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 格式:ppt
- 大小:770.50 KB
- 文档页数:7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
那么你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时间吗?下面为你解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从公元一六四零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一六八九年,这次革命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640-1642年,这两年内,在英国国内各个阶层的强烈要求下,英国新贵族勾结议会开始从各个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宣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首先议会颁布了《大抗议书》宣布正式与王权对立,英国国王理所当然的拒绝了抗议书,宣布王权与议会对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的第二阶段是1642-1649年,这一阶段英国国内大乱,因为查理一世不堪压迫,发动内战全面进攻议会,另一方面克伦威尔迅速召集了军队,与王军屡屡发生战斗,经过几次大的战斗最终大败了查理一世,并且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接着克伦威尔创立了新的王国,英吉利共和国,这也标志着革命的第三阶段的开始,克伦威尔创立新的国家政权并且采取独裁统治,大肆杀害反对自己的人。
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在重重危机之中病逝,英吉利共和国再次陷入内乱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进入最后的阶段,议会预谋、组织了宫廷政变,请回了远在荷兰的威廉回国执政,史称为光荣革命。
到了1689年威廉一世登基,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正式进入了君主立宪制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史料中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记载中指出,在17世纪中期的时候,英国已经有了许多的殖民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上强国,随着英国航海业不断地发展,英国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英国人民变得越来越富有。
当时英国国内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催动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新贵族的势力也不断的扩大,随着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势力壮大的同时,英国的封建主义越来越没落,但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不想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绊脚石。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统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20世纪初俄国二月革命中世纪封建制度英国国王专制王权较弱1265年议会开端(僧侣贵族骑士市民)1603年伊迪莎白一世去世远房亲戚詹姆士一世(英格兰)建立斯图亚特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2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重开议会,企图筹军费1642年内战爆发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进入共和时代1653年克伦威尔独裁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1685年詹姆士二世复辟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
赶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二世。
不流血的革命,光荣革命。
议会制的建立和发展君主立宪制1689年拥戴威廉和玛丽为国王和女王宣读《权利法案》《权力宣言》《权利法案》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废除法律或者停止法律执行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权力法案》权力了议会的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光荣革命后的议会1.逐渐增强2.代议制度议会的发展资本阶级代议制→财产为等级划分(不公平)因为工业革命改革享有选举权的人群范围扩大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and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最终国王“统而不治”★英国的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渐进性变化的结果责任内阁的建立与发展私密→公开咨询→决策+行政正式化合法化内阁就是政府(中央政府)1.英国内阁的演变国王的顾问机构→正式的最高政府2.英国内阁的性质正式的最高政府★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
内阁的职能1.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2.议会多数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3.首相有权提名内阁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决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大国崛起英国历史大事年表1、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 ,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
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 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
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2、七年战争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
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
英国与法兰西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
同时普鲁士,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欧洲列强间进行了“伙伴交换”,被称为“外交革命”。
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联盟,同时互为传统对手的法兰西和奥地利缔结了同盟关系。
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参与,而法奥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牙。
俄罗斯起初与奥地利结盟。
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瑞典一起与普鲁士单独缔结了合约。
1763年法兰西,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Paris 1763),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Treaty of Hubertu *** 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著称。
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以上国名均为最常用者非其君主之全头衔)3、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历史学考研科目世界近现代史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本节主要内容:17世纪的英国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1689—1742年的英国有着很多需要人们探讨的东西。
勤=思整理以下内容包括: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清教运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一次内战;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1689─1742年的英国。
本节导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上不成熟的基础上爆发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远低于封建势力,因此英国革命的进程较为曲折,历经了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等多种形式的较量和妥协,甚至一度出现了复辟,才最终获得胜利。
革命虽然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但有力地打击了英国的封建势力。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学习目标: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行轨迹,揭示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阶级关系和发展规律。
研究英国革命发生的条件、革命的过程、国王和议会的斗争,追寻英国最早建立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历史学考研球逸散就、〇就巴斯、玖贰齐。
重点和难点:从三个方面来讲述:革命的背景,指出英国资本主义因素尤其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使英国在欧洲具有了革命发生的最有利的条件;革命进程,通过英国革命历经半个世纪的曲折和反复,阐明革命的特点;革命的意义,着重介绍君主立宪制是怎么确立的,该制度怎样确保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一)革命前的英国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介绍英国革命的背景。
1.资本主义渗入到农村。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农村中大批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促使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贵族队伍发生了分裂,出现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农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和外贸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
2.清教运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宗教为旗号所做的革命舆论准备。
世界近代史1.英国革命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冬召开会议,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
1688年,辉格党人联系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斯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美国独立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
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路易十六调集军队准备镇压,激起了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同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5月至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
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执政,担负起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巩固大革命的历史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的革命树立了榜样。
4.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它使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是最早的机器,因此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使整个社会生产面貌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把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
5.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外国侵略者勾结的幕府。
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是什么英国光荣革命,是指在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那么你知道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是什么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希望能帮到你。
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光荣革命是指的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推翻封建专制王朝詹姆士二世统治的一场政变,这场政变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旧势力妥协的政变,是一次资产阶级不彻底的革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政权,但是却保留了封建君主,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后来经过多次的革新,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壮大起来,同时采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一部分旧贵族也转变成为了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势力强大起来之后,必然要求在政治上拥有自己的地位,必然要求政权能够为自己的利益保驾护航,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最终爆发了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一场暴力革命,英国被带入到了内战之中,这场战争给英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所以后来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不希望使得英国再次陷入内战,于是与旧势力进行了妥协,邀请代表旧势力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威廉同意了这一邀请,于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威廉达成了妥协,提出了《权利宣言》,詹姆士二世也做出了让步,同意了这份宣言所规定的内容:坚持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
这项宣言在1689年12月被议会制订为正式法律,即《权利法案》。
从《权利法案》的内容可以看到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之间都做出了自己的让步,双方达成了妥协,所以说光荣革命实质上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第十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起止
时间
1640年—1688年
原因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导
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克伦威尔)
重要
文件
《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
文件
意义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导火
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处死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经过
1640年新议会召开,革命爆发;
1645年纳西比战役,议会军胜;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专制统治;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1689年简介及详细资料一月1月11日--英国国会废除詹姆斯二世。
1月27日,第二沙皇彼得一世举行了大婚。
但婚后不到一个月,彼得一世就丢下妻子,独自前往附近的普雷谢沃湖畔居住。
彼得的一举一动引起了索菲娅的担心,她担心随着彼得年龄的增长,必然会产生权力争夺的问题。
1月16日,清圣祖玄烨南巡经过济南,御览珍珠泉后,也赋《观珍珠泉》诗一首,并题"作霖"二字(已失传)。
二月2月6日英王詹姆士被宣布"自行退位",立威廉和玛丽为国王和女王,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所谓的"光荣革命"事件。
"光荣革命"实际上就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发动的一次政变,目的就是为了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2月13日,英国国会宣布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与妻子玛丽成为英国的国王和女王,为了防止新国王复辟专制制度和重奉天主教为国教,更为了确立君主立宪,英国国会同时呈送了一部"限制王权和保障民权"的宪法。
三月3月2日,法国军队摧毁海德堡。
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
3月,牛顿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
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
四月4月,英国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开启了现代西方宪政的进程。
厦门出口茶叶,首次运往英国。
五口通商后,福州又为三大茶市之一。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论*** 》中提出:保护个人对生活、自由和财产的自决权,是国家的目的。
五月5月,中俄双方共同确定额尔古纳河为界河。
荷兰作家白里尼发表《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首次在欧洲歌颂中国的菊花。
5月12日,奥格斯堡联盟战争(威廉战争)打响。
刚刚完成"光荣革命"的英国国王威廉三世联合荷兰、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与布兰登堡组成反法大同盟(奥格斯堡联盟)。
六月6月,在经过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逐步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