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及实际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分数除法(一)知识梳理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模块一 分数除以整数例154里面有2个( ),38吨是40吨的)()(。
例2 5次运走了这堆货物的72。
(1)平均每次运走这堆货物的几分之几?(2)照这样计算,14次一共运走这堆货物的几分之几?例3 小明用56分钟从1楼跑到6楼,小明平均每上一层楼需要几分钟?变式1 一块菜地有127公顷,现在要将这块菜地平均分成4份种不同的蔬菜,每种蔬菜占地多少公顷,列式是( )变式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312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米?变式3 如果n m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请比较n m ÷1和m n÷1的大小。
模块二 整数除以分数例4 填空。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2公顷,要耕完2公顷地需要( )小时。
(2)某工程队30天修了一段地铁的53,平均每天修)()(,( )天可以修完。
例5 某化工厂生产了25吨化肥,如果每201吨装一袋,这些化肥能装多少袋?例6 一个同学在做题时,粗心大意,把除数53看成35,得到的商是18,那么正确的商是多少?变式4 食堂运来6吨煤,每天要用32吨,可以用几天?( )÷( )=( )(天)变式5 已知一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宽是79分米,它的长是多少米?变式6 计算:2016201520152015÷模块三 分数除以分数例7 先比较大小,再填一填。
7289÷○72 7298÷○72 721÷○72 我发现: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 )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1,那么商 就( )被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那么商就( )被除数。
例8 一台磨面机,65小时磨面粉30千克。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第4课时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51~54页)
误区警示 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
【误区一】 44715715
⨯÷ 47151547
=⨯⨯ =1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时,把“×
47”变成了乘47的倒数。
正确解答 44715715
⨯÷ 44151577
=⨯⨯ 1649
= 温馨提示
在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只有除数连同它前面的除号一起变为“乘除数的倒数”。
【误区二】 335555
⨯÷⨯ =3÷3
=1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运算顺序不对,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不应该先算两边的乘法,再算中间的除法。
正确解答 335555
⨯÷⨯ 3=15155⨯⨯1
3
1
5⨯ =25
温馨提示
要想使计算准确,弄清运算顺序是关键。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教案:小学数学,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比分数的大小2、能够用分数进行连除运算3、能够用分数进行乘除混合运算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分数进行连除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并对比两个分数的大小。
2、具体实验(1)连除运算先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运算,然后引入连除运算。
例如:16 ÷ 4 ÷ 2,可以写为16 ÷(4 × 2),这里的4和2是两个分母,需要先将它们乘起来再除以分子16,即16 ÷ 4 ÷ 2 = 16 ÷(4 × 2)= 16 ÷ 8 = 2教师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练习这个运算。
(2)乘除混合运算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乘除混合运算,例如:8 ÷ 2 × 3。
运算时需要先做除法,再做乘法,即8 ÷ 2 × 3 =(8 ÷ 2)× 3 = 4 × 3 = 12教师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练习这个运算。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几个小练习,让学生在书写、计算中巩固新知识。
例如:(1)简化分数并比大小:2/3、3/4、5/6(2)连除运算:36 ÷ 3 ÷ 4、54 ÷ 9 ÷ 2(3)乘除混合运算:12 ÷ 4 × 2、10 ÷ 2 × 34、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网上搜索,收集有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1)李明从家到学校参加一项活动,路程为10公里。
他走了1/5的路程,坐了1/4的时间,最后乘车到学校,车程为5公里,乘车时间为30分钟。
问李明总共走了多少公里,走路和坐车分别花费了多长时间?(2)小明和小红在一起有10个糖果,小明有3/5个糖果,小红有1/3个糖果,他们决定公平分配糖果。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案标题: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连除- 理解分数连除的概念- 掌握分数连除的计算规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连除运算2. 乘除混合运算- 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例如,先让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如果一个分数连续被其他分数除,应该怎么办?”以此引出分数连除的概念。
(二)讲解新知1. 分数连除- 先解释分数连除的概念:分数连除是指一个分数连续被多个分数除的过程。
- 再解释分数连除的计算规则:分数连除可以转化为一次除法,即把所有的除数相乘作为新的除数,原来的被除数不变。
- 最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连除的计算方法。
2. 乘除混合运算- 先解释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乘除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除法的运算。
- 再解释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做乘法再做除法。
- 最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习题解答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测和复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找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数学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要紧内容:分数除法的简单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二、本周学习目标:1、把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正确解答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等类型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时,进一步提高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考点分析:1、在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那个数的倒数就能够了。
2、在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而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确实是要求单位“1”的量。
3、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在具体解答时,用方程做,设单位“1”的量为ⅹ。
4、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能够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
四、典型例题例1、(重点展现)运算。
(1)53÷ 6÷ 151 (2)59 × 32÷ 3518分析与解:运算过程中先把除以一个数改为乘那个数的倒数,再按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1)53÷ 6÷ 151 = 53 × 61× 15 = 23(2)59 × 32÷ 3518 = 59 × 32× 1835 = 37点评:也许有人会说,不也能够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运算吗?是的,能够!然而再想一下,是一下子运算方便呢?依旧分步运算方便?因此是一下子转化为连乘运算方便。
例2、(误点诊所)运算15 ÷259× 54 错误解法:15 ÷ 259× 54 = 15 × 925× 45 = 361875分析与解:和例题1一样先转化为连乘的算式,再运算。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实际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能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约分程序。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理解乘除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谈话: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你的生日是怎么过的?(让几位学生简单说说)而小明过生日的时候,约了几个同学到家里一起庆祝,他准备了一个蛋糕和几盒果汁,准备与同学们好好地分享一下生日的快乐。
2、引入:小明首先拿了一盒果汁,要倒进杯子里,你能知道这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吗?(有的可能说:不能,很难判定)那为什么呢?(生:缺少条件。
不知道杯子有多大,这盒果汁有多少升)好!现在把这两个条件补充完整“每个可装3/10升;一盒有4/5升”,再添加一个条件“果汁有3盒”(电脑显示),你能求出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吗?(二)新授1、出示例6。
小明把一盒4/5升的果汁,倒入每个可装3/10升的杯子里。
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2、整理信息。
(1)谈话:要正确解答应用题,首先就要做到认真审题,整理好有关数据,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提问: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电脑显示)3盒果汁每杯3/10升可以倒满几杯?每盒4/5升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提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
(2)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再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巡视辅导)(3)学习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边展示边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5,试一试,练习十第10、12、13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运用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分数连除、分数乘除混合的运算。
2.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反思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1.计算。
169÷37 143÷58 82÷563小结:如何计算分数除法?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板书: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5(1):98÷32÷74,学生审题 (1)观察算式特点,说说这是一道什么算式?使学生得出:这是一道分数连除算式。
(2)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连除应当怎样计算?(3)学生试做,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板书:98÷32÷74 98÷32÷74 =98×23÷74 =98×23×47 =37 =312 (4)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5)交流汇报:哪种方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2.出示例5(2):52×43÷76,学生审题。
(1)观察,说说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小结:这是一道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
(2)比一比,看谁能又对又快地计算出结果。
(3)指名板演,交流方法,选择优化的算法。
板书:52×43÷76 =52×43×67 =207 3.从例5的计算中可以看出:在分数连除或者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应当怎么办?启发学生总结出:在分数连除或者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
三、巩固深化1.教科书第49页“试一试”。
分数除法的巧算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203321÷41分析:通过仔细观察发现:203321可以化成41的倍数与另一个较小的数相加,而这个较小的数可以化成分子是41的倍数的假分数,即203321=164+2041,这时就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注: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和(差)除以一个数。
解答:203321÷41 =(164+2041)÷41=164÷41+2041÷41=2081 当堂练习1.计算:1998÷199819991998+20001 例2 计算:1÷23÷34÷45÷……÷1920分析:仔细观察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从第二个除数开始,后一个除数的分母与前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可以先把23、34、45、……、1920相除的形式改写成乘以它们的倒数的形式,这时,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就简单得多了。
解答:1÷23÷34÷45÷……÷1920 =1×32×43×54×……×2019=101 结论:做分数除法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计算。
当堂练习:2.计算99100÷101100÷102101÷103102÷……÷199198例3 一辆卡车4次运货27吨,正好运了一批货物的31,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分析:本题看起来有3个条件,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只有两个条件,要求货物共有多少吨,与次数武官,因为4次运的总量27吨正好是货物的31,就直接用27吨除以31求得货物有多少吨。
解答:27÷31=27×3=221(吨)答:这批货物一共有221吨。
结论: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题意,从问题入手找准需要的条件,再进行解答。
5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 陈思梅内 容1.脱式计算。
225÷15×9 360÷20×5 3×49÷7 4×15÷202.阅读教材第50页例6。
要求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可以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列式是( ),结果是( ),再求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列式是( )。
也可以先求每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列式是( ),结果是( ),再求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列式是( )。
3.列综合算式分别是( )和( )。
4.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先把除法转化为( )后再进行计算。
5.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按从( )到( )依次计算;分数的混合计算也可以先把除法转化为( ),再应用分数的连乘依次计算。
6.预习完之后,你的困惑是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明白?7.脱式计算。
÷÷ ×÷ 4×÷8.用3千克毛线织手套,每副手套需要毛线千克。
已经织了手套总数的。
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温馨知识准备:整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
提示1.135902132.×3÷÷×33.×3÷÷×34.乘法5.左右乘法6.略7. 8.3÷×=24(副)【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摘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摘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摘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知识点一】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例题1】每盒果汁54升,每杯可盛103升。
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例题2】( )( )=( )( )( )( )( )( )=⨯⨯÷÷734385知识归钠:计算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只要把其中的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再按分数连乘的计算法则计算。
1.蛇的冬眠时间约是180天,熊的冬眠时间是蛇的32,又是青蛙的54。
青蛙的冬眠时间约是多少天?2.一辆汽车43小时行36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要行23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有6台同样的织布机,411小时共织布154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典型例题】一、找准单位“1”,看清等量关系【例题1】已知甲数的43等于乙数的65,甲数是80,则乙数是多少?1.牧场有1500匹马,牛的数量是马的56,又是羊的23。
羊有多少只?【例题2】计算:5425915⨯÷ 15141085÷÷ 25427310÷⨯ 415538⨯÷【例题3】小明和小红都养了一些金鱼,小明把自已金鱼条数的51送给小红后,两人的金鱼条数同样多。
已知小明原来的金鱼比小红多8条,小红和小明原来各有金鱼多少条?2.李芳和赵敏都是集邮爱好者,李芳比赵敏多集邮24枚,李芳把自己邮票的61给赵敏后,两人的邮票数就同样多。
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枚邮票?3.小云和小乐一共有28本故事书,小云把自己故事书的81借给小乐,两人的故事书就同样多。
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故事书?【基础巩固提优】 1.填一填,算一算。
=÷÷1665158( )×( )×( )=( ) 74103218÷⨯=( )×( )×( )=( ) =⨯÷1511121195( )×( )×( )=( ) 2.计算下列各题。
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第5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10~13题。
1.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理解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算理。
课件。
1.口算。
学生读题后,试着自己列式计算。
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步求的是什么?列成综合算式怎样计算?请几名同学板演计算过程,并讲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方法1:先算3盒果汁一共有多少升,再算可以倒几杯。
(3)比较上面两种算法,说说哪种简便。
为什么?(4)讨论: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计算?3.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在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中,遇到除以一个数,只要乘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
这样能把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都转化为连乘的运算。
要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
4.完成教材第50页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八的第10~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计算。
商店售出香蕉多少千克?课堂作业新设计13.440030002400180014001000900思考题小明:20条小红:12条例6是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例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两种解法都先分步解,其中有一步是分数乘法,另一步是分数除法。
分步解答能够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分数除法时,要“乘除数的倒数”,在计算分数乘法时,不应这样做。
这对计算综合算式是十分有用的。
另外,先分步解答还能降低列出综合算式的难度。
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前应该想一想,怎样把这个分数乘除混合的算式变成分数连乘的算式。
计算后应该比一比,两道综合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进一步突出计算的策略和转化的方法。
1.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通过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积极回忆,使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计算。
53÷6÷151 59×32÷351815÷259×54 132÷139÷3195×53÷32 94÷32÷65二、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43是30的52,求这个数。
2、甲数的21和乙数的8倍相等,甲数是10,乙数是多少?3、5吨的73和( )的143一样重;25吨的52和85吨的)()( 一样重。
三、解决问题。
1、一台织布机23小时织布72米,平均3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2、植物园里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76,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52,松树有120棵,杨树有多少棵?3、图书馆有文艺书600本,是科技书本数的34倍,教辅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54。
图书馆有教辅书多少本?4、四年级有三好学生30人,是全年级人数的61,四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92。
全校有学生多少人?5、一辆汽车行驶29千米用汽油259升,用53升汽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6、给一条54千米的人行道铺地砖,4天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平均每天铺多少千米?7、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61小时行了全程的32,王华家离学校多少千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一、计算。
103÷59÷61 167×141÷32353÷5÷151 8÷54×103二、解决问题。
1、3台织布机23小时织布76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2、4盒饼干,每盒45千克,平均分给40个同学。
每人可以分得多少千克?3、张师傅31小时加工了16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他43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4、警察在案发现场量得犯罪人的鞋印长度为27厘米。
资料显示:成人的脚的长度约是鞋长的98,是身高的71。
你能推算出这个犯罪嫌疑人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吗?5、小红看一本小说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当于第一天的32,第二天正好看了90页。
6、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及实际问题-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案
分数除法(第6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及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例6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灵活的计算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2、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解答。
重点:使学生能灵活的计算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难点:在做混合运算时候的统一的转换的问题。
强调如果遇到除法的时候该怎么办?
对策:让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分数乘、除法我们是如何计算的?
二、新课
1、出示例题6
每盒果汁4/5升,每杯可装3/10升。
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
2、请学生读题
请学生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解法1:我们可以先算出3盒果汁一共有多少升?
4/5×3=12/5(升)
再计算一共可以倒多少杯?
12/5÷3/10=8杯
解法2:也可以先算出1盒果汁可以倒几杯
4/5÷3/10=8/3(杯)
8/3×3=8(杯)
3、如果将这两种解法列成综合算式可以怎样列?如何计算?
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总结:在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如果遇到除法的时候,我们就把他转化为乘法。
三、巩固练习
1、第63页上的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的做,做的时候要注意遇到除法要转化为乘法。
变成乘法后可以一起约分。
2、第63页上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做,做好以后再请人板演
提问:在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3、练习十二第10题
引导学生分析,列出算式,分析算式中每步的意义,再计算。
4、练习十二第11题
引导学生分析,列出算式,分析算式中每步的意义,再计算。
5、练习十二第12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已知的是哪个洲的面积?下面表格中的几个洲应该先算哪个洲?根据什么条件?怎样算?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课后反思:
谈谈关于练习十二中的习题——
第10题,从批改中看,许多学生都是乘以3/4。
看来学生对分数条件的列式是远远不如整数与小数清晰。
看来对分数学生还不是太熟悉。
对于此题,订正时我是让学生通过看问题读问题,再追问:“求平均每台第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从学生的口中得出了一致回答——“连除应用题”,让学生体会到——“问题”中也会隐含方法。
第11题练习,部分学生对第一组条件用谁除以谁难以弄清,只得采用了老方法:一种是启发化分数为整数(比如是“5小时磨面粉10吨”)来想;二是启发“‘照这样计算’是照怎样计算?”学生想到是“1小时磨多少吨面粉”想到实际要先求工效,由此想到用“吨数量除以时间”。
接下来还是继此下去:问题又求的是什么呢?——工作总量……
第12题课上费了不少时间,主要抓住两点进行——一是提醒要有序进行,是不是按照表格的顺序一个一个的算填呢?让学生先在书中试着标出各洲计算的序号来。
二是弄清单位“1”的已知与未知情况,已知的画单横线,未知的画双横线,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计算。