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刀匠入道正宗—刚崎五郎
- 格式:docx
- 大小:414.16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制刀流派生产地分类日本刀的产地可称为"五畿七道",五畿大和、和泉、河内、山城、摄津五国。
七道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北陆道:若狭、越前、加贺、能登、越中、越后、佐渡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上总、下总、安房、常陆山阳道: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长门山阴道: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南海道:纪伊、淡路、阿波、讃岐、伊豫、土佐西海道: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萨摩、大隅、壹岐岛、对马岛编辑本段五力传刀匠中最有名的是"五力传"五力传(注:五力传是日本刀古刀期五大锻冶流派,影响深远,历史悠久)分别是:山城伝、大和伝、相州伝、美浓伝、备前伝。
我们经常提到的村正、正宗都是五力传古刀期的著名刀匠。
其中村正属于美浓伝。
这一派的显著特点是铸成的刀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第一代的村正是日本正宗冶炼锻造工匠的后人弟子在民间的流传分支,他的继承者也是非常优秀的锻造匠。
村正在江户时期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
而它作为刀工的姓名正式登场是在室町中期。
要指出的是,村正并不是某一个刀工的名字,至少有3、4人同时使用村正为刀铭(当然,初代村正最为有名)。
山城传平安京迁都后,由于成为全国的行政中心,所以都市化急速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大约在公元987年,三条宗近其人出现,并成为山城锻冶的开山祖,之后在其影响下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锻冶,从而形成了山城传。
由于平安文化(公家文化)左右下的京都在日本史上属于比较安定平和的部分,所以相比他国,刀工的出现要晚一些。
由于持续的和平,所以本是武器的刀剑在这里变成了公家举行仪式之类所用的器物,因此其装饰性要素被下了很大的功夫加强,而且其装饰技法也不允许向其他地域的流派学习和模仿。
总之这一流派的刀剑以洗练的上品姿态为最大的特点(注:主要是为了追求刀身的美观,而轻、薄),与之相反,各地方的刀剑总是注重在刀身注力,而使之成为优秀的武器。
日本刀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在日本又称为刀(かたな,Katana)。
依据形状、尺寸分为太刀、打刀(刀)、胁差(胁指)、短刀等。
广义上还包括长卷、薙刀、剑、枪等。
自古以来作为武器的同时以其优美的造型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美术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的象征意义。
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项特点就是在外形装饰之外刀体本身展现出艺术感。
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工”、“刀匠”、或“刀锻冶”。
日本刀种类日本刀制法日本刀在制法上集合了相当高的技术,共分如下几个步骤:炼钢日本刀的材料钢,被称作和钢(わこう,Wakou)或玉钢(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
玉钢以日本传统土法炼成。
这是一种低温炼钢法,炉温不超过1000℃。
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温炼钢法,能炼出品质纯良的好钢。
不过高温炼出的钢材较软,易打造成形,而低温炼出的钢材较硬,较难打造,可以说制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换取的品质。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流派,所用钢材成分多少会有差异。
大体上玉钢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水减即淬火工艺,淬火即所谓的热处理,日本称为水减(みずへし,Mizuheshi)。
从现代材质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步骤算是刀匠控制钢材含碳量的手法。
刀工将加热后的和钢锤打成扁平的厚度为约5mm的薄片。
看似简单的工序,其实不然,为了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加热次数有严格限制;而且和钢的硬度在其续渐冷却时会有所改变。
只有有经验的刀工才能准确把握施锤力度的变化,在限定的加热次数下将玉钢打炼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钢片成形后,刀工会用水将其急速冷却。
可使钢多余的含碳部分剥离。
使刀身具有良好弹性,刀口坚硬不易缺口。
刀匠要对钢片的温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极准确的把握,才能够得到含碳量合适的材料。
锻炼刀工将烧红的钢块捶打锻造,钢块捶打开后再折叠起来捶打,如此反复,追打到第10次,就会有1024层的钢材,通过这一步骤,可将钢中硫等杂质和多余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钢材弹性与韧性。
传说中的“妖刀村正”是一种什么样的刀?看过日本武侠剧或动漫的人,可能会对“村正”这个名字留有印象。
在许多作品中,它都被描绘成嗜血和令持刀者疯狂的妖刀。
传说在镰仓时代晚期,有一位著名的铸刀师叫做“冈崎五郎入道正宗”。
在五十二岁那年,他打算退隐,将衣钵传授给弟子。
冈崎的门下聚集了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许多学徒,其中有三个令他最满意,他们分别是:村正、正近和贞宗。
冈崎决定在他们三人中挑选出一个接班人,于是将他们叫到面前,命令他们在二十一天之内每人打造出一把刀,谁打造的刀最好,谁就可以接替他。
村正、正近和贞宗各自使出了浑身本领,日夜加班加点的打造宝刀,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
三人将各自的得意之作捧到师父面前,请他检验。
冈崎仔细的看了好一会儿,最终宣布说:“贞宗打造的刀最好,由他继承我的衣钵。
”此话一出,立刻就激怒了性格刚烈的村正了。
他认为自己打造的刀不可能输给贞宗,当即请求试刀。
冈崎带着三个弟子来到了附近的河边,叫三人把各自的刀刀刃朝向上游插入河里。
然后,冈崎在上游投下几根稻草。
当稻草碰到正近和贞宗所铸的刀时,都缠在在了刀刃上;而当稻草靠近村正所铸的刀时,瞬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吸了过去,在接触刀刃的一刹那就被削成了两段。
接着冈崎运气,大喝了一声,缠在正近刀上的稻草便随波流走了;而缠在贞宗刀上的稻草则被削成两段,然后才流走。
【村正刀】冈崎开口说道:“理想中的名刀,不仅要求锋利。
短刃护身,长刀护国,这才是刀剑的真正使命。
正近的刀连一根稻草都斩不断,何谈护身?村正的刀主人心还未动(即冈崎所喝一声代表心动)就自行先动,这样的刀杀气太重,毫无美感,不但不能护国,反而会祸国,是为妖刀。
唯有贞宗的刀,与人新意相通,人心未动时,它就锋芒内敛,人心一动时,它锋芒毕现,这才是真正的名刀。
”上面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村正”非一时一人一刀之名,而是室町中期到江户初期,在伊势(三重县)桑名地区的一群铸刀师持续三四代共同使用的名称。
他们在所铸造出来的武器(非仅限于长刀)一律打上“村正”的铭文,等同于现代的商标。
日本锻造刀界的著名刀匠——加藤清志本文章来源:名刀吧(世界名刀|美国军刀)有这么一位一直活跃在日本锻造刀界的刀匠,他将L0ve 1ess系列刀具作为学习研究的对象,并将其进一步拓展,此外他还能够制造各种风格的刀具,熟悉铁的性质。
他就是加藤清志。
加藤清志1944年出生在一个刀匠的家庭里,从他第一次锻台到现在已经有46年的时间了。
他从1977年开始受银座刀具店“菊秀”的影响制作手工订制刀,据说最初制作的刀是水滴型大马士革钢刀。
在加藤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刀具的原始使命,它就是用来切割东西的。
加藤清志对制刀的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此外他还可以游刃有余地对刀具的进行热处理辅左右刀具的命脉——锋利度。
自由的控刀具制作是锻造刀匠特有的权利,这也正是他们身上散发的魅力。
“藤原良明”是加藤清志的父亲加藤真平、祖父加藤兼国曾经使用的铭文,他们都是日本著名刀匠。
加藤真平曾师从堀井胤明、父亲加藤兼国、伯父加藤真国学习过刀具制作,继承了水心子正秀派的制刀风格。
其父加藤兼国是第一代兼国,昭和2O年他承袭父亲的艺名成为第二代兼国,昭和40年时又将兼国的名号让给了长子加藤清志,而自己又重新使用真平作为制刀铭文。
因此我们常常会在加藤清志制作的长把斜刃小尖刀和菜刀上面看到“藤原良明”或者“武藏国水心子藤原良明”的铭文。
加藤清志觉得锻造是那些乐于提才是锻打技术的关键所在。
加藤先生说着就从地板上捡起一根绑丝(直径为4毫米的钢丝)开始用锤子捶打。
经过十几次的捶打后,加藤先生把它浸在冷却水中,这时我们就听到“呲呲”的声音。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的关键在于刀匠并不是对铁块进行简单的捶打就可以,而是要注意怎样捶打才可以使这块铁保持温度。
日本三十一名刀1. 五郎入道正宗:日本第一的名刀,以作風豪華著稱。
為鎌倉名工匠正宗的代表作。
2. 伊勢千子村正:被稱為"妖刀村正"德川家康的祖父就是死於這把刀下;家康的長子切腹時的介錯刀,也曾在統一天下的關原之戰傷過家康的手,對德川一族來說,確實是一把名副其實的"妖刀"!3. 菊一文字則宗:新撰組一號隊長沖田總司的愛刀,傳說刀身泛藍光,殺人不見血;沖田曾為此刀害死一名隊員,而那名兇手也成為了唯一死在此刀下的亡魂,因為沖田執行任務都不帶這把刀,可見這把刀的珍貴程度了。
4. 長曾彌虎徹:新撰組總長近藤勇的愛刀。
他有一句名台詞:今晚的虎徹正渴求飲血!但此刀在明治元年近藤勇被處死後便下落不明了。
5. 和泉守兼定:新撰祖副長土方歲三的愛刀。
此刀冠上的"和泉守"乃是古刀匠才能做的珍貴官位。
6. 陸奧守吉行:阪本龍馬的愛刀。
也是新撰組最後組長相馬主計的配刀。
7. 備前長船長光:備前長船兼光受足利將軍委託所製。
在試刀的時候漂亮的將鎧甲一刀兩段!長船兼光此後便一躍成了名刀匠。
8. 同田貫正國9. 孫六兼元三本杉10. 藤原朝臣村正11. 五郎入道正宗12. 童子切安綱:源賴光在丹波大江山砍死酒吞童子的刀13. 大典太光世14. 鬼丸國光15. 三日月宗近16. 數珠丸恒次(12-16合稱為天下五劍)17. 加賀清光:沖田總司另一把愛刀,沖田總司出任務時代這把刀,而不帶菊一文字。
18. 播州住手柄山氏繁:新撰組二番隊組長永倉新八的愛刀19. 擾州住池田鬼神丸國重:新撰組三番隊組長齋藤一的愛刀20. 江府住興友:新撰組十番隊組長原田左之助的愛刀21. 越前康繼22. 崛川國廣(21-22為土方歲三的配刀)23. 攝津國助人鬼人完國重:新撰組第三組組長齋藤一的配刀。
24. 桔梗仙冬月25. 九字兼定26. 名物有樂來國光27. 五字忠吉28. 津田越前守助廣29. 大般若長光30. 日光助真31. 和泉守藤原兼重:宮本武藏的配刀。
日本十大名刀日本的刀剑制造技术源远流长,几百年来一直备受世界瞩目。
日本的名刀以其精湛的工艺、优雅的设计和无与伦比的切割效果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日本十大名刀,展示它们的独特之处。
1. 宗三左文字(Munemasa)宗三左文字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名刀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
它以其锋利的切割能力和华丽的纹饰而受到推崇。
宗三左文字的刀身采用高碳钢制成,刀刃锋利度高,使其在削肉、切骨等精细切割工作中非常有效。
2. 大包平(Okanehira)大包平是一把备受推崇的刀,它以其出色的切割效果、外观和工艺而闻名。
大包平刀身轻盈,刀刃锋利,被广泛用于削肉和切木工作。
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美丽的格纹设计使其成为收藏家和刀剑爱好者们追求的对象。
3. 傍陆喜六(Yasutsugu)傍陆喜六是江户时代的刀匠,以其优质的刀剑制造而闻名。
这把刀的特点是刀刃的结构稳定,保持锋利度长时间,并且有很好的弹性。
傍陆喜六的刀刃锋利轻巧,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切割工作。
4. 吉光(Yoshimitsu)吉光刀是饭塚吉光创作的一把刀,他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刀匠。
这把刀在锋利度和切割能力方面都有很高的声誉。
吉光刀的刃缘非常锋利,且锋利度能够长时间保持,使其成为许多刀剑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5. 三池傍(Mitsurugi)三池傍是日本著名的刀匠三池傍平创作的一款刀。
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锋利的切割能力而享有盛誉。
三池傍的刀刃锋利度高,特别适用于精细的切割工作,例如削肉、切果蔬等。
6. 无患子(Muromachi)无患子是一款非常著名的日本名刀,来源于室町时代。
它以其独特的刀身设计和出色的切割能力而闻名。
无患子的刀身较重,导致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刀刃锋利且切割力强,特别适用于加工肉类和木材。
7. 圆月(Maru Tsuki)圆月是一款来自江户时代的名刀,它以其华丽的外观和卓越的切割能力而闻名。
圆月刀的刀身较轻,刀刃锋利,使其在各种切割任务中都表现出色。
其美丽的纹饰和独特的设计使其成为刀剑收藏家的心头爱。
日本剑道流派(二)室町时代(含战国、安土桃山时代)的主要剑术流派一、一刀流小野派一刀流一刀流,创建于室町幕府末期,创始人伊藤一刀斋景久。
关于这位伊藤一刀斋的出身是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种确切的记载。
有的说他出身于关东伊豆的武将家,后来在钟卷自斋门下学习中条流剑术,有的说他在江川坚田出生,剑术方面是自学。
总之,毫无疑问的是,他所开创的一刀流,在日本剑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一刀流、香取神道流、阴流这三大剑术流派所派生出来的剑术派系,占据了日本剑术流派总数的绝大部分。
在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支流中,小野派一刀流是号称最正统的一支。
创始人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就是伊藤一刀斋的最优秀的弟子。
小野忠明(?一1628),上总国魂邻郡丸山町乡士,曾效力于里见家。
后来入了一刀流伊藤一刀斋的门下,开始了剑术修行。
文碌二年(1593),由一刀斋推荐,效力于德川家康,后来成为德川幂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剑术师范,知行二百石。
从此,一刀流和后来的新阴流一起成为将军家的剑术师范,庆长五年〔1600〕家康攻打信州上田城时,小野忠明由于立功被称为“上田七本枪’之一!(不是一刀流的吗?改行用抢了?)但因为违反军纪,被交予真田信幸监督,庆长六年(1601)复职。
宽永五年(1628年11月7日去世)由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流派:小野派-刀流。
唯心一刀流…由小野派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流派,中西派一刀流、忠也派一刀流、甲源一刀流。
沟口一刀流。
二、香取神道流香取神道流,全名为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创立于室町时代,创始人饭莜长威斋家直〔1387-1488),香取神道流是综合古流武术,包括剑术(太刀。
小太刀、二刀流)、居合术、棒术、长刀(雉刀)术、枪术、手里剑术、柔术、气合术等等许多种类。
与一刀流一样,香取神道流是以后许多剑术流派的鼻祖,其中包括东乡肥前守重位创立的示现流(也称为示源流)和后来江户时代由近藤内藏助裕长创立的天然理心流。
原卜传所创立的新当流剑术,也是根据香取神道流而来。
日本历史十大名刀十、天国:平安时代平氏立功后从朝廷处拜领的平氏家传宝刀,此刀以奇特的双刃形状闻名。
九、肥前国忠吉:江户时期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为武士半平太的得意弟子冈田以藏所有。
八、葵文越前康继:江户时期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只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
七、长船:名刀工长光作品,室町时代价值六百贯,故又称为大般若长光,为足利义辉所有。
六、正宗:全称名物观世正宗,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期为石田三成所有。
五、村正:伊势国刀工村正作品,德川家康祖父、父亲与长子均死其下,被斥为“妖刀村正”。
四、掘川国广: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作品中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
三、雷切:立花道雪被视为雷的化身,因此他的宝刀被称为雷切,传说道雪曾用其斩杀雷神。
二、菊一文字:备前国刀工则宗作品,刀柄刻有十六朵菊花而名,后为新撰组一组组长冲田总司所有。
一、鬼丸:北条家传宝刀,辗转足利义辉、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之手,象征号令天下的权威。
另一说:1[菊一文字则宗]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
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
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则宗2[长曾弥虎彻]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
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
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
3[和泉守兼定]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
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
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
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开阵列在前这句语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4[堀川国广]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
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
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
刀铭:堀川国广5[葵纹越前康继]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
江户时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
25岁成为“日本刀柄制作第一人”,日本小哥:我只是传承父亲的一身手艺罢了自1876年日本废刀令颁布以来日本刀就渐渐开始往艺术品的方向发展但是如今我们还是可以从许多日本的动漫、电影中看到身配日本刀的武士形象△电影版《浪客剑心》△动漫《银魂》令人热血喷张的情节吸引了无数粉丝而作为剧中主角所使用的武器日本刀也被赋予了十分帅气的印象作为日本的传统武器之一日本刀的制作过程要求十分精细每个不同的零部件都会由不同工种的匠人来完成所有这些匠人汗水的结晶之下才能出一把完整的好刀因此日本刀的价格也变得十分昂贵很多人因为好奇或者崇拜,都想要入一把日本刀但是盲目购入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先来来了解一下日本刀为什么值得收藏除去日本市场和社会的一些问题,今天值得说的就一点:日本刀纯手工制造且需要很多人员参与。
首先日本刀从锻造到粗研磨,由刀匠完成,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买刀基本就看刀匠,但不是一个刀匠就能做完一整把日本刀,即使白鞘的日本刀也需要——刀匠+研磨师+鞘师,三人完成,而带拵的日本刀则需要——刀匠+研磨师+鞘师+做拵环节,做刀侟(也就是刀装)则需要更多人,柄卷师,鞘师,金具师,木工,漆匠等,参与的人工环节越多,自然刀就成本越高,这是日本刀贵的一个主要原因。
细分下来,一把完整的日本刀分为:刀身刀鞘刀柄护手护柄金板剑镡(剑柄的顶端部分)每一个部分就像积木一般拼合而成在专业的手法下都可以单独拆卸但是合在一起时,却坚不可摧在日本刀的众多工序工匠中,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轻的制作刀柄部分的匠人,日语中俗称——柄卷师。
前面提到一个完整的日本刀制作过程是需要经过非常繁琐的过程和经手不同工匠,阶段性完成的,那这其中专门负责刀柄的工匠就称为“柄卷师。
这位柄卷师本人非常年轻,人不可貌相这位年轻人目前已经是全日本“日本刀柄制作第一人”久保谦太郎(25岁)果然手艺人的结界里,是不能以年龄来划分能力的年轻也意味着更大的潜力25岁的久保谦太郎在被问及成为全日本第一后的感受久保谦虚地说道:“我现在的技术还远远不及古代的匠人们和我的师傅”久保口中的师傅便是他的父亲久保纯一“父亲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出来的手艺我不能让它仅仅经历一代便销声匿迹”这位父亲更加了不起作为久保家一代目柄卷师他通过45年独自对史料的研究成功复原了早已绝迹的古老剑柄制作技艺还曾先后获得了11次全日本的剑柄制作优秀奖、努力奖以及5次被入选全国技艺大师△久保纯一作品久保的父亲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剑柄制作工艺也深深的影响了久保。
日本剑道资料幕末十大剑术流派北辰一刀流典型的现代意义上剑术流派,亦即艺术类剑派。
又名北辰妄图流,因源出一刀流,故名北辰一刀流。
元祖为小野派一刀流的千叶周作(1794~1855)。
他开设“玄武馆”,改良竹剑与护具,制定对战规那么,对现代日本剑道阻碍极大,因此受到水户藩的赏识,成为藩校弘道馆的教师。
其弟定吉(荣次郎)及定吉之子千叶重太郎(1824~1855)对北辰流的奉献更大。
定吉在江户桶町开设练兵馆,在江户的各藩志士、各地浪人,入道场学习的极多。
其中既有土佐勤王派的坂本龙马,也有一变成为新撰组军师的伊东甲子太郎,终归是不论思想、不问身世,只习艺术罢了。
重太郎是龙马的挚友,试图刺杀胜海舟也有他的一份。
但他后来离开勤王运动,归去继承桶町千叶道场,使道场的名声更为响亮。
北辰一刀流的要谛是:“瞬息心气力一致。
”镜心明智流源出富田一刀流,元祖为桃井八郎直由。
直由吸收了许多其它门派的特色,才将一刀流进化为明智流的,因为超级注重姿式、形态,故人称“传派桃井”。
江户的桃井道场名为“士学馆”,它是三大道场中声名、品质第一的大道场。
桃井三代号为香藏,四代即桃井春藏直正(1825~1885),将明智流发挥到了巅峰。
春藏曾在幕府讲武所中供职,维新后在大阪开馆授徒,名声传遍整个日本。
此派介乎于艺术与搏斗之间,但更偏重于艺术。
要紧徒弟有武市瑞山、上田马之助等;也包括在幼年偷学技艺的基础上,勤习镜心明智流,终于完成独特稀代暗杀剑法的冈田以藏。
一刀流•中西派源自伊藤一刀斋在江户开设的中西道场。
此派剑术,平常习练利用竹刀,解决的要点讲究“切落”。
它是中世一刀流最正统的继承者,真正无渣滓地表现一刀流的真髓。
其实能够从日常习练的武器上,大致表现出流派是偏向于搏斗仍是艺术。
艺术剑派大多利用竹刀,竹刀轻而富有弹性,破坏力较小(固然,高手的奋力一击,大伙儿仍是禁不起),习练中能够减低危险系数棗中西派也是利用竹刀习练.而偏重搏斗的流派那么以真剑或木刀来较艺,木刀重、硬,缺乏弹性,略微使劲一点,中者就可能折手断足,乃至可能致使终身残废。
日本剑道如今的剑道来自于日本,也已经被视为一项体育运动来对待。
而“剑道”一词的起源则源于我国的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曾经将修炼剑术视为修道,在《汉书·艺文志》里面就有详细介绍剑道的三十八篇章节。
可见当时中国的剑道已经有比较完备的体系了,而此时的中国的古剑道在战术战略方面与后来日本的教导大同小异。
但是由于我国的地理特点,使得剑道趋于多样化,例如在刀剑的铸造方法以及形态上各地都有所不同。
另外单手剑与双手剑也是各分千秋,几千年以来一直共存。
其次对于“道”的追求,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多思想也有着不小的差异。
反观日本的剑道,基本上都是以儒家和禅宗思想为主,因此显得比较统一。
到了中国的隋唐时期,剑道传到了日本,日本武士在吸取了中国剑道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征战经验对中国式的刀法剑法加以改进和发展,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一面。
当日本进入室町时代中后期以后,因为长年处在战乱之中,为了防身杀敌,不仅仅是武士,普通百姓也有很多开始习武。
由此各种剑道道场也相继出现。
其中的“神道流”、“影流”和“中条流”背后人认为是日本剑道的三大源流。
但是当时剑道没有被人们称为“剑道”,而是唤作“小兵法”,相对于孙子的“大兵法”。
人们在练习剑术时也没有防具,不使用竹刀,只是用木刀做一些姿势的练习。
直到江户时代中期,长沼四郎左卫门和属于一刀流的中西忠藏等一批人发明了护具和竹刀,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型剑道才正式开始。
剑道,实际上就是用剑作为武器进行格斗的武道,典型的攻击方法就是劈与刺两种,绝对不会出现那般花哨的类似于“甩”、“转”、“绕”的动作。
剑道追求的是“气”、“剑”、“体”的一致,甚至讲究“毒”、“冷”、“快”,要求动作简洁实用而又不是优美。
而剑道之所以为“道”,最明显的理论便是“剑禅合一”。
日本著名的泽庵禅师所著的《不动智神录》里明确指出:练剑修道,禅理应当占六成,而剑技只占四成。
只有达到“无念、无想、无我”的“三无”境界,修炼者本身的剑法剑术才能随意收缩进退,意到则念到,念到则剑到的境界。
日本最著名的六大武士刀介绍看过海贼王都知道索隆有着三把帅气又出名的日本刀,其实小编还是比较喜欢鹰眼的十字刀。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最著名的六大武士刀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著名的武士刀介绍“据说日本古代有两把非常有名的名刀,一把名为村正,另一把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正宗。
故事是这样的正宗跟村正都是非常有名的名刀,曾经有人为了测试,看看这两把刀哪一把比较强,于是便将刀插在一条小溪流然后刻意将叶子飘流至刀锋的位置,村正的测验结果令人讚叹,叶子在接触到刀锋的瞬间,就轻易地被划成两半。
这证明了村正的确是把好刀,换正宗了,也是一样先把刀插在溪流中。
然后再飘一片叶子过去,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飘向正宗的叶子不仅没有被切成两半,反而看起来像是刻意偏掉了于是又多测试几片叶子,一样地叶子都完全地偏到远处,看起来像是不敢靠近正宗一般。
测验的结果得知正宗是一把比村正更为强韧的名刀,因为正宗的霸气居然厉害到连叶子都不敢靠近,因此正宗是一把名福其实的宝刀”。
1.村正妖刀镰仓未期名刀匠冈崎五郎入道正宗之弟子村正所作之刀,相传村正心术不正,又因正宗不传他炼刀的水温控制秘传而怀恨在心,就私下盗取此秘传来实作,被正宗发现后,一刀砍断了他的手腕,村正破门之后,便以打败正宗所铸之刀为目标,以此邪恶之心入刀,自此村正成为不祥的代名词。
另外村正在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对于日本刀的需求很大。
村正只生产最优秀的、可用于实战的刀。
也许是因为它太过锐利,到了江户时代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
2.正宗其实,日本刀多以其铸造师命名。
“正宗”的全名是--“岡崎五郎入道正宗”。
相传,初代正宗,是日本铸刀界有名的“鬼才”.因为他觉察到弟子的个性有些偏异,而一直未传授其铸刀中烧入/淬火的绝技.可不成想被该弟子偷学了.一怒之下砍断了弟子手腕并逐出师门,其弟子心有不甘,自此发誓,一定要造出超越师门的宝刀。
日本剑道奠基人,剑圣上泉信纲说到日本剑圣毫无疑问是上泉信纲,他们下有疋田景兼(文五郎)、柳生宗厳(石舟斎)、丸目長恵(蔵人佐)、香坂要等许多著名剑客。
上泉信纲开创“新阴流”。
将“袋韬”引入剑术修行。
也因此上泉信纲被认为是日本剑道的奠基人。
到了日本战国时代早期,剑道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
剑道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兵法,已经从单纯的剑法比试和带有表演性质的贵族消遣娱乐活动变成了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资本。
与禅宗哲学结合起来的剑术流派兴起。
剑道将身体的训练、哲学思想和策略应用结合在了一起。
在乱世,剑术的修炼并不仅是为了锻炼自身,很多人凭借剑术出人头地。
其中作为学院派剑术家最有名的就是被誉为“剑圣”的上泉信纲。
上泉信纲出身于山内上杉家重镇上野箕轮城主长野业正麾下的国人众集团。
上泉氏的兴起,几乎是日本战国时代来临的缩影。
1455 年,上泉信纲的曾祖父一色源五郎义秀筑上泉城(旧址在今日本群马县前桥市附近),并以地名作为姓氏,改称上泉义秀。
1467 年,宣告战国时代来临的“应仁之乱”爆发。
上泉义秀卷入“应仁之乱”,随之战死。
在此种乱世,武学自然是求生的第一要义。
因此在上泉信纲诞生之前,上泉家的男人都要进行兵法诸流的修行,磨练剑、枪之技,并兼习军法韬略。
◎ 上泉信纲家纹及日本庆祝其诞生500年的纪念旗永正五年(公元1508 年)正月,上泉信纲出生了,幼名源五郎。
元服后取名秀纲,上泉信纲的早年称谓在日本史书的记载中也多以秀纲之名录入。
据传永正十六年(公元1519 年),秀纲十二岁时,武艺已然凌驾于其父亲及祖父之上,于是往上野国势多郡三夜泽(今群马县前桥市三夜泽町)赤城神社参笼修行(参笼是日本式的闭关修行,在神社、寺院等神圣区域,远离俗世,苦心修行,有时甚至绝食、不眠。
)。
当时的神官奈良原刑部乃是与上泉秀纲的祖父上泉时秀同拜于“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门下的兵法达人,秀纲于参笼期间尽得奈良原刑部之真传。
永正十七年(公元1520 年),十三岁的上泉秀纲持祖父与父亲的添书前往鹿岛拜“神阴流”高手松本备前守为师。
世界上拔刀最快的男人,可用刀劈子弹,连创六项吉尼斯记录他,现代的日本居合道(拔刀术)大师,当今世界上唯一练到人剑合一的大师,速度之快可刀劈子弹,一人独创六项吉尼斯纪录。
他就是日本国宝级人物——町井勋。
町井勋町井勋,从五岁时,就开始拜师学艺,七岁时,正式学习剑术,19岁开始学习居合术,终成为居合道一代大师。
由于其刀法已达到出神入化之境,所以人称之为“平成武士”。
他同时一直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千本斩”的纪录保持人,至今无人可破。
前年又相继创下36分5秒刀砍1000卷草席的世界纪录。
去年让人没想到的是町井勋又在3分钟内刀斩草席252次又一次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刀法之快,用言语难以形容,他曾斜斩竖放的卷席,居然连砍7刀,卷席却仍然竖立不倒。
他也是自居合术创立以来,把此术发挥最淋漓尽致的武士。
町井勋即使曾经享誉日本的居合道的始祖林崎甚助在世,看到町井勋的居合术也会惊叹不已。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町井勋的刀法之神速,可以刀劈子弹,你没听错,就是刀劈子弹。
一名射手用了一把仿真的玩具手枪发射出BB弹,而就在此时站在21米外的町井勋使出了居合术中的“一击必杀”拔刀术,在一瞬间完成了拔刀和挥刀的动作,只见一道白光闪过。
町井勋居然把比棒球小4000倍,豌豆大小,发射初速度每小时高达322公里的BB弹一刀劈开了。
由于在场的人根本用肉眼无法看到,所以最后只能把录像镜头放慢了250倍,才清楚的看见子弹被劈开。
町井勋当时在场的一位美国博士被惊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因为一般人即使在听到枪声之后,也需要0.3秒的反应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町井勋居然完成了拔刀和挥刀的动作。
此速度在居合道创始以来,已是之最,更别说当今凤毛麟角的会居合道的武士之中了,可以说町井勋完全达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
町井勋后来,町井勋甚至斩断时速820公里的网球和时速500公里的棒球,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居合道要求剑士在拔刀、挥剑和收剑的动作中做到人剑合一,因此在修练时必须要有有高度集中和严紧的态度,才可以用心去控制一把剑,以此达到最高的无我境界。
日本著名刀匠入道正宗—刚崎五郎
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正宗为正剑的代表,後来更成为权力授与的印信,大名将一国赐予重臣管理时,往往会赠予名刀作为象征品,因此当大名给予重臣正宗刀,往往是代表授与一国国主的无上光荣,关之原大战後,石田三成被田中吉政所捉,後来面临死刑的命运,临死前缴回两把正宗刀,除了证明自己曾受太阁重用之外,也是对家康的无言抗议,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宗次特保保存刀剑日本刀讲座书载巨作新新刀上上作
正宗属于相州伝。
相州伝的名刀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是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中可见细小粒子。
“正宗”铭文者也有好几位,但最为有名气的是初代相州“正宗”,就像势州村正一样,即冈崎五郎正宗,也是所谓“五郎入道正宗”。
是日本刀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鬼才”。
其所在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嘉历”,镰仓末期。
其人制做之刀在铭者少而稀,有铭文者多为二字铭;刃文为互之目乱又小乱,地肌錵崩又汤走金线,与其他“正宗”有所不同。
相州“正宗”创正宗门,其后弟子人才辈出,以至有后来的所谓“正宗十哲”。
宗次特保保存刀剑日本刀讲座书载巨作新新刀上上作
正宗所做之刀传世不多,其中以“皆烧”刃文者更为稀少,刀刃地基纹属于“米糠肌”,即由灰白色相间的小点构成。
正宗地基纹形式至今无人能仿,这也是正宗技绝于世的地方。
而且德川家康禁刀后,不少武士又将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所以现在传世的正宗有一些实际上是村正。
这两派的名刀传至现代都属于国宝级的,极其稀有,正品几乎不传于世。
尤其是幕末又有不少伪作,更是不好鉴别。
凯业品牌创立于2007年,隶属于上海喻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经营高端进口古董艺术品为主,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刀剑及盔甲艺术品与服务提供商。
在上海、北京、广东设有直营展厅,东京和大阪设有办事处。
多年来与日本多家专业协会以及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曾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举办过刀剑展览,由日本国驻上海总领馆授予“日本刀文化推广指定后援伙伴”称号。
电影“最后的武士”主演之一村山俊二先生为凯业品牌代言!
凯业美术有“三守三创”: 一守诚信、二守品质, 三守价格公道,这是凯业艺术品历经十多年走到今天的关键所在,其所有艺术藏品100%正品、承诺假一罚十,并且享受三天包退七天包换的保障服务!凯业美术的三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
凯业美术首创了日本刀代购服务,代售以及代拍服务并建立了在线交流平台“日刀资讯网”,为客户及收藏者提供更透明的价格,更完整的收藏品交流渠道以及更细致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