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
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性教育严重缺失现状和性教育缺失导致种种问题及其原因做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性教育;恋爱;性越轨;流产;不育受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人对于“性”总是谈之色变。
作为长辈和教师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在问到“性”方面的问题时,总是躲躲闪闪,或羞于启齿,或蜻蜓点水、含糊其辞。
这对已经步入性成熟期的学生面对自己不断发育成熟的身体变化,以及在体内分泌的荷尔蒙不断增加带来的种种莫名的冲动,造成了很大困扰,他们有心通过一些正规渠道得到一些积极引导和建议,却不得其门而入,往往只能通过上浏览来获取一些一知半解的知识,或通过浏览一些不良站来认识“性”,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事实上,在全国各所大学里,有的学生未婚先孕,导致辍学、流产、轻生,家长到学校搞“学闹”;还有的学生因不洁行为感染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这证明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
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和调研,针对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中性教育缺失导致的种种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一、我国大学教育中关于性教育开展情况现状1.我国大学生性教育开展现状。
据调查,我国各大中专院校开展性教育情况,整体不容乐观,缺失严重。
各大中专院校因办学层次,开设专业不同也存在很大差异。
相对而言,实行学分制的本科院校性教育开展情况较好,除了开设本专业必修课程之外,很多本科院校开设了很多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和专题知识讲座,其中就包括与性教育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很多大学图书馆通常也会陈列一些有关性教育的杂志期刊。
而职业类院校(属大专层次)几乎不额外开设选修课程,更别提开设与性教育相关的课程了。
笔者对全疆11所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一所院校开设过有关性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程或专门开设有关性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
笔者对新疆4所职业院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后发现,这些院校图书馆给学生订阅的有关性教育的书籍和杂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思考【摘要】大学生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趋向成熟,其性兴趣、性需求、性冲动的程度也随年龄而逐渐增加,加上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高度发达,各种性现象、性观念充斥社会,特别是西方性自由、性放纵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针对目前大学生性观念及性道德方面的诸多问题,展开积极探寻解决大学生性观念、性道德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性观念;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性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心理障碍。
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的性观念是确保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秩序、身心健康及人格独立完整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并且正确分析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才能针对大学生在性道德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
1.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变化现状性观念是指对性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及所持有的态度评价,既包括个体的性观念,也包括在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性问题的评价、态度、看法的总体趋势[1] 。
在当今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冲击给中国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带来巨大影响,而此时中国社会的性道德、性教育等又表现相对滞后,这无疑影响着中国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走入婚前性认识、性行为的误区也就不足为奇。
1.1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根据李淑兰[2]等人的调查发现有接近21%的大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并且第一次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年龄最小是16岁,婚前贞操的调查也表明,男大学生在性的随意性远远高于女大学生。
有2 /3以上的大学生“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现象。
张玉堂[3]等对760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一种基本认同和宽容的态度,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由传统中国人所持有的禁忌保守观念日趋向性开放方向发展的趋势。
大学生恋爱中的性教育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性观念上也越来越开放。
尤其是在大
学校园中,恋爱、性爱之类的话题已经成为正常的生活谈资。
对于大
学生而言,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
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就来谈一些大学生恋爱中的性教育
指导。
一、认知自己的身体
大学生恋爱中的性教育指导首先需要让大家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
各自身体构造特点,了解生理规律等。
只有真正认知自己的身体,才
能更加有效的保护自己。
二、避免性病
大学生在恋爱中尤其需要注意避免性病,尤其是在与异性发生性行
为时更是需要注意避免。
避免性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正确使用避孕套,与正规渠道相互了解双方身体状况,以及定期去检查身体健康等。
三、保护个人隐私
在大学生恋爱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恶劣的情况,比如无意中曝光个
人隐私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护自己的隐私,合理的控制
恋情的发展速度,不要过分追求恋爱激情。
四、合理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恋爱中的性教育指导也需要引导大家合理的生活方式,不要
蜜月期过后便无所顾忌,要有分寸的控制,做到节制。
五、坦诚沟通
大学生恋爱中的性教育指导还需要引导大家坦诚沟通,学会倾听,
懂得相互尊重,千万不要让不理智的言语伤害到爱人。
总之,大学生恋爱中的性教育指导需要学生们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避免性病,保护个人隐私,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坦诚沟通等,尽可能
做到在恋爱过程中保护自己,保护对方,协调彼此的关系,树立尊重、平等的恋爱观念。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期间谈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恋爱情感等问题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因此,分析探讨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性教育的现状,积极开展健康恋爱与性安全行为教育,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性教育1.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恋爱是两个人格的深层接触,是彼此灵魂的深度契合。
在相互吸引,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基础与前提下,具有排他性的双向的长期的稳定的两性关系。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恋爱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暂性,恋爱心理存在一定的不道德和不负责。
1.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大学阶段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较中学时期而言,更为自由和开放,校园生活不再局限于宿舍教室与食堂的三点一线。
加之大学生学业尚且不那么繁重,课余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去认识异性,了解异性。
大学生选择恋爱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精神陪伴。
爱情里最珍贵的,莫过于精神上的彼此陪伴,相互需要。
有着共同的人生目标,相近的思想观念,往往才会走得更加坚定长久。
大学阶段,是最为美好灿烂的一段时光。
年轻,自由,充满朝气,异性之间存在巨大的吸引力,极有可能因为欣赏,爱慕,志趣相投,灵魂契合而发展成情侣关系。
2.提供情绪价值。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人生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和构建精神秩序的阶段[1]。
然而,当代大学生中难免存在一些精神缺失的现象,加之学习目标不明确,人生规划不清晰。
一些学生容易出现内心孤独,无聊寂寞,为了打发时间,追寻刺激,弥补内心空虚,显示自己的魅力,或者是随大流从大众的心理,轻率的确定一段极不负责任的恋爱关系。
有些大学生甚至和几位异性同时周旋以此满足虚荣心,这类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价值观扭曲,缺乏责任和担当。
3.满足生理需求。
伴随着性功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大学生的生理基本成熟,有着一种来自本能的冲动和需求,与异性谈恋爱是一种成本较低,较为安全可靠的满足生理需求的手段。
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创新实践1. 在当今社会,性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性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性教育创新实践。
2. 首先,性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普及。
传统的性教育往往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而缺乏对性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和解答。
因此,创新实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性知识和性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性方面的问题。
3. 其次,性教育创新实践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性欲旺盛的阶段,他们对性的认知和情感都具有强烈的需求。
因此,创新实践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态度,从而避免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4. 此外,性教育创新实践还应该注重性别平等和尊重。
性别平等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也是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性教育创新实践,可以向学生传递性别平等的理念,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5. 性教育创新实践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性责任感和性安全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探索性的阶段,他们可能会面临很多性冲动和诱惑,因此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性欲。
创新实践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行为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性责任感和性安全意识。
6. 总之,大学生性教育的性教育创新实践是当今社会的紧迫需求。
通过知识传递、心理健康关怀、性别平等和性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态度,从而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实践,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性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在性方面健康、安全地成长。
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庞大,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对于他们的整体健康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部分大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缺乏重视,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
这导致了一些不良习性和行为的盛行,增加了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有的高校性健康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手段不够多样化,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行为规范。
一些高校存在着性骚扰、性暴力等现象,学生在性健康方面缺乏保护和指导。
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健康意识和水平,对于塑造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结合具体现状和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思路。
【字数:289】1.2 问题现状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性知识普及,而忽视了性心理、性道德、性别平等等方面的教育。
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于性健康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不足,容易产生性别歧视、性伦理等问题。
现有的性健康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一味侧重于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育载体。
这导致学生对于性健康教育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有限。
学校在性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性健康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这使得部分学生在校园中难以获取到有效的性健康教育资源,影响了他们的性健康意识和行为表现。
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当今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性道德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虽然它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但从中已反映出大学生性道德的缺失。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大学生性行为性道德现状一、大学生的性道德现状调查情况南京大学心理协会曾经作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
结果是:99%的大学生承认“在校期间有谈恋爱的经历”;81%的人“谈了又分手”;63.2%的人“因寂寞而谈恋爱”;只有0.3%的人“愿意结婚”。
另外,据《中国青年》道:福建教育学院等一些高校做了一个调查:92%的大学生认可婚前性行为。
其中,27%的人是为了显示对爱情的忠诚;26%的人是为了追求情欲、快乐;25%的人是因为不忍拂了男友的意;10%的人以此作为个性成熟的标志。
还有,《中国青年》道:南京五十中学公布的调查显示:有80%的中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
去年,重庆某高校制定的《大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中有“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之规定。
这些都说明了在当今的大中专校园里,部分学生道德观念下降,特别是性道德现状堪忧。
现实情况..国家对大学生谈恋爱由“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态度上有了明显地转变,甚至对大学生在结婚问题上也已“解禁”,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谈恋爱,而是将谈恋爱与结婚的权利交给大学生们自己来把握。
从中既体现出法制健全和人文关怀,又可以考验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和道德修养。
但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少女去做堕胎手术。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某医院曾做了统计——100个堕胎者中只有两人结婚,其他人都是未婚,而且“其中不乏在校生”。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现象非常普遍。
课余,一眼望去,到处是成双成对的情侣。
有牵手的、搂抱的、接吻的等等。
这只是在白天,到了晚上,则会看到更多“少儿不宜”的镜头在公共场合里上演:躺在草丛中的;拥在怀里、坐在腿上的…...。
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大学生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由于普遍缺乏与性有关的知识,导致他们在性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如一方面谈性色变,另一方面又热衷色情文化、未婚同居、性犯罪、从事商业性性行为等。
其原因虽然有很多方面,但主要还是因为目前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性教育缺乏重视。
本文通过文献案例对目前大学生性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校性教育只偏重生理卫生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性意识观念的培养,本文针对该现象对性教育中师资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应正视大学生需要,明确性教育必要性,各部门态度需从根本上转变,高校全面开展性教育工作,建立新的性教育课程体系并以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提供,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关键词:性观念;性现状;性行为及后果;原因;对策长期以来,高校的性教育缺乏系统和规范,致使大学生的性知识相当缺乏;已有的性知识也并非完整和全面的,有的仅仅只停留在表层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走入性认知和性行为的误区。
错误的性知识使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性诱惑,性心理水平的不成熟使单相思、恋爱受挫、性放纵、婚前同居或怀孕、卖淫嫖娼等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1]。
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也逐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 1993 年国家教委发布了文件,提出《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规定应进行“性心理与卫生”的教育,不过这方面的工作一般还只是以讲座形式进行,缺乏系统性与广泛性。
此后华南师大、首都师大、华中师大分别在 1989、1990、1995 年开设了性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清华大学连续多年聘请北京医科大学的教师开设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与咨询,目前部分医学院校中已开设了性医学的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满足高等学校的急需,于1995 年首次出版了高等学校性教育课程的教学用书《性科学与性教育》,1996 年,首都师范大学为培养中学青春期教育的师资又创办了学制为两年半的性健康教育辅修专业。
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大学生性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性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信息不对等等原因,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行为频发,但是关于性知识的了解却相对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性相关疾病、避孕知识等了解不够深入,导致性健康问题频发。
大学生在性心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困难,缺乏适当的性教育和心理辅导。
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性健康意识,是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性健康教育,才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了解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避免性健康问题的发生。
性健康教育也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性心理。
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亟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大学生在性健康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扰。
加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对于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教育内容。
性健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开展性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掌握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性风险。
性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性健康状况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性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性格品质,提高情感管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不仅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于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其性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指导。
但是,由于文化、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关于性健康的认知和态度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了解存在着片面性。
他们常常只关注生理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性心理、性行为和性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这导致了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正确的性健康观念,进而可能出现性交知识的错误应用和对性行为的不适当处理。
其次,大学生的性健康意识普遍较低。
很多学生对性健康问题不够重视,不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也不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他们在性行为中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抗拒能力,容易陷入性侵犯和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当中。
第三,大学生在性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存在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家庭教育和性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大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些学生可能对性行为和性关系有明确的需求和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对这些问题缺乏兴趣或避而不谈。
因此,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性健康教育课程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以上问题,大学应积极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向大学生普及正确的性健康知识和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组织性健康宣传活动、举办性健康讲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性健康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性健康咨询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和帮助。
总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得到全面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性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性健康问题,保持身心健康。
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性健康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渠道不畅、教育实效性不足等方面。
有必要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进行改善,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促进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内容单一当前,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多以传统的生理卫生知识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对性健康、性别平等、性别认知、性教育等方面的系统性教育。
这种单一的教育内容难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也影响了性健康教育的深入推进。
2. 教育渠道不畅目前,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渠道主要有课堂教育、社团活动、健康讲座等,但这些渠道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无法全面覆盖每一位大学生。
特别是一些羞涩或保守的学生,很难在这些传统渠道中获取到有效的性健康教育。
3. 教育实效性不足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难以评估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缺乏兴趣,也使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二、改善措施1. 丰富教育内容应该在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中,丰富教育内容,不仅包括生理卫生知识,还应包括性别平等、性别认知、性与健康、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在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使教育内容既科学且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 创新教育渠道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该创新教育渠道,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教育渠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传递和学习机会。
通过这些新的渠道,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
3. 提升教育实效性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目的了解四川省90后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性教育的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符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和对策。
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性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对四川省6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性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亟待引起特别关注,高校应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系统全面的性健康教育。
目前,90后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90后大学生的性心理教育进展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对他们性观念的关注与及时进行性教育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
许多学者对90后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极为关注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性健康知识[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都普遍缺乏卫生生理知识及性知识[3,4] 。
从大量研究结果来看,单纯性节制观和传统的生殖健康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的状况,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有待改进和完善,寻求具有针对性的高校性教育理论与方法尤为重要。
1调查对象与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健康现状并对此作出合理建议,课题组于2018年6月至7月对四川省4所(选取师范院校2所、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各1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开始前由经培训的调查员(课题组成员3人和辅导员8人)分别向学生宣读指导语,调查时要求每位学生保持相对独立空间,学生答题完毕,统一交卷。
在本科生中每年级分别发放问卷15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12份,其中男生218份,女生294份,回收率85.3%,问卷涉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家庭性教育情况,学校性教育情况,相关行为等方面。
2调查结果与分析2.1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涉及生理与卫生知识、性病艾滋病知识和避孕知识3个方面。
其中生理与卫生知识设计12个相关知识点,调查内容包括性器官的构造、功能、特征、遗精、月经、怀孕、生育等,男生正确回答率62%,女生正确回答率68%,无明显差异,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对性生理卫生知识明显欠缺。
当代大学生的性现状及性教育对策一、背景资料二、大学生性现状三、目标与体会四、实践与方法一、背景资料(一)青少年的界定2004年《当代中国青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研究》在中国人口中:/tjsj/ndsj/yb2004-c/indexch.htm1、WHO 定义:从儿童、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第二性征出现过度到性及生殖发育成熟-发展成人心理和成人特征过程(心理跨度最大)因个人和文化不同而异(观念差异显著)-从完全依赖到相对独立二)青少年定义和特点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g e 年龄Alcohol/Drug Use 饮酒、吸毒Sexual initiation 开始性行为First pregnancy 首次怀孕Transitional EventsLeaving School 离开学校Marriage 结婚Childbearing 生儿育女Leaving home 离开(父母)家Starting employment 开始工作2、过渡性事件(三)青少年性健康状态1、性开始活跃性活跃人群的性观念变化和安全性行为知识欠缺。
2、艾滋病患者40%为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同时:联合国《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控制不好估计数控制得好1000万,2010150万,100万60万50万40万20万30万10万1万3万3、我国青年进入法定婚育居世界最晚(产生剧烈的生理—社会矛盾)4、我国青年性待业期日趋延长:性待业期性成熟——结婚5080902113.65年13.35岁——27岁女13.6年14.4 岁——28岁男/newscenter/2005-03/14/content_2694811.htm )2004/rkxx/ztbd/t20040326_11897.htm5、性待业期延长引发的健康问题:青少年性健康问题:得不到正确引导,导致了理状态的出现。
社会的健康发展问题:素越多,非婚同居增多就是伴随着现象之一;由此还导致的增加。
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性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师资力量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高校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存在不全面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性健康教育仅侧重于传授性知识,忽视了性健康的全面概念。
这使得学生们只注重了解生理卫生知识,而忽略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高校性健康教育应该提供丰富全面的性健康知识,包括性心理、性道德、性传染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高校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存在不科学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性健康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得学生们对性健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高校性健康教育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校性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不足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性健康教育的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师资的流动性也较大,长期稳定的性健康教育团队缺乏。
高校应该加大对性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校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性健康教育的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渠道有限,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高校应该加大对性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如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扩大宣传的覆盖范围,提高宣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