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优】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案设计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黄伟明(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懂得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的关系;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确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情感目标:深度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二)重点:对自尊的理解。
(三)难点:虚荣与自尊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五)教具:多媒体(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黑衣女扔鸡蛋壳,当街羞辱环卫工人》思考:网友为什么会愤怒无比?你是如何评价环卫女工和黑衣女的?(生答)师:黑衣女在环卫女工的劝说下仍乱扔垃圾,她的行为折射出她本人道德的丧失。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这名环卫女工受到欺辱后并未停止手中的工作,而是一直跟着这名黑衣女将其丢弃物扫光。
环卫女工用行动证明和抬高了自尊。
相反,光鲜的黑衣女却将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像一块块鸡蛋壳一样丢弃。
板书: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讲授新课一、谈谈我的自尊体验活动一:(1)请填空1、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你的感受是();反之()。
2、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你的感受是();反之()。
3、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的感受是();反之()。
4、你自认为个子长得比较矮,同学也因此而嘲笑你,你的感受是();同学鼓励你,你的感受是()。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有上面这样的心理感受?(生答)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些心理体验都是自我尊重和期待别人尊重自己的表现。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自尊呢?(生答)(幻灯片: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期待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畅所欲言1、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2、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生答)师:通过分享,我们发现,拥有自尊和被人尊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第一课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课题第一课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学习目标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2、知道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的关系,学会全面分析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能用正确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学习要点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自尊的含义和表现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的关系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指导设计自学自测(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相信自己,我能行!1、什么是自尊?自尊的重要表现是什么?2、自尊与知耻有何关系?3、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质疑!1、2010年我国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赞扬;又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使国人振奋。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当时的心情如何?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2、(1)想一想: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时,我会觉得;当我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或有很大进步时,我希望老师、父母;当我穿了一件漂亮衣服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希望;当我给陌生人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
(2)说一说: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3)填一填:填写句子,体验自尊与快乐;我不漂亮,但我很爱自己,因为我很善良,我很诚实,我很成绩不太好,但我已找到原因,我会奋起直追,我会;我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才能,但我从现在起培养兴趣爱好还来得及;我的父母很平凡,但他们很关心我,很爱我,使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3、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务。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课堂巩固练习识记、理解、运用题(必做)拓展题(选做)一、选择题(1---6为单选)1、上小学时,每次考试卷子都是公开的,每个学生得多少分也向全班公开;而上了中学,学生很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分数,尤其是考分低的学生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分数。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3、知识目标: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2)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三、教学难点:能从社会、生活、学习的各方面自觉地增强自尊和自信四、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讲解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吗?(学生回答)有些同学对自己很满意,有些同学对自己不满意。
可见有些人的自尊心很强,有些人的自尊心却不够强。
下面我们先来完成下列句子: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居丧、生气、伤心?(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
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其实与侮辱。
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中的第一个框题“人贵有自尊自信”,那么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带问题看书P4—8)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板书)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板书)1、快乐的自尊(板书)情景一:新年快到了,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可是有一个初一的学生这几天特别不开心。
(教师出示图片:照片和文字——“妈妈你没看我的信有多好啊!”)这位同学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因为这位同学的妈妈没有经过他的同意看了别人的信,是对人的不尊重,使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且偷看别人的信件是违法的事情。
很明显,人的自尊对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呢?在平时我们什么时候能感受到自尊和自信得到实现呢?(结合课本P4页香港回归的例子及课本P5页的内容、学生讨论)生:当我在运动场上获得第一的时候;当我第一次自己烧饭的时候;当我一个人在黑夜行走的时候;当我考试考了个第一的时候;当我帮别人的时候;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当我自觉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一方面的体会,那么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呢?1)、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1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设计意图: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情感体验法、活动体验法教学过程: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时:2课时二、板书设计:三、教学过程:A 导课:问导入单元教学:问:同学们,你想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答: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要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品味快乐人生三句话是个好办法。
那么,快乐人生三句话是那三句呢?这三句话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所谓快乐人生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
“太好了”:就是遇事总是从正面来思考,总能从客观事物的种种变化中寻找到积极的信息和快乐的情感体验。
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如意,你能欣然接受吗?你还能说“太好了”吗?“我能行”: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本领,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功某件事,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能够大胆的、主动的承担自己的各种责任。
面对我们生活、学习、劳动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逆境和困难,你能坚强地说“我能行”吗?“我能帮你吗”:就是我关心你,也会尊重你和尽我的能力帮助你。
同学们,你是如何和你周围的人相处的呢?你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吗?当你周围的人身处逆境、遭遇困难的时候,你能够主动地尽你的所能去帮助他们吗?“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我们注意、以及,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这些都是的表现。
2、什么是自尊?【重点】自尊即,指既不向别人,也不允许别人。
它是一种的心理状态。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
4、感受自尊的快乐:别人欣赏我们的,不耻笑我们的,这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
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都是快乐的。
5、做人不能没有。
真正有的人,必定是的人。
6、什么是知耻?知耻是指一个人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并勇于。
7、知耻与自尊的关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才有。
8、沉重的,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9、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有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将转变为。
10、什么是虚荣心及其产生的原因?虚荣心是一种追求的心理。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常常将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过分看重。
11、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有哪些?【难点】----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二、合作探究1、阅读P4“香港回归”的材料,思考回答问题:(1)按照你的理解,谈谈全中国人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快乐?(2)请你回忆最难忘的一件被人尊重、自尊心得到满足的事,描述当时的感受。
2、阅读P6“耻辱戒指”的材料,思考回答问题:(1)耻辱的事情应当尽快忘却还是牢牢记住?如果没有羞耻心有什么后果?(2)这个故事给我们那些启发?3、阅读P8的材料,结合材料“小强的ˋ自尊ˊ”,思考回答问题:小强的“自尊”小强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夸奖,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总是想超过别人,平时上课怕回答老师的提问,担心答错了同学嘲笑,老师不信任。
在选择自己是否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时,不是从锻炼自己和培养自己参与、竞争意识为目的,而是考虑自己的“面子”,考虑能否拿到名次。
在行动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去迎合家长、老师的心理,对学习中未弄懂的问题,羞于向老师、同学请教,他认为:“这样做会伤害我的自尊心,而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撰写人魏发文、余建玲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学习目标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2、理解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3、认识到虚荣与自尊之间的差距,理解虚荣和自尊的关系。
一、自学自探1、什么是自尊?(了解即可)2、生活中自尊的表现?(理解并识记)3、我们如何避免陷入虚荣心的误区?(理解)二、合作交流1、阅读教材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2)在你的个人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2、阅读教材7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自己有哪些缺点?面对这些缺点你想过改造自己的方案吗?(2)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者不如意的地方,你认为如何感受自尊的快乐?3、如何理解“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徒,无耻矣。
”这句话。
4、阅读教材8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2)这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三、展评提升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一组展示其他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四、点拨总结自尊的涵义(是什么?)。
五、检测反思1、小学时,每次考试同学得多少分向全班公开,大家习以为常;上了中学,大家很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考分,尤其考分低的同学更不愿意。
这是因为()A.到了中学,同学间学习竞争更加激烈B.从小学到初中,同学性格发生了变化C.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自尊心在增强D.公开考试分数是毫无积极意义的行为2、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就十分舒畅。
这是因为()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C.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满足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