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救心汤简述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36
经典名方国医大师李可独创破格救心汤急救心衰竭重症起死回生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
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习,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
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
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
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
李可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
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李可为解救病人痛苦,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
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遂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
故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
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可攻克多种疑难病的特殊能力。
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
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
李可为救危亡,遂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
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散人評:令人敬佩的人格!)李可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据其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更增入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开窍醒神,开中有补,从而成为扶正固脱、救治心衰于死亡边缘的仙方。
方中的关键是附子,非重用不足以奏功。
伍以大量炙甘草,可以监制附子性毒同时甘草的甘缓之性使姜附逗留于中,使逐阴回阳之力持久。
李可:破格救心汤方剂组成:附子30-20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
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放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李可:冠心病的治法有所不同,因为病机不一样,根据证侯归纳分析:我认为它主要是痰、湿、瘀、浊,邪踞胸中阳位。
和高血压的道理一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头为诸阳之会,那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怎么会被阴邪所包围?就是阳气不到,阳气虚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绝对不是阴虚火旺等等,如果用那个方法对待这一类病,就错了!基础方就是破格救心汤的中剂再加生半夏45g、生南星30g,如果出现痰堵得厉害、胸憋得厉害就合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45g,薤白30g,加白酒2两,薤白要事先浸泡;雪丹参120g,檀香、降香、沉香各10g,砂仁泥30g,桂枝45g,桃仁泥30g,麝香0.5g(冲服);北京同仁堂苏合香丸,一天1~2丸,这方子里有十八反,半篓贝敛及攻乌,乌头附子这类,这是新关夺隘的方子,力量大的方子,控制心纹痛,泊疗冠心病晚期频发心衰,见效很快。
中医治病就是在保护、启动病人自我修复的功能,相反相激,调动机体自身的对抗外邪的力量。
所以用附子剂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泻,那都是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象。
病人吃了这药后十分难受,经常给我打电话,有时一天打十几个电话,凡是有我弟子的地方他们就负责解释了,有的地方就写成很简要的资料,来一个病人以后就发一份,看了之后心中有数,就不会发慌。
治疗冠心病的培元固本散,要加藏红花和生水蛭。
田原:一下子说出这么多“秘方”,让我有点儿晕(笑) ,李老,跟您谈话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您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这样那样的病用哪些方子能够治疗,到了临床,几乎都不用考虑,药方子就出来了,而且对症、有效。
救命的破格救心汤破格救心汤,严格的说,它不是治病的方,而是一张救命的方,一张归根-立极之方。
一方面用人参山萸肉,填补精血;一方面用四逆汤扶助命火,再用煅龙牡磁石,封藏精气,以保生命之火不灭,生机不泯;并且重新启动人体气化之机。
应用本方,要严格遵循中医辩证论治法则,胆大心细,谨守病机,准确判断病势。
脉证合参,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凡“阴竭-阳亡”端倪初露,隐性心衰的典型症状出现(如动则喘急、胸闷、常于睡中憋醒,畏寒肢冷,时时思睡“神困滞”,夜尿频多,及无痛性心肌梗塞之倦怠乏力,胸憋、自汗等),急投本方平剂;“阴竭-阳亡”之格局已成,急投本方中剂;垂死状态,急投本方大剂。
服药方法,急症急治,不分昼夜,按时连服,以保证血药浓度,有效挽救病人生命。
重症要24小时连服3剂。
(一)肺心病心衰、呼衰合并脑危象案:灵石教育局干部闫祖亮,男60岁,1995年3月24日凌晨4时病危邀诊。
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史10年。
刻诊:1(太阴水饮)痰声漉漉,双下肢烂肿如泥-------鲜生姜30生姜汁1小盅(兑入)生半夏20生南星20;2(少阴衰竭)昏迷不醒,吸氧;暴喘;面如死灰,唇、指、舌青紫,头汗如油,口鼻气冷,手冷过肘,足冷过膝,二便失禁,测不到血压,气息奄奄;脉象散乱,如雀啄、屋漏,移时一动;(少阴“精血-命火”衰竭,生机即将泯灭)-----煅龙牡30磁石30 +山萸肉60高丽参30 +制附片150干姜60炙甘草60麝香0.5克(分冲)。
病情危急,上药加开水3斤,武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分昼夜。
二诊:半日一夜内服完上方1剂。
子时过后汗敛、喘定,厥冷退至肘膝以下,手足仍冰冷,面色由灰败转为萎黄,紫疳减退,呼之可睁眼,神识仍未清,六脉迟细弱代,48次/分,已无雀啄、屋漏之象,回生有望;痰鸣大减;嘱原方附子加足200克,余药不变,日夜连服3剂。
三诊:患者已醒,唯气息微弱,声如蚊蚋,四肢回温,可以平卧,脉沉迟细58/分,已无代象;知饥索食(中阳来复,顺象!);喉间痰呜消失。
我从事中医临床46年,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运用自创破格救心汤成功地治愈了千余例心衰重症,并使百余例现代医院已发病危通知书的垂死病人起死回生。
1.方剂组成: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另煎浓汁对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2.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3.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学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究其因,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1981年7月,我们国家考古,发掘出东汉的度量衡器——权。
当时发现有量液体的,量固体的,量粉末药的方法,很全面。
最后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625克,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
我是在60年代,曾经治过7例心衰。
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附子小剂量)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
直到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
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
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
破格救心汤—搜狗百科1、方剂组成:附子30-200-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加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分次冲服)。
2、煎服方法: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毫升,5次分服,2小时1次,日放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3、方剂的创制与思路:本方始创于60年代初期,经40年临证实践,逐渐定型。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氏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方中四逆汤为中医强心主剂,临床应用1700余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
心衰病人病情错综复杂,不但阳气衰微,而且阴液内竭,故加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使本方更臻完善。
但用于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仍然生死参半。
细审其因,不外两点:第一,历代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
考《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定有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则伤寒论原方每剂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用四逆汤仅原方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其二,之所以不敢重用附子,乃因畏惧附子之毒性。
古今本草,已有定论,附子有大毒。
但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
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大辛大热之性,雷霆万均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挽救垂绝之生命。
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咣白或萎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50次以上,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沸,数急无伦,一分钟120~240次以上,以及古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一昼夜转危为安。
问安-破格救心汤的讲解这个方大概是中医重症领域最为有名的方了,但是见过说过的人很多,使用过的人很少,因为在目前的重症医疗领域,西医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地位,以至于即使有西医来邀请中医前去会诊重症病人的时候,大部分中医对于西医的治疗方案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要拟一个中医治疗方案,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我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名中医医师,他跑去急诊科问,在西医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为何不请中医会诊?那边的科主任说,之前也有邀请过中医过来会诊,但是中医科没有人愿意来,久而久之也就不邀请了。
我当年读大一的时候,便开始接触过这个方,那时候朋友的爷爷也因重症肺心病被当地最大的医院送回家准备后事,在当地找所有诊所没有一个医生愿意开点安慰药,以至于病重乱求医的找到我,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毅然决然开了此方加减,老爷子活到了第四年秋的87岁才去世。
那是我第一次由书本走向实践的神奇。
后来上诊断课了,诊断学的老师让我们一人做一个医案的分析和汇报,我便从李老先生的书里选了这个方和病案做一个解析,结果给我老师痛批一顿,说如此病重的患者,是断不能用中医治疗的,即使用中医治疗,也断不能有效!写这个医案是在害人!我当时在台下错愕的看着这一切,若中医果真于重症领域无效,那中医所谓的回阳救逆这四个字,为何还能流传至今?破格救心汤这个方子,无外乎是四逆汤和来复汤的结合加减而已,四逆汤是张长沙治疗重症要方,来复汤是张锡纯治疗肝脱要方,把二者给合用,使得方子的治疗范围更广,在多系统衰竭的情况下,能更多更好的刺激相关通路和增加代谢情况而已。
至于为何这个方没啥人敢用,有很大的原因是大剂量附子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件刀尖上跳舞的事情。
没有几个人会把附子细细地去研究一遍。
还是在我读大一的时候,我便买了很多附片,从10g开始一点点往上加,按我个人体质的情况,在不久煮的情况下,加到120g的时候会开始嘴唇发麻,心跳加速,然后整个人会很兴奋,力气会很大,静不下来,你可以想象成自己灌了红牛加咖啡加左旋。
用中医原理阐释破格救心汤的功效利弊用中医原理阐释破格救心汤的功效利弊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中医数十年来对救治心衰的经验结晶,有着突出的临床疗效,开创了近年来中医在救治危急疑难重症领域的新局面。
特别是在中医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对于整个中医界来讲起到了强心的作用。
本方有两大突出特征:1 采用回阳救逆的大辛大热药物;2 大剂量和超大剂量为主的给药方式。
破格救心汤是由仲景的四逆汤和张锡纯的来复汤组合而成。
有着急剧回阳救逆,防脱的作用。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三阴证的主要代表方剂,也突出体现了火神郑钦安扶阳的思想之一。
同时破格救心汤也借鉴了张锡纯防脱固阳的重要思想。
并且都是以大剂量为主。
在危急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凸现了中医急救急剧回阳防脱的核心力量。
尤其是在解决心衰的难题上。
李老传奇的经历和经验已经充分说明和验证了这一问题。
根据笔者接触火神中医之初的临床经历和亲身试药,以及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的过程和验证来讲,采用这一方剂如果想发挥突出的疗效,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在脾胃功能不败的情况下应用才行。
因为这是五脏六腑气机旋转的枢纽和枢机。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便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按照笔者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来解读破格救心汤的功效利弊。
先来熟悉一下这一思想,这是一个理论依据体系。
医学所解决的问题是,围绕人体生命气动力这一核心目标来进行的。
采用的方法是增强和减弱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来调节的。
而依据的参照系是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
也就是说,这一理论的依据体系就是:基本概念----人体生命气动力。
简称气动力;基本原理----旋转统一;基本定律----增强和减弱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基本模型----旋转开放的圆体;方法论-----独具一格的旋转统一论;中医学的起源----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等五部分六个方面组成。
这里又分为战略和战术两部分:中医战略--辨证三步曲,即一二三辨证法:一是注重了整体;二是强调了阴阳定性的无限延伸,如上下,左右,里外,苦寒,冷热等等;三是明晰了三部定位的分释,如左中右,上中下,前中后,里中外,标中本等组成。
200克附子起死回生(破格救心汤治疗心衰)
破格救心汤载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氏来复汤。
李可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根据他的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更增入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开窍醒神,开中有补,从而成为扶正固脱、救治心衰的破格救心汤。
方中关键是附子,非重用不足以奏功。
伍以大量炙甘草,一以监制附子巨毒使不至于偾事,一以甘草甘缓之性使姜附逗留于中,使逐阴回阳之力持久。
如此可谓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大胆创新,组方严谨周全,可以放胆使用。
附子200克净山萸肉120克干姜、炙甘草各60克红参20克(另煎浓汁兑服)生龙牡粉30克麝香1克(分3次冲服),因病势危急,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
破格救心汤,用于救治心血管病危重症的高效方踏雪无痕,韩愈后裔07:53李可先生救治危重症的高效方——破格救心汤,用于心血管病或可免除装支架前言:恩师李可一代大医,一生创制新方救治急危重症,其中首推破格救心汤,弟子们验之临床无不应验。
破格救心汤是恩师李可老先生五十年临症、研读经方的呕心沥血之作。
“心血管病是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近二十年来,心脏支架手术广泛用于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2017年8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次公开数据,2016年66万例冠脉介入手术比2015年增近20%。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农村达45%,城市为42%。
心血管病作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
支架手术只能暂时解决病的结果,解决不了引起疾病的原因,为此李洪渊老师向大家推荐破格救心汤。
“李老:救命的东西,我们不保密”恩师李可一代大医,一生创制新方救治急危重症,其中首推破格救心汤,弟子们验之临床无不应验。
破格救心汤是恩师李可五十年临症、研读经方的呕心沥血之作。
日本东洋医学社曾组团20余人来山西交流学习,当时我负责联络,在山西中医学院召开李可学术经验座谈会,日本中医对此方从剂量到用法、适用病症到药品标准,询问极尽详细,李师皆一一解答。
事后有弟子建议师父,我们是否应技术上有所保密,申请专利保护。
师父想了一下说:“救命的东西,我们不保密,要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
”李可老中医和李洪渊老师“破格救心汤的各类适用症”◆ 适应症:冠心病破格救心汤是我常用的一个方子,用于治疗心衰垂危的病人很有效。
但因为工作关系,我用此方治疗更多的是冠心病。
印象深刻的一则病案是一位朋友,前年某一天打来电话向我咨询。
他是山西农大的一位老师,心绞痛在山西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由于心梗、心绞痛,医院建议做心脏支架手术,他很犹豫要不要做手术。
我说放支架是救急,能治了病的结果,治不了原因,以后还得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