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格式:doc
- 大小:477.56 KB
- 文档页数:7
⾼考语⽂正确使⽤标点符号及答案⾼考语⽂正确使⽤标点符号及答案1.下列标点符号的使⽤,没有错误的⼀项是()A.“这究竟是这么回事呢?同志们。
”⼚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充⼈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答案:B。
A项应将句中的问号移到“同志们”的后⾯,在“……怎么回事呢”的后⾯加上⼀个逗号。
因为这是⼀个倒装的疑问句。
C项应将“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后的问号改为逗号。
因为“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在句中充当的是主语;由陈述何被陈述的关系决定,它本⾝的疑问语⽓已经消失。
D项应将“今天去呢”后的问号去掉,改为逗号。
因为这是⼀个“选择问”,“选择问”只能保留⼀个问号。
2.下列句⼦标点符号使⽤正确的⼀项是()A.耿⼤妈对⼉⼦说:“⼤成,见⼈该问好就问好,该⾏礼就⾏礼,别怕⼈笑话,俗话说:‘礼多⼈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都⾮常关⼼这座⽴交桥将怎么建?那⾥的近千株树将怎么办?C.蝉的幼⾍初次出现在地⾯,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矮树、篱笆、野草、灌⽊等——蜕掉⾝上的⽪。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机。
”答案:C。
A项应将“俗话说”后的冒号去掉,将“礼多⼈不怪嘛”后的单引号的后引号移到“怪”的后⾯。
变成“……俗话说‘礼多⼈不怪’嘛。
”B项应将“……怎么建”和“怎么办”后的问号都去掉。
因为,“这座⽴交桥将怎么建”和“那⾥的近千株树将怎么办”,在句中充当的是“关⼼”的宾语,由⽀配和被⽀配的关系决定,这两个疑问句的疑问语⽓已经荡然⽆存。
D项应将“充满⽣机”后的句号移到后引号的外⾯。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正确的⼀项是()A.⼩河对岸三、四⾥外是浅⼭,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的远⼭。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便是经纪⼈,穿黄马甲的则是管理和服务⼈员,这是全世界都统⼀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握句子语境,注意体察细微微点1句内点号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逗号的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这天山上有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4)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如:母亲沉痛地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5)当不同层次词语或短语并列出现时,应按从小到大的层次先顿号再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并列成分作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2.分号的用法(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如:感受得深,文章就写得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写得肤浅;没有感受,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了。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点一六大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一、顿号1.临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的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的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十七八”是约数,中间不用加顿号;“四、五班”是确数,中间应该加顿号。
2.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如:为了促进跨省市间合作,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宁波”“苏州”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以表示层级。
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如有其它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如:⑴“日”、“月”构成“明”字。
⑵《朗读者》、《信·中国》、《中华好家风》,是我国当前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
【分析】以上两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故句中的顿号应去掉。
⑶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中间有括注,故应在“(海外版)”后加顿号。
4.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句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为分句出现,它们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5.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及”“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造型科学、技艺精湛、及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专题1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真题专练1.(2021·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今天,一场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的报告会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
B.如何制订计划,如何保证实施,如何验证效果?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C.老师推荐阅读:《奥秘》《探索》《博览》,这些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科学素养。
D.李清照,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丘西北)。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如何制订计划”“如何保证实施”分别是两个独立的问句,其后的逗号改为问号。
C.冒号应该管到句尾,逗号改为句号。
D.括号为内括号,(今山东章丘西北)应该放在“齐州”后。
故选A。
2.(2022·浙江·高考真题)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甲】翻开《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一书,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一一展现,字里行间全是澎湃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
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
【乙】我永远忘不了,从天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是那么悠扬、那样动听!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继续大力支持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刻苦攻关,航天事业突飞猛进地实现飞跃,大踏步赶上时代。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
这一切无不给我们带来激动和幸福!进入新时代,航天梦引领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让航天事业奔向强国目标,自立自强地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丙】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这些好消息一则接着一则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A.甲B.乙C.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B.乐曲名应使用书名号,所以“东方红”应为《东方红》。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怎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怎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如“你来一下好不好?”主谓倒置的问句,问号放在句末,如“怎么哪,你?”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但并非真正发问,应该用句号,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③感叹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例如:“多壮观啊,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前面的叹词后面用逗号。
如:“啊,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2)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句中点号要注意的重点是:①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的情况:如“兄弟姐妹”、“十六七岁”、“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
②并列关系句和单句排比,一般不用分号,用逗号。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标号(1)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或突出强调的内容,或讽刺和否定,或特定称谓都用引号。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破折号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也表示意思的递进,或意思的转换、跳跃、转折,或语音的延长,或语音较大的停顿、中断,或总结上文等,要注意区分。
(3)括号里的是注释、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若有标点,可照原样不动,也可不用。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1、问号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
选择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
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
(2)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注意谓语动词是否带疑问语气。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5、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注意: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注意层次: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完整版)高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分类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类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点号句末点号:句号(。
)问号(?)叹号(!)标号:引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 —)( ~) 间隔号(·) 书名号(《》)(〈〉) ★高考常考的9种标点符号: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书名号以及破折号。
二、考点精讲(一)问号使用1.问号是句终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备选例题】2009年9月,在一份被曝光的内部资料中,记录了李开复和谷歌高层的对话,谷歌高层极力挽留李开复:“怎么了?开复。
我想你知道我们是希望你续约的。
”【答案】把“怎么了?开复。
”改为“怎么了,开复?”。
【讲评】这一问句属于主谓倒装句,问号应放到句子的末尾。
2.追问,每个问句后都需要打上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
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备选例题】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是赵本山小沈阳师徒二人再次合作呢?还是两个人轮番上阵?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答案】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是……,还是……”属于选择问句,所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即可。
4.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句子中有疑问的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
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是反问句,不用问号。
【备选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这件事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俄罗斯,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近20亿亿人口。
D.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句是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C.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D.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3.下列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什么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
D.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在语言和风格问题上十分考究,有时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他对于语言的简洁和正确是一丝不苟的”,“马克思是个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104、108页)4.选出标点正确的一句A.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B.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D.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5.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A.表示意思的递进B.表示意思的转折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延长①在1942年,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
( )②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 )③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 )④“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 )⑤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在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⑥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 )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A、,,《》。
B、。
;“ ”。
C、,;《》?D、。
,“ ”?7.下列各句话中应填的标点是①“谢谢您,”王芳说□“晚八点在我家等您来给我补课。
”②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③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④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⑤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⑥今天会不会下雨□你快告诉我!⑦今天会不会下雨□我也不敢说。
⑧于是在“神舟五号”腾空而起的一刹那,我们在电视机前不禁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⑨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⑩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A、”。
””,”。
B、。
””。
””。
C、”。
””,”。
D、。
””。
”。
”9.下列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A.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角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10.在下文的空缺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病菌危害作物必须突破作物的第一道防线表皮病菌突破表皮本领各有不同有的能分泌出一种物质溶解作物的表皮有的能凭自己的力量钻入作物的表皮有的只能从作物的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钻进去有的只能通过作物的伤口钻进去11.选择标点正确的一项A.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十余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D.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无误的一项A.干扰素不仅是制服病毒的法宝,而且还是抗癌的“生力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干扰素对淋巴癌、肺癌都有显著疗效。
B.丹麦前驻华大使的夫人、研究汉阙的专家燕妮·帕尔感慨地说:“我在北京看了许多图片、文字资料,没想到这块汉阙竟是这样精美?”C.11岁时,他给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给老张家放马了。
D.如果由于与中国贸易,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经验证明实际是这样的,那末,在任何情况下,他们绝不会参与制裁行动。
1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人言可畏么?答:可畏,又不可畏。
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B.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
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式,消化式(只收精华)。
C.参加编选的同志有:孙××、刘××、李××、赵××、朱××等五人。
D.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
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就是真实写照。
1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15.下列各句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200毫升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盐酸的密度是1.19克/厘米³)D.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完全必要的。
16.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
B.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C.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D.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A.要了解小说中动作描写的重要,该读一读老舍的话,老舍说:“当你写到戏剧性强的地方,最好不要写他的心理活动而叫他用行动说话,表现他的精神面貌。
”《人物语言及其他》):引自《小说创作论荟萃》,长江文艺出版社)B.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C.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D.该段文字引自李学勤《论文研究与历史研究》,发表于《中国文物报》1988年3月11日第10期。
18.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有一年,日本广岛县为了笼络中央内阁官员,竟举办了474次所谓的非正式联谊会。
B.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D.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19.与例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见荔枝的妙处。
A.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D.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2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推开窗户一看,呀,流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C.这次云南丽江地震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862元,高二年级捐了754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1584元,同学们十分踊跃。
D.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健将、商界名人等等。
2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美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的愿望仍在与日俱增。
B.文中所举诗句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方干“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佚名“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C.他们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家福、副研究员余鑫如两位同志担任合作总社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