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与补角--方位角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5
新2024秋季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角:余角和补角(方位角)》听课记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1.空间观念:通过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学习,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角之间的互补与互余关系。
2.逻辑推理: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角的计算和推理。
3.数学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尤其是在处理角的加减运算时能够准确无误。
4.问题解决:能够应用余角和补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方位角等。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个直角,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角是多少度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如果我们从这个直角中减去一个角,得到的角与原来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引入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定义和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对直角有基本的认识。
•认真倾听教师讲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学生熟悉的直角入手,自然引出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的提问和引导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过程(一)余角和补角的概念讲解教师行为:•详细讲解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强调“和为90度”与“和为180度”的关键特征。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其在空间几何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观察图示和实例,加深对余角和补角概念的理解。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清晰,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
•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复述和观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应用教师行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角的加减运算、判断角的余角和补角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邀请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进行集体讨论和纠正。
4.3.3 余角和补角一、余角和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互为补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余角、补角的性质。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二、方位角;表示方向的角叫方位角。
有时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休运动的方向,如“北偏东30°”“南偏东25°”,表示方向的角(方位角)在航行,测绘和工作中经常用到。
概念题二、余角和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角),就说这两个互为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角),就说这两个互为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角。
(3)余角、补角的性质。
同角(等角)的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角相等。
三、叫方位角。
4.3.3 余角和补角(第一课时)1.探索“互为余角”的概念。
(1)用量角器理出图中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角的和。
∠1= _ °, ∠2= _°, ∠1+∠2 =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度,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上题中∠1是∠___的余角,∠2的余角是_____,∠1与∠___互为_____。
(3)说出一副(两块)三角尺中各个角的度数。
一块分别是: °, °, °;另一块分别是: °, °, °.其中:______度的角与______度的角互为余角,______度的角与______度的角互为余角。
(4)一个角是70°39’,那么它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2.探索“互为补角”的概念。
(1)用量角器理出图中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角的和。
∠3= °, ∠4= _°, ∠3+∠4 =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度,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七年级数学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上册6.3 余角、补角、对顶角什么是方向角?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什么是方向角?
难易度:★★★
关键词:角
答案:
(1)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2)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
(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3)画方位角:以正南或正北方向作方位角的始边,另一边则表示对象所处的方向的射线。
【举一反三】。
余角和补角(2)-----方位角教学设计市番禺区南村中学董海燕课题名称余角和补角(2)-----方位角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理解方位角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方位角的意义;(2)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2)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方位角来表示方向及利用方位角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量角器、直尺画图表示方向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学案、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两把)、直尺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环节一:新课引入问题1:南村的七星岗公园大家去过吗?问题1:南村侨联中学在七星岗公园的哪个方向?(学生答:西北)问题2:南村小学在七星岗公园的哪个方向?(学生答:西北)问题3:大家都是西北方向,怎样才能准确地确定他们的方向呢?我们今天学习的容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学知识特点,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组合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侨联中学和南村小学在七星岗公园的哪个方向来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有趣。
通过此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环节二:新课讲授回顾旧知:1、认识方位坐标在黑板上画好一个没有标出“东南西北”的方位坐标,让学生回顾旧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猜一猜:如何表示下图中的射线OP的方向?你帮它起一个名字吧~3、认识方位角------画出方位角教师画完上面一个北偏东60°的方位角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画一个南偏西50°的方位角。
然后小结方位角的特征。
1、在黑板上画好一个没有标出“东南西北”的方位坐标,让学生回顾旧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达到复习小学知识的目的。
2、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方位角的名称,让学生感到有趣好玩,想继续往下学习。
4.3.3 余角与补角(二)——方位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方位角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方位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方位角的准确表示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海上,缉私艇发现离它500海里处停着一艘可疑船只(如图),立即赶往检查.现请你确定缉私艇的航线,画出示意图.并用语言描述出来.A·可疑船B·缉私艇2.实际生活中,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有一种角经常用于航空、航海,测绘中领航员常用地图和罗盘进行这种角的测定,这就是方位角,方位角应用比较广泛,什么是方位角呢?二、自学指导(5分钟)1.熟读课本P138.2.方位角是以和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体会方位角的意义。
三、自学检测(8分钟)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②射线OB表示的方向是:北A B③射线OC表示的方向是:④射线OD表示的方向是:2.按照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规定,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①北偏东60°②南偏西30°③北偏东15°④东北方向设计意图:对方位角熟练运用。
教师可巡视对所发现的问题可以加以指正。
注意事项:方位角其实就是表示方向的角,这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的方向,如“北偏东300”,“南偏西400”等,方位角不能以正东,正西为基准,如不能说成“东偏北600,西偏南500”等,但有时如北偏东450时,我们可以说成东北方向.四、合作探究(10分钟)⒈由B看A是北偏西58°,则有A看B是_⒉由A看B是南偏东72°,则有B看A是_⒊正南和西南方向所夹的角是,正西和东南方向所夹的角是_。
⒋船的航向由正北方向顺时针到东南方向,则它转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