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01.00 KB
- 文档页数:5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一思想品德导学案第一单元1.1 丰富多样的情绪编制人:张煦瑾复核人:使用时间:2012年3月1号编号: 01搜集新闻材料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
【学习目标】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了解情绪源于生活。
【思维导航】1.明确学习目标后,快速阅读教材4-6页,并在书上圈划出相应的知识点,自主完成学案;2.各环节学习的要求:先独自学习,后一对一合作讨论学习,再由小组长组织讨论纠错,分好工并选出展示或活动的同学。
3.展示点评要求:展示的同学要迅速、书写大小适中、工整规范,非展示的认真核对并进行记忆;点评的同学要大方、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非点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和思考;4.要特别注意学案中各环节的提示语和要求。
【知识链接】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
【学习格言】一、自主学习(8分钟:独学6分钟,群学2分钟,重点知识在书上作出标记---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1.在成长的历程中,当我们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夸奖时,会非常;当学习成绩明显退步时,会感到;面临危急情况时,会;遇到令人气愤的事情时会;这说明我们有丰富多样的情绪。
2.由此,最常见的将情绪分为四大类?并写出该类情绪的词语?①②③④3.情绪因人而异,情绪也因环境和生活而发生改变。
因此情绪源于。
预习检测人的情绪种类有很多,最基本的情绪有( )A.喜怒哀乐 B.惊喜、悲愤C.喜怒哀惧 D.百感交集二、合作探究(集思广益!)1、“模仿秀”表演下列情景:①收到自己心仪的礼物;②遇到令人气愤的事③被朋友忽略④遇到抢劫2、情绪词语猜谜:①每组出3名学生,一名写出表演的情绪类词语;其余两名面对面,一人无声表演一个情绪类词语,一人在限定的时间内猜出该词语。
第01课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2024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逐点突破经典学案 考试要求:1.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 在实际情景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一、【考点逐点突破】【考点1】概念:一般地,设A ,B 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典例】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关系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考点2】同一个函数:(1)前提条件:①定义域相同;②对应关系相同.(2)结论:这两个函数为同一个函数.【典例】(多选)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A .f (x )=x 2-2x -1,g (s )=s 2-2s -1B .f (x )=x -1,g (x )=x 2-1x +1C .f (x )=x 2,g (x )=⎩⎨⎧x ,x ≥0,-x ,x <0 D .f (x )=-x 3,g (x )=x -x【考点3】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典例】将一条长为10 cm 的铁丝剪成两段,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各作一个正方形.试用多种方法表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S 与其中一段铁丝长x (x 属于正整数集)的函数关系.【考点4】分段函数:(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表示的是一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典例】已知函数f (x )=⎩⎪⎨⎪⎧x +1x -2,x >2,x 2+2,x ≤2,则f (f (1))=( ) A .-12B .2C .4D .11【考点5】 分式型函数定义域,分母不为零的实数集合.【典例】函数f (x )=1ln (x +1)+4-x 2的定义域为( ) A .[-2,0)∪(0,2] B .(-1,0)∪(0,2]C .[-2,2]D .(-1,2] 【考点6】偶次方根型函数定义域,被开方式非负的实数集合.【典例】函数f (x )=3x x -1+ln(2x -x 2)的定义域为( ) A .(2,+∞)B .(1,2)C .(0,2)D .[1,2]【考点7】f (x )为对数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真数为正数、底数为正且不为1的实数集合.【典例】函数f (x )=3-x lg x 的定义域是( )A.(0,3)B.(0,1)∪(1,3)C.(0,3]D.(0,1)∪(1,3]【考点8】若f (x )=x 0,则定义域为{x |x ≠0}.【典例】函数f (x )=(x +1)02-x的定义域为________. 【考点9】抽象函数定义域【典例】“若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 【考点10】已知函数定义域求参数的范围【典例】若函数f (x )=mx 2+mx +1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考点11】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 【典例】已知f ⎝ ⎛⎭⎪⎫2x +1=lg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 【考点12】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典例】已知y =f (x )是二次函数,若方程f (x )=0有两个相等实根,且f ′(x )=2x +2,则f (x )=________.【考点13】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典例】已知函数对任意的x 都有f (x )-2f (-x )=2x ,则f (x )=________.【考点14】用配凑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典例】已知f ⎝ ⎛⎭⎪⎫x 2+1x 2=x 4+1x 4,则f (x )=__________. 【考点15】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典例】设函数f (x )=⎩⎨⎧x 2-1(x ≥2),log 2x (0<x <2),若f (m )=3,则f ⎝ ⎛⎭⎪⎫52-m =________. 【考点16】分段函数与方程问题【典例】已知函数f (x )=⎩⎨⎧ 2x ,x >0,x +1,x ≤0.若f (a )+f (1)=0,则实数a 的值等于( ) A .-3 B .-1 C .1 D .3【考点17】分段函数与不等式问题【典例】已知函数f (x )=⎩⎪⎨⎪⎧ log 2x ,x ≥1,11-x,x <1,则不等式f (x )≤1的解集为( ) A .(-∞,2]B .(-∞,0]∪(1,2]C .[0,2]D .(-∞,0]∪[1,2]【考点18】分段函数求参数问题【典例】已知函数f (x )=⎩⎨⎧x 2+x ,x ≥0,-3x ,x <0,若a [f (a )-f (-a )]>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考点19】求初等函数在特定区间上的值域【典例】求函数y =x 2-2x +3,x ∈[0,3)的值域【考点20】用分离常数法求值域【典例】求函数y =2x +1x -3的值域 【考点21】用换元法求值域【典例】y =2x -x -1【考点22】用单调性求值域【典例】y =x +1+x -1【考点23】函数的新定义问题【典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若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经过n (n ∈N *)个整点,则称函数f (x )为“n 阶整点函数”.给出下列函数:①f (x )=sin 2x ;②g (x )=x 3;③h (x )=⎝ ⎛⎭⎪⎫13x ;④φ(x )=ln x . 其中是一阶整点函数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①④D .④二、【考点教材拓广】【典例1】【教材第73页第15题】如图所示, 一座小岛距离海岸线上最近的点P 的距离是2 km , 从点P 沿海岸正东12 km 处有一个城镇.(1)假设一个人驾驶的小船的平均速度为3 km/h , 步行的速度是5 km/h,t (单位: h )表示他从小岛到城镇的时间, x (单位: km )表示此人将船停在海岸处距点P 的距离. 请将t 表示为x 的函数.(2)如果将船停在距点P4 km 处, 那么从小岛到城镇要多长时间 (精确到 1 h )?【典例2】【教材第74页第16题】给定数集 A =R,B =(−∞,0], 方程u 2+2v =0,(1) 任给 u ∈A , 对应关系f 使方程(1)的解v 与u 对应, 判断 v =f (u ) 是否为函数;(2) 任给 v ∈B , 对应关系g 使方程(1)的解u 与v 对应, 判断 u =g (v ) 是否为函数.【典例3】【教材第74页第17题】探究是否存在函数f (x ),g (x ) 满足条件:(1) 定义域相同, 值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2) 值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典例4】【教材第74页第18题】在一个展现人脑智力的综艺节目中, 一位参加节目的少年能将圆周率 π 准确地记忆到小数点后面 200 位, 更神奇的是, 当主持人说出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时, 这位少年都能准确地说出该数位上的数字. 如果记圆周率π小数点后第n 位上的数字为y , 那么你认为y 是n 的函数吗? 如果是, 请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对应关系; 如果不是, 请说明理由.三、【考点真题回归】【典例1】【2022·北京卷】函数f (x )=1x +1-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典例2】【2018·高考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2-x ,x ≤01,x >0,则满足f (x +1)<f (2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0)【典例3】【2023·扬州调研】已知g (x )=f (2x -1)+1,且g (x )的定义域为(1,4],值域为[3,+∞),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B ,则A ∩B =( )A.∅B.[4,7]C.[2,7]D.⎣⎢⎡⎦⎥⎤2,52【典例4】【2023·长沙调考】(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式子y =x -1+-x -1可表示自变量为x 、因变量为y 的函数B.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最多有1个C.若f (x )=|x -1|-|x |,则f ⎝ ⎛⎭⎪⎫f ⎝ ⎛⎭⎪⎫12=1 D.f (x )=x 2-2x 与g (t )=t 2-2t 是同一函数【典例5】【2023·长春检测】函数y =1+x -1-2x 的值域为________.【典例6】【2023·百校联盟联考】已知函数f (x )=⎩⎨⎧ x 3,x ≥0,-x 2,x <0,若对于任意的x ∈R ,|f (x )|≥ax ,则a =________.【典例7】【2023·重庆质检】已知函数f (x )=⎩⎨⎧ log 2x ,x >1,x 2-1,x ≤1,则f (x )<f (x +1)的解集为________. 【典例8】【2023·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设函数f (x )=⎩⎪⎨⎪⎧ 4x -12,x <1,a x ,x ≥1,若f ⎝ ⎛⎭⎪⎫f ⎝ ⎛⎭⎪⎫78=8,则a 等于( )A.12B.34 C .1 D .2。
高一生物导学案编号01课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编制:王志芳审核井婕妤使用时间2013 9 .9【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重点】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课前预习】1. 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有或没有)生命。
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2.病毒没有_________结构,只有依赖_________才能生活。
3.草履虫属于_________ 细胞生物(填单或多),运动依靠_________的摆动,主要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生殖。
4.在你和父母之间_________ 和_________(细胞)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
胚胎发育与细胞_________ 、_________有关。
5.HIV是_________病毒的缩写,它可感染人体的_________细胞,导致人体的降低。
6.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急性和稳态5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______基础之上的。
7.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就能完成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8.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
第1课时棱柱、棱锥和棱台教学目标:(1)感知并认识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初步形成空间观念;(2)了解棱柱、棱锥和棱台的概念,能画出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示意图;(3)能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棱柱、棱锥和棱台的辨证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和有关概念.(2)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把一支粉笔贴在黑板上,沿垂直于粉笔的方向平移,留下怎样的痕迹?如何把一张矩形纸片放在课桌上,向上平移,形成怎样的图形?2.请仔细观察这些几何体,说说他们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构数学1.棱柱及其相关概念(1)棱柱定义:________________(2)棱柱的底面、侧面、侧棱、顶点、体对角线和面对角线(3)棱柱的分类及其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4)棱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棱锥及其相关概念观察右边的图形,它们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1)棱锥定义________________(2)棱锥的底面、侧面、棱、侧棱、顶点(3)棱锥分类及其表示方法__________(4)棱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棱台及其相关概念如右图,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怎样的两个几何体?(1)棱台定义________________(2)棱台的上底面、下底面、侧面、棱、侧棱、顶点(3)棱台的分类:棱台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多面体的概念(1)多面体定义:_______________(2)多面体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数学运用例1.画一个四棱柱和三棱台。
学习主题:机械效率知识清单: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2、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其机械效率的计算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学会如何测量机械效率知识要点:1、有用功(W有用):拉力对所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外):不需要的功,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一般情况,额外功为克服和克服动滑轮所做的功。
3、总功(W总):和的和。
4、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与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5、对于滑轮组而言,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额外)、总功(W总)、机械效率的公式及其关系如下:(1)W有用=(2)W额外=(3)W总=(4)=6、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η<17、对于滑轮组,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1)(2)8、对于斜面:(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大,越费力)知识应用:一、选择题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C.做相同的有用功,总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可能大于12、下列几种情况机械效率增大的是()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B.总功一定,减少额外功C.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D.额外功一定,减少总功3、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高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A.杠杆最多B.动滑轮最多C.滑轮组最多D.一样多4、甲、乙两台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80%,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B.使用乙机械做功省力C.使用甲机械做的额外功少D.以上说法都不对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它可以用100N的拉力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则负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有()A.3段B.4段C.5段D.6段6、用一个滑轮组来提重物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其意义是()A.额外功在总功中占80%B.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为4:1 C.额外功在有用功中占20%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
课题: 集合的概念----用集合表示一个整体学习目标1.自主研究文本,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集合的含义,并举例说明;2.探究集合的判定与应用,提升逻辑推理等素养;3.分享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集合的相关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请同学们认真仔细阅读教材P2-P3页的内容并看下面的例子: (1)1~10之间的所有整数; (2)昌乐二中高一一班全体同学; (3)昌乐二中高一二班所有高个子同学; (4)方程0322=+-x x 的所有实根;(5)函数x y 2=的图象上的所有点.思考与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例(1)与(2)中的元素确定吗?写一写,看一看。
(2)例(3)中,高一二班所有高个子同学是谁?确定么?(3)例(2)中,班长和班集体是什么关系?假设刘强是邻班的学生,问他与高一一班是什么关系? (4)例(4)中的元素有多少个?(5)例(5)中,函数x y 2=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归纳生成 抽象概括:(1)集合的概念是怎样描述的?(2)元素与集合有何关系? 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它们的关系.(3)空集中的元素有多少个? 并用符号语言表示空集.(4)集合中元素有哪些特征性质?(5)根据集合含有元素的个数怎样对集合分类?(6)常用的数集有哪些?怎样表示?---集合的判断与应用1.判断下列各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若不构成集合,请说明理由. (1)数轴上非常接近1的实数; (2)周长为20cm 的三角形; (3) 高一五班全体优秀的男生; (4) 方程220x +=的所有实根.2.用符号“∈”或“∉”填空.(1)0 N ; (2)π Q ; (3)022=-x 的根 R ; (4)32Z ; (5) 0 φ; (6) -3 Z ; (7)对于自然数集N,若,a N b N ∈∈,则a b + N , abN.学习活动2学习活动1学习评价实践生成 1.通过对学习活动2中1的学习,你认为如何判断研究的各组对象构成集合?0与空集有何关系?2.通过对学习活动2中2的学习,你认为元素与集合有何关系?迁移提升 1.下列语句是否能确定一个集合? (1)较大的正数; (2)非常接近零的数; (3)大于5的自然数的全体;(4)你所在的班级中,体重超过74kg 的学生全体; (5)平方后值等于-1的实数全体.2.下列各组中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 .高个子的人 B.鲜艳的颜色 C. 视力差的人 D.昌乐二中2019届毕业生3.下列各组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A. 所有正三角形B. 15的正约数的全体C. 所有数学难题D. 所有无理数4.已知集合是不等式033>-x 的解集,则有( ) A. A ∈3 B. A ∈1 C. A ∈0 D. A ∉-15.已知集合S 中的三个元素 ,,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 那么ABC ∆一定不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 D.等腰三角形6.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上√,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上×) (1)由1,2,2,4,2,1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共有6个元素( ) (2)2018年末世界上的人构成一个无限集( )(3)使式子x -5有意义的实数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 (4)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自助餐】已知由12,5,2x x +-这三个实数构成一个集合A ,且3A -∈.求x 的值.水平划分 水平标准星级评价 自我评价 水平一 说出集合的相关概念,能举一个集合的实例水平二 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描述法的理解,能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水平三举一个集合的实例,并用三种方法表示这个集合,辨析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教案编号:教导主任签字:日期:年月日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学案学生姓名:: 学案编号:一、例题详解:知识点1: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了金属和合金两类。
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过一定的方法得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注意: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是金属材料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典例分析】:例1.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解析:选A.不锈钢的成分有铁、镍、铬、碳等等,是一种铁合金。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解析:选D。
人类最早利用的的金属是铜,A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B 错;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错。
知识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以及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1.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4.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高三课时学案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 2014年______月______日编号 01课题《劝学》复习学案编制人李华张丽娟审核人陈加成复习目标目标及要求识记理解应用1.背诵和默写全文;掌握文言实词“假”、“绝”,虚词“焉”、“而”等。
一、二2.议论文写作技巧——比喻的论证方法。
三、四三使用说明1.利用自习时间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查阅基础知识。
2.课上答疑解惑,重点检查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案教师点拨学生纠错学案内容一、名句默写1.青,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2.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君子生非异也,。
6.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7.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8.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解释加点词1.劝.学2.学不可以已.3.木直中.绳4.金就.砺则利5.吾尝跂.而望矣6.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非利足也,而致.千里9.用.心一也/用.心躁也(二)一词多义1.假①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②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③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④久假.不归(成语)自主学习案疑难点整理2.绝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②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③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④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⑤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蔺列传》⑥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⑦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⑧以为妙绝.《口技》(三)解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而”“焉”1.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割鸡焉.用牛刀④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⑤犹且从师而问焉.2.而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⑤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⑥吾尝终日而.思矣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⑧某所,而.母立于兹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四)译句训练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一、基础知识1、圆既是 图形,又是 图形,圆的对称轴是 ,对称中心是 。
2、垂径定理: ;如图,转化为几何语言为: ∵CD 是直径, ;∴ 、 、 。
3、垂径定理推论: ;如图,转化为几何语言为: ∵CD 是直径, ;∴ 、 、 。
4、看下列图形,是否能使用垂径定理?5、如图,已知在⊙O 中,(1)弦AB 的长为8cm ,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3 cm , 则⊙O 的半径为:;(2)弦AB 的长为6 cm ,⊙O 的半径为5 cm ,则圆心 O 到AB 的距离为:;(3)⊙O 的半径为10 cm ,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6 cm , 则弦AB 的长为: ;(4)弦AB 的长为8 cm ,DE=2 cm ,则⊙O 的半径长 为: ;二、推广应用6、如图:若AB 、CD 是⊙O 的两条弦,且AB ∥CD ,那么 AC BD吗?请说明理由。
7、(1)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直径AB 交小圆C,D 两点,问: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若将直径向下移动,变为非直径的弦AB ,交小圆于C,D 两点,(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如图,将大圆去掉,已知:AC=BD ,求证:∠A=∠B ;8、如图, A 、B 、C 为⊙O 上三点, D 、E 分别为AB 、 AC 的中点, 连结DE 分别交AB 、 AC 于F 、G. 求证:AF =AG.9、半径为5cm 的圆中,两条平行的弦分别长为6cm 、8cm ,则这两条平行的弦间的距离为: 。
10、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1、毫米,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9这个小孔的直径AB 的长度是。
12、如图,在⊙O 中,弦AB ⊥CD 于E ,⊙O 的半径为5,BE=6, AE=2,求DM-CM 的长。
BBA B。
导学案01答案课前预习:1.结构和功能分子没有细胞2.细胞活细胞3.单纤毛分裂4.精子卵细胞细胞的分裂、分化 5.人类免疫缺陷淋巴免疫力胰岛 6.细胞7.单个细胞各种分化细胞8. 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基因9.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系统细胞个体合作探究: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实例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和分裂运动和繁殖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繁殖、生长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应激性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艾滋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侵入人体的淋巴细胞繁殖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人人和高等动物免疫应激性免疫作为机体对人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思考:不是不能例1、A 例2.⑴皮肤上的感受器效应器[2]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骨骼肌细胞等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3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例3.D课堂检测1-5CBCBC 6-10CBDAD 6-10BCADA11.⑴向清水一侧移动有利于生物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利于个体的生存⑵细胞⑶不能⑷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2.⑴细胞、个体⑵种群⑶群落⑷生态系统教材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科目生物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审核人审批人
主备人班级
姓名
授课
时间第一周组号序号01
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形态结构和实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导案学案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7页内容,学科长要负责组织好本组学生,预习时要先认真阅读课本,并用笔标注,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并识记自主学习内容
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本,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大胆展示
回想本节内容,归纳重点知识
【自主学习】(5分钟)
1.19世纪 的建立者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 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和类
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从而猛烈冲击了当时流行于世的 的观点。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3.四种类人猿分别是: 。
4.现代类人猿生活在 ,适于 。
在距今1200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 、 、 ,尤其是 ,过着以 的生活,
这和 是一样的。
5.化石是石化了的 、 、 。
6.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西部 。
1929年, 第一个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1987年,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
7.人类和类人猿虽然起源于同一祖先,但人类具有类人猿没有的一些特征 :如 行走;能够 和 工具;有发达的 ,可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丰富的 ,使相互间更好的交流等等。
【展示交流】(20分钟)
1. 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第三页“观察与思考”:四种类人猿图片,说说它们今天分布在那些地方?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这些类人猿究竟在那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
2.比较森林古猿、“露西”化石和现代人体骨骼,从她的上肢骨、下肢骨分析“露西”有什么特点?推测以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3.如图课本第5页图4-3,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4.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升华】(10分钟)
一.仔细观察课本图4-4 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从图中找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
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森林古猿进化图
根据所学
知识,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问题
森林
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
林森林古
猿
进化
生活在稀
树草原森
林古猿
进化
【当堂检测】(5分钟)
一.填空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森林中的一支进化成了,而生活在稀疏草原上的另一支森林古猿进化成了。
2.古人类学家在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露西”的化石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二.选择
1.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巴斯德
B.孟德尔
C.达尔文
D.米勒
2.下列动物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
B. 森林古猿
C.猩猩
D. 黑猩猩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脑部的发育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身体结构发生变化
4.下列不属于古人类使用火的意义是()
A.改善了身体的营养
B.有利于脑的发育
C.提高制造工具能力
D.前肢解放出来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类特有特征()
A.有复杂语言
B. 直立行走
C.使用工具
D.大脑发达
6.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 狒狒
三.判断题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