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经验】固定资产报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如何缴纳税款
- 格式:pdf
- 大小:137.71 KB
- 文档页数:4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会计科目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是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由于过期、损坏、技术更新等原因,将固定资产从账面价值中清除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在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时,需要涉及到一系列的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清理是处置报废的核心内容。
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将其原值、累计折旧等相关科目进行清零处理。
在资产负债表中,原值和累计折旧的相应金额将被减少,从而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减少情况。
处置报废还需要涉及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
减值准备是为了应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值减少的风险而设立的。
当固定资产报废时,需要将原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进行清零处理,反映出固定资产已经完全失去了价值。
处置报废还需要记录相关的处置费用。
处置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时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拆卸费用、运输费用等。
这些费用将被计入损益表中的费用科目,反映出企业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费用。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还需要进行相关税务处理。
根据税务规定,企业在处置报废时需要缴纳相应的税费。
这些税费将被计入损益表中的税金及附加科目,反映出企业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缴纳的税费。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还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损益的结转处理。
当固定资产报废时,会产生固定资产损益,即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这部分损失将被计入损益表中的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反映出企业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会计科目还需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清理科目。
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将其从固定资产明细账中进行清理,反映出固定资产已经从企业的资产中清除。
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清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处置费用的记录、税务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的结转以及固定资产的清理科目。
在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时,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会计科目,确保处置报废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遵守相关的会计法规和税务规定,确保处置报废过程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报废固定资产科目
在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报废通常涉及以下科目:
1. 固定资产账户:固定资产报废时,需要从资产账户中扣除相应的固定资产原值。
这通常涉及到一个固定资产账户或者具体的资产账户。
2. 累计折旧账户:如果该固定资产已经进行了折旧,需要从累计折旧账户中扣除相应的折旧金额。
这将清除该资产在财务报表上的累计折旧。
3. 处置损失或处置收益账户:当固定资产报废时,其实际价值可能与其账面价值不同。
如果报废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会发生处置损失;如果报废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就会发生处置收益。
这些金额通常记录在处置损失或处置收益账户中。
4. 现金或银行账户:如果在报废时获得了现金或者银行存款,该金额会计入相应的现金或银行账户。
5. 税金及附加账户:报废固定资产可能还涉及到相关的税金和附加费用,这些费用将计入税金及附加账户。
实际会计处理可能会受到当地会计准则的规定和企业内部会计政策的影响。
请注意,具体会计处理方式可能会因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政策而有所不同,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
一、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原则1. 坚持真实性原则: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2. 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确认报废的同时,确认与之相关的费用或损失。
3. 坚持谨慎性原则: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应当谨慎,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费用,应当充分估计并计入当期损益。
二、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流程1. 确定报废固定资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满足报废条件。
2. 编制报废审批手续:企业应按照内部管理规定,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
3. 确定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企业应按照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应计提的折旧和减值准备。
4. 编制固定资产报废分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报废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5. 处置报废固定资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并确认处置收益或损失。
三、固定资产报废的分录以下以某企业为例,说明固定资产报废的分录处理:假设某企业一台设备原值为10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现因技术落后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1. 确定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原值 - 已提折旧= 100万元 - 50万元2. 编制固定资产报废分录(1)借:固定资产清理 50万元贷:固定资产 50万元(2)借:累计折旧 50万元贷:固定资产 50万元(3)借:银行存款 10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10万元(4)借:营业外支出 40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40万元3. 处置报废固定资产假设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为10万元,以下为处置报废固定资产的分录:(1)借:银行存款 10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10万元4.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损益(1)借:营业外支出 30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30万元四、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注意事项1. 确保报废固定资产的鉴定准确:企业在确定报废固定资产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记账实操-固定资产的减值及处置的会计处理
期末,固定资产存在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一旦计提了减值准备就不能转回了。
固定资产的处置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清理过程中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收回处置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
①收回处置价款和税款:
借:银行存款【处置价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②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等【残料入库价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①清理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报废、毁损造成的损失】资产处置损益【正常出售、转让的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②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报废、毁损造成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正常出售、转让的收益】。
设备报废账务处理第一篇:设备报废账务处理设备报废,注销原价及累计折旧借:固定资产清理 11 累计折旧389 贷:固定资产400残料入库借:原材料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3 贷:银行存款结转报废净损失 4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4贷:固定资产清理 4第二篇:固定资产报废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报废的账务处理【问题】新的会计准则及税法,对于09年1月1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进行增值税抵扣,同时对于事后变价处理也有相应的规定。
但是如果固定资产报废不能使用了,是否还需要转出税金呢?具体税务与会计上怎么处理?【解答】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五条规定: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条例第十条(一)至(三)项所列情形的,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本通知所称固定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2.条例第十条内容如下: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4.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发生的清理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发生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报废处理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报废是指企业因各种原因,需要将已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的一种情况。
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以记录资产的报废和处理过程。
下面是固定资产报废处理会计分录的一个例子。
在某企业中,一台机器因长期使用导致无法正常运转,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根据企业的规定,该机器的报废价值为5000元。
我们需要将机器的原值从固定资产账户中减少。
固定资产账户借 5000元
累计折旧账户贷 5000元
然后,我们需要将机器的报废价值记录到固定资产账户中。
固定资产账户借 5000元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账户借 5000元
我们需要将机器的报废价值记录到财务费用中。
财务费用账户借 5000元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账户贷 5000元
通过以上会计分录,我们可以清楚地记录下机器的报废和处理过程。
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的减少反映了机器的报废,而固定资
产报废损失账户和财务费用账户的增加反映了机器的报废损失。
固定资产报废是企业经营中常见的一种情况,通过合理的会计分录可以准确地记录和反映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理过程。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还可以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供管理层和股东参考。
因此,企业在面临固定资产报废时,应该及时进行会计处理,确保账务准确无误。
固定资产盘点清理处置的账务处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处理固定资产发生例如盘亏、盘盈、毁损、报废、被盗、自然灾害损坏等情况在企业十分常见,不同的情况将记入不同的科目。
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前提,从年底的视角出发,如何快速判断不同科目背后的经济实质、账务处理和增值税处理?在不同的经济实质下,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有哪些?综上,本文将固定资产分为盘点(盘亏、盘盈)、清理处置(毁损、报废、被盗、自然灾害)两个部分,分析其账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处理,第三部分将通过案例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申报实操。
【目录】一、盘亏、盘盈的财税处理账务处理增值税处理所得税处理二、毁损、报废、被盗、自然灾害损失的财税处理账务处理增值税处理所得税处理三、案例及申报【正文】一、固定资产盘亏、盘盈的财税处理(一)盘盈1、账务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除当年新增的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其余的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步骤1.报经批准前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步骤2.调整企业所得税(视情况)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步骤3.报经批准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如不需要补提的忽略)2、增值税处理不涉及增值税3、企业所得税处理当年盘盈固定资产,在汇算清缴时应通过调整计入当期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汇缴申报】企业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不填列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收入明细表》,而是直接填列附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收入类调整项目-〃其他〃第三列〃调增金额〃。
出售报废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将报废固定资产从账面上注销。
这通常表示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已全部或部分丧失,因此需要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会计分录可以表示为:“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固定资产”。
接着,对于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如果存在,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
这通常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记录。
如果残值收入大于清理费用,则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反之则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会计分录可以表示为:“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
然后,需要计算并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损失或收益。
如果确认有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如果确认有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会计分录可以表示为:“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利润总额”。
最后,出售完毕后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
这一过程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总额。
因此需要进行记录和会计处理。
对于这笔费用,公司应该借记“利润总额”,贷记“现金或其他应付款”。
具体来说,整个过程的会计分录可以大致表示为:1. 当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时,先将其原价从账面上注销:“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2. 确认并计量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后,计算并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损失或收益:“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收益或损失)”。
3. 如果在上述过程中确认有收益,那么将其计入公司的利润总额;“借:利润总额”。
4. 最后支付相关税费,借记“利润总额”,贷记“现金或其他应付款”。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企业正确反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和产生的财务影响。
通过记录和核实每个步骤的会计分录,企业可以确保其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步骤可能因公司的特定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此类会计处理时,建议参考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并寻求专业会计师的帮助以确保准确性。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会计实操经验】固定资产报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如何缴纳税款?提问:我公司账面固定资产(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提足折旧,未留残值,都不能使用,废品回收也不要,可否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还要有什么报批手续吗?账面已使用过的车辆,提足折旧,现出售,已按3%税率开具发票,税法规定是2%,账务和缴税如何处理?专家回复:1、可以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
按照贵公司固定资产报废的有关管理制度办理该等资产的报废清理手续,通常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然后按管理权限报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后即可进行账务处理。
2、3%是征收率。
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纳增值税额=含税销售额/
(1+3%)*2%政策依据: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四、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
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