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5
《封闭图形植树问题》教案《封闭图形植树问题》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封闭图形植树问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封闭图形植树问题》教案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3课时,探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如果是矩形,每边可看作一端种另一端不种)。
教学目标1、建立“棵数=间隔数”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3、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的数学模型学习难点:为什么“树的棵数=间隔数”?预设过程一、复习开放情形……在一条20米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在一条20数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不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在一条20米路的一侧种树(一端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1、揭题:植树问题。
2、呈现问题,请学生解决。
3、反馈解法,说说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方法。
二、研究封闭情形用围棋摆一个正方形,每边摆7个,一共需要多少围棋?1、议:7×4=28对不对?2、根据要求及图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3、反馈各种解法,说说自己的方法的怎么避免重复计数的?4、议:(7-1)×4的理由是什么?三、练习1、完成P121做一做-1,3。
2、完成P121做一做-2,并讨论最多的情况。
3、画图完成第3题。
四、《封闭图形植树问题》教案2学习目标:1.探讨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
植树问题计算公式
植树问题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1. 如果是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
+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2. 如果是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3. 如果是在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4. 如果是在一端栽一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间隔数=棵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植树问题的公式,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数学专业人士。
1、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
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
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48+4)÷4=13(人)答:每边各有13名学生。
2、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
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60÷10×2+40÷8)×2-4=18(棵)答:操场四周一共种树18棵。
3、在一个周长为1600米的水库四周,每隔8米种一棵杨树,后来又在两颗杨树中间等距离种了两颗柳树。
问水库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1600÷8×2=400(棵)答:水库四周一共种了400棵树。
4、沿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鱼塘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能种多少棵树?长方形周长:(50+30)×2=160(米)棵树:160÷5=32(棵)答:一共能种32棵树。
5、王大爷在正方形鱼池边上种树,每边等距种树10棵,(四个角都要种树),每辆棵之间相距4米。
鱼池的周长是多少米?(10×4-4)×4=144(棵)答:鱼池的周长是144米。
6、圆湖的周长1350米,在湖边相隔9米种柏树一棵,在两棵柏树之间种2棵桃树,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9÷(2+1)=3(米)答: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
7、在一个湖的周围每隔4米种一棵柳树,一共种了180棵。
在相邻的两棵柳树间每隔2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多少棵柏树?180×(4÷2-1)=180(棵)答:一共种180棵柏树。
8、沿着周长是240米的圆形花坛每隔6米栽一棵丁香树,再在每相邻的两株丁香树之间等距离地栽2株月季,一共能栽多少棵丁香树?一共能栽多少株月季?两棵相邻的丁香树之间的2株月季相距多少米?丁香花(封闭图形):周长÷间距=240÷6=40(株)月季花(在丁香花的每个间隔中):40×2=80(株)2 株月季花相距:6÷(2+1)=2(米)。
植树问题最全应用题(专项讲义)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总复习(五大类型+方法+练习+答案)植树问题是小数数学应用题的重难点问题,主要分为不封闭路线、封闭路线两种情况,可细分为五大考点。
【考点一】非封闭路线的两端都要植树【方法总结】若题目中要求在非封闭路线的两端都要植树,则植树棵数就比分成段数多1,可得到:植树棵数=间隔个数+1;植树棵数=植树全长÷间隔距离+1;间隔距离=植树全长÷(植树棵数-1);植树全长=间隔距离×(植树棵数-1)。
【典型例题】兴华学校为了建设美丽校园,决定在校园里一条长200米的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种树,且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几棵树?【解题分析】这道题是属于非封闭路线的两端都要植树的问题,那么植树棵数就比分成段数多1。
可直接采用公式:植树棵数=植树全长÷间隔距离+1;代入数据即可求出。
本题需要注意的是“路的两边都种树”,最后的棵数要“×2”。
【解答】300÷5+1=60÷1=61(棵)61×2=122(棵)答:一共需要种122棵树。
【跟踪练习】1、绿茵公园里有一条全长1000米的主干道路,现在打算在这条道路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置6张长木凳供游人休息,每两张长木凳之间相距是多少米?2、宜安居小区为了打造最美绿化小区,计划在小区里的一条主干道进行绿化升级。
主干道长420米,在主干道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植树。
为了对称性美观,路的两边所种的树间隔和棵数一样,都是每隔6米种一棵树,则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3、在公路的一边立着等距离的电线杆,李华从第1根路灯下走到第9根路灯下用了4分钟。
如果李华走了10分钟,此时他走到了第几根路灯下? 5米 1棵 2棵 3棵0 5米 10米 15米 20米 4棵 5棵 …………4、校园里的林荫小道边上摆着一排花,每隔0.6米摆一盆,加上两端一共摆了82盆花。
现在改成每隔0.9米摆一盆花,那么剩下多少盆花?5、会议大楼从一楼走到四楼一共要走63级台阶。
封闭植树问题公式
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的公式是棵数=间隔数、棵树=周长÷间距、棵树=长度÷间距+1(两端都栽)、棵树=长度÷间距-1(两端都不栽)、棵树=长度÷间距(一端栽、一端不栽)。
在封闭图形上进行植树,段数等于株数,满足的公式和直线型仅在路的一端植树是一样的: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解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将封闭图形“化曲为直”后,发现封闭图形和在不封闭图形“一头种”中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棵数等于间隔数。
请注意,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应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5-1-3.植树问题(二)教学目标1.封闭与非封闭植树路线的讲解及生活运用。
2.掌握空心方阵和实心方阵的变化规律.3.几何图形的设计与构造知识点拨一、植树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不封闭的植树路线.①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全长÷(棵数1-)②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全长=株距⨯棵数;棵数=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全长=株距⨯(棵数+1)(二)封闭的植树路线.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二、解植树问题的三要素(1)总路线长(2)间距(棵距)长(3)棵数,只要知道这三个要素中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三、方阵问题(1)明确空心方阵和实心方阵的概念及区别.(2)每边的个数=总数÷41+”;(3)每向里一层每边棋子数减少2;(4)掌握计算层数、每层个数、总个数的方法,及每层个数的变化规律。
例题精讲模块一、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例1】小强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1500是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巩固】周叔叔家有一个长40米,宽30米的长方形鱼塘,他想沿塘每隔5米栽一棵柳树,需要栽多少棵柳树?【例2】在一个长345米、宽240米的长方形草坪四周等距离地栽一些松树,要求四个顶点和每边中点都正好栽一棵松树,则最少要买松树苗棵。
植树问题知识结构一、植树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不封闭的植树路线.①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全长÷(棵数1-)②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全长=株距⨯棵数;棵数=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全长=株距⨯(棵数+1)(二)封闭的植树路线.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二、解植树问题的三要素(1)总路线长(2)间距(棵距)长(3)棵数,只要知道这三个要素中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例题精讲一、不封闭植树问题【例 1】大头儿子的学校旁边的一条路长500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4米种一棵树,一共能种几棵树?【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每隔4米种一棵树,如果20米长的路的一边共种了6棵树,这是因为我们首先要在这条路的一端种上一棵,就是说种树的棵树要比间距的个数多1,所以列式为:500÷4+1=126(棵).【答案】126棵【巩固】在一条长200米的路上植树,每隔5米植1棵。
两端都植,共植树多少棵?【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解析】200÷5+1=41(棵)【答案】41棵【例 2】从小猫家到小鹿家有一条小路,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种53棵;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求可余下多少棵树?【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该题含植树问题、相差关系两组数量关系.从小熊家到小猪家的距离是:45×(53-1)=2340(米),间隔距离变化后,两地之间种树:2340÷60+1=40(棵),所以可余下树:53-40=13(棵) ,综合算式为:53-[45×(53-1)÷60+1]=13(棵).【答案】13棵【巩固】从甲地到乙地每隔3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加上两端共31根;现在改成每隔45米安装一根电线杆.求还余下多少根电线杆?【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该题含植树问题、相差关系两组数量关系.解:①从甲地到乙地距离多少米?30×(31-1)=900 (米)②间隔距离变化后,甲乙两地之间安装多少根电线杆?900÷45=20(根),20+1=21(根)③还需要下多少根电线杆?31-21=10(根)【答案】10根【例 3】小亮上楼,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需要走20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 题意的实质反映的是一线段上的点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线段示意图如下:①每相邻两层楼之间有多少级台阶?20÷(3-1)=10(级)②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共多少级台阶?10×(6-1)=50(级)【答案】50级【巩固】 丁丁和爸爸两个人比赛跑楼梯,从一层开始比赛,丁丁到四层时,爸爸到三层,如此算来,丁丁到16层时,爸爸跑到了几层?【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丁丁实际跑了三层的距离,爸爸跑了两层的距离,到16层需要跑15层的距离,所以丁丁跑了1535÷=(个)三层的距离,爸爸同时跑了5个两层的距离.所以爸爸跑到了52111⨯+=(层). 【答案】11层【例 4】 有一个报时钟,每敲响一下,声音可持续2秒.如果敲响6下,那么从敲响第一下到最后一下持续声音结束,一共需要42秒.现在敲响12下,从敲响第一下到最后一下持续声音结束,一共需要多长时间?【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解析】 每次敲完以后,声音持续2秒,那么从敲完第一下到敲完第6下,一共经历的时间是42-2=40(秒),而这之间只有615-=(个)间隔,所以每个间隔时间是4058÷=(秒),现在要敲响12下,所以一共经历的时间是11个间隔和2秒的持续时间,一共需要时间是:11×8+2=90(秒).【答案】90秒【例 5】 元宵节到了,实验中学学校大门上挂了红绿两种颜色的彩灯,从头到尾一共挂了21只,每隔30分米挂一只红灯,相邻的2只红灯之间挂了一只绿灯,问实验中学学校的大门有多宽?【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一共挂了21只彩灯说明彩灯中间的间距有:21-1=20(个),每隔30分米挂一只红灯,相邻的2只红灯之间挂了一只绿灯,说明每个间距的长是:30÷2=15(分米),所以学而思学校的大门宽度为:15×20=300(分米)【答案】300分米【巩固】 校门口放着一排花,共10盆.从左往右数茉莉花摆在第6,从右往左数,月季花摆在第8, 一串红花全都摆在了茉莉花和月季花之间.算一算,一串红花一共有多少盆?【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难度】1星 【题型】解答【解析】 从左往右数茉莉花摆在第6,那么从右往左数茉莉花就是第:10(61)5--=(盆)花,从右往左数,月季花摆在第8,从左往右数月季花就是第:10(81)3--=(盆)花,一串红花全都摆在了茉莉花和月季花之间,一串红花一共有:10532--=(盆).【答案】2盆【例 6】 裁缝有一段20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20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20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20÷2=10(个)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10-1=9(天),所以裁缝第9天剪去最后一段.【答案】9天【巩固】 一根木料在25秒内被锯成了6段,用同样的速度锯成5段,需要多少秒?【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锯的次数总比锯的段数少1.因此,在25秒内锯了6段,实际只锯了5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锯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锯成5段;实际上锯了4次,这样锯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所以锯一次所用的时间:25÷(6-1)=5(秒),锯5段所用的时间:5×(5-1)=20(秒). 【答案】20秒【例 7】 有三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用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考点】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求锯的次数属植树问题思路.一根木料锯成了3段,只要锯312-=次,锯3根木料要236⨯=次,问题随之可求.解:①一根木料要锯成3段,共要锯多少次?312-=(次)②锯开三根木料要多少次?236⨯=(次)③锯三根木料要多少时间?3618⨯=(分钟)综合算式:3[(31)3]18⨯-⨯=(分钟)或3(31)318⨯-⨯=(分钟)【答案】18分钟二、封闭植树问题【例 8】在一个长345米、宽240米的长方形草坪四周等距离地栽一些松树,要求四个顶点和每边中点都正好栽一棵松树,则最少要买松树苗棵。
《植树问题》(封闭图形)张楼乡孙渠小学梅红霞《植树问题》(封闭图形)教学内容人教2011课标版课本第108页例3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运用转化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一条首尾封闭的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的数学模型。
2.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以及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基本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研究了植树问题,还会运用植树问题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关于植树问题你掌握了那些知识? 谁来说一说?(在一条线段上植树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两端都不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少1;一端栽一端不栽时,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教师: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再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展开探究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
池塘的周长是120 m,如果每隔10 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教师: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植树问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前面学习的是在线段上植树的问题,这道题是在一个圆形周围植树。
(教师追问1:线段是怎样的?圆形又是怎样的?)线段是直的,圆形是一条曲线。
(教师追问2:一条什么样的曲线?)】得出: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
(封闭图形)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
2.概括归纳,得出模型(1)探索交流师: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封闭的图形上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有怎样的关系呢?想不想研究一下?你打算利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画图)师: 这道题目里的120米的数据较大,我们可以截取较小的数来研究,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数学上叫化繁为简。
如果把120米长的小路改为40米长的小路,其它条件不变,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学生自己先画图然后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