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洛克
- 格式:ppt
- 大小:319.50 KB
- 文档页数:12
洛克生平: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
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
他在36岁时曾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也正是由于洛克的哲学观点不受欢迎,他最后决定从事医学研究。
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
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
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
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哲学思想: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观念。
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省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1、背景: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着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
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
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第二,有限政府论。
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
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
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
洛克生平: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而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后来他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
在牛津期间洛克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
他在36岁时曾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
也正是由于洛克的哲学观点不受欢迎,他最后决定从事医学研究。
这一时期洛克还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
在此期间洛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EssayConcer ningHumanUnders tandi 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莎夫茨伯里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
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
在荷兰期间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并在次年写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
他的《人类理解论》也在1690年发表。
晚年的洛克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不过此时也认识了包括艾萨克·牛顿在内的几位科学家。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哲学思想:洛克是不列颠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贯彻这种哲学思想。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2006-09-12 22:32:53|分类:个人日记|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约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的创始人。
洛克出生于贫寒的牧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熏陶下,洛克青年时代就萌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激情,并著文为资产阶级革命大声呐喊。
1666后,他又在新贵族代表人物艾利希勋爵手下工作,深受其影响。
1689年,洛克出版了人的政治学著作《政府论》,其上卷对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论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批判,下卷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并为议会民主制的合理性进行了有力的辩护。
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哲学家和政治学方面的论著,如《人类理智论》,《论宗教宽容》等。
恩格思称洛克为:“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洛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上,主要是:第一,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与反映理性与公道原则的自然法。
洛克和其他一些思想家一样,认为人类初期曾经历了一个称为自然状态的时期,但他描绘的自然状态,与霍布斯所描绘的迥然不同。
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充满敌对、恐怖和残杀,洛克描述的自然状态却充满了和平、善意和互助。
他说:“为了正确地了解政治权力,并追溯它的起源,我们必须考究人类原来自然地处在什么状态。
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一切权利和管辖权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
在这一点上,霍布斯认为平等是战争的根源,洛克则认为平等是人类互助互爱的基础。
自然状态虽然是一种完备的自由状态,但并不是一种放任的状态,不是人们可以为所欲为的状态,人们并不用这种自由去任意侵害别人或毁灭自己。
因为人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有一种人人应当遵守的自然法起着作用。
洛克政治思想全面概述洛克政治思想概述——《政府论》读后感(邹平林)一、读书源起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前半句是理性的伟大预设,后半句是事实的沉痛控诉。
这一永恒的悖论引发了无数哲人的深沉思索。
如何保障人的自由?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自觉?作为一个决意以理性为指导、以自由为旨归、以人类幸福为己任的哲学研究生来说,这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同时又让人着迷的课题。
作为自由主义鼻祖的洛克,他的《政府论》一书无疑是无边学海中高悬的明灯之一。
在此,洛克高举理性和自由大旗,为“反熵”的人类建立起一种有着无限尊严的秩序。
直到今天,洛克这面用理性和自由绘成的大旗还一直是指引人类不断向前的路标,尤其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它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生平与主要著作(一)生平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生于1632年8月29日,卒于1704年10月28日,终生未娶。
他开创了经验主义,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哲学家,他的政治理念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它的西方国家。
洛克出身于清教徒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
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作战。
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的基础训练。
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并在那儿居住了15年。
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此时,牛津大学的哲学主张还是经院哲学的本色,洛克既憎恶经院哲学,又憎恶独立教会派的狂热,主张宗教宽容。
他深受笛卡尔哲学的影响,穷其一生而不为独断论所困扰。
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希利勋爵(Lord Ashley)亦即后来的沙夫茨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成为他的助手兼好友,并在此期间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了很多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浅析洛克的政治思想文章阐释了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约翰·洛克的代表作《政府论》,解析了他的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分权学说。
认为可以借鉴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建立一个民主型、服务型政府;在法治和分权方面,我们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进一步建成法治国家。
标签:洛克;政治思想;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分权;借鉴一、洛克生平及政治思想影响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洛克出生于默塞特郡格林顿一个清教徒的商人家庭。
1667年洛克成为辉格党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医学顾问和秘书,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在伯爵手下担任政府职务。
1681年,洛克因受沙夫茨伯里的牵连而遭到迫害,1683年跟随沙夫茨伯里伯爵流亡到荷兰,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于1689年跟随玛丽公主返回英国。
此后,他担任了一些政府职位,但由于身体原因辞去了政府职务,于1704年病逝。
洛克的一生恰好经历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
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言人,洛克的政治思想不仅为这场革命进行了理论上的辩护,而且还对这场革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既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来资产阶级以自由与民主的原则建立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
洛克的政治思想是英国十七、十八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政府论》甚至被一些思想家称之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圣经》。
二、对洛克政治思想的分析1、自然状态和自然权力观洛克与同时代的其他政治思想家一样,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是一种特权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自由。
洛克说:“那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那时候没有政府、没有法律,人类是完全自由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与人身,而无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洛克的政治思想生平洛克(1632-1750 ),出生于英国林顿的一个律师家庭。
他父亲是个清教徒,在英国革命中,曾参加国会军,同王党作战。
1652 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他觉得学样中传统课程非常乏味,所以喜欢独自钻研,特别是醉心于实验科学和医学。
1666 年,他结识了艾胥黎勋爵。
即后来辉格党创始人和领袖沙夫茨伯利伯爵。
二人的政治见解惊人的一致。
沙夫茨伯利对洛克极为赏识,而洛克也把沙夫茨伯得作为自己政治理想的化身。
从1667 年起,洛克担任沙夫茨利的么人秘书和顾问。
并积极追随沙夫茨伯利,参加了辉格党人反对托利党人的斗争。
1682 年,因受到复辟王朝的迫害。
沙夫茨伯利逃到荷兰。
洛克也无法在英国安身,不久也逃往荷兰。
这期间,他被查理二世剥夺了基督教会学院研究员的资格,并被列在叛国者名单上,要求荷兰政府将其引渡回国。
洛克不得不在朋友家藏匿一段时间。
1688 年,“光荣革命”之后,洛克回到了英国,受到新政权的热烈欢迎。
新政权把他看作是这次革命的思想代表人,而他也把这次革命看作是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
他在新政府中担任官职,并成了辉格党的智囊。
洛克主要政治著作《关于宗教宽容的通信》《政府论》。
新的研究发现,《政府论》写于英国1688 年革命之前,革命后发表,体现了1688 年革命的基本精神。
(恩格斯说洛克:“是 1688 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
自然状态和国家的起源象当时大多数政治思想家,从自然状态出发探讨国家起源。
洛克指出:为了正确地了解政治权力,并追溯它的起源,就必须考察人类在建立国家前自然地处于什么状态。
(这里“自然”和“人为”相对的,即没经过人工努力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1 )有逻辑意义:一种理论抽象,即假设没有国家权力,法律的状态。
法律拟制;2 )历史意义,国家前原始社会。
)洛克描述的自然状态三大特征。
1 )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人们依据自己的理性决定自己的行为,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洛克自然权利思想汇报人:日期:•洛克的生平与时代背景•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概述•洛克的政治哲学与自然权利思想的关系目录•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影响与评价•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局限与争议01洛克的生平与时代背景生平简介家和教育家。
他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医学和哲学,并结识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沙夫茨伯里伯爵和艾萨克·牛顿。
洛克在1689年光荣革命后担任英国政府的顾问,并参与起草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的立宪君主制。
英国经历了内战、克伦威尔的共和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这些事件对洛克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欧洲的宗教战争和科学革命也对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洛克生活在17世纪的欧洲,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代。
时代背景02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概述自然权利是指人类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不受任何社会、政治或宗教因素的影响。
这些权利是普遍存在的,适用于所有的人类,不论其国籍、种族、信仰或社会地位。
洛克认为,自然权利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这些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也不可转让。
洛克认为,自然权利来源于人类的理性和本性。
人类天生就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能够认识和追求自己的幸福。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和平等的基本权利。
洛克认为,自然权利是天赋的,不是由政府或任何其他权威机构赋予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然权利,而不是侵犯或剥夺这些权利。
生命权01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保护生命的权利,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自由权02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的权利,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
政府和社会应该尊重个人的自由,并采取措施防止任何形式的侵犯和限制。
财产权03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财产的权利,包括个人财产、家庭财产和继承财产等。
政府和社会应该尊重个人的财产权,并采取措施防止任何形式的侵犯和剥夺。
03洛克的政治哲学与自然权利思想的关系洛克认为,人们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政治权力是由这些自然权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试析霍布斯、洛克的政治思想与英国革命之关联2009300850032 世界历史实验班夏正一切社会都面临着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政治两种危险。
清教徒,尤其是独立教会派,深记专制政治的危险;相反,霍布斯经历了各种对抗的热狂主义的斗争,因此他让对于无政府状态的恐惧缠住了心。
霍布斯一生支持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制政体因为资产阶级无法接受。
然而他对于这种基于自然法和绝对权力源于契约而非神授的观点又不见容于王党。
洛克等在王政复辟后兴起、而在1688年后得势的自由主义哲学家,这两种危险都领悟到了,于是洛克有了权能分立说及"约制与均衡"说。
对霍布斯的思想作了扬弃,为英国光荣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英国革命赖此得以最终完成。
1.托马斯·霍布斯的政治观点霍布斯的声誉主要就在《利维坦》这本书上。
他主张无限主权和单一主权论,认为最好的制度是君主制,即君主掌握主权且只有君主掌握主权。
第一编论人类中,他就宣布自己的彻底唯物论。
他说,(1)“生命无非是四肢的运动,所以机器人具有人造的生命。
他认为人的自然权利是(2)“每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保全自己天性的自由”,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仲裁者,而人又都有支配旁人的欲望。
人的自然状态发即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第二编论国家中,唯物论的观点体现在政治上就是以社会契约论替代了军权神授论。
”国家——他称之为"利维坦"——是人工技巧创造的东西,事实上是一个模造的人。
他说,(3)“主权就是人工模拟的灵魂。
”而人类之所以要制造出利维坦是为了避免自然状态下“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保全所有人的利益。
国家(4)“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他能按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
霍布斯欢喜君主制,但核心在于绝对主权:不受其它团体的法权的限制。
这个最高权力,或是一个人或是一个议会,称作主权者。
他反对分权,认为英国内战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权力分配到国王、上院和下院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