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格式:docx
- 大小:82.46 KB
- 文档页数:12
语言运用:标点符号一、作文中的标点无字的语言标点符号是文章中最生动具体形象、最丰富复杂巧妙的语言符号。
一个有经验的阅卷老师,只要看一眼文章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状况如何,就能在三秒钟内,比较直观而准确地检测出作者语言水平的高低。
请看一看我们的标点使用情况。
双引号、书名号、括号不能和字一起占一格,要单独占格,共占两个格子,除非是行末才能和文字占同一格。
省略号、破折号一般占两格,但在行末的时候写在一格里。
双引号、书名号、括号不能和字一起占一格,要单独占格,共占两个格子,除非是行末才能和文字占同一格。
标点的位置应放在左偏下的位置,不应居中。
括号、引号单独占格注意使用逗号,把长句断开。
小标点,大问题!二、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参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一)点号的一般书写格式1.在格中居左偏下的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2.问号、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二)标号的一般书写格式1.引号、书名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2.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破折号要占两格,在两格之是要端正,不要太长贯穿两格全部。
(三)点号和引号、书名号合用一格的情况,如下图:(四)标点符号在行末时的变通书写格式1.行末点号的变通写法如下两张图片所示:变通情况: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问号、感叹号等一般单独占一格,但是出现在句末则和文字共占一格。
2.行末标号的变通书写(1)省略号和破折号变通情况:(1)省略号、破折号一般占两格,但在句末的时候写在一格里。
(2)双引号和省略号分别都要占用两个格,但是在一起使用时,一般后引号和省略号后三个点放在一起。
(2)引号和书名号的行末变通书写:成对的符号,双引号、书名号、括号,前一半不能出现在行末,后一半决不能出现在行首。
若句末该用前一半,可以和文字放在一起或者放到下行句首(留个空格没问题);如果该用后一半了,则和最后一个字合用一格。
【看一看,改一改】成对的符号,双引号、书名号、括号,前一半不能出现在句末,后一半决不能出现在句首。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点一六大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一、顿号1.临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的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的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十七八”是约数,中间不用加顿号;“四、五班”是确数,中间应该加顿号。
2.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如:为了促进跨省市间合作,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宁波”“苏州”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以表示层级。
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如有其它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如:⑴“日”、“月”构成“明”字。
⑵《朗读者》、《信·中国》、《中华好家风》,是我国当前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
【分析】以上两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故句中的顿号应去掉。
⑶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中间有括注,故应在“(海外版)”后加顿号。
4.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句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为分句出现,它们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5.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及”“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造型科学、技艺精湛、及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年份、卷别题干表述题型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主观题2022·全国甲卷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2020·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考情微观2019·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客观题①考查指向明确,全国卷这几年多次考查了标点用法辨析,但也出现了通过标点分析文学效果的题。
②题型不固定。
2023年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标点符号文学效果的分析,打破了以往通过客观题形式来考查标点的常规。
③考查紧扣语境。
设题情境化、综合化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点号的用法及易混点号的辨析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
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的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一)顿号、逗号、分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时间由短到长的停顿。
1.顿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顿号。
例如:“在人类发展史上,产权载体已先后出现了自然物、劳动产品、商品、货币、债券与股票等多种形式。
”警示示例分析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之间用顿号“为了促进跨省市间合作,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宁波”“苏州”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以表明层级引号、书名号连用,中间一般不使用顿号“‘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中间顿号可全部去掉在并列的几个谓语、补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①“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握句子语境,注意体察细微微点1句内点号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逗号的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这天山上有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4)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如:母亲沉痛地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5)当不同层次词语或短语并列出现时,应按从小到大的层次先顿号再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并列成分作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2.分号的用法(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如:感受得深,文章就写得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写得肤浅;没有感受,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了。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微点2句末点号句末点号共三种,分别是句号、问号和叹号。
这三种点号除表停顿外,还兼表语气,是高考标点符号考查中最常见的考查对象。
1.句号的用法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
一般用在陈述句末尾。
语气轻微的祈使句、感叹句各项末尾也可以用句号。
如:母亲和孩子睡得很香。
(陈述句)2.问号的用法表示一句问话结束之后的停顿。
其中,问号使用要特别注意:(1)问号是句终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如:怎么了,你?(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
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
如: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句子中有疑问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
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用问号。
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3.叹号的用法(1)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后的停顿。
一般用在感叹句的末尾。
语气较强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有时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 (2)凡表示赞颂、欢喜、激愤、惊讶之情的句子,后面都用感叹号,兼有疑问和感叹语气的,应根据句子的形式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决定是用问号还是叹号。
如:看你这记性,你怎么忘了呢!(反问句语气强烈,末尾用叹号。
注意:句末点号谨慎使用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后的停顿,一般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语气较强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有时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叹号运用方面的常见错误有:①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
如:“让我们出去散散步吧!”这个句子用句号比较恰当。
②在并非句末的地方用叹号。
如:“太精彩了!这场比赛!”应该把第一个感叹号变成逗号。
③在貌似感叹而目的并不在于表达情感的陈述句末尾用叹号。
如:“比赛失败后,他伤心极了!”这是一个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
微点3冒号和引号1.冒号的用法(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如: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应去掉冒号)(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如: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大家”后的冒号可以改为逗号,相应的“表扬”后面的逗号要改为分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如:“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2.引号的用法引号的具体用法: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突出强调。
③表示讽刺或否定。
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表示特殊含义。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之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如: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的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去掉引号。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如: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3)加引范围要清。
如: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后单引号应在“怪”后。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如: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第二个句号应在引号外。
冒号与引号的10种作用冒号的5种作用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
例:①同学们: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会。
②亲爱的钟南山爷爷,我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在此先向您道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提示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
例:①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③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①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②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③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①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②近日,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在哔哩哔哩甫一上线,便受到网友们热烈追捧:播放量、弹幕量一骑绝尘。
③电视剧《都挺好》瞄准原生家庭对子女未来生活的影响,引发热议。
首播平台:浙江卫视、江苏卫视。
5.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②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③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好一派灿烂春光。
引号的5种作用1.表示直接引用。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例:①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
②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范仲淹的笔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
③人道主义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中国人常说的“人为万物之灵”。
2.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例:①尽管“新冠肺炎”蔓延荆楚大地,但我们有信心战胜它。
②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是朝上看;反之叫“熊市”。
③商海淘沙,“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转化。
3.表示讽刺和否定。
(又称“反语讽刺”)例: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鲁迅《拿来主义》)②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③国外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竟然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4.表示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例:①作为母亲,黄河有众多的“孩儿”——丰富多彩的支流。
有统计说,在黄河母亲的大家庭里共有219个孩子。
②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的大显身手,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春天”就要来了。
疫情退去之时,才是机器人企业应对常态化长久考验的开始。
③一个地名,往往代表了某种历史典故、人文情怀等,并不是凭空而来。
那么,当地名“变脸”,变得让人生疏,正是对过往历史与人文价值的淡忘与消解。
5.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例:①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
②2021年3月4日,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把社情民意带到北京,让人民的诉求进入国家的议事日程。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汇聚力量,就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
③当整体性思考被微小的断片取代,如何避免认识被“微”碎片化?当只言片语的吐槽变成众声喧哗的狂欢,又如何防范价值被“微”肤浅化?微点4常见标号1.破折号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或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或表示语言的中断、延长等。
(1)破折号的用法有如下几种:破折号可以表说话声音的中断和延长,可以表示转折或话题转换,可以表意思递进(紧承),表分项列举,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或出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