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花的变化(yi)
- 格式:doc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六课花的变化第2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操作目标:了解并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对花卉进行装饰变化,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规律。
情感目标:发现生活的美,并能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设计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花的重新设计,让学生观察自然,享受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选择描绘、剪贴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花卉图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艺术和趣味。
学生活动设计课前活动:1、学生根据课题寻找有关花卉装饰变化图案2、准备课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物品:生活中的花卉图案。
教师活动准备教学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造物家,它给我们造就了四季,四季孕育了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花,如果说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家,那同学们就是神奇的魔术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你们笔下花的变化..(图片欣赏,共同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学习了花的变化,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花卉变化的作用呢(可以出示带有花卉图案的物体进行启发,导入对纹样的学习。
)纹样是有规律的可以更符合人们审美和生活所需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纹样。
二、新授学生先在从书中自学,找出纹样常见的设计式样。
具体讲解纹样常见的设计式样:均齐式单独纹样均衡式适合纹样二方连续连续纹样四方连续三、作业欣赏花卉图案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引出我们今天的作业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中少不了花卉图案的存在,下面就让我们来找找他们的身影吧。
(欣赏图片)设计师用花卉图案将我们的生活装扮的这样美丽,下面也让我们来当回设计师,设计出美丽的纹样装扮我们的生活。
四、作品展示学生将设计好的图案纹样进行展示(自评、互评等)五、课后拓展利用我们自己的图案作品来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6课花的变化(第一课时)说课稿说教材:本课属于“设计与应用”领域的课程,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堂图案设计课。
它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例,展开对基础图案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是装饰图案最常见的题材。
花卉的装饰变化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图案设计又是本课的主干,牵涉到整课知识的教学,对以后图案设计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本课是“设计与应用”课程领域里的重中之重。
说学生: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现代中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眼界较为开阔,思维较为活跃。
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思维模式由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小学六年的美术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以点、线、面为主的造型方法,且善长描绘具象物体,为图案的变形与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绘画与创作基础。
为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了解花卉的造型特征,认识花卉装饰图案,学习图案装饰基本变化方法。
技能:通过欣赏、讨论、体验、练习,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基本方法并尝试用喜爱的装饰方式,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从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情感:欣赏自然界花卉之美,感悟花卉图案设计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美化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是花卉的装饰变化手法教学难点是富有创意地进行综合性设计说教法:演示法:花卉变化方法技巧较多、较繁琐。
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
我以一朵牵牛花为例,逐步演示花卉变化技法,让学生能清晰理解并从中获得启发。
图像直观法:要画出形态丰富的花卉必先从自然实物中获得花卉的原型,给学生花卉图像的展示,是最直接便捷清晰的方法。
说学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各不相同花卉的观察和比较,在老师的指引下,发现花卉的造型特征,认识、理解花卉装饰图案。
合作学习法:在对花卉进行添加时,一个人的创意比较局限,让几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添加,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花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苏少版七(上)设计空间(设计•应用)第6课的主题是《花的变化》。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了解到花卉的装饰变化以及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材内容包括花卉的形态特征、不同花卉的装饰样式、设计中花卉元素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装饰样式,掌握花卉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花卉的能力,提高设计创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激发对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习者,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正在逐渐发展。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进一步探索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创意,需要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设计空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花的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花卉在不同的场合和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问,你们有注意到花卉在不同设计中的装饰变化吗?请大家思考一下并举例说明。
学生A:我注意到在婚礼上,经常用花卉来装饰场地和庆祝活动。
教师:非常好,学生A。
花卉在婚礼等场合中的装饰确实非常常见。
那么,在其他设计中,花卉又有哪些变化和应用呢?请大家踊跃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多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学生B:在家居设计中,我经常看到花卉的图案被运用在窗帘、沙发和床上。
教师:非常棒,学生B。
花卉的图案在家居设计中确实非常常见。
谢谢你们的分享。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步骤二:知识讲解教师: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花瓣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设计空间第6课花的变化(第一课时)
本章内容及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例,把花卉的基本特点、装饰变化(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设计式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
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装饰变化方法,使花卉的形态、色彩、式样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并运用不同的式样,使其更符合装饰目的的需要,从而认识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变一变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花卉图案的美丽,培养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
本章内容的课时安排总2课时
正阳中学七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花的变化》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花的变化》——初探花卉形态与艺术表达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不同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理解花的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意义。
2. 技能与操作: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描述花卉的形态变化,学会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初步表现花卉的形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观察评价: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并描述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
2. 表现评价: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表现出花卉的形态。
3. 创作评价:学生能否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对花卉形态的理解和艺术创作的创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花卉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包括花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让学生对花卉的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观察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内的花卉实物或图片,记录花卉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观察方法。
4. 技能训练(20分钟)学生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根据所观察的花卉形态进行绘画表现。
教师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根据评价任务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检测学生对花卉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的能力。
2. 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深入观察并记录其形态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卉作品。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应反思自己在观察、分析和表现花卉形态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第六课花的变化(1)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和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的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2.感悟花卉图案设计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3. 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喜爱的装饰方式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
【学习重难点】
1.学会运用变化的方法,进行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2.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综合性设计
【温故知新】
导入1、欣赏形色各异的美丽花卉,注意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感受花卉的自然美。
2、学生活动:小游戏请四位同学用2-3 分钟时间,快速指出花卉的名称。
(老师将分别写有郁金香、荷花、牵牛花、梅花的四张白纸贴于黑板)师生共同点评,学生所画的四种花与真实的花有了变化,引出本课课题:花的变化。
2.学习分析牵牛花的画法。
【导学释疑】
变化花卉的目的、用途1、欣赏设计师、艺术家、能工巧匠们根据真实花卉进行变化后的花卉图案,比较刚才学生所画的花卉。
2、欣赏生活中的花卉图案(贯穿于人们的吃、穿、住、行、用),引导学生明了变化花卉的目的:为了使花卉的图形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更适合某种装饰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三、花卉的变化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根据课文的要求,把画在纸上的花进行大变样,可以变得更加单纯,或者变得更加的夸张、复杂,还可以把花朵的各部分重新排列组合。
由现实的花到变化的花,其方法是什么?
三种方法介绍
(1)夸张变化:欣赏夸张变化的花卉图片,理解夸张变化的原理:通过夸张变形的方式,来强调花卉的某些特征。
夸张变化的手法是突出某些形态,减弱或去掉某些部分。
(2)丰富变化:通过添加产生的变化,使图案更具有装饰趣味,更符合审美的表现。
(3)构成变化:通过形态、空间的构成对花卉进行一种特殊的装饰变化。
【巩固提升】
巩固知识:辨别三种花分别运用了什么变化方法?
运用方法:再分析四种花,将先前的四幅花卉运用丰富变化的方法进行添加装饰,起示范作用。
【检测反馈】
表现创造:做小小设计师1、选择一种花卉进行添加的变化,并用色彩表现花的装饰美化。
2、作业展示:留意生活中的花卉装饰。
完成绘画作品《生活中的花卉变化》(完成花卉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