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救心汤
- 格式:pdf
- 大小:195.84 KB
- 文档页数:9
用中医原理阐释破格救心汤的功效利弊用中医原理阐释破格救心汤的功效利弊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数十年来对救治心衰的经验结晶,有着突出的临床疗效,开创了近年来中医在救治危急疑难重症领域的新局面。
特别是在中医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对于整个中医界来讲起到了强心的作用。
本方有两大突出特征:1 采用回阳救逆的大辛大热药物;2 大剂量和超大剂量为主的给药方式。
破格救心汤是由仲景的四逆汤和张锡纯的来复汤组合而成。
有着急剧回阳救逆,防脱的作用。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三阴证的主要代表方剂,也突出体现了火神郑钦安扶阳的思想之一。
同时破格救心汤也借鉴了张锡纯防脱固阳的重要思想。
并且都是以大剂量为主。
在危急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凸现了中医急救急剧回阳防脱的核心力量。
尤其是在解决心衰的难题上。
李老传奇的经历和经验已经充分说明和验证了这一问题。
根据笔者接触火神中医之初的临床经历和亲身试药,以及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的过程和验证来讲,采用这一方剂如果想发挥突出的疗效,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在脾胃功能不败的情况下应用才行。
因为这是五脏六腑气机旋转的枢纽和枢机。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便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按照笔者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来解读破格救心汤的功效利弊。
先来熟悉一下这一思想,这是一个理论依据体系。
医学所解决的问题是,围绕人体生命气动力这一核心目标来进行的。
采用的方法是增强和减弱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来调节的。
而依据的参照系是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
也就是说,这一理论的依据体系就是:基本概念----人体生命气动力。
简称气动力;基本原理----旋转统一;基本定律----增强和减弱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基本模型----旋转开放的圆体;方法论-----独具一格的旋转统一论;中医学的起源----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等五部分六个方面组成。
这里又分为战略和战术两部分:中医战略--辨证三步曲,即一二三辨证法:一是注重了整体;二是强调了阴阳定性的无限延伸,如上下,左右,里外,苦寒,冷热等等;三是明晰了三部定位的分释,如左中右,上中下,前中后,里中外,标中本等组成。
经典名方国医大师李可独创破格救心汤急救心衰竭重症起死回生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
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习,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
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
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
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
李可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
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李可为解救病人痛苦,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
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遂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
故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
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可攻克多种疑难病的特殊能力。
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
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
李可为救危亡,遂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
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散人評:令人敬佩的人格!)李可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据其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更增入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开窍醒神,开中有补,从而成为扶正固脱、救治心衰于死亡边缘的仙方。
方中的关键是附子,非重用不足以奏功。
伍以大量炙甘草,可以监制附子性毒同时甘草的甘缓之性使姜附逗留于中,使逐阴回阳之力持久。
重症心衰有“破格救心汤
重症心衰有“破格救心汤”(大医李可的救命仙方)
组成(请遵医嘱服用):制附子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高丽参10克(另煎浓汁兑服),山萸肉3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
煎服方法:制附子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煎1个半小时,加其余药材继续煎半小时以上,文火最终取1000毫升,一日3次分服,5剂为一疗程。
(注:煎煮法、药材质量是确保安全有效的关键)
功效: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
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如血崩、大汗不止、心衰休克等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循环衰竭)病症。
请互相转发,万一用到了呢?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再走吧, 转了……赚了……转发也是一种支持,点赞也是一种美德。
[呲牙]。
破格救心汤治疗晚期癌症破格救心汤治疗晚期癌症范金福浙江龙游县中医疑难病门诊部324400该方由师父李可先生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创制救危解难之良方。
本人加味后移用于晚期癌症垂死病员多例疗效显著。
举例一:张春娣,86岁,孤寡老人。
咳嗽,痰中带鲜血丝,周身彻骨酸胀痛,乏力3个月。
(05年8月初在县医院胸部CT检查确诊为晚期肺癌伴少量积液,因经济原因,一直住敬老院,托人购“止痛片”及膏药等止痛,近一周来胸闷、疼痛、全身浮肿加重。
气喘不能进食已四天。
因意识朦胧,端坐、张口闭目,呼之有反应,四肢冰冷。
10月12日亲属拟运回乡下老家以备后事,下午四时临上车前已处昏迷状态。
呼之不应,因与我也属远亲,亲属怕半路进不了村,当即给破格救心汤浓缩液约3ml滴入口内,约过半小时患者能睁眼要喝水,喝水后又给约10ml浓缩液,入睡至晚9时醒来,诉饥饿,要喝粥,吃了近半碗粥后,又给约10ml药汁口服,到第二天晨起,眼、脸、腹部、双下肢浮肿已消退。
后每天服2次,每次服10ml第二天晚患者就能上床平卧,能自食稀饭等,逐日好转,稍作扶持能自行起居,服药汁第三天即停用止痛药,共服药汁20余天,顺利度过冬至寒冷季节变化,在乡下近3个月时间一般情况良好。
因大便干结约2-3天一次,某亲属探望时自购生大黄200克滚水给泡茶喝认为可以排便,排癌毒,结果服大黄的第二天开始腹泻七、八次,又因腊月受寒,虚脱一病不起,于服大黄的第三天下午告知为时已晚,于06年元月8日傍晚去世。
)还有一奇怪现象该尸到第二天上午脸色仍红润。
观察几例服用救心丹者,均能善终。
几点思考:一、破格救心汤是由广西、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后导师山西李可老中医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创制由高丽参、附子、干姜、甘草、生龙骨、牡蛎,麝香等组成,而临床重用附子200克救治危重心衰上千人,本人将原方加味后移治晚期癌症病员疗效显著。
个人认为慢性病危重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气血虚弱,更主要是阳虚衰竭,而破格救心汤能迅速回阳救逆激发恢复元气(真阳)。
救命的破格救心汤破格救心汤,严格的说,它不是治病的方,而是一张救命的方,一张归根-立极之方。
一方面用人参山萸肉,填补精血;一方面用四逆汤扶助命火,再用煅龙牡磁石,封藏精气,以保生命之火不灭,生机不泯;并且重新启动人体气化之机。
应用本方,要严格遵循中医辩证论治法则,胆大心细,谨守病机,准确判断病势。
脉证合参,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凡“阴竭-阳亡”端倪初露,隐性心衰的典型症状出现(如动则喘急、胸闷、常于睡中憋醒,畏寒肢冷,时时思睡“神困滞”,夜尿频多,及无痛性心肌梗塞之倦怠乏力,胸憋、自汗等),急投本方平剂;“阴竭-阳亡”之格局已成,急投本方中剂;垂死状态,急投本方大剂。
服药方法,急症急治,不分昼夜,按时连服,以保证血药浓度,有效挽救病人生命。
重症要24小时连服3剂。
(一)肺心病心衰、呼衰合并脑危象案:灵石教育局干部闫祖亮,男60岁,1995年3月24日凌晨4时病危邀诊。
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史10年。
刻诊:1(太阴水饮)痰声漉漉,双下肢烂肿如泥-------鲜生姜30生姜汁1小盅(兑入)生半夏20生南星20;2(少阴衰竭)昏迷不醒,吸氧;暴喘;面如死灰,唇、指、舌青紫,头汗如油,口鼻气冷,手冷过肘,足冷过膝,二便失禁,测不到血压,气息奄奄;脉象散乱,如雀啄、屋漏,移时一动;(少阴“精血-命火”衰竭,生机即将泯灭)-----煅龙牡30磁石30 +山萸肉60高丽参30 +制附片150干姜60炙甘草60麝香0.5克(分冲)。
病情危急,上药加开水3斤,武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分昼夜。
二诊:半日一夜内服完上方1剂。
子时过后汗敛、喘定,厥冷退至肘膝以下,手足仍冰冷,面色由灰败转为萎黄,紫疳减退,呼之可睁眼,神识仍未清,六脉迟细弱代,48次/分,已无雀啄、屋漏之象,回生有望;痰鸣大减;嘱原方附子加足200克,余药不变,日夜连服3剂。
三诊:患者已醒,唯气息微弱,声如蚊蚋,四肢回温,可以平卧,脉沉迟细58/分,已无代象;知饥索食(中阳来复,顺象!);喉间痰呜消失。
问安-破格救心汤的讲解这个方大概是中医重症领域最为有名的方了,但是见过说过的人很多,使用过的人很少,因为在目前的重症医疗领域,西医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地位,以至于即使有西医来邀请中医前去会诊重症病人的时候,大部分中医对于西医的治疗方案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要拟一个中医治疗方案,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我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名中医医师,他跑去急诊科问,在西医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为何不请中医会诊?那边的科主任说,之前也有邀请过中医过来会诊,但是中医科没有人愿意来,久而久之也就不邀请了。
我当年读大一的时候,便开始接触过这个方,那时候朋友的爷爷也因重症肺心病被当地最大的医院送回家准备后事,在当地找所有诊所没有一个医生愿意开点安慰药,以至于病重乱求医的找到我,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毅然决然开了此方加减,老爷子活到了第四年秋的87岁才去世。
那是我第一次由书本走向实践的神奇。
后来上诊断课了,诊断学的老师让我们一人做一个医案的分析和汇报,我便从李老先生的书里选了这个方和病案做一个解析,结果给我老师痛批一顿,说如此病重的患者,是断不能用中医治疗的,即使用中医治疗,也断不能有效!写这个医案是在害人!我当时在台下错愕的看着这一切,若中医果真于重症领域无效,那中医所谓的回阳救逆这四个字,为何还能流传至今?破格救心汤这个方子,无外乎是四逆汤和来复汤的结合加减而已,四逆汤是张长沙治疗重症要方,来复汤是张锡纯治疗肝脱要方,把二者给合用,使得方子的治疗范围更广,在多系统衰竭的情况下,能更多更好的刺激相关通路和增加代谢情况而已。
至于为何这个方没啥人敢用,有很大的原因是大剂量附子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件刀尖上跳舞的事情。
没有几个人会把附子细细地去研究一遍。
还是在我读大一的时候,我便买了很多附片,从10g开始一点点往上加,按我个人体质的情况,在不久煮的情况下,加到120g的时候会开始嘴唇发麻,心跳加速,然后整个人会很兴奋,力气会很大,静不下来,你可以想象成自己灌了红牛加咖啡加左旋。
破格救心汤治疗心脏病急症我朋友的妈妈,年老体弱,多年前曾患胃癌,去日本做过某种治疗,病情相对稳定。
一个月前突然心区剧烈疼痛,心跳加快,急送入广西某西医院,至今已经住院二十余天,反复检查,无法确诊。
患者之前曾有心脏病史。
专家怀疑是癌症晚期肿瘤压迫,又怀疑是肺结核,还认为可能是心肌梗塞。
因为始终未能确诊,也就未能针对性治疗。
现病人心跳极慢,一分钟40-50下。
疼痛略有缓解,仍痛,呈阵痛。
身体完全无力,甚至不能上厕所。
伴有汗多,反复出汗,全身大汗淋漓,一天要换多次衣服。
一直在用西药止痛针。
朋友对医院失去信心,找我来用中医治疗。
分析:这是心阳不振,阳气欲脱。
当急急回阳救逆,收敛阳气,否则,阳气一脱,即成危怠。
急处方小量破格救心汤,其方:制附片20,干姜20,炙甘草20,山茱萸30,生龙骨30,生牡蛎30,红参20,活磁石30,久煎两小时。
(单位为克,下同)服一付,即感觉症状缓解,汗减,精神好转。
上方有效,加大剂量,继续服此方:制附片100克,干姜30,炙甘草30,红参30,生龙骨60,生牡蛎60,山茱萸60,活磁石60,丹参30,五味子打碎30,久煎两小时。
连续服上方三天,症状越来越好,朋友即把母亲接回家中。
现病人已经可以在家里自己行走,自己上厕所,汗减,精神大好。
评析:当代名老中医李可先生的破格救心汤是一个救命的好方子。
我临床反复应用,多可挽回造化,力起沉疴,其功之伟,令人叹为观止。
此方初用可用小量制附片,观察一下症状变化,再考虑是否重用。
必要时一定要重用制附片,千万不要担心附片有毒,需知,附片的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
破格救心汤—搜狗百科1、方剂组成:附子30-20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
2、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放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3、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审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定有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
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
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
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之性,雷霆万均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
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咣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上,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沸,数急无伦,一分钟120~240次以上,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全面解析李可破格救心汤器质性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脏病,小儿川崎病,世界罕见心脏病,癌症晚期并发三衰,这一系列的病,现代医学经过近二百年的努力,没有解决。
结论是不可逆转,起搏器、搭桥、做支架、更换瓣膜,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还是死于心衰。
全球每年死于各类心脏病的病人接近一千万,心脏病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中医在张仲景、孙思邈时代,已经基本解决了心衰的急救与病后的康复。
但这些宝贵的遗产由于传承断裂而失传。
我从1959年开始到1961年这3年内,开始对心脏病攻关。
3年内共治7例,有5例无效死亡,一例存活4个月,最后一例治愈后活到76岁,健康生活30年。
从1961年到现在49年间,共治各类心脏病人2万例以上,其中有1000例是现代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放弃治疗的垂死病人,救活后基本康复。
因此在器质性心脏病领域,中医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完全的成功!这不单是中国人的事,假使外国的同行,能够接受我们的理念和方法,则得救的将是全人类!我治疗心脏病的基础方便是破格救心汤。
本方是在伤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由制附片、炙甘草、干姜、高丽参、生山萸肉、生龙牡、活磁石、麝香九味药组成。
由于方中重用附子超过药典10~60倍,因名破格。
针对一切心衰垂死病人,全身功能衰竭,表里、三焦、五脏六腑被重阴所困,生死系于一发,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大毒之性,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
为什么要加生山萸肉和三石?因为四逆汤只能回阳与将亡未亡之际,而不能固藏于永久。
救活的心衰病人不久又发生更重的心衰而死。
后读张锡纯氏著作,得知人元气之脱,先脱在肝。
肝为生命的萌芽,属六气之中的厥阴风木之气,善动而疏泻,又名命门相火、雷火,(元阳为龙火)。
《内经》定位“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相火之位在下,在水之中,即为坎中一点真阳。
当下焦水寒,逼阳上浮、外越之际,龙未动,雷先动,故亡阳症最早出现寒热往来,虚汗淋漓,目睛上窜,喘不能续,势危欲脱。
当代大医家李可的破格救心汤一、方剂组成与来源1.方剂组成: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另煎浓汁对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2.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3.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学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究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有定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1/6~1/10。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
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
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
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
1961年7月,当笔者救治一例60岁垂死老妇时,患者四肢冰冷,测不到血压,摸不到脉搏,仅心口微温,呼吸心跳未停,遂破格重用附子150克于四逆加人参汤中,武火急煎,随煎随喂,1小时后终于起死回生。
“破格救心汤”(附冠心病、心衰等案例)心脏病|名中医李可“破格救心汤”(附冠心病、心衰等案例)中医李可,山西晋中灵石人,从医50余年,因为善用附子,在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上战绩彪炳,人称“救命先生”“李附子”,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
中医在张仲景、孙思邈时代,已经基本解决了心衰等心脏病的急救与病后的康复。
但这些宝贵的遗产由于传承断裂而失传。
我从1959年开始到1961年这3年内,开始对心脏病攻关。
3年内共治7例,有5例无效死亡,一例存活4个月,最后一例治愈后活到76岁,健康生活30年。
从1961年到现在49年间,共治各类心脏病人2万例以上,其中有1000例是现代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放弃治疗的垂死病人,救活后基本康复。
因此在器质性心脏病领域,中医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完全的成功!这不单是中国人的事,假使外国的同行,能够接受我们的理念和方法,则得救的将是全人类!我治疗心脏病的基础方便是破格救心汤。
本方是在伤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由制附片、炙甘草、干姜、高丽参、生山萸肉、生龙牡、活磁石、麝香九味药组成。
由于方中重用附子超过药典10~60倍,因名破格。
针对一切心衰垂死病人,全身功能衰竭,表里、三焦、五脏六腑被重阴所困,生死系于一发,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大毒之性,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
为什么要加生山萸肉和三石?因为四逆汤只能回阳与将亡未亡之际,而不能固藏于永久。
救活的心衰病人不久又发生更重的心衰而死。
后读张锡纯氏著作,得知人元气之脱,先脱在肝。
肝为生命的萌芽,属六气之中的厥阴风木之气,善动而疏泻,又名命门相火、雷火,(元阳为龙火)。
《内经》定位“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相火之位在下,在水之中,即为坎中一点真阳。
当下焦水寒,逼阳上浮、外越之际,龙未动,雷先动,故亡阳症最早出现寒热往来,虚汗淋漓,目睛上窜,喘不能续,势危欲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