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堪忧复旦大学精品课程4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52 MB
- 文档页数:44
引言: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性问题也变得愈发复杂和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的现状,并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性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一方面,现代社会对性的认知不断深入,年轻人更加开放,性观念相对于过去的改变令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性并保持积极的性态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类性信息,从而导致性问题的增加和多样化。
正文:一、大学生的性教育现状1.1性教育在我国大学中的地位:性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不够重视,往往只是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存在,实际操作不足。
1.2性教育的障碍与困境:保守的性观念、家庭的封闭教育以及缺乏专业的性教育师资等,都成为限制大学生性教育发展的障碍。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2.1性别认同与性别焦虑:对于自己的性别认同存在困扰,以及社会对性别形象的带来的焦虑。
2.2性自卑与自尊心问题:大学生在性方面的经验不足和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增加了性自卑的情绪,对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性行为与性传播问题3.1性行为的开放程度:大学生性行为的开放程度较高,性交易等非法行为屡禁不止。
3.2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大学生在性行为中对于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普遍较低,导致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四、大学生性侵与性骚扰问题4.1性侵与性骚扰的定义:性侵和性骚扰的定义有待进一步明确,导致大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容易感到困惑。
4.2基于权力关系的性骚扰:大学生中存在基于权力关系的性骚扰,如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等。
五、大学生性健康与保护问题5.1性器官健康与保护:大学生对于性器官的健康保护意识普遍不足,容易导致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5.2性行为保护措施的普及: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的普及度不高,增加了性健康问题的风险。
结论: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的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复杂性。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力度,提升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意识,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与防控,明确性侵与性骚扰的定义以及加强对性器官健康的保护和安全性行为的普及等措施。
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性道德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它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但从中已反映出大学生性道德的缺失。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大学生性行为性道德现状一、大学生的性道德现状调查情况南京大学心理协会曾经作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
结果是:99%的大学生承认“在校期间有谈恋爱的经历”;81%的人“谈了又分手”;63.2%的人“因寂寞而谈恋爱”;只有0.3%的人“愿意结婚”。
另外,据《中国青年》道:福建教育学院等一些高校做了一个调查:92%的大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
其中,27%的人是为了显示对爱情的忠诚;26%的人是为了追求情欲、快乐;25%的人是因为不忍拂了男友的意;10%的人以此作为个性成熟的标志。
还有,《中国青年》道:南京五十中学公布的调查显示:有80%的中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
去年,重庆某高校制定的《大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中有“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之规定。
这些都说明了在当今的大中专校园里,部分学生道德观念下降,特别是性道德现状堪忧。
现实情况..国家对大学生谈恋爱由“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态度上有了明显地转变,甚至对大学生在结婚问题上也已“解禁”,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谈恋爱,而是将谈恋爱与结婚的权利交给大学生们自己来把握。
从中既体现出法制健全和人文关怀,又可以考验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和道德修养。
但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少女去做堕胎手术。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某医院曾做了统计——100个堕胎者中只有两人结婚,其他人都是未婚,而且“其中不乏在校生”。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现象非常普遍。
课余,一眼望去,到处是成双成对的情侣。
有牵手的、搂抱的、接吻的等等。
这只是在白天,到了晚上,则会看到更多“少儿不宜”的镜头在公共场合里上演:躺在草丛中的;拥在怀里、坐在腿上的…...。
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发展趋势1、引言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性观念和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关乎个人健康和幸福,也与社会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性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性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性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传统的性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但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未来的大学生性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
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互动游戏、媒体宣传等形式进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3、关注性别平等与性别权益性别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也是大学生性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未来的性教育将更加注重性别平等教育,强调男女平等、性别权益和尊重。
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摒弃传统的性别观念和刻板印象,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并培养性别平等的价值观。
4、全面的健康教育大学生性教育不仅仅是性行为的指导,更应该是全面的健康教育。
未来的性教育将强调身心健康、情感健康和社交健康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性病和意外怀孕等问题的发生。
5、关注网络与新媒体的利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和方便。
未来的性教育将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传递性教育知识,提供性教育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获取正面性知识的需求。
6、注重情感教育与人际关系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性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有着特殊的需求。
未来的性教育将更加注重情感教育与人际关系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平等、尊重的性伴侣关系,增强情感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7、开展家庭与社区合作家庭和社区是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
未来的性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通过家长讲座、家庭亲子活动、社区宣传等形式进行性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性教育的氛围。
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大学生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由于普遍缺乏与性有关的知识,导致他们在性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如一方面谈性色变,另一方面又热衷色情文化、未婚同居、性犯罪、从事商业性性行为等。
其原因虽然有很多方面,但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性教育缺乏重视。
本文通过文献案例对目前大学生性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校性教育只偏重生理卫生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性意识观念的培养,本文针对该现象对性教育中师资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应正视大学生需要,明确性教育必要性,各部门态度需从根本上转变,高校全面开展性教育工作,建立新的性教育课程体系并以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提供,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关键词:性观念;性现状;性行为及后果;原因;对策长期以来,高校的性教育缺乏系统和规范,致使大学生的性知识相当缺乏;已有的性知识也并非完整和全面的,有的仅仅只停留在表层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走入性认知和性行为的误区。
错误的性知识使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性诱惑,性心理水平的不成熟使单相思、恋爱受挫、性放纵、婚前同居或怀孕、卖淫嫖娼等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1]。
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也逐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 1993 年国家教委发布了文件,提出《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规定应进行“性心理与卫生”的教育,不过这方面的工作一般还只是以讲座形式进行,缺乏系统性与广泛性。
此后华南师大、首都师大、华中师大分别在 1989、1990、1995 年开设了性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清华大学连续多年聘请北京医科大学的教师开设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与咨询,目前部分医学院校中已开设了性医学的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满足高等学校的急需,于1995 年首次出版了高等学校性教育课程的教学用书《性科学与性教育》,1996 年,首都师范大学为培养中学青春期教育的师资又创办了学制为两年半的性健康教育辅修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