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
- 格式:docx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0
如何治胸闷气短
胸闷气短,也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
简单的来说就是指感觉胸口仿佛被什么物体压住了,呼吸困难的那种感觉。
一般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也不具有传染性。
很多老年人在运动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感觉。
也一直在寻找治疗的方法。
那该如何治疗胸闷气短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胸闷气短有时候是人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有时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对于因心律失常、肺气肿、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支气管炎、气管炎、肺心病、气管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因素引发的胸闷气短,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积极的治疗;
其中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在治疗各种
原因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不过,对于因情绪过于激动、过度劳累、气压过低等功能性因素引发的胸闷气短,则要注意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到气压过低的环境,努力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努力消除胸闷气短症状。
通过上面的有关介绍,我们了解了针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胸闷气短该怎么治疗,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胸闷气短的患者。
不过,要提醒一些老年朋友们,生活中不要太过激动,无论是心情上还是身体上,要保持一个缓和平稳的状态才好。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2021交感神经支配心脏的作用研究现状(全文)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系统,其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多种心脏疾病密切相关[1]。
近年对心脏交感神经重构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临床中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交感神经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
研究心脏疾病与交感神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心脏疾病的发病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
目前对心脏交感神经重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肌组织中分布的交感神经[2],而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不止于此,还有更远端的交感神经。
除了对心肌组织中的交感神经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对远端交感神经与心脏疾病内在联系的机制进行探讨,以便更加全面的了解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今后心脏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
本文主要介绍了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的分布和心脏疾病后交感神经重构的发生情况,总结了交感神经的干预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控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一、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的分布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来自大脑、脑干或脊髓低级中枢发出的神经支配(第一级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位于脑干和脊髓胸段,发出的神经(节前交感神经)穿过白交通支进入交感神经干,终止在第二级周围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节后神经元)位于颈上、颈中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内,之后发出节后神经纤维到达心脏并分布于心脏的各个部位,如图1所示[3]。
可见,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不仅是分布在心脏组织中的交感神经,还有远端的交感神经[4]。
在支配交感神经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脑干、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对心脏功能的调控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下丘脑是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可对心脏等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行调控[5]。
对于交感神经干上的交感神经节是支配心脏的远端交感神经的一部分,即颈部和星状神经节等,这些神经节组织块大且含有丰富神经元,更容易进行各项科学研究。
它们不仅可以传递交感神经节的上级神经元发出的节前信号,并传出节后信号达到心脏,可整合交感神经信息的传递,在支配心脏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作为心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靶点。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胛、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自1920年,SGB治疗疼痛性疾病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手段。
在日本,SGB疗法已应用40余年,每日至少有2~3万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占门诊神经组滞治疗的50%~80%,其治疗学理论已为日本医界所公认。
SGB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包括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疼痛,尤其对于顽固性颈源性头痛、偏头痛、慢性顽固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等顽固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频发室性早搏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
如果无严重心脏病,即使早搏频发,也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
临床上,分功能性早搏(生理性早搏)和病理性早搏。
一、生理性早搏甚为常见。
正常人在过劳、紧张、激动、焦虑不安时,或在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喝浓茶时均可发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卧床睡眠时发生;这种功能性早搏在诱发原因去除后即可消失,对发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检查,也无任何心脏病证据可见。
有些健康者出现几个早搏后,思想上十分紧张与恐惧,这样反而促使早搏增多。
所以建议不要紧张。
生理性早搏无症状轻者注意作息、饮食习惯、中医治疗,古代中医不叫早搏,叫“脉结代”,就是脉搏不齐,属于“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也就是“心慌、心里乱跳不踏实、外加脉搏不齐”,有很多名医治这个病,也有很多经验。
症状多者可用“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配合汤药治疗。
二、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见。
它是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病理情况下,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活动、高血压、低血钾、严重缺氧或某些药物中毒时发生的。
可以说,这种早搏出现是心肌缺血与损伤的一个重要信号。
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发生早搏常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风心病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人的早搏常与心室肌肥大及劳损有关。
无论何种情况,不要掉以轻心,积极治疗即可。
祝健康!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早搏往往随着基础疾病的好转而减少或消失。
如果症状明显,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溴苄胺,对室性早搏较为有效。
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
②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对各种早搏均有效。
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③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④洋地黄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搏有效。
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除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外,给予氯化钾、苯妥英钠等可获得控制。
⑤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
心律失常发病原因1、心律失常与心脏交感神经节的关系心脏跳得快慢、跳得是否规律、收缩的强弱等生物特性都是由人体内的一类神经所控制的,叫做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分2种:一种叫做交感神经;一个叫做副交感神经,2个神经起相反的作用。
比如心跳加快是由交感神经管的,心跳减慢就是由副交感神经管的。
这2个神经又是由神经节控制的。
交感神经的生物效应由交感神经节控制,副交感神经节的生物效应由副交感神经节控制。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有的心跳不规律,有的会比正常人快,有的即快又不规律。
这种心脏异常变化主要是交感神经控制的。
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这种生物作用又是由心脏交感神经节控制的。
也就是说,心脏交感神经节好比“指挥部”,发出让心跳快的指令由交感神经做执行。
2、什么是“心脏交感神经节”?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几部分,其中胸椎又分为12节。
心脏交感神经节位于人体的深部第1-5胸椎的两侧,相当于肩部到腋下水平高度。
心脏交感神经节就是使心脏发生心跳快等心脏异常变化的指挥中心。
治疗时如果能够影响到心脏交感神经节,就可能阻止或消除心跳快、心律失常等心脏的异常改变。
3、什么是“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人体神经节与神经之间、神经与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靠一定的“小物质”,好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靠语言一样。
心脏交感神经节与神经之间信息传递的小物质主要是“乙酰胆碱”。
交感神经节每发出一个动作指令,很多小物质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转换和传递,往往肉眼很难观察到,这些场所被形象的称为“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
治疗时如果通过治疗使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内的小物质发生复杂改变,就可以改变神经传递的信号。
比如通过某种生物作用使心脏交感神经节附近的微环境改变,从而使乙酰胆碱增多等,就可以改变原本心跳不规律、增快的信号,使心跳平稳。
独特疗法——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方法介绍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是行善堂中医历经15载研究、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融会贯通、能快速消除快速心律失常症状且治愈率极高的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图文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星状神经节是颈下交感神经节与上胸交感神经节的组合。
星状神经节多呈中间缩窄的卵圆形,长约1.5~2.5cm,宽约0.5~1.2cm,位于第1肋骨颈突和第7颈椎横突根部前方;后方为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下方为胸膜顶;外侧为斜角肌群;内侧为椎体;前面为颈动脉鞘内容物。
颈中神经节多位于颈6椎平面,有时接近星状神经节。
近年有人提出,进行颈中神经节阻滞,同样能获得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
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向前视。
用一薄枕垫在双肩下面,使颈部尽量伸展。
体表定位:先沿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4cm左右,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
术者用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的内容物压向外侧,中指尖下压时可触及到骨性感觉,并尽量向内抵住气管外缘后稍向外移动中指,暴露出穿刺部位间隙。
常规消毒后,用3cm长、7号短针沿术者中指尖轻轻垂直进针约1.5cm,直到针尖触及到骨质,说明针尖触及到颈6或颈7的横突根部,然后将针尖退出1~2mm,仔细回吸无血或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8~10 ml 注射2~3min后病人出现同侧霍纳征,则表明阻滞成功。
尖触及到横突时病人不出现异感,对肥胖和粗短颈的病人,可能深达2.5~3cm 左右。
如果发现进针比这更深,则有可能针尖刺进两个横突之间。
应立即将针退出再调整针尖向头侧或尾侧方向穿刺,直至针尖触及到横突骨性感觉。
如果需要对上肢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应该在注射局麻药后让患者取大约30度半卧位,目的是使局麻药向下扩散至上胸段交感神经节。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头面、胸背及上肢带状疱疹、幻肢痛和灼性神经痛;更年期妇女自主神经紊乱;偏头痛;改善上臂血液循环,有益于急性血管栓塞、雷诺病、硬皮病的治疗;并可缓解急性或慢性心绞痛;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治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症,以及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等五官科非疼痛性疾病。
并发症及其防治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人椎动脉内,而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室上速的区别
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射频消融
在我国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教
授指导下历时15年研究而成。
胡大一教授1987年引进中国并全国推广
不是手术,不开刀,不开胸,不麻醉,无创伤是手术,要开刀,要开胸,要麻醉,创伤巨大
不扎心脏,仅仅是扎肌肉是心脏内部的手术,用电流把心脏内传到通路烧断,用电少使组织坏死,损伤不可恢复
较大的失败是无效较大的失败打成三度房室阻滞,要装起搏器
纯绿色介质,可被人体吸收,没有副作用手术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并发症多、手术适应症窄,局部副作用大
无需住院,治疗仅需1小时,门诊
治疗,随治随走,当天治疗当天回
家
住院治疗,手术需要几个小时
不用诱发,直接治疗需要上手术台诱发,如果诱发不出来就白做快速
费用低价格昂贵
【观点和忠告】
1、大多数抗心律失常的西药都有反跳,突然停药会加重;
2、行善堂的治疗一般24小时内见效,但见效后不能马上停用西药;
3、西药减量或停药时间要按行善堂的医嘱进行;
4、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是从根上治疗,正常情况下不会反复,但也要注意避免不要大量饮酒、不要大量喝咖啡、不要遭受巨大精神刺激。
我们治过的患者中,有一位快速喝了1瓶白酒,52度的,造成反复,又治疗一疗程,治好了。
还有一位,非常严重,治了快速后就好了,他自己故意喝了2两酒,想试试,结果也没有反复,在这个问题上,到底喝多少没事,我们也不知道,但喝多了肯定不好。
能不喝就不喝,能少喝就少喝吧。
心律失常发病原因1、心律失常与心脏交感神经节的关系心脏跳得快慢、跳得是否规律、收缩的强弱等生物特性都是由人体内的一类神经所控制的,叫做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分2种:一种叫做交感神经;一个叫做副交感神经,2个神经起相反的作用。
比如心跳加快是由交感神经管的,心跳减慢就是由副交感神经管的。
这2个神经又是由神经节控制的。
交感神经的生物效应由交感神经节控制,副交感神经节的生物效应由副交感神经节控制。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有的心跳不规律,有的会比正常人快,有的即快又不规律。
这种心脏异常变化主要是交感神经控制的。
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这种生物作用又是由心脏交感神经节控制的。
也就是说,心脏交感神经节好比“指挥部”,发出让心跳快的指令由交感神经做执行。
2、什么是“心脏交感神经节”?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几部分,其中胸椎又分为12节。
心脏交感神经节位于人体的深部第1-5胸椎的两侧,相当于肩部到腋下水平高度。
心脏交感神经节就是使心脏发生心跳快等心脏异常变化的指挥中心。
治疗时如果能够影响到心脏交感神经节,就可能阻止或消除心跳快、心律失常等心脏的异常改变。
3、什么是“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人体神经节与神经之间、神经与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靠一定的“小物质”,好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靠语言一样。
心脏交感神经节与神经之间信息传递的小物质主要是“乙酰胆碱”。
交感神经节每发出一个动作指令,很多小物质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转换和传递,往往肉眼很难观察到,这些场所被形象的称为“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
治疗时如果通过治疗使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内的小物质发生复杂改变,就可以改变神经传递的信号。
比如通过某种生物作用使心脏交感神经节附近的微环境改变,从而使乙酰胆碱增多等,就可以改变原本心跳不规律、增快的信号,使心跳平稳。
独特疗法——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方法介绍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是行善堂中医历经15载研究、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融会贯通、能快速消除快速心律失常症状且治愈率极高的治疗方法。
具临床观察,行善堂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率可达到96.8%,且有效者首次治疗时能够马上见效。
具体说就是在人体背部通过复杂操作经皮肤、筋膜、三层肌肉、肋间隙等多层组织到达心脏交感神经节附近,放置一个特制的生物磁化介质(作用发挥一定时间后可以被人体吸收),使心脏交感神经节附近微环境内的小物质(如乙酰胆碱)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支配心脏神经的传递信号,最终使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心慌气短等心脏异常表现减弱或者消失。
技术优势:●成功率高,96.8%患者10分钟内起效●不需要开胸和任何麻醉,病人无顾虑●无需住院,基本无创伤●治疗后可以立刻起床活动,当天治疗、当天回家●无副作用●治疗费用低治疗后正常反应:治疗后出现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是正常反应,是生物介质植入在局部起效的反应。
体质较柔弱或局部经脉不通者更明显,一般持续时间为2-7天左右。
个别患者逐渐加重5-7天到高峰期后消失。
注意事项:1、治疗后24小时内禁止治疗部位沾水,但不影响正常的活动2、女性在月经期及前后5日、孕娠期等特殊生理期时期不可治疗,对于月经量少或处于月经后期患者可由医生视情况而定3、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治疗4、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疤痕体质及有出血倾向者等均不宜使用此法5、治疗后注意避风寒、不要着凉6、治疗后1周以清淡饮食为主,忌烟酒、海鲜、发性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关于治疗,患者都在问什么?Q:“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程如何?A: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每次治疗需要1小时左右,一个月治疗一次,三个月一个疗程。
根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病人个体差异不同,一般需要1-2个疗程。
Q:“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疗效如何?A:首次治疗的有效率达98.6%。
心律失常是慢性疾病,但是只要按照行善堂的治疗方案治疗该病的治愈率是很高的。
Q:“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后会复发吗?A:每次治疗生物介质起作用的时间为22-30天的时间,一个月需治疗一次,3个月一疗程。
治疗心脏病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所以为了彻底治愈疾病,我们建议患者坚持治疗1-2疗程。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治疗心脏交感神经微环境已完全扭转为正常的水平,心脏交感神经在健康的微环境中生存,复发的几率那是很低的。
且实际治疗过程中复发的病例几乎没有。
Q:“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有副作用吗?A:该治疗方式主要是在体内放入的生物磁化介质,人体是可以吸收的,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Q:“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吗?A:心脏是人体重要的部分,而引起心脏病的因素很多。
所以心脏病的治疗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讲究“整体”的概念,需要多种方法联合施治才能取得最终的满意效果。
行善堂的治病方式(一术、二针、三汤、四功、五饮)正是遵循一套严谨、独特、高效的临床治疗路径,使快慢结合、治养同施,巩固叠加疗效避免了任何单一疗法治疗时的“昙花一现”。
所以我们在对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证配合喝几副中药。
行善堂“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配套治疗方案——行善堂“救心五字诀”临床路径(一术、二针、三汤、四功、五饮)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是行善堂核心研发团队历时15年研究成功的独家技术(从未向第三方授权或传授),该技术效果很好,是行善堂治心脏病的核心技术,但是行善堂治疗心脏病不是单靠这一个技术,而是研发了“救心五字诀”,这是一整套治疗方案,医学上叫做“临床路径”。
来行善堂的往往是尝试过多种途径、“百治无效”的顽疾患者,其治疗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讲究“整体”的概念,因此需要多种方法联合施治才能取得最终的满意效果。
行善堂的治病遵循一套严谨、独特、高效的临床治疗路径,使快慢结合、治养同施,巩固叠加疗效避免了任何单一疗法治疗时的“昙花一现”,也是行善堂口碑得以延传的基石。
“一术”: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方法简介:行善堂独家首创技术,也是临床路径中的关键治疗方法。
具体说就是在人体背部通过复杂操作经皮肤、筋膜、三层肌肉、肋间隙等多层组织到达心脏交感神经节附近,放置一个特制的生物磁化介质(作用发挥一定时间后可以被人体吸收)。
主要功效:快速见效通过使心脏交感神经节附近微环境内的小物质(如乙酰胆碱)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支配心脏神经的传递信号,能快速使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心慌气短等心脏异常表现减弱或者消失,可使96.8%患者首次治疗10分钟见效。
“二针”:马氏针灸方法简介:行善堂的针灸是马宝琳在祖传基础上吸收古代针灸精华苦练而成,取穴、进针、行气、催气等手法都有独到之处,效果显著,不同于患者常见的一扎几十针,扎好多天不见效的常规针灸。
主要功效:探测疗效通过用针灸对患者的神经、经络进行探测,能够判断患者进行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的效果,如果针灸效果好,就可以做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如果针灸效果不好,患者可以不做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因为针灸费用低,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费用高,这样患者就避免了白花钱。
“三汤”:马氏八大秘方方法简介:行善堂不是卖药的药店,行善堂不靠卖药赚钱,用得都小方子、验方、秘方,君臣佐使分明。
治疗心律失常的马氏八大秘方就是严格按照中医辨证详细分析总结,并最后提炼出来的验方,具体说:秘方名称→针对症候类型→功效第一秘方培气保心汤心肺气虚型益气保心第二秘方活血救心汤心血瘀阻型活血化瘀(长期服药可以预防心梗和猝死,40岁以后、有心脏病、猝死家族史的人应该不定期服用)第三秘方壮胆护心汤心胆气虚型补胆气,护心神第四秘方定惊安心汤心肝血亏型定惊安神,心肝同补第五秘方解烦清心汤热邪扰心型清心除烦第六秘方益心生慧汤心肾不足型补益心肾第七秘方柔肝镇心汤肝经郁热型柔肝安神第八秘方心肾两交汤心肾不交型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子好了,药材就很重要。
行善堂采购的都是地道的中药(相当于有机蔬菜),很多味中药材是从香港、韩国和日本进口的、很多比同仁堂还好。
主要功效:巩固疗效以上八大方剂,为马宝琳祖传中医的精华所在,囊括了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所有类型。
讲究辩证施治,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同病异治,方剂药味虽少,但君臣佐使排兵布阵,利用中草药的四气五味偏性“损其偏盛,补其偏衰”,调和阴阳,起到“四两拨千斤”小药治大病的效果,神妙莫测!“四功”:稳心操(自创)方法简介:包括泻实稳心操、补虚稳心操。
《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
因此,经络里的“心经”出问题的体质更容易患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而“心经”的修复非一日之功,因此行善堂将患者日常自我康复疗法列为一项治疗。
自创了“稳心操”,本法用双手即可、简单易学、自己就能施治、不受场合限制、凡有空闲、均可锻炼。
,主要功效:调养体质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为主,配合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通过给予穴道刺激,泻实补虚,使血脉瘀阻得除,气血化生有源,恢复“心经”正常功能,即所谓“人体自有大药”,调养体质,从根本上“处百病、调虚实”。
“五饮”:稳心茶(自创)方法简介:即可日常冲泡饮用、也可熬粥使用。
害怕复发,常常是很多患者好转后的一块心病,家里出急事、生气激动、饮食不当、冷热刺激等生活因素可能使心律失常不请自来,为此,行善堂自创了“稳心操”和“稳心茶”,来调养体质、修复“心经”、巩固治疗成果、预防复发。
主要功效:预防复发利用合理的药物、食物纠偏治弊,即“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二者结合,副作用小可以长期使用,从整体上调整机体的寒热虚实,全面消除患者症状,具有持久性,在显效后巩固疗效。
从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调节有病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的抗病能力,作为日常治疗疾病,一方面适宜而平和,另一方面符合中医“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彻底预防复发,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