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の书道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20
日本书道艺术(一)概略(二)日本古代书道平安三笔:嵯峨天皇橘逸势僧空海最澄日本三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三)西岛慎一:日本的中国书法受容史(四)高木圣雨:日本的近现代书法青山杉雨村上三岛小坂奇石西川宁辻本史邑丰道春海广津云仙小林斗庵谷村义雄梅舒适上条信山金子鸥亭小川瓦木天石东川今井凌雪杉冈华村武士桑风殿村蓝田浅见笕洞伊藤凤云古谷苍韵近藤摄南手岛右卿松井如流桑田笹舟桑原翠邦传说日本天平年间光明皇后曾临摹王羲之的《乐毅论》,王羲之典雅的笔风博得许多日本人的爱好,为世人所推崇。
日本正仓院内收藏的王羲之书法作品是当年光明子嫁给圣武天皇的随身嫁妆。
日本平安时代假名文字已经确立,迎来了书道的全盛时期。
对于皇亲贵族的子女来说,书法是必不可少的修身课。
实用的书法转变为技艺之道则是在日本镰仓末期至室町时期。
同其他的艺道一样,书道界也产生了不少的流派。
书道先驱藤原行成创立的世尊寺派在众多的流派之中享有最高权威。
而后加入这一流派的尊圆创造了独特的书法风格,创立了青莲院流派。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青莲院流派一直是和(日本)式书法的主要流派。
不足的是日本室町时期的书道各流派均以秘事口传传宗接代。
弟子只知墨守师风,却无心提高书道水平。
到了江户时代这种倾向日趋严重。
与此同时随着町民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修养,日本人当中也开始普及书法。
尽管他们的书法并不高明,但是毕竟从侧面打破了书道界的沉闷局面。
日本人采用临摹的方法,学习书法名家的书法。
明治初期中国人杨守敬来到日本。
他将中国的六朝书风传入日本,如同一股春风吹进日本书道界。
日本书道开始由尊重个性,保持流派传承向注重自由表现的方向发展。
不同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是单纯的点于线的抽象造型。
执笔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富有弹力的毛笔得到具体的反映。
为此,要求执笔者具备高超的技艺,高深的意境,以至否认书法的文学性,强调自由地运用笔墨的超然境地。
日本的假名最初只是标写汉字发音的符号,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
《书道全集(殷周秦卷)》及所录甲骨简介---兼论甲骨文书法普及读物的编纂门艺摘要:《书道全集》是日本所出的历代书法作品大全式的出版物,在中国古代文字文物资料方面非常丰富,且发表非常及时,可是国内很少有相关介绍。
《甲骨文合集》在编纂过程中曾参考平凡社所出两版《书道全集》第一卷,但对有些内容还是有所忽略,《甲骨文合集来源表》对其著录也不十分清楚,本文在简介《书道全集》第一卷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一一廓清。
两版《书道全集》的编纂展示了日本学术界与书法学界的交流与互动,值得我国在编纂书法普及读物时进行借鉴。
关键词:《书道全集(殷周秦卷)》;甲骨著录;甲骨文书法汉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字,用线条和笔画组成的形体既可以来记录语言,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汉字文化圈各个民族的普遍喜爱和欣赏。
中国本土之外,韩国和日本也把书法作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而有所传承。
传承书法的重要资料是历代书法作品。
近代以来,印制发行的历代书法作品是人们欣赏和学习书法的基础,也使得书法艺术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和爱好者。
日本的《书道全集》就是历代书法作品大全式的出版物。
最早是由平凡社于昭和六年(1931年)出版,为一套汇集中国、日本、朝鲜历代书法名篇的丛书,共27册,分册主要以时代为序,中日朝混编,前23卷及第25.26卷为历代作品,第27卷为印谱,第24卷为中、日、朝书法史和全套书的目录索引。
书籍装帧精美,硬质封皮,以橘色绣花绢布包蒙,封面上贴白纸书写的书名《书道全集第X卷》,书脊上也压印有《书道全集》,书顶金色,每册均有函套,函套上印有更多本册的信息。
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平凡社又出一版《书道全集》,这一套共28册,分中国卷和日本卷,中国卷包含印谱16册,日本卷包含印谱12册,整体仍依时代为序(两版分卷情况详见附表)。
平凡社为下中弥三郎于1914年创办,以出版事典词典和百科全书著名,在出版介绍中国文化历史和文物考古书籍方面也颇负盛名。
日本“三道”——茶道,花道,书道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班级:2010级工程管理9班学号:02610941姓名:韩轩日本“三道”——茶道,花道,书道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书道也称日本书法,是日本人的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之一。
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接待客人的礼仪活动。
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
中国唐宋时期饮茶盛行,这时日本派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他们把中国种茶、制茶、烹茶技术带回日本,使日本饮茶习惯推广到民间,后来形成“茶道”。
茶道有“四规”和“七则”,“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即平安和协的气氛;“敬”是尊敬长者、友人;“清”是环境清静;“寂”是达到幽闲境界。
“七则”包括:茶的浓淡、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炉式和方法、煮茶的燃料和茶室的布置、插花等。
日本的茶道有各种流派,其中最大流派是“三千家”,此外,薮内派、有乐派、宗和派、三齐派、远州派、久田派也很有名。
茶道一般在茶室进行,宾客入座后,主人按一定规程用竹制小匙将茶放入碗中,用沸水冲沏后依次递给宾客品茗,宾客接茶也有一定格式。
在日本,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花道日本人爱花,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设计的鲜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这就是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亦称插花。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15世纪)发展成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日本人在瓶中插花很有讲究,花道早先的插花方式,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欣赏瓶、强调瓶的美;后来茶室中也插花,要求避免以美炫人,须力求渗入自然深处,表示出纯洁和简朴,可以说,花道是属于美育范畴的。
浅谈日本书道作者:孙梓钧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作为东方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书法、绘画、俳句、茶道等艺术形式在内的日本传统艺术,在接受中国文学艺术影响与浸润的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些特色一以贯之,日趋鲜明,一直保留在现代艺术中。
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浅析日本书道起源及其发展与影响。
关键词:日本书道:唐代:书法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56-01日本本无固有文字,男女老少都靠口耳相传,相互交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代①末期汉字的传入。
古坟时代,日本与朝鲜半岛交往频繁,并希冀朝鲜把先进的中国文化带到日本。
汉字传入日本,早在公元五七年汉光武帝就曾为日本使节颁发过“汉倭奴国王”金印。
但金石文的历史并无法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两周时期的钟鼎文、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文、以及秦代的李斯小篆、两汉的隶书、简帛书等等进行对比,其历史短暂,是与中国开始交往的时代的文字同步进行的,即以飞鸟时代以来的六朝书风占据着主流。
影响日本文化最为深刻且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佛教的传播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艺术的发展,僧侣之间的文化往来更促进了日本书道的形成。
写经在日本书道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存在,通过写经,日本书道技艺始波及全国。
圣德太子笃信佛教,作为统一国家而确立了律令制度,并在宪法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崇尚“佛家三宝”,即佛、法、僧。
并身体力行地撰写有关佛教研究的伟大著述——《法华义疏》,字里行间洋溢着六朝书风的遗韵,也是年代最古且书写在纸上的代表性遗墨。
公元七九四年,恒古天皇迁都平安,开启了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前期,大量的遣唐使赴唐学习,日本此时书法主要取法于晋唐书法。
被称为“三笔”的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以及最澄,代表了平安初期书法的成就。
嵯峨天皇的《李桥杂咏残卷》取法于欧阳询,空海的《风信帖》和橘逸势的《伊都内亲王愿文》则接近于王羲之的书风。
毕业论文日本書道の発展と芸術価値书法在日本的发展及其艺术价值卒業論文日本書道の発展と芸術価値书法在日本的发展及其艺术价值学生:指导教师:专业:所在单位:答辩日期:年月日目次外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文摘要......................................................................................................................... I I はじめ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究動機と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書道と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書道と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書道の分類と流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日本的地理特征与文化活动介绍日本爆发地震与火山的原因日本列岛位于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主要由镁的硅酸盐组成),密度比较大,位置较低。
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运动遇到亚欧板块时,就会俯冲至亚欧板块的下面,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
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以富士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八条火山带,其中九州岛附近的阿苏火山是世界上火山口最大的火山,火山口方圆80多千米。
日本的火山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地震也很多,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3次到4次。
地震主要发生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日本的气候特征日本地处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北海道与本州的东北地区、高原地带属温带,本土大部地区及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
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
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日本的水文特点河流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
海洋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
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
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
日本文化之书道姓名:阎旭龙学号:121064108班级:12级装潢设计一班内容摘要:书道的含义基本等同于书法,但它不单纯强调书写的技法,也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方面的含义。
在唐以前,人们称书法艺术为书道,后因唐人尚法,为强调法度以利于文字规范和传播,所以改称书法。
但到了当代,实用性逐渐剥离,书法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修身、养生、悟道,更多的是艺术性的诉求,所以时代要求我们更重于修道,而不是更重于学法,那么还延续书法的称谓就有些狭隘了。
所以书道逐渐成为中国当代书家对书写运动的一种更贴切的称谓。
另外,由于对外文化传播在唐朝显著的原因,日本学习中国书法源于唐代,书道一词也沿用至今一直是日本对书法的称谓。
关键字:书道、意境、开笔试毫、三笔、三迹、唐、宋、等等在唐以前,人们称书写的创作过程叫做书道,于是传到日本后,只言书道,不言书法。
后因唐人尚法,书写更多的是研究技法、笔法,所以就称书法了。
但到了当代,书写特别是毛笔的书写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记录文字的实用作用了,成熟的书者更多的是追求身心合一的修为,所以侧重于作书悟道,而不是一味着眼于临摹求法,所以还延续书法的称谓就有些狭隘了,于是书道又回到了主流社会的视野。
因为书写的轨迹更直接的体现了道家的阴阳合谐,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书法练习的高级阶段叫做书道更为合适。
因此总体看来,书道的意思基本等同于书法,但它不光包括书写的技法,也包括修身、养生、悟道等方面的含义。
所以书道逐渐成为当代注重书学理论研究的书家对书写运动的一种更贴切的称谓。
日本书道是日本书法的综合艺术,它追求意境、情操和艺术美。
日本书法分两类,一类是汉字书法,另一类是假名书法。
7世纪时,日本引进中国的表意文字,称为汉字。
中国书法传入日本后,上层人物首先效仿。
圣德太子亲自抄写的《法华义疏》,成为日本最早的墨迹。
日本书道史上的三笔三迹被日本人尊为书法圣人。
三笔指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
其中最出色的首推空海和尚。
内容摘要“道,所行道也。
”这是《说文》里的解释。
其实道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也就是有物质和精神之分。
日本在把中国的一些术、技、艺等技艺引进之后,觉得每种技艺都博大精深,可通神明,因而便给予“道”称。
日本人将道教的道和佛教的禅一并应用到这个道字里。
日本的三道包括茶道、花道和书道。
茶道包括和、敬、清、寂四部分;花道的精神是以禁锢去获取自由,以死亡来延续生命;而书道以明智、守信、知耻为准则。
此三道不仅是他们风俗习惯的体现,更是道德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总汇,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的着眼点。
关键词:茶道花道书道中日交往日本三道及其对中日交往的影响日本三道,即茶道、花道和书道,是日本民间普遍的传统生活习俗,闻名遐迩。
此三道融合了最特殊的大和民族特征,它不仅对我们了解日本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中日的交往也有深远的影响。
一、茶道及其对中日经济交往的影响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茶道有“四规”和“七则”。
“四规”即“和、敬、清、寂”。
“和”,是指形式上的和谐以及感情上的和悦。
茶事中的茶室茶具都要求达到和谐之意。
茶室的布局装饰是视觉上的和,甚至包括茶室外精心修剪和布局的树木。
茶具是触觉上的和,不能过轻、不能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