)明确排列项目。
(2)收集数据。
(3)作缺陷项目统计表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4)作排列图,并标注必要的说明。
质量管理的办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整理,主要包括:传统的检查、测试、统计抽样和6σ。
另外,业界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表、散点图、排列图和控制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相互关系图、亲和图、树状图、矩阵图、优先矩阵图、过程决策程序图和活动网络图称为“新七种工具”。
传统工具:1 检查指对工作产品进行检视来判断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检查的结果含有度量值,检查常常也叫做评审、审计、走查。
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
一次检查通常针对产品的一个相对小的部分。
发现的任何异常都要记录到文档中,并提交。
2 测试是用来确认一个项目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需求说明书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示例:在项目质量监控过程中,在完成每个模块编码工作之后就要做的必要测试,称为单元测试。
3 统计抽样从感兴趣的群体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检查统计抽样(适当的抽样调查可降低质量控制成本)、趋势分析、缺陷修复审查等。
4 6σ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评测方法,驱动组织内各个层次开展持续改进,包括:单位产品缺陷(DPU);每百万次运作所存在的缺陷(DPMO);组建项目团队,提供积极培训;注重支持团队活动的倡导者;培训具有高素质的过程改进专家;确保在持续改进过程初期确定合理的测评标准;委派有资历的过程专家指导项目团队工作。
6σ管理(每一百万个机会里面有3.4个瑕疵)老七种工具:1 因果图(鱼刺图)定义:石川图、鱼骨图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脑力激荡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
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又叫因果分析图、鱼刺图或石川图;该图的“鱼头”代表质量问题,每个“鱼刺”代表了一个可能的差错原因或检验点。
因果图(又叫因果分析图、石川图或鱼刺图)直观地反映了影响项目的各种潜在原因或结果及其构成因素同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质量控制常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一、老七种工具——主要用于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侧重于定量分析。
(本章内容)❖排列图法(帕累托图法),因果图法(石川图),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相关图法),调查表法(统计分析表法),分层法。
❖二、新七种工具——主要用于质量管理的计划活动,以解决思考性和定性问题为主,着重于对语言信息的分析处理。
❖关联图法,KJ法(亲和图法),系统图法(树图),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PDPC法) ,箭头图法(矢线图或网络法)。
第一节质量控制统计方法的原理一、质量控制统计方法❖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就是依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利用测量数据、统计图表等手段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基本原理就是用部分(子样)来说明总体(母体)。
❖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又分为:单纯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也叫整群随机抽样)。
❖二、质量波动(变异)的原因及规律❖(一)质量波动的原因分两种:❖1、正常原因(偶然性原因):对产品质量经常起作用的正常因素,其特点是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很难预先测定和发现,且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原因。
如机器的轻微振动,电压的微小波动等。
❖2、异常原因: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且易发现和消除,如工人违章作业,机器带病运转等。
❖(二)质量波动的规律——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图示❖三、质量管理中的数据❖(一)数据收集的目的❖ 1、用于工序控制❖ 2、用于产品验收❖(二)数据的种类❖ 1、计量值数据(具有连续性)❖ 2、计数值数据(非连续性)❖(三)数据的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志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收集到的数据归并在一起,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以便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第二节排列图法与因果分析图法❖一、排列图法❖(一)排列图❖排列图的全称是“主次因素排列图”,也称为帕累托图(Pareto图)。
品管七大手法百科名片又称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目录综述1QC七工具(旧)检查表(T ally Sheet)1数据分层法(DataStratification)1排列图(Pareto Diagram)1因果分析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1散布图(Scatter Diagram)1控制图(Control Chart)1QC七工具(新)关联图(Relationship Diagram)1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1系统图(System Diagram)1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1矩阵图(Matrix Diagram)1矩阵数据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1箭条图(Arrow Diagram)综述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QC七工具(旧)检查表(Tally Sheet)检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主要作为记录或者点检所用。
统计没有6大工具,只有七大手法也就是QC七大手法这套统计手法用于工厂很管用的..所以你要学啊第一章概述一、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本次课程,主要讲的是QC七大手法,而SPC(管制图)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部分,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二、旧七种工具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旧七种工具是我们本次课程的内容,也是我们将要大力推行的管理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
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三、新七种工具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 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层别法一、定义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二、通常的层别方法使用的最多的是空间别:作业员:不同拉、班、组别机器:不同机器别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家别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产品:不同的产品别(如同时生产Ni-Cd和Ni-MH电池)时间别: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其他:如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同种产品别三、应用层别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