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花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16.16 MB
- 文档页数:19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花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苏少版七(上)设计空间(设计•应用)第6课的主题是《花的变化》。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了解到花卉的装饰变化以及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材内容包括花卉的形态特征、不同花卉的装饰样式、设计中花卉元素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装饰样式,掌握花卉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花卉的能力,提高设计创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激发对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教学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习者,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正在逐渐发展。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进一步探索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创意,需要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设计空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花的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花卉在不同的场合和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问,你们有注意到花卉在不同设计中的装饰变化吗?请大家思考一下并举例说明。
学生A:我注意到在婚礼上,经常用花卉来装饰场地和庆祝活动。
教师:非常好,学生A。
花卉在婚礼等场合中的装饰确实非常常见。
那么,在其他设计中,花卉又有哪些变化和应用呢?请大家踊跃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多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学生B:在家居设计中,我经常看到花卉的图案被运用在窗帘、沙发和床上。
教师:非常棒,学生B。
花卉的图案在家居设计中确实非常常见。
谢谢你们的分享。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步骤二:知识讲解教师: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花卉的装饰变化和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花瓣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花的变化》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花的变化》——初探花卉形态与艺术表达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不同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理解花的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意义。
2. 技能与操作: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描述花卉的形态变化,学会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初步表现花卉的形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观察评价: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并描述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
2. 表现评价: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表现出花卉的形态。
3. 创作评价:学生能否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对花卉形态的理解和艺术创作的创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花卉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包括花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让学生对花卉的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观察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内的花卉实物或图片,记录花卉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观察方法。
4. 技能训练(20分钟)学生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根据所观察的花卉形态进行绘画表现。
教师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评价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根据评价任务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检测学生对花卉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的能力。
2. 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深入观察并记录其形态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卉作品。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应反思自己在观察、分析和表现花卉形态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师:花卉图片资料或实物花卉生:玫瑰,看不出它们的区别,有谁知道吗?——花头玫瑰小、月季大(学生回答), 夏季最为普通和常见的另一种花——牵牛花(别名喇叭花)这是什么花?——菊花(非洲菊)不错。
老师还知道它有另外的一个名字——扶郞,听说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由来大家想不想听听?好!扶郎的由来:20世纪初叶,非洲有位少女,从小就非常喜欢一种野花。
当她出嫁时,她要求厅堂上多插一些以增添婚礼的气氛。
来自各方的亲朋载歌载舞,相互频频祝酒。
谁料酒量甚浅的新郎,只酒过三巡就醉了,新娘只好扶他进卧室休憩。
众人看到这种挽扶的姿态与那种野花的生势何其相似,不少姑娘异口同声地说:“噢,那花可真像扶郎哟!”从此扶郎花的名字就不胫而走了。
它象征互敬互爱、有毅力、不畏艰难。
师生课堂对话:老师相信同学们以后看见“扶朗”就会想起它美丽的传说。
看来每朵花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含义和象征,就像这——生: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百事合意)。
师:花中之王——牡丹(寓意什么)?生:师:洁白硕大、宛如马蹄的?生:马蹄莲!教师:优雅的鸢尾花像一只美丽的——“蓝师:夏季的花另一种花——绣球,还真的师:这个花你们一定很熟悉——荷花,常用它来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记得哪句诗与荷花的著名诗句有关吗?学生齐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通过对比,感受花卉装饰图案师:除了这些花,我相信你们还能想出许多自己喜爱的花,包括有些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花,它们都在默默绽放,装点着我们的?生:郁金香、马蹄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生:看它的形态。
师: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对比,你能看出这些“花”与大自然中的花有什么不同呢?生:它们是经过装饰变形的花卉,所以应该是更典型、更概括、更美,是一种突出表达花的形象特征,更加理想的艺术形象。
师:说的不错,这是经过变化的花卉,我们称之为——装饰图案。
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花的变化”,一起走进图案的世界。
导出课题:花的变化二、用艺术的方法留住美1.花卉装饰图案的历史:师:花卉图案,我们生活到处存在,看看我们的身边,你是否能找到?生:裙子,同学的发饰、衣服上的图案(同学们开始寻找)联想到:服装、窗帘、墙纸、家具、灯具、文具等等。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七年级美术教案主备人:曹亚梅审核人:朱友埝第6课《花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里面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以花卉的装饰变化为例,展开对基础图案的学习。
自然界中的花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充满生机,是装饰图案最常见的题材。
本课以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为题材,让学生们体会图案的装饰变化是形成图案之美的重要基础,从而学习装饰图案的基本技法。
本课以大量的图片案例为欣赏主线,把花卉的基本特点、装饰变化(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设计式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知识点,按认知的规律,清晰、有序地逐层呈现,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下初步感受装饰图案的艺术魅力,实践装饰图案的设计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装饰变化方法,使花卉的形态、色彩、式样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并运用不同的式样,使其更符合装饰目的的需要,从而认识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变一变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花卉图案的美丽,培养其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花卉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变化途径。
技能目标: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喜爱的花卉图案来装饰圆盘。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自然界中的花卉美,感悟花卉图案设计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方法教学难点:运用花卉的变化装饰设计蛋糕盘【教学准备】教师:学生课前分好小组,花卉、纸、蛋糕纸盘,自制花卉装饰的环保袋、多媒体课件等;学生:课本,纸、彩色水笔,记号笔等。
课前老师把蛋糕圆盘分发给每位同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看到我手中的花,同学们一定猜到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和什么相关了吧?不止和花有关,还和花的变化相关。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鲜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