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深加工与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0
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实际应用情况1. 应用背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
然而,传统的玉米加工只是简单地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粉、玉米油等基本产品,无法充分利用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为了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效益,玉米精深加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玉米精深加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将玉米加工成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淀粉、葡萄糖、乳酸、酒精、生物柴油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还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生产、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2. 应用过程玉米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包括玉米湿法制粉、玉米干法制粉、玉米糖化、玉米发酵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过程。
2.1 玉米湿法制粉玉米湿法制粉是将玉米经过清洗、脱皮、破碎、磨浆等工艺处理后,通过水力传输、筛分、脱水等步骤,将玉米加工成湿浆状的玉米粉。
这种制粉方法可以充分保留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
玉米湿法制粉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洗:将玉米放入清洗机中,利用水力将其中的杂质、沙土等清洗干净。
2.脱皮:将清洗后的玉米经过脱皮机处理,去除玉米的外皮。
3.破碎:将脱皮后的玉米放入破碎机中,利用机械力将其破碎成小颗粒。
4.磨浆:将破碎后的玉米颗粒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机械力将其磨浆成湿浆状的玉米粉。
5.水力传输:将磨浆的玉米粉通过水力传输系统输送到后续的处理设备。
6.筛分:利用筛分设备将玉米粉中的较大颗粒筛分出来,得到较细的玉米粉。
7.脱水:通过脱水设备将玉米粉中的水分去除,得到湿度适宜的玉米粉。
2.2 玉米干法制粉玉米干法制粉是将玉米经过清洗、脱皮、破碎等工艺处理后,通过干燥、研磨等步骤,将玉米加工成粉状的玉米粉。
这种制粉方法适用于玉米干燥条件较好的地区。
玉米干法制粉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洗:将玉米放入清洗机中,利用水力将其中的杂质、沙土等清洗干净。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可以直接作为食物消费,还可以在工业生产中加工转化成各种产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以及其在食品工业和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玉米的加工转化1. 玉米粉加工玉米粉是玉米经过研磨处理后的细粉,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如玉米面包、玉米糕等。
玉米粉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清洗、研磨、干燥等环节。
近年来,玉米粉的加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玉米淀粉加工玉米淀粉是玉米加工的重要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
玉米淀粉的加工过程包括水洗、湿法磨碾、脱蛋白、干燥等步骤,生产出的淀粉产品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
3. 玉米油加工玉米油是玉米的另一种重要产品,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油之一。
玉米油的加工主要包括脱壳、压榨、萃取、精炼等步骤,生产出的玉米油具有低胆固醇、高不饱和脂肪酸等优点。
4. 玉米醇加工玉米醇是玉米的附加产品,它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玉米醇的加工主要包括发酵、蒸馏、精制等步骤,生产出的玉米醇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排放等特点。
二、玉米的利用1. 食品工业玉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如玉米面包、玉米糕、玉米粉丸子等。
玉米制品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 饲料工业玉米是优质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作为动物的主要饲料,提高动物的产能和品质。
3. 生物能源领域玉米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可以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等燃料产品,有利于替代传统的石油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4. 化工工业玉米淀粉可以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如生物降解塑料、医药中间体等,对于提升化工产品的环保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玉米加工转化及利用的发展趋势1. 高效、节能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应注重技术的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节能。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
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对于粮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进行探讨。
一、玉米的加工转化1. 玉米的初加工玉米的初加工包括去皮、脱粒、去杂质等操作。
去皮主要是通过去掉玉米的外皮和顶端的芒,使得玉米粒暴露出来;脱粒是将玉米粒从玉米棒中分离出来;去杂质则是将玉米粒中的杂质物去除。
这些操作是为了提高玉米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玉米的深加工玉米的深加工包括玉米加工成胚芽油、淀粉、饲料、酒精、玉米糖浆等产品。
胚芽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造纸等领域;饲料是将玉米制成饲料,可以用于家禽、牲畜等动物的饲养;酒精是利用玉米发酵制成的酒精,可以用于工业和饮料制作;玉米糖浆是从玉米中提取的一种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二、玉米的利用1. 玉米的食用价值玉米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成各种食品。
玉米可以制成玉米面、玉米片、玉米面包、玉米糊等食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2. 玉米的工业价值玉米还具有丰富的工业价值,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塑料、纸张等产品。
利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利用玉米生产塑料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利用玉米生产纸张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将会更加多样化,质量将会更加优良,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玉米加工工艺将会不断更新,生产效率将会更高,能耗将会更低,环境污染将会更少;玉米的综合利用将会更加完善,将会形成玉米加工产业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对于粮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玉米资源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及趋势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国内外玉米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玉米深加工现状 (1)1.1 玉米淀粉 (1)1.2玉米淀粉糖 (1)1.3玉米酒精 (2)1. 4有机酸类产品 (2)1.5赖氨酸 (2)1.6聚乳酸 (3)1. 7低聚木糖 (3)1.8膳食纤维 (3)2国外玉米加工业发展趋势 (3)1) (3)2) (3)3) (3)3结语 (4)参考文献 (4)国内外玉米深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常朋举(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升本13-2班)摘要: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工业原料。
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发酵工程等工艺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玉米淀粉、淀粉糖、酒精、有机酸、赖氨酸、低聚木糖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业的现状,对未来玉米深加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酒精和乳酸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而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决定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淀粉;酒精;综述玉米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在世界粮食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世界玉米的生产发展很快,这主要得益于杂交种的使用、品种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提高。
玉米营养丰富,其籽粒中含有70%一75%的淀粉、10%的蛋白质,4%~5%的脂肪和2%的维生素。
黄玉米中还含有胡萝卜素。
其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每100 g玉米的热量为l 5271J,热量和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面粉。
玉米胚中含36%的油。
我国的玉米消费可分为食用、饲料、工业及种子消费4种。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深加工的产品系列很宽,产品有500种以上。
玉米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作为基础原料被进一步加工利用后。
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
由于玉米的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各个方面。
因此提高其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使大量的玉米物尽其用,加快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深加工行业是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发酵工程等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加工的行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玉米深加工工艺引言: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玉米深加工的工艺流程和相关产品。
一、玉米深加工工艺流程1. 玉米清洗:将采摘下来的玉米经过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的污垢,确保原料的卫生和质量。
2. 玉米破碎:将清洗后的玉米进行破碎,可以采用碾磨或压碎的方式,将玉米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为后续工艺提供更好的条件。
3. 玉米浸泡:将破碎后的玉米颗粒进行浸泡,以去除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同时软化颗粒,便于后续的分离和提取。
4. 玉米分离:经过浸泡后,将玉米颗粒进行分离,分离出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等不同成分,为后续的加工提供原料。
5. 玉米干燥:将分离出的淀粉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提高淀粉的保存性和稳定性。
6. 玉米加工:将干燥后的淀粉进行加工,可以生产出玉米淀粉、玉米糖、玉米油等多种产品。
其中,玉米淀粉可以用于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等领域;玉米糖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饮料生产;玉米油则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
7. 副产品利用: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如玉米醇、玉米蛋白等。
这些副产品可以用于饲料生产、化工工业等领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应用1. 玉米淀粉: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调味品、糕点、面条等食品的生产中,提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2. 玉米糖:玉米糖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可以替代传统的蔗糖,用于饮料、果酱、糖果等食品的制作,具有较高的甜度和稳定性。
3. 玉米油:玉米油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
4. 玉米醇:玉米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聚酯、溶剂、涂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
5. 玉米蛋白:玉米蛋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可以用于饲料生产,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结论:玉米深加工工艺是将玉米进行加工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还可以进行多种加工转化及利用。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展示玉米的多种价值和潜力。
一、玉米的加工转化1. 玉米深加工玉米是一种优质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进行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玉米油、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玉米醇等。
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造纸、医药等领域。
而玉米醇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燃料,具有环保、可再生等特点,是替代传统燃料的重要选择。
2. 玉米饲料玉米饲料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合作为畜禽的日常饲料。
通过玉米的深加工,可以制成不同种类的玉米饲料,如玉米饲料粉、玉米饲料颗粒等,满足不同畜禽的需求。
玉米饲料的加工也可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3. 玉米发酵玉米可以进行发酵加工,制成玉米酒、玉米酱、玉米醋等产品。
玉米酒是一种古老的酿造酒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玉米酱、玉米醋则是传统的调味品,具有浓厚的玉米香味和酸甜口感,被广泛用于家庭烹饪和餐饮行业。
二、玉米的利用1. 玉米食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玉米面包、玉米粥、玉米饼等。
这些玉米食品不仅口感细腻,而且富含营养,深受大众喜爱。
玉米食品的加工利用也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
2. 玉米生物质能源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
这些生物质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是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通过玉米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玉米包装材料玉米淀粉和玉米生物质纤维可以制成玉米包装材料,替代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
这些玉米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可降解性,对环境有着显著的益处。
玉米包装材料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塑料污染,还可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玉米深加工政策
玉米深加工是指将玉米原料进行加工,通过提取、分离、转化等工艺,生产出各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如玉米油、淀粉、饲料、酒精、生物柴油等。
玉米深加工产业是一个综合性、高附加值的产业,对农产品转化、农村经济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如:
1. 政策扶持:政府将制定扶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
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行玉米深加工,加大投入、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
2. 产业布局规划:政府会进行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布局。
通过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良性竞争和协同发展。
3. 技术研发支持:政府将加大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会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市场开拓与推广:政府将积极开展市场开拓和推广工作,通过开展展销会、洽谈会等形式,促进玉米深加工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同时,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提高消费者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5.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政府将严格监管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环
境污染排放,并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政府将通过资金、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产品转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
玉米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玉米是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由于其单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深人,玉米的用途日趋广泛。
目前玉米加工己从传统的粮食,食品、饲料、淀粉用途转向开发诸多功能的产品,如变性淀粉、营养甜味剂、营养色拉油、玉米蛋白制品、快餐、早餐制品等,它们广泛应用于新食品、酿酒、燃料酒精、医药、皮革、化工、生物降解塑胶、造纸等行业。
由此可见,玉米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具有较可观的开发前景。
一、用优选法统筹加工玉米怎样提高玉米的使用价值,增加经济效益,是摆在粮食加工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的玉米加工产品按市场需求大体可分为5个方面。
(品加工业,精制玉米粉作为食品添加剂,开发营养食品;②居民口粮,要求无胚无皮的精洁大小糁子和玉米面粉;③酿酒业,白酒、乙醇原料或开发无脂肪高淀粉的啤酒原料;④饲料业,用糠皮或胚做饲料添加剂;⑤医药化工部门,用玉米胚芽油制作保健延寿药品或用淀粉做粘结剂等等。
二、玉米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1.玉米胚芽的加工在玉米加工过程中,经提胚机可提取纯度为50%的玉米胚芽,再经胚芽磨压胚,筛上物是纯度95%以上的胚芽,筛下物是普通玉米粉。
玉米胚是在加工普通粉和脱脂粉过程中的副产品,一般玉米的提胚率为9—12%。
玉米胚芽中含有油脂、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利用玉米胚芽可提取20%的玉米胚芽油,将玉米油加工成色拉油可供药用或食用。
常食玉米油有清热利湿、防止结肠癌、降压减肥等作用。
据有关资料报道,玉米油经加工合成的药品或化妆品,可使人延年益寿,防止衰老;此外,玉米胚芽含有优良的蛋白质,是高营养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饲料配方中,能使鱼类和动物抗病,增加食欲,提高肉蛋的品质;从油脚中还可以提取磷脂,价格不菲。
2.玉米糠皮玉米糠皮是玉米加工中的副产品,以前作为饲料,其经济价值较低。
目前,美国农业部费城研究室已从玉米皮中研制出玉米纤维。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玉米,是一种原产自中美洲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能源、饲料、工业原料等领域。
玉米的加工转化和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从而挖掘玉米的潜在价值。
一、玉米的加工转化1. 玉米深加工玉米经常被用于食品加工,如玉米面、玉米油、玉米花生蛋白饮料等。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深加工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将玉米加工成玉米淀粉,再将玉米淀粉发酵成酒精,制成生物燃料和化工产品;将玉米加工成玉米芯、玉米皮等副产品,制成动物饲料和生物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2. 玉米的生物降解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玉米叶这些农作物的废弃物可以作为生物降解材料,用于制作生物降解塑料、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肥料,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玉米秸秆氧化解聚物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玉米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玉米面、玉米油、玉米碎粒、玉米花生蛋白饮料等。
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玉米食品的市场也将逐渐扩大。
二、玉米的利用价值1. 食品价值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可通过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玉米面、玉米油、玉米碎粒、玉米花生蛋白饮料等,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食品选择。
2. 工业利用价值玉米可以加工成多种工业原料,如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
玉米淀粉可以用于生物塑料、粘合剂、造纸等领域;玉米酒精可以用于生物燃料、防冻剂等领域;玉米油在食品加工、生物柴油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3. 生物能源价值玉米经过发酵可以生产乙醇,这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煤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4. 农产品副产品利用价值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目前国内外对玉米加工技术的研究并不够深入和完善,需要不断优化现有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提高玉米加工的技术水平。
玉米高值化利用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除了作为主要的食用粮食之外,玉米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可以进行高值化利用。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高值化利用途径和方法。
一、玉米深加工玉米深加工是将玉米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首先,玉米可以通过研磨、筛分等工艺制成玉米粉,用于制作食品、饮料等。
其次,玉米还可以提取淀粉,用于制作糖果、面包等食品。
此外,玉米还可以提取玉米油,用于食用油的生产。
玉米深加工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玉米生物质能源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炭等。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玉米酒精生产玉米可以用于生产酒精,其中以玉米酒精最为常见。
玉米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玉米酒精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同时提取出玉米蛋白、玉米油等副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四、玉米纤维制品玉米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纤维材料,可以用于制作纸张、纺织品等。
玉米纤维具有柔软、透气、吸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等领域。
利用玉米纤维制品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纤维材料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五、玉米营养保健品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可以将玉米加工成各种营养保健品,如玉米粉、玉米面等。
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可以提供一种健康的饮食选择。
六、玉米生物农药玉米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杀虫、杀菌等作用,可以用于制作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环保、安全的农药,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利用玉米生产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玉米具有广泛的高值化利用途径。
通过玉米深加工、生物质能源、酒精生产、纤维制品、营养保健品和生物农药等方式,可以将玉米的附加值最大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玉米深加工简介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之一。
除了作为粮食和饲料的来源外,玉米还可以通过深加工转化为各种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效益。
本文将介绍玉米深加工的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
玉米深加工的概念玉米深加工是指将玉米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技术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
这些产品可以包括食品、饲料、生物质能源、工业原料等。
与传统的玉米加工方式相比,深加工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玉米的各个部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玉米深加工的方法玉米深加工涉及多个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下面分别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粉碎和筛分:将玉米经过机械粉碎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玉米粉或玉米颗粒,作为食品或饲料的原料。
2.发酵和发酵:将玉米粉与相关微生物进行发酵,获得发酵玉米制品,如玉米酒、玉米乳酸菌饮品等。
3.炒制和烘烤:将玉米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炒制或烘烤,制作出玉米爆米花、炒玉米花等。
4.萃取和分离:利用溶剂提取玉米中的油脂、蛋白质等有价值的成分,经过分离和纯化后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5.糖化和发酵:将玉米淀粉经过酶解和发酵,转化为葡萄糖、乳酸等有机酸,用于生物质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生产。
玉米深加工的应用领域玉米深加工所得产品可以应用于多个不同领域,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食品工业: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例如玉米粉、玉米油、玉米淀粉等,是许多食品的重要原料。
2.饲料工业:深加工玉米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饲料,提供给家禽、畜牧等养殖行业使用,以增加动物的营养和生产性能。
3.生物质能源:玉米深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如玉米秸秆制取生物质颗粒,用于替代传统能源。
4.工业原料:玉米深加工产生的各种化学品和生物产品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用于生产塑料、化妆品、涂料等产品。
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前景玉米深加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普通玉米的开发利用(一)玉米淀粉玉米淀粉的提取,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玉米籽粒的各个化学成分进行有效地分离,湿磨是目前玉米淀粉生产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由于玉米籽粒硬度较大,因此首先要将其浸泡软化,便于以后磨碎,并且在中间还要添加SO 2,利用它的性质,破坏包裹在淀粉表面的蛋白质网膜。
然后通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实现胚芽、纤维、麸质等的分离,最后剩下玉米淀粉,但由于湿淀粉不耐贮存,易变质,因此还必须利用一些方法迅速干燥。
主要的脱水方式有:机械脱水、加热脱水、冷却脱水。
玉米淀粉经深加工后可得到许多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淀粉糖淀粉糖在制药、饮料、食品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全糖、低聚糖、结晶葡萄糖、食用葡萄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等食品。
2、淀粉化学加工制品主要有两种产品:变性淀粉和玉米淀粉塑料以及高吸水树脂。
其中变性淀粉是玉米深加工的最新动向和最具潜力的产品,而玉米淀粉塑料和高吸水树脂是国内正在开发和研究的新产品。
3、食用糖醇的生产它是淀粉氢化的产物,具有代表性的产物有:山梨醇和麦芽糖醇。
它们进一步加工的产物有: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油漆、牙膏等。
4、淀粉发酵制品酒精、柠檬酸、酶制剂、赖氨酸、黄原胶、味精等产品均为淀粉发酵制品。
其中用于酒精生产的淀粉最多。
它主要是用淀粉糖化和葡萄糖三羧酸循环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玉米酒精糟液残留,这些糟液用途又集中于3个方面:生产沼气;用作饲料酵母培养基;用作酱油生产。
5、人造肉生产原料人造肉由玉米淀粉、牛奶、维生素、各种盐、矿物质加工而成,非常适宜老年人和心血管病人食用。
(二)副产品再次利用玉米淀粉的生产只利用了籽粒的49%,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成本降到最低,收益达到更高,就必须解决综合利用这一难题。
据调查统计,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途径。
1、玉米浸泡液的利用由于玉米籽粒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成分在浸泡工序中都溶解于浸泡液中,一般浸泡液中含干物质6.7%,其中包括可溶性多糖、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肌醇磷酸等。
玉米的深加工与利用胡新宇,宁正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五山510641)粮油食品科技2001,9(1):6-11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玉米产量十分可观。
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困扰,我国的玉米工业一直未得到良好发展。
本文对国内外玉米发展历史、现状及方向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针对我国玉米工业的生产状况归纳出玉米综合加工与利用的模式,以期对促进生产实际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玉米;加工;利用1998年,我国的玉米产量约在1.24亿吨左右,为历史上第二大丰收。
但由于多年来"供大于求",且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度我国的玉米市场将技术低迷,形势很不乐观。
玉米原产于南美。
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5%左右。
我国的玉米产量约占谷物产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观念和技术的制约,我国的玉米加工产品结构单一,质量较差,原料利用率低,致使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世界第一玉米大国--美国的玉米应用则一直呈发展趋势,从1980年耗玉米1623万吨到1990年耗玉米3439万吨,再到1996年的4191万吨,在16年里递增6.1%。
面对如此鲜明的对比,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大力发展玉米的深加工,扩大玉米的综合利用,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以提高玉米的经济价值,促进玉米种植业与加工来的健康发展。
1 生产淀粉1.1 玉米原淀粉淀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资源之一,由不同原料制造的淀粉统称为原淀粉,而由玉米生产的淀粉称为玉米原淀粉。
它保持了玉米谷粒中原淀粉固有的基本特性,是诸多领域的原料。
如在食品中可用作抗结块剂、稀释剂、成型剂、悬浮剂等,在纺织、造纸、制药、建材、淀塑料、味精生产等方面也有广阔的用途。
我国的淀粉工业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有所发展,1979年产量为28万吨,1991年达到149万吨,年递增14%。
进入90年代,玉米淀粉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约占淀粉生产总量的80%,最大的企业玉米淀的年生产能力已达25万吨。
尽管中国淀粉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工厂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以1991年为例,美国24家工厂生产玉米淀粉1510万吨(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60个),且产品质量达优级的工厂为数不多,与国际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国有中、小型淀粉厂由于水、电、汽的消耗较大,成本要比国外高15~20%,大部分工厂做不到闭锁循环,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收率低、损失大,国际水平的淀粉厂淀粉收率以干基计都在66%以上,而我国的平均水平约64%。
干物质损失的国际2%以下,而我国的淀粉厂多数在8%左右。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只有采取现代化的技术,合理的利用原料,扩大生产规模,才可使多数陷于停产或减产的淀粉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1.2 变性淀粉原淀粉用途广泛,但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其性质在许多方面的应用中已不适合。
因此,人们用化学、物理或酶法来处理原淀粉,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减少或去掉某些不利的性质,加强某些功能或增加新的性质,使其适应各种要求且效果更好。
这种处理后得到的产品都称为变性淀粉。
1.2.1 变性淀粉的发展变性淀粉的历史大约有150年,工业化较早的是欧美国家。
本世纪初,荷兰Avebe将变性淀粉投入工业化生产,1982年,美国生产变性淀粉180万吨,占当年淀粉产量的1/3,1982~1992年期间,美国变性淀粉的出口增加了20倍,为美国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83年欧共体共生产淀粉140万吨,其中变性淀粉为65万吨,而欧洲最大的淀粉公司法国的罗盖特公司年产淀粉及变性淀粉达120万吨,销售收入13亿美元。
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变性淀粉公司有美国的CPC国际公司,日本的CCPC-NSK株式会社,荷兰的Avebe公司,德国的汉高公司和法国的罗盖特公司。
我国的变性淀粉起步较晚,80年代以来,有许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进行了变性淀粉的研究,近年来共生产变性淀粉30万吨左右,主要用于纺织与造纸。
相对于国外的蓬勃发展,当前我们的产品品种不多,售后技术指导不够,价格相对较高,而客房又尚未意识到变性淀粉的优质,因而造成我国的变性淀粉工业比较滞后。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开拓与消费观念的落后,二是技术与产品质量不过关。
变性淀粉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并不复杂,但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且专用性强。
只有掌握了技术,且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设备和不同的工艺来提供变性淀粉,才可获得质优对路的产品。
好的产品生产出来后,还要积极开拓市场,销售人员应具有专业知识,将变性淀粉的优良特性、使用条件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向用户作出解释,以利其决定采用和正确使用。
1.2.2 变性淀粉的应用1.2.2.1 用于纸制品生产国外变性淀粉的最在纸和纸制品工业,美国用于纸和纸制品工业的淀粉占变性淀粉生产总量的60%左右,我国目前还处于试用阶段,估计未来的年需求约为35万吨。
1.2.2.2 用于纺织业中国纺织工业每年所用变性淀粉只占纺织浆料的10%,相对美国浆料使用69%的变性淀粉的水平,我们的用量还是很低的。
除浆料以外,变性淀粉在纺织的印染、织物后整理、无纺布等方面都可以应用,因此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1.2.2.3 用于石油钻井石油钻井需压裂,我国多用植物胶类,平均每口井需1.5吨,但植物胶价格太高,有的还要进口。
若用变性淀粉替代,既可降低成本,又可节约外汇。
1.2.2.4 用于食品工业用于食品加工的淀粉应当在高温、高剪切力和低pH值条件下保持较好粘度稳定性,低温时不易凝沉,脱水或析不,低浓度时能产生光滑的非凝胶结构,有清淡的风味且溶液透明,原淀粉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而变性淀粉却可做到。
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的变性淀粉有酸变性淀粉(糊粘度低,适用于胶姆糖、果冻、蜜饯等)、氧化淀粉(糊稳定性好,适用于蛋黄酱、胶冻和软糖)、淀粉醚(抗老化,用于果冻、冰淇淋)、预糊化淀粉(冷水中膨胀,适用于方便食品),以及一种代替油脂的变性淀粉(使食品有脂类风味却产生很少热量)。
1.2.2.5 其它用途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变性淀粉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愈发广泛。
医药工业开始用它生产片剂;羟乙基淀粉用来代血浆;高度交联淀粉用作橡胶制品的润滑剂;淀粉黄原酸酯用于电镀废水处理;淀粉接枝共聚物因吸水力特强而用于卫生巾、面巾纸、婴儿尿布、绷带,在农业上可用于土壤保墒及种子包衣等。
通过对变性淀粉应用的介绍可看出,就性淀粉的发展为有关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添加料,以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降低,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变性淀粉是淀粉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该也一定会在中国有更大的发展。
2 玉米淀制糖淀粉制糖是运用不同的工艺技术,将淀粉水解而生产出具有不同甜度和功能性质的糖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对糖品的要求除甜味之外,还对风味、结晶性、溶解性、吸湿性、保湿性、焦化性、化学稳定性和代谢性有要求,淀粉制糖的品种多,因而具有较大优势。
淀粉糖一般甜度低、风味浓、润性好、色泽美且具有保健功能,在制药、食品、饲料等行业都可应用。
淀粉制糖可用任何种类的含淀粉农作物为原料,其中以玉米为好,因其淀粉及淀粉溏的成本低,且其副产品多,所以收入高,具有竞争力。
2.1 淀粉制糖的发展甜味是多数人所喜欢的味道。
远古时代,人们以蜂蜜为食品甜味料,但因其产量有限而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大约3000年前,古代中国首先通过淀粉水解制得麦芽糖。
而西方国家的淀粉制糖则起步较晚,直到拿破伦战争时代才开始。
192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用淀生产葡萄糖。
尽管淀粉制糖首先由我国开始,但国外近30年发展很忆人,产量也很大。
1967年美国的克林顿玉米加工公司开始用异构化技术生产含42%的果糖的果葡糖浆,1977年又采用连续色谱分离技术将果糖与葡萄糖分开而得到高果糖浆(果糖含量90%以上)。
1981年,随着结晶技术的发展,美国Xyralin公司建立了第一间工厂用由色谱分离所得的含果糖97%的超高果糖溶液生产纯结晶果糖。
目前美国玉米深加工产量最在原就是淀粉甜味剂,其淀粉总量的70~80%用来生产淀粉糖。
1980年的产量为195万吨,1990年为286万吨。
1998年美国淀粉工业协会有9家公司,23个工厂,年产量达1000万吨,其中700万吨为果葡糖浆,250万吨为葡麦糖浆。
50万吨为结晶葡萄糖。
欧共体淀粉产是不50%用于生产淀粉糖,亚洲的日本(日本55%的淀粉用来生产淀粉糖)和韩国的淀粉糖业发展较忆人。
另外,淀粉糖品在加拿大与墨西哥的发展也很快。
在西方的某些国家,淀粉糖已取代蔗糖而成为食糖的主要部分;如美国1996年人均消费淀粉糖38.2公斤,超过了蔗糖的30.3公斤。
而我国,由于国情、认识程度、消费水平及生活习惯等原因,淀粉糖市场发展较慢,1997年的产量只有50万吨,且存在积压的情况。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食品的营养、安全及保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淀粉糖的需求必将大幅上升。
因此,我们要参照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解决现在所存在的淀粉糖品质量差、品种不足和产量低的问题,促进淀粉糖业的大发展。
2.2 几种重要的淀粉糖品2.2.1 麦芽糊精麦芽糊精是淀粉水解程度最浅的产品,几乎无甜。
它的甜味、水溶性、吸湿性、褐变性、冰点下降度是淀粉糖品中最低的,而粘度、粘着力、防粗冰结晶、泡沫稳定化、增稠性等方面最强,即使高浓度也不会掩盖其它的香气与味道,消化吸收性好,耐酸碱。
用于咖啡、汤料等粉末食品,起到赋形、保持风味和防褐变的作用。
在糖果中可防止吸潮、优化口感、维持结晶稳定性。
调味品用它作为增稠剂。
另外,麦芽糊精还可在婴儿食品及冷冻食品中应用。
2.2.2 果葡糖浆葡萄糖经葡萄糖异构酶所催化的异构人反应而生成果糖,这样的糖浆为果葡糖冻。
由于它含有果糖,因而甜味素质优良。
果糖易于代谢,并不受胰岛素控制,适于糖尿病人食用,食用后所产生的血糖增高程度低于葡萄糖。
果糖的代谢速度较快,利于手术病人的复原。
目前饮料所用果糖占其总量的2/3,特别是运动饮料、含维生素的营养饮料。
由于果糖稳定性较低,易与蛋白质等含氮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将其用于焙烤食品(面包、蛋糕、月饼等),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色泽与风味。
此外,果糖近年来在口服液、甜味果酒、利口酒、除口臭糖果中也开始应用。
2.2.3 结晶果糖结晶果糖是用高纯度果糖液为原料,加入果糖晶体,经冷却结晶、分离、干燥而制得。
60年代欧洲取得了其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确证为一种非凡的单糖。
70年代芬兰、法国、西德和奥地利开始生产,80年代美国也开始生产,但受产量与价格的限制,目前多用于保健食品、医疗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