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假说示意图
促炎机制
抗炎机制
正常状态
SIRS状态
CARS状态
脓毒症、MODS
MARS状态
(三) 特异性防御反应
感染时,病原菌及其毒素激活由淋 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三 凝血系统的改变
创伤早期: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
高凝状态
创伤后期:Ⅻa激活纤溶系统,高凝
态消耗凝血因子→低凝。 严重创伤易致DIC 合并出血,大量液体与输血复苏→ 稀释性凝血因子、pt↓早期可出现低凝; 低温也影响凝血功能
四 微循环改变和缺血-再灌注 损伤
“自身输血” 严重创伤--微循环灌注减少; 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水肿; 缺血-再灌损伤--内皮细胞损 伤、微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增
加和水肿。
第二节 代谢和脏器功能的改 变及其意义
㈠ 代谢的改变
主要表现高代谢、高氧耗、氧耗与氧 输送依赖、基础代谢↑ 高物质分解代谢:负氮平衡、高血糖 体液代谢:水钠潴留,“第三间隙体液
TNF,IL-1,IFN,LT IL-2,IL8,IL-12,IL-18,LTB4, GM-CSF,Chemokines,MIF
抗炎症反应
IL-1ra, sTNFR, sIL-1R TGF,IL-4,IL-6,IL-10 IL-11,IL13,PGE2,G -CSF antioxidants,IFN/
(一)交感神经-肾上腺髓系统:主要为血 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
1.心率↑,心肌收缩力↑,CO↑,BP↑ 2.呼吸↑,Vt ↑,支气管扩张,通气
改善,氧供↑
3.皮肤、内脏器官及肾血管收缩、冠脉、 骨骼肌血管扩张,心脑重要器官血供↑
4.糖原分解↑;脂肪分解↑→血糖↑游离 脂肪酸↑ →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